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

30-06-11 谈谈师生关系之反思

“我知道什么是尊师重道,但他(老师)都不尊重我,叫我怎么尊重他!”就读中一的小祥气结地向笔者表示。

从各报章或公共媒体的报道,都可以反映出学生问题已愈来愈复杂,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处理学生问题和教学成效起了一定的帮助。

时代在转变,传统“师生关系要学生顺服老师”的观念已不合时宜,现今社会对师生关系以至尊师重道的概念,似乎随着时代步伐而有了新的诠释。

指陈不足须有理由

人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固然,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教身教结合起来,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但综合小祥的意见,他们著重的是与老师的关系建立,并肯定师生间应当包含尊重、平等及包容。

什么是“尊重”?尊重是指无论学生成绩好与坏、资质优与劣、背景强或弱;在人格上都不被贬低,并得到认同。

此可反映于老师指出学生的不足时,必须有合理而充分的证据,并向学生说明以让他明白、信服,而不能只包含指责、责骂。

师生宜建良好关系

“平等”则是指师生沟通时不以谁为老师、谁为学生作重点或前题,单向地由老师讲、学生听,由老师控制学生,而是老师与学生能互动地沟通,学生能发表其意见。

“包容”是指老师能宽恕、原谅学生过往的错失,不以昔日的过失作为今天责骂的理由,以及体谅各人的不同情况,如小祥的希望老师也能体谅。

尊重、平等及包容等元素并未有违背儒家传统的导师精神,只是让此传统观念更符合现代的需求。

以上观点亦反映现今学生对师生关系所抱持的期望:能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

作为老师当因材施救,此概念并非单单应用于知识的传授上(虽然师者,是传道、解惑),亦当应用于关系建立上。

配合学生的需要与之沟通,始有助学生愉快学习、成长。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杨直绳 20110630

30-06-11 美国人的宪法精神

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没有人会怀疑。美国为甚么会强大?一般答案是,美国是一个开放、公平的国家,它有健全的制度,任何有才干、够聪明的人,只要他本人愿意,最后都能成为美国人,或为美国服务;美国社会具有包容异己、自由竞爭的风气。

如果再追问,美国为甚么会有这种风气?大部份的美国人都会答:那是因为美国的宪法。

美国宪法,应该是全世界被研究、被討论过最多的宪法,它是世界首部成文宪法,被认为是宪法中的典范。但最近一期的《时代杂誌》的封面大標题打著:“美国的宪法还重要吗?”

文中就拋出了一些受爭议的宪法条文来討论,例如美国宪法很尊重移民的权利,像一位非法入境的外国人,生下的孩子,將自动成为美国公民,这需要修改吗?宪法第二修正案说:“人民拥有和携带鎗支的权利不应受到侵犯。”但在鎗支泛滥的今天,每年超有1万名美国人成了鎗下亡魂,自由拥鎗的条文,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美国拥鎗的宪法,和它立国的背景有关。身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在立国前备受宗主国不公平的待偶,对他们来说,英国王室就是一个暴政,以华盛顿为首的“叛军”轰轰烈烈和祖国打了一仗,终於爭取到了自治。独立后的美国人,从此对暴政戒慎恐惧,主张人民可以拥鎗、组成民兵团,就为了防备一个可能会再出现的暴政。三国学者易中天在读了美国的宪法后,认为其核心精神就是“防官如防贼”,可谓很有见地。

为了防范一个权力过大的政府,美国宪法在两百多年前,列下了许多关於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的条款,后来成了其他各国家竞相模仿的对像。

对於《时代》提到的那些具有爭议性的条文,美国民眾又怎么看呢?调查显示,超过6成的美国人认为,拥有鎗械的自由和移民第二代成为公民的条款,必须保留,不应刪改。

会不会很惊讶?美国人寧可选择活在一个不时发生鎗击案的社会、或者是让自己的下一代和非法移民的子女竞爭求职,也不愿意削减宪法提到的人权条款。

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宪法是一座天秤,一边是人民权利,另一边是政府职权,天秤两端是相互制衡的,如果人民牺牲某一方面的自由,就会让政府权利变大、变重,政府演变成专政暴政的可能性又大一些,到最后,还是会对人民不利的。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植建成‧20110629

30-06-11 亚航成功启示录

上週是亚航週。从美国国家广播有线电视公司(CNBC)到Bisnis Awani,从Star Biz到《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亚航於巴黎航空展上破纪录的订购量成为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正当亚洲以庞大的客运量引领廉价航空公司之际,亚航公佈了一项创记录的交易——向空中巴士(Airbus)订购200架“A320Neo”型飞机,交易额高达180亿美元,为期15年——是这家欧洲公司史上接获的第三大订单,仅次於阿联酋航空公司和卡塔尔航空公司。

当然,亚航的认真实在往往被该公司老板东尼费南达斯的玩世不恭所掩饰了。仔细想想看以下数字:在2011年首季,该公司匯报取得了1亿7千190万令吉的凈利润,而且自2004年以来,平均年凈收入已增长了57%。根据《金融时报》报导,这家廉价航空公司的营利已超越业界整整129%。

最近,继在大马、泰国及新加坡取得巨大成功后,该公司宣佈將其最重要的短程业务扩展至菲律宾,与此同时,该公司於2007年设立的长途服务项目亚航X已逐步增长,飞行於全球15个航点之间。

迄今为止,一切都相当顺利,然而,亚航能够给予我们甚么样的启示?每当国民似乎失去了团结一致的目標时,亚航的成功是否能为人民带来更为广泛的借鉴?亚航的適应力和精力泉源为何?再者,这些特质能否转移至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东尼费南达斯的高效率、以社交网络为基础並获得热烈反响的业务,能为大马政府带来宝贵的经验吗?

我们可以从亚航身上学习到以下3个要素:
第一,亚航就像所有的小本生意一样,能够非常迅速地適应和学习。这家航空公司经已能融入它飞行的任何一个地点。的確,亚航努力做到地方化及应对各管辖区域、文化及地理形势上的差异,是该公司的一大成就。

然而,这不是亚航独具的特质,因为大马人也拥有同样的適应能力,並且能在世界各地茁壮成长。事实上,这股出眾的力量(大马人骨子里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源自於我们多元族群、多元宗教的精神特质——我们丰富有趣、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我们应该更自豪地颂扬这一点。

第二,是亚航百分百採纳社交媒体和透明化的经营模式。如此开放的作风使得该公司对於消费者而言,显得格外热情积极。

同样地,要是我国政府能解除对於媒体的监管桎梏,必能受益匪浅。公眾的反馈和监督將有助於打造一个更有效率的政府。

亚航雇用了4千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等级制度统一、决策民主化、劳动大军精干、员工自主权利高。的確,东尼费南达斯顺其自然的处世態度转化为著重成果,而非形式的管理方式——我国政府往往沉迷於形式,若能仿效上述管理方式会更好。

第三,令人著迷的低成本和低花费。乘搭亚航的旅客都知道他们付予的价格,也知道该公司的业务走的是低廉路线,因为整个运作的过程都是透明且负责任的。

不用说,国人在眼见当前因吉隆坡捷运系统扩建合约而引起的爭议时,將会非常认同当局以同样公开的方式善加运用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纳税钱。

因此,总的来说,亚航除了是一家卓越的企业外,也可成为让我国参照学习的绝佳典范。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反应积极、精干的政府——证明它是可以基於成本驱动而严格管理財务的政府。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愿意聆听、有创意、革新的政府,以便能在这个竞爭日益激烈的世界里保持领先的地位。同时,我们需要一个开发人才的政府,正如亚航將空服员变为飞机师,地勤人员变为工程师。

如果我们的政府能够向亚航看齐,那么,国家的口號將会是“现在,人人都有发言权”。(译:曾慧金)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 作者:凯林拉斯兰‧20110630

30-06-11 从悲剧中吸引教训

雪州加影育华中学一名成绩优异的18岁学生倪豪政,日前从学校的4楼跃下丧生,令社会深感震撼,尤其是育华中学全校师生,震惊之余也为死者的丧命感到悲伤和痛心。死者在跃楼之前,曾因为被投诉碰撞一名女同学而被辅导老师传召,是否因为如此而跃楼,箇中真正原因已隨著死者的逝世而成了谜。不过,此起不幸事件,必须唤醒社会人士尤其是教育界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和健康的关注。

我们为这起不应该发生的悲剧扼腕嘆息,然而,只有夸过伤痛,我们才能有前进的力量,殷切希望其他家长和教育界能从这起悲剧中得到启示和教训,在培育孩子过程中更尽责地扮好各自的角色,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死者一时衝动的行为,给家人留下一辈子的哀痛和遗憾,同时也让有关女生和训导、辅导教师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我们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悲剧发生,相信有关教师已尽其职责。值得一提的是,死者家长尤其是倪父强忍丧子之痛,不怨不怒反而处处顾念有关女生与校方的冷静与理智態度,充份体现了个人的修养,令人钦佩。

无论如何,校方对全校师生的后续心理辅导工作,更为重要,校方在悲剧发生后的危机应对行动,当时若能做得更妥善,相信可以安抚全校师生忐忑不安和惊嚇的情绪,同时也可阻止外界各种不实的流言与揣测。

青少年自杀案例有日益增加的趋势,让我们不得不深思,为甚么社会进步了,青少年的物质生活更好了,学习环境改善了,青少年应对问题的心理能力却反而越来越差了呢?青春时代应是生龙活虎,生活多姿多彩,怎么可能会有自杀念头?为何承受不了一点点挫折?面对困难时轻易以死寻求了断?到底是甚么原因使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心理变得如此脆弱?这是谁的责任?

这起悲剧务须让家长和教育界正视,现代青少年所面对的问题,必须认真看待这早熟的一代,他们所面对的感情、学业压力,他们鬱闷的情绪、面对逆境或挫折时会出现绝望或衝动的念头。我们不难明白,生活压力的增大,各种竞爭的激烈以及心理教育的缺失,应才是悲剧屡屡上演的主要原因。

现代家庭一般人口简单,经济中上,青少年成长过程若是受到过度呵护,就会如同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风雨的考验,一旦面对逆境或一点挫折,便会不堪一击。有些青少年则是怀有强烈叛逆。

心理,寻求自杀的原因或目的,是因为一时吞不下一口气,为了报復或引起注意,或天真地以为,死亡可以解决问题。他们的无知、自私和缺乏责任感,便是缺乏完善的心理教育所致。

因此,防范青少年自杀,应从多方位著手,如加强灌输生命死亡教育的培训,教导他们重视生命的价值和责任;学校教育也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性格倾向,生活態度消极者,则须加强灌输生命意义的精神,以提高青少年承受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品质。家长则必须多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倾向,加强沟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瞭解他们想传达的讯息,使他们面对困难时不会有无助失措之感。只有从悲剧中吸取教训,才能阻止悲剧重演。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 20110630

30-06-11 朋友是来出卖的?

老婆大人︰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齣粤语警匪港片,其中一个“奸人”说了一句令八公为之心疼且一震的重话:“朋友,哈哈,你不知道朋友是来出卖的。”忘记那片子的名字,但每当在报章看到朋友出卖朋友的新闻,就想起这经典“名言”,可真有警世作用呵!

你看,不是吗?前不久,有个老翁木无表情接受记者访问,他的冤情是深陷一个所谓天天一起喝茶谈心好友的圈套,百万家財竟被骗一空。那所谓的“朋友”,显然一早把他当水鱼,备好网子、糖油酱醋、当归八珍把他“燉冬菇”,花了三五年功夫吊大鱼。那“朋友”也够厚黑,够有耐性啦,喝茶讲心,假做慈善掩人耳目,装扮正人君子、充阔气,让他丧失警惕和怀疑心,然后邀投资房地產,说有40依格的便宜地,每依格才3000令吉,信了,付款12万令吉。啊哈,小饵吃了,再加大饵,400依格平价地,又拿到65万令吉。唉,人家天天跟你閒聊,你知人知面不知心,尽拋自己一片赤诚心,让人好计算,结果前前后后据报被“暗算”了100万令吉,其中大部分是自己经营生意,收档后想当退休金的老本,还有一部分是向孩子借来的。唉,遇人不淑,此恨绵绵无绝期呵!一轮明月照沟渠,怎不痛彻心扉?

老婆大人,这骗术奇谭也不是独一无二,最近还有一则未见报的真实故事。话说商场有个重情重义的年轻商人,日夜打拼经营,搞批发生意略有小成。一天,一个平时曾来敘旧的中学同学找上门。这小子是富家子弟,他说要在沙巴发展贸易生意,要跟老同学买一个货柜的货,约4万令吉。为取信老同学,富家子先付约2万令吉,之后过了7个月都不还胀,忽然又要多一货柜货。老同学要那有钱仔先还旧账才拿新货,虽然说得婉转,但有钱仔竟借题发挥,恼羞成怒,公然懒账不还,还挑战老同学去报警!

年轻批发商心痛的不是那笔收不回的2万令吉,而是向来当对方是同窗好友,却被当水鱼,真是“狗咬吕洞宾”。那有钱仔据说已是一步步墮落,泡夜店,吃摇头丸,把自己的人格尊严出卖了,也把朋友出卖了。

古龙的真知灼见

也许,他就像那粤语片中的靚仔,对“朋友”的价值观是“朋友是拿来出卖的”!

老婆大人,有些人说,古龙的小说天马行空,比如他说“最危险的敌人,不是你对面的敌人,而是你身边或背后的亲信或朋友。”人老了,过多几条桥,吃多几把盐,八公倒很欣赏他这个“真知灼见”哩!

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中,老实人被人暗算变“憨居”的例子好多好多,看看,想想,你也会增加一点“做人的功力”。

对朋友一片真诚,有错吗?绝对没有错。但今天呵,其实古早时也一样有呵。背后插刀的、设机关害你的、更可怕的,不是自己所谓的“朋友者乎”?回头看看政界、商界,甚至那些什么山盟海誓的情场、友情,有多少是朋友所害的?那些“女毒驴”,被深爱的情郎出卖,痛不欲生,再回头已百年身。

所以我八公善心一动,奉劝天下“有情人”,时代不同啦,价值观走了样呵!朋友,不要一厢情愿,知人知面不知心;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老爸曾教我:逢人只说三分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呵!你天真浪漫,小心付出惨痛代价。

老婆大人,你说八公这样说“反动人间情”吗?

我想,在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世界,人总该学会点自卫能力吧!好啦!

不说啦,再说就气喘啦。

嘿嘿,友谊万岁!

八公字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阿迪 20110630

30-06-11 全国大选,还远吗?

第十三届全国大选究竟会落在什么时候?如今,2011年已经过了一半,还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首相会赶在下半年选举呢或是干脆等到明年呢?反正,距离五年就必须解散国会的法定期限还远得很,如果没有较高的赢面,没有万全的计划,掌握解散国会权利的首相又何必急于一时,仓促的举行全国大选呢?首相不急,老百姓没有急的权利,剩下的就只有朝野政党,有心政治的各人,或许高层也不急,但下面的人会不会皇帝不急,太监急呢?

或许执政成员党领袖之间已经对大选日期有了初步的共识,于是乎,一幕幕总让人觉得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戏码在民众面前上演。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宣布有多少人要求他在下届大选披甲上阵,有的也开始一再放话不会轻易离开本身的选民,免得到头来突然被撤换了选区。

成员党前所未有融洽

看看3·08大选之前,仿如三国的槟州国阵,成员党之间谁也不相让,还隐隐针锋相对,可日前,槟城国阵工作委员会主席丁福南说,槟州国阵已经做好准备应对挑战,包括可能很快就要到来的全国大选,还说,槟城国阵各成员党的关系,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融洽,一切都准备好了,就只等国阵大家长一声令下,就能上场杀敌了。

是不是真的大团结,这个当然只有内部人知道,但,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却是没错的,何不先解决了共同的敌人,再来看看下一步该怎么走呢?否则,鹬蚌相争,得利还不是别人?

候选人须具最高胜算

国阵主席纳吉也一再强调,要所有党员接受一个概念,那就是来届大选,胜望最高的候选人就是最合适的候选人,还“劝请”国阵领袖们不要霸占选区,言下之意,一切将以胜利为最终目标。如此一来,国阵成员党之间的议席分配会不会有所改变?还会不会如以往般,某个选区理所当然的就由某个政党的候选人上阵?想来,在上届大选中遭遇重挫的成员党,心里必定惶惶不安,如果不乖乖听从安排,一旦输了绝对是千夫所指;但如果乖乖听话,未来还有什么作为呢?

如今,距离3·08那场让人难忘的政治海啸已经过去三年多了,海啸的余波或许早已逐渐消散,但是激起的千层浪却已经改变了一些事情,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十三届全国大选会不会在今年内举行呢?全国大选的良辰吉日,还远吗?我不是首相,说得再多也只不过是猜测,倒是期待届时在朝在野的各政党又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选民到时候又会受到什么样的“礼物”?说真的,“礼物”最终是否为选民所喜爱,选民有是否领这份情,这个年代,还真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周秀洋 20110630

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

29-06-11 下届大选的看头

第13届全国大选跫音已近,各界人士皆议论纷纷预测大选何时將至,在野党普遍预测大选將会落在今年年底,执政党则估计大选將落在明年年头。

下届大选堪称是马来西亚建国以来最激烈、最有看头的全国大选。皆因一场突如其来的308海啸,让长期执政的国阵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挫折,人们从中看到政权轮替的可能。来届大选,基本上人们不会再把国阵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胜军,会以一种观望心態,看国州政权究竟鹿死谁手。

重头戏在华人票

下届全国大选將延续砂州选举的风向走势,重头戏仍然还是在华人票。根据目前的选情看来,马来票和印度票回流国阵已成定局,不会有多大看头;综观华人选情,依然显现排山倒海的反风,到了大选之时,华人选区势必成为全国瞩目重点战场。可以预见,国阵的华基政党如马华民政,下届大选必然凶多吉少。

华人反风强盛,在我国政坛已成为政治传统,主要是因为华社不满政府的种族和宗教政策。如今除了这个主因,还有两大次要因素,把华人的反风推到另一个高峰:新加坡大选反风和行动党的强大。最近新加坡刮起空前的反风,在一定程度上更巩固本地华人求变的决心。

今时今日的行动党,处于创党以来最强大的辉煌时期,不只佔有29国席稳坐民联第一大成员党,还雄踞檳州政权固若金汤,攻陷砂州人联党12州席更是气势凌人。

就是一个如此强大的行动党,让华社看到行动党上台执政的可能。从前的华社也许基于对国阵的愤怒,或对行动党的同情而投行动党一票,如今却要把行动党送入国州政府。

华人选情的压轴好戏,莫过于马华的“不入阁论”。马华在大选前信誓旦旦许诺的“不入阁论”,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下一届大选若马华跨不出15国31州席的底线,“不入阁论”必然成为无可挽回的事实。因此,下届大选的看头不只在国州政权谁主王朝,还决定了马华从此以后是否继续留在执政行列。

可以“预见”结果

公正党的最终命运,也是下届大选的看头之一,只是现在就已经可以“预见”结果。公正党不同回教党,没有东海岸和北马一带的回教强区作为根据地,公正党仅仅只是靠混合选区吃糊。如果马来选票和印度选票回流国阵,没有丝毫改善,可以预见下届大选公正党必將惨遭滑铁卢。

综观目前全国选情走势,下一届大选最有可能的成绩是:巫统攻下大部分公正党选区,和一小部分回教党选区;行动党攻下大部分马华民政选区,届时马华的“不入阁论”极有可能成真。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吴启聪 20110629

29-06-11 馬哈迪:醫生還要當家?

上週談「拉沙里追憶逝水年華」,不免扯到他的老對手──前首相馬哈迪醫生。不料,「好的不靈醜的靈」。病癒不久的馬哈迪居然耐不住寂寞,在上週三表演了一個「不甘心、不放手」段子,大談「媒體自由毀了種族關係」。

「當年,我們不多談種族,免得不尊重人家。今天我們高談種族、宗教,在不同族群中製造紛爭。」

「今天的種族關係,居然比不上『一個雄霸大馬22年的獨裁者』來得好。」

(「Race relations today are not as good as when『a dictator of 22 years』was leading the country,」)

馬哈迪果然懂得自我嘲諷,而且,連消帶打,軟硬兼施。他先批媒體製造種族不安,然後再幽自己一默,先括了媒體一把掌,再笑著臉說:得罪了,我這「老獨裁者」本性難移呀。

曾經叱吒風雲,當了22年首相的馬哈迪,寫了「醫生當家」的回憶錄還不肯休息。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從寫部落格文章,到跑碼頭登台做秀,都忙得不可開交,深怕媒體的麥克風、攝影機忘了往台上的面容轉。畢竟要得到掌聲,就得站在台上,不管是主席台、司令台或是電視台。

對馬哈迪醫生來說:「什麼民主都是假的」。(馬哈迪曾經說過,一個「好的獨裁者」,比什麼西方民主更有價值。海峽對岸的李光耀老先生「英雄所見略同」。儘管兩人受的都是西方教育,卻非常強調「亞洲價值觀」。)

想當年他老人家主政時,媒體莫不戰戰兢兢,如坐針氈、如履薄冰。在風起雲湧的八十年代,他關媒體和開媒體的速度都教人嘆為觀止;種族和宗教課題在媒體的報導,更是點到即止。

因此,放下權力的馬哈迪醫生,對眼前政壇演員的小打小鬧看不過眼時,還是會提點後輩如何治國平天下。

對308政治海嘯,他感觸良多。但他恨的不是民聯崛起,而是恨接班人「鐵不成鋼」。

「儘管馬來人因為『黑眼圈』而不悅,但華人卻讓我(國陣)取得三份二多數議席。」(「Chinese support gave me two-thirds majority despite the displeasure of Malays due to the black eye,」)

言下之意,是否等於說「不是華人不愛國(陣),而是馬來人更愛黑(眼圈)」?

所謂「黑眼圈」,當然是指1998「烈火莫熄」時代,前副首相安華在扣留期間,被前警察總長拉欣諾揮拳毆出來的那一記「世紀黑眼圈」。當時,「黑眼圈」成了最有力的政治符號,全球各大媒體,從CNN,BBC到《華爾街日報》,只要提到馬來西亞的大名,「世紀黑眼圈」的鏡頭即浮現,連帶馬哈迪醫生的令譽,也似乎黑了一點。

時代畢竟變了。

「醫生當家」的美好時光和威權主義,早就隨著馬哈迪下台而告終;馬哈迪的接班人,從阿都拉到納吉,都不可能再有馬哈迪的權威和強勢,也就注定了他們必需用和馬哈迪截然不同的方式去領導國家,並面對用facebook,Twitter和智能手機瞭解世界、串連世界的新一代大馬人。

就連馬哈迪在海峽對岸的對手李光耀,也在新加坡大選中口出狂言,威脅選民,而使人民行動黨失去了阿裕尼集選區。李光耀也唯有黯然離開內閣,把「資政」的位置空出來,專心去看守獅子城的大金庫。

醫生還要當家?那就看民眾怎麼想了。大馬還有400萬「適齡選民」沒有註冊,這些「早上八九點的太陽」才是未來的主人翁。他們在馬哈迪醫生當家的時候出生、長大,卻不一定記得馬哈迪醫生當家時的經濟狂飆和亢奮,以及政治上的威權獨裁。他們跟本不曉得為什麼醫生還要當家。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黃金城 20110628

29-06-11 未見過大蛇痾尿?

相較起許多城市,我國各個組織或人民顯然不是一個喜歡借助任何理由,就走上街頭示威的群體,但每一次的街頭遊行、示威,都獲得當權者及警方給予「落力警告」,在逆向思考的年代,這相等於是一項「助力」啊!

在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2.0(淨選盟)選擇在7月9日於全馬3地舉行大遊行之際,隨意翻開報章都可閱讀到,官方各單位強烈地呼籲相關單位取消遊行,並奠出各種示威影響治安、商業、旅遊業到國家形象的理由,來強化自己的觀點。

這個現象,不禁叫人想起有「東方之珠」稱號的香港,因這座美麗的城市日均有6起街頭示威或遊行,因此也被西方國家的媒體封為「示威之城」。

中國政府雖嚴管內陸的街頭示威活動,但在「50年不變」的原則下,香港市民就連回歸祖國懷抱的7月1日大日子,也分有上午官方遊行,下午有民間組織為爭取普選、平反六四、消滅貧富懸殊、保護弱勢社群、保護新聞自由等意願的「七一遊行」。

儘管「七一遊行」迄今仍無法達至爭取到普選,但在2003年時以「反對廿三,還政於民」為主題的遊行,卻成功引發「七一效應」,成功促使香港政府收回被視為中國中央政府插手香港事務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3條文,迄今仍未再提交。

港人一年一度的「七一遊行」,是否影響了香港的旅遊業、國際形象了?答案是否定的;這場遊行反而成為701回歸日的一大特色,也是港人表達集體意願的平臺,更視為香港是中國民主步伐的實踐參考。

我去年7月1日當天人在香港,現場目睹「七一遊行」,親睹香港警察及媒體對「七一遊行」持有的「以民為本」的態度,街頭兩旁的商場照常營業,法輪功組織抨擊中共政府的布條也照樣高掛,但身邊的港人向我們說,參與遊行的人數少了許多,熱誠也大不如前,訴求也僅剩下「爭取普選」較為具體而已。

環顧我國,一年難得幾場大遊行或示威,相隔3年才辦淨選盟2.0集會,就足以讓執法單位如臨大敵,甚至還展開全國性的「掃黃(衣)行動」,巫統控制的《馬來西亞前鋒報》更是怪調不斷,還提及此場集會有「共產主義復興」的背後議程。

實際上,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選委會是否公平執行任務、淨選盟2.0集會是否被民聯所利用,公道自在人心,樹正哪怕日影斜呢?

倒是執法單位宛如驚弓之鳥的舉動,卻令人啼笑皆非,即將在7月1日展開「七一遊行」的香港市民若是得悉,可能會搬上一句粵語俗語「未見過大蛇痾尿」來形容呢!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林淑蕓 20110629

29-06-11 妙计阻止游行集会

净选盟的7·09集会游行很引人注意。起初是不注意的,因为政府还没有注意,所以当土权组织叫人囤米的时候,小市民还不以为意而嗤之以鼻。

现在政府脸色越来越凝重,人民也一样脸色越来越凝重,回头想想那个土权的囤米之说,似乎也不可轻忽,因为7·09不能看作是“不过”是一场游行集会而已。

政府向来都不喜欢看到街上有人游行,但不似这次那么重视,发出警告的层级也越来越高,最后连首相也出声了,声色不再那么慈祥,看了叫人心慌,内政部也预防性的采取逮捕行动了,搞得风声鹤唳。

政府处理集会游行的事经验丰富,不过,以前都处理得不很好,只有这次,可说是近乎完美。

以前的处理方法,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万山不许一溪奔”,在集会前好多天就到处设障拦路,这里拦那里拦,拦得车如长龙,怨声载道。

巫青参与耐人寻味

游行之日,市内更是围堵和追击,搞到整个城市像个压力锅,这种“堵城”的手段,虽然也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就是以扰民的方式让人民厌恶游行,但手段粗糙,更有一些刁钻的市民出来一语道破,听了也不是味道。

这次不同了,当净选盟发布消息之后,那个土权就立即躁动,要在同一天集会游行对着干。

土权这么做倒也见怪不怪,毕竟他们是属于体制外的,充其量是义和团之流,他们的神打若被巧妙借用,也一定可以达到目的。

奇怪的是除了土权之外,巫统青年团居然也出来了。虽然内政部长表明不会发出准证给任何一方,集会是非法的,但是巫青团仍然强硬表示,即使非法也要游行。

巫青团系出名门,怎地不顾身分甘愿出此下策,做出违法的事?

掌门人都说了狠话,弟子们还敢如此逞强,的确耐人寻味。

于是,本来只有净选盟一支队伍,演变到有三支队伍对峙,而且杀气腾腾,紧张的气氛就提起来了,大家真的考虑要囤米了。

逮捕变顺理成章

相较于堵城的烂桥段,出动义和团搞气氛是妙计。如果只有净选盟要游行,禁止就显得不民主,逮捕更会引起反弹;如今有了“三造”,情况大大不同,禁止就有了民意基础,所以就看到社会贤达丹斯里方天兴出来对民众晓以大义,叫大家用和平手段去争取,不要搞游行以免发生不愉快事件,在这情形下,即使进行逮捕也就顺理成章。

以前有三十六计,现在有三十七计,新的一计就是“放狗咬人”,等到气氛营造成功之后,自然有大条道理阻止游行上演。

顺便比一比关丹那边的反稀土集会,起初也有一个不明来历的团伙出来喊打喊杀的,气氛也很紧张,后来这团伙神秘地消失了,反稀土行动变成一片祥和,走海边,上山岗,即使上千人也不过是一场晨运而已,证明天下本无事,鸟人自扰之。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张木钦 20110628

29-06-11 漫谈简体字

针对《中国通用规范汉字表》所列规范字,大马锺氏宗亲会指出,作为姓氏,繁体字“鐘”的简体字是锺,目前普遍使用的“钟”是不正确的;但其青年团总团长锺伟贤却说繁体字“锺”与简体字“钟”正确,“鐘”不能作为姓氏。

如此矛盾,可谓都是简体字惹的祸,却不知是不是报道误解了他们的谈话。

这里不谈锺、鐘与钟何者作为姓氏,锺姓人自可解决。这里只想谈谈简体字、规范字/词和异体字(即不再采用的字)。

面粉是吃还是敷脸?

首先谈规范词,据知中国方面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后,以较多人采用的为规范词,如(括号内为异形词)百废俱兴(百废具兴)、本分(本份)、订婚(定婚)、原本(源本、元本)等等。

这种取舍可谓尊重民意,应无甚争议。

不过,说到简体字或规范字,有些简体字简得“太简”,甚至可说简得走火入魔了。比如慾列为异体字,以欲代之,其他如榦幹乾列为异体字,一律以干替代,麵则代之以面,製代以制,后代替了後,閗字不用,代之以斗,註注统作注,錶表统作表,復複统作复……等等。

我觉得这些简体字简得太过分,中文的特殊表达力给抹杀了,中文的形声与会意功能丧失了。

于是乎,鐘錶店和锺先生简化为钟表店和钟先生乃属于简化而已,钟先生是否写错姓则有待锺氏宗亲会厘清,惟麺面不分,吃麺变成吃面,买面粉究竟是买制作糕点的麺粉,还是买敷脸孔的面粉?炒麺变炒面,炒面子么?麺面两字实在不宜统一。

过于简化失汉字神髓

榦、幹、乾(还有一个几为人忘记的亁),原本都有各不相同的意义,如今一律写作干,能幹是它(干),树榦是它,乾燥也是它,幹部也是它,全都是一个干,简固简矣,却总令人觉得中文的神髓已失。

欲与慾两字的意义有很大差别,现在慾字不用,代之以欲,以欲表达慾的神髓,却是令人感到它“力不从心”,欲火焚身远远表达不出慾火焚身的逼切形象,远远不如慾的贴切。

其他如后与後,“后宫”指的是皇后居住之宫或指嫔妃所居之地?再如制与製、註与注、鬦与斗,这些原本各有意义的字不应统一。

简而言之,简化字或规范字应该是把笔画多的字化繁为简,尽量减少笔画,如鬭简化为鬦(或门内斗)、點简化为点、門简化门、龍简化为龙、龍的偏旁部首也为尤、齒简化为齿、偏旁部首也作齿,这样的简体字才不会走火入魔,规范得合理,至少不至于产生鱼鲁豕亥的混淆。

合理规范免走火入魔

又或如药藥原是一物,取药而不用藥;庄原为莊的俗体字,庄字笔画少,于是取庄弃莊,这也无不可,但仍须先听听莊姓人的意见的好。

然而,现在中国推行简体字或规范字却是把一些同音或近似读音的字归并为一个笔画较少的字,如此简化可能是为了省事,易于书写,却没有考虑到这些字各有不同的意义与贴切的表意功能。

强行把这些字归并为一个字实在不恰当,斫(取代斵﹑斲)伤了中文丰富的表达能力。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罗汉洲 20110629

29-06-11 砂州的土著政策

有关砂拉越州政府表示,他们不会采取与沙巴州同样的政策,即跟土著结婚者的后裔自动列为土著。

砂州首席部长署特别事务部长丹斯里阿德南说,砂州土著非常重视本身的身分地位,而政府的政策则是要保护他们的身分。他进一步说明, 如果孩子的父亲是土著,母亲是非土著,他们可被接受列为土著,所提出的奖励金申请也会获得考虑 ; 若孩子的母亲是土著,父亲是非土著,虽然他们还是可以列为土著,但在提出奖励金申请之前,就必须先对他们土著的地位,作出认证和鉴定。

多国对男女移民一视同仁

砂州政府表示,该州的土著政策是跟随中央的步伐,没有任何问题。对此问题,作为非土著的笔者自然没有任何可议之处,况且相关课题也与笔者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有一点我需要略提的是,现今世界已经是男女平权的时代,上述政策其实仍是有些重男轻女,这对广大的土著女性而言,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呢?

据笔者所知,许多国家在上世纪的移民政策,仍是以男性为本位,即A国的男性娶B国的女性,B国的女性可以取得A国的公民地位,但是,A国男性要取得B国的公民并不容易。如今,许多国家已经修正这种偏差的政策,对男女移民都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

迈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内部许多政策是否有必要仍以男性为尊呢?有关土著政策,作为非土著自然是不应该对此多加讨论,不过,有些政策确有向男性倾斜,例如移民政策。

作为男性的笔者,殷切希望我国有必要探讨所有的政策,以使男女平权。政策若能达致男女平权,方能强化我国的竞争力,朝向富国强民的道路迈进。

政府应该清楚明白,国内外的女性在学界、企业界、研发界都有相当亮丽的成就,这些英雌都是许多国家发展的动力,我们在朝向2020宏愿的同时,应该留意我们国家政策存在的许多瑕疵,让国家在未来的经济竞赛中更具竞争力。

永远自我感觉良好,光喊口号而没有认真检讨政策所存在的偏差,这样只会让国家一直存在“有限进步”的窘境之中。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利亮时 20110629

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

28-06-11 一个马来西亚人

在全世界种族主导的民主政治中,种族人口比率是很残酷的事。媒体报道,美国非白人小孩的人数,已超越白人小孩。意思是说,不久的將来,美国白人將成为美国的少数民族。人口结构,改变政治思维,也改变不同族群的政治方式。那是自由民主体制不可避免的事。

大马的人口种族比例,也在迅速变化。华人捨量取质,少生优养,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直接反应。大马华人,没有本钱多养。要生存,只有优生优养,成为精英。大马华人在艰难不利的逆境下能够提升生活水平和素质,付出的代价是人口的量。

在原始的种族民主政治中,多数者为王。放在大马的政治现实中,大马华人尤感切身。大马华裔人口比例在少生和外移的驱使下迅速下降,不到十年,將从曾经的大多数,降到只有不到两成。

有点头脑的大马华人,都清楚知道在这种趋势下继续搞种族政治,对大马华人是死路一条。如果照著以往的依种族比例分配国家资源的方向走下去,大马华人的政治路只有越走越窄。有点头脑的人都看到的是,大马华人都在自觉性的做群体政治行为转向。

大马华人,拥抱“一个马来西亚”,不是说假的。大马华人拥抱的“一个马来西亚”,是大马人不分种族,人人拥有平等机会,去种族性,没有种族標籤的“一个马来西亚”。大马华人,要做马来西亚人。

强化关注全民课题

也等于说,大马华人在政治上要有前路,就要把华人政治,去华人化,別让別有居心的人把华人钉上华人標籤,而要为走向为国家课题爭斗的马来西亚化政治。

淡化只代表华人族群的狭隘种族分配政治,强化关注全民课题的马来西亚人政治,是华人政治未来的唯一生路。观察近来大马政治现象,可以看出这是大马华人不约而同的共同醒觉,进而驱使政治思维和行为的转变,呈现在如今的种种社会现象中。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认为大马未来的政治是两极化,那是完全被旧有的种族政治和既得利益覆盖,看不清未来的旧思维。大马政治的未来,是“要做马来西亚人”和“不要做马来西亚人”的连线对抗。只有走马来西亚人的政治,摆脱种族狭隘平台,换上“一个马来西亚人”(注意:不是“一个马来西亚”)平台,华人的政治才有空间,才有未来。大马的华裔政治,要活路,必须从种族(华裔)舞台,转到国家(马来西亚人)舞台。

这种思维的转变,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马华人从对回教党绝对抗拒,渐渐的变成了对回教党友善。这也说明了民主行动党为什么那么逼切要去华人化,成为非华人友善政党。这给马华和民政的被支配性族群政治一个响亮的警钟和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马华人集体看清旧政治模式只会把大马华人的未来带上绝路。走上“一个马来西亚人”的政治平台才是大马华裔未来的希望。旧有的政治模式是否还有生存空间?这是一个大问號,大挑战。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胡渊 20110628

28-06-11 生命没有第二次

雪州加影育华中学一名优异生被指骚扰女同学,接受辅导后竟坠楼死亡,此事再次唤醒社会对校园问题的关注。

儘管我们不知道这名学生为何有这样惊人的举动,但这名学生在接受辅导后坠楼,难免会让人好奇有关辅导过程到底发生甚么事,这也是值得探討的问题。

无可否认,一般上,校园內的辅导老师都曾接受辅导培训才能获委为辅导老师,这些老师的对象都是那些面对各种纪律问题的学生,但在面对被指责骚扰的问题上,这些老师是否也有这方面辅导专才,也是另一个须要探討的问题。

孩子们心灵脆弱

毕竟现在新新人类学生想法,不是你我都能够理解,可能问题未必在于辅导老师,而是学生本身的思维。

这已是今年来第5宗校园坠楼案,现代学生心灵脆弱,似乎完全经不起任何考验,而且对生命毫无观念,相信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要负责很大的责任。

家长应明白,老师教导学生能力和时间有限,关心孩子大部分的责任应该在家长身上。

家人是精神支柱

身为家长应关心孩子动向,並要维持一定的亲子关係,当他们的听眾,这样孩子在面对问题时,才会告知,否则当问题发生后,家人还蒙在鼓里。

当问题发生时,家人也不应把问题视为孩子的问题,而是一家人的问题,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寻找解决或应对方案才是良策,这不仅是给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持,也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家人永远和他们同在。

教师和家长应同时灌输孩子有关生命的可贵,而且犯错是成长过程中必修的课目,即使怎样再错,也不致于把父母所赋予的生命给丟掉。

孩子们,请记住─生命无TAKE 2!

文章来源:中国报社论 20110628

28-06-11 空巴?空车?

由於持有亚洲航空的股票,我非常留意此上市公司的新闻。不久前该公司总裁东尼费南达斯表示亚航有意购买200架新型客机,於是就上网搜寻相关资料。

我在谷歌输入“a320neo”和“airasia”两个关键字。所得的链接,以英文网页居多,但也有一些中文网页。我被其中一个网页的题目吸引:“巴黎航展:空车或得200架A320订购大单”

英文的“bus”,香港人称为巴士;台湾人称为公车;在中国大陆则是汽车。欧洲飞机制造商“Airbus”,中国译为空中客车,简称“空车”。但大马华人看了可能会满头雾水。

过去数十年来,大马华人在文化上长期向北看。中国以北京话为普通话,大马华社也提出“多讲华语,少说方言”的口號;中国全面使用简体字,大马华人也同样弃用繁体字;中国人用汉语拼音,本地华人也追隨;李光耀心目中的“最伟大发明”不再是“冷气机”而是“空调”;“大哥大”不再是“手提电话”而是“手机”;公共交通也已简写成“公交”,儘管香港著名作家陶杰猛烈抨击这种写法。

或许在不久的將来,我们会恭恭敬敬的如此称呼首相:纳吉爷爷。

其实大陆人民也不见得都讲標准普通话。例如在山东,“四”是唸做第二声,“十”是第四声。(如果你將来去山东,问价时建议你打手势以免產生误会。两手食指交叉代表“十”。)许多年前我在广州市看到一座行人天桥,两旁各有一个指示牌。右边一个写著“上”,左边那个可能你会想:有上必有下。但我见到的却是个“落”字。

或许你会感到惊奇,“电脑”一词严格来说不是“纯正”大陆中文,“计算机”才是。至於那种小小的,有加减乘除功能的仪器是“计算器”。“电脑”最初广泛使用於港台和东南亚,但渐渐的大陆人也接受了。

世事难料,“空巴”也可能会压倒“空车”,成为主流。我们无需为大马式中文感到羞耻。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周庆祥 20110628

28-06-11 人才数据库

2001年的某一天,写著“回到德国”標语的横幅,由飞机拉开,出现在纽约和加州海岸两地的上空。

这不是电影里的情节。

不要讶异,这是德国政府向那些流失到美国的德国人才,发出的柔性呼唤。

过去半个世纪来,美国成了全世界人才眼中的天堂,因此吸纳了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德国人。

根据资料,单是在2005年,就有超过14万名德国人离开德国;当中,84%是医生、工程师、建筑师和科学家。

要知道,德国可是一个经济大国,经济实力为全欧第一、全球第四。德国还是个全球国民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其人民不只享有生育、育儿、住房等福利,还可享有从小学至大学的免费教育,以及免费的医疗和养老金保障。但一个这样好的国家,却也因为政策上的一些缺失,而造成人才纷纷离去。

据《人才战爭》一书的资料,“二战”之前,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科学家,其人数是美国的3倍;但在今天,来自世界各国的超过70%的诺贝尔將得主,却被美国所聘用,並在美国工作,造就了美国当今世界第一的科技大国地位。

儘管德国今天仍是全球最发达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但他们显然已经意识到,高素质的人才的大量出走,长远来说,对国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警號,所以才会展开上述如此牵动人心但又无可奈何的举动。

如果像德国这样高科技、高福利、高收入的国家尚且无法留住它的所有人才,小国如马来西亚,就更加不得不面对“学歷越高,越有国际竞爭力的人才,就越是不可能回来”的现实了。所以,大马人才机构首席执行员佐汉才会说,政府的焦点不局限於吸引人才回流,而是同时也探討身在国外的大马专才可以如何在他们的所在地为我国作出贡献。

与其高唱爱国主义,或者模仿德国那样发出“回国吧”的无奈呼唤,佐汉所言,当然是比较实事求是的务实说法。但如何才能和那些外流到国外的我国人才保持长期的联繫和关注,让他们永远都心系祖国,却是一个说易行难,却不得不做的长期“跟踪”工作。

台湾在海外建有“海外人才数据库”,新加坡也在世界各大城市设立了类似的“联繫新加坡”联络处,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这种与人才建立更紧密的人际关係的做法,是不是除了政治和体制上的改革之外,另一很值得我国借镜的策略?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628

28-06-11 朝野政治角力

709大集会不再是单纯表达诉求的活动,已经变成朝野的角力。

从反对党的动向来看,他们对这次集会有充足的准备,试图动员更多的人参与。

譬如,净选盟先举行大集会推介仪式,过后通过手机短讯,號召支持者在6月25日及7月2日穿上黄衣,为大游行热身。净选盟的黄色T恤也已公开出售;网络上的造势更是舖天盖地。

雪州回教党则下令总动员,参与大游行,预料將派出至少5万名党员参与其盛。主办集会者也教导支持者如何集合及应对警方驱散的场面。

另一方面,民联领袖到全国各地演说时,也宣传709大集会。其中,社会主义党从本月24日开始,就到各城镇派发传单,其中有7人在柔佛居鑾及新邦令金因分发传单,被警方扣留问话。

本月25日,檳州警方扣留一辆旅游巴士上的30人,起获600本大集会的小册子。同一天,东甲警方也截停一辆巴士和一辆四轮驱动车,並起获1千435张传单。如果未早有策划,如何在短时间內印刷传单和小册子?

相信巫统领袖也一早收到情报,因此不敢等閒视之,先是巫青团號召成员在同一天举行另一场挺政府的集会,过后获得国大党青年团的支持,而“一个马来西亚布特拉”俱乐部也成立“爱国者”委员会,以对抗净选盟。

看来,巫统不想重蹈2007年净选盟、黄潮集会的覆辙,他们要在当天和净选盟分庭抗礼,不让民联佔尽宣传空间。

在纳吉发出警告后,警方肯定会再採取逮捕行动及加紧防范,阻止外坡民眾前来吉隆坡参与集会,但净选盟支持者化整为零,难以阻遏。

民联的策略是,以“709大集会”为名,接触各地民眾,为大选热身,並製造政治压力。

如果警方的行动,如设立路障,为民眾带来不便,也对民联有利。若大集会成为课题,则影响国阵筹备大选的计划;大选拖至明年,对民联也有利无弊,因为明年世界经济不明朗。

纵观朝野对峙形势,主要是由巫统和民联及反当权的非政府组织抗衡,其他国阵成员党已经被边缘化或无法跟上。

当蔡细歷说,马华必须策略性地反击行动党的攻势时,行动党已经利用大集会课题,取得广大政治宣传。

民联还是擅长於宣传及玩弄课题,国阵只靠巫统来支撑,略嫌不足;若国阵不儘早落实直属党员制,民间网络將迟早被民联渗透,使国阵落入被动局面。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瑞源‧ 20110628

28-06-11 30%‧玻璃屋顶‧沙地女司机

5年內,会有更多大马女性坐上董事、首席执行员、经理等高位;唔,至少30%。

我身边的女性友人,听到首相的宣佈后,精神莫不为之一振;头上的玻璃屋顶,似乎隨时开启,让她们可以探出头去。

的確值得她们高兴。大马可能是全球第一个国家,对女性提供如此的保障固打。

当然,很多男性(甚至部份女性)会置疑,为何要有固打?为甚么是30%?为何不能凭实力和努力?

这种政策,是否反而对男性不公平?

这些问题,涉及玻璃屋顶的理论。

玻璃屋顶是透明的,阳光可以照射下来,眼睛也可以看出去,表面上,似乎並不存在。

然而,就在你以为它不存在,而准备伸出头去时,就会撞得你满天星斗;原来,它已经挡住了去路。

换言之,女性沿著事业阶梯攀升,到了一个程度,就会撞到玻璃屋顶,再也攀不上去;反观她的男性同僚,头上却没有这道屋顶阻拦。

表面上,没有任何法律或规定,阻挡女性的事业前途,不过,社会上有许多无形的限制和歧视,就像是玻璃屋顶,不让女性出头。

这些限制和歧视,有时不须要理由,只要一句“她只不过是女人”,或是“她是女人,做得来吗?”

这让我连想起沙地阿拉伯女人爭取开汽车的权利。

几天前,一群沙地女人,挑战这个国家不准女性开车的禁令,公然开车上路。

没走多远,她们就被警察挡下,接到交通传票。

这个结果,比20年前好很多。1990年同样的行动,那些参与开车的沙地女性,不但被逮捕,也失去了工作,还被认定是坏女人。

问题是,沙地法律並没有禁止女性开车,宗教上也没有这种指示;沙地前国王阿都拉重视女权,让女性受教育,还曾经告诉美国媒体说:“总有一天,这个国家的女人可以开车。”

但是,保守的宗教力量,把女性开车视为禁忌,认为女性开车就是“学坏”,会涉及不道德活动,背弃女性的贞洁和责任。

这股庞大的力量,连国王和政府都无可奈何。

这道玻璃屋顶,也太低太厚了。

回到大马的30%女性高层固打,我想,出发点是要塑造公平,而非製造不公平。

如果今天有很多优秀、认真的女性,只因为她们是女人而失去晋升机会,那么,这30%的保障额,可以让她们有一个公平的平台。

一旦社会进步到没有性別歧视,拆除了玻璃屋顶,就再也不须要30%固打。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628

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27-06-11 招揽人才回国才是重点

大马人才机构首席执行员佐汉在政企举办的“大马职场:机会与心態”论坛上,与国內数名政商界专家针对职场一般现象及国家需要专业人才问题,发表了精闢见解,同时亦提出不少积极建议。诚如佐汉所言,政府成立人才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经济转型计划所亟需的专业人才,论坛主讲者无论是来自政界或私人商界,相信都对国家亟需人才参与建设问题,抱持关注的心態。

鑑於我国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政府於今年1月设立人才机构,目的是要招揽滯留在海外的大马人回国及吸引外国人来大马,参与政府的经济转型计划,协助重振国家经济。人才机构当时曾声明推出两个方案,一个是向外国人和前公民提供长期居留证;第二是吸引海外专家回流计划,特別是通过类似低税率等奖掖措施,吸引海外大马专业人士回流。

然而,半年后的今天,人才机构不仅未说明政府已招揽多少大马专才回国,佐汉却又在论坛上声称,政府的焦点不局限於吸引人才回流,也探討如何让在国外的大马专才为国家作出贡献,因为政府不可能招揽所有专才回国等等言论,似与上述方案有所矛盾,让人顿生疑竇。吸引大马专才回国及善用在国內的外国人才之余,再借助国外大马人才的力量,三管齐下共同建设国家固然有利无弊,然而,招揽大马人才回国服务,才是治本之道。

在地球村时代,虽然世界各国皆面对人才流失问题,然而,根据世界银行不久前宣佈的数据,有近百万名大马人在海外居留和工作,单是新加坡,就有57%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马人在那里工作,其余则是散居澳洲、汶莱、英国、美国、加拿大和纽西兰等国。我国政府虽尝试以各种优惠和奖掖吸引他们回国效力,但在过去10年內,只成功吸引到750名海外专业人士回流,而这些回流人才目前还有多少人继续留在国內,尚待查证。

去年6月,首相纳吉宣佈设立人才机构时,曾声明要吸引海外70万名大马人返马工作,並希望这个为期5年的人才回流计划,能协助大马成为先进国。换句话说,国家最迫切需要的,不仅是让大马人才回来落地生根,为祖国作出贡献,更要以一系列吸引专才投入服务的就职机会,留住国內的人才。旅居外国的大马人固然可以通过人脉关係协助大马开拓国际市场,吸引外商到大马投资,但对我国整体经济转型计划的效用,毕竟有限。

大马人才流失的因素有多种,一般原因有三:一是在高收入先进国家就职,可赚取比本地更高的收入,生活素质较佳;二是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容易在外国找到发挥的机会,专业地位受到重视;三是年轻一代在国外深造,追求民主自由和公平原则,无法接受返国后受到差別待遇的职场弊端。人才机构即使无法招揽所有70万名人才回流,最低限度也务须探索人才外流的原因,对症下药,为他们舖设回国之路。政府若有诚心改革意愿,我们不相信不能吸引海外人才回来填补经济转型计划所创造的330万个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改善国內社会治安,建立公平政策原则,相信也能吸引海外人才回流。国內政坛近来乱象丛生,对经济转型计划的推动必然形成障碍,政府必须给予正视。一些政客动輒发表煽动性种族主义和宗教性言论的行为,不仅会影响海外精英回流的意愿,更可能促使现有人才萌生离国他去的念头。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 20110627

27-06-11 美女帅哥大作战

泰国实在是美丽泛滥的国家。

有没有发觉,许多国际品牌用品,从香皂、护肤品到卫生绵,愈来愈多由漂亮的泰国宝贝代言。

泰国旅游业的半壁江山,是由真美女和中性美女撑起,不在话下;据说,泰国帅哥也很受落,尤其对寻找东方风情的洋妞和洋婆而言。

连泰国的鬼片,女鬼特別淒美,男鬼额外痴情;难怪泰国鬼片可以在国际上异军突起,大受欢迎。

如今,吹捧美丽的泰国人,还可以选出最英俊,或是最漂亮的下一位首相。

下星期就是泰国大选。人们对红军和黄军的大作战,兴趣似乎已经淡下(大马的顏色大战,则是方兴未艾),取而代之的,是最美丽首相的选举。

黄派的现代首相阿比希,儘管这两年泰国乱局使他焦头烂额,憔悴不少,不过,依然是国际公认的政坛第一美男子。

红派则派出前首相塔辛的妹妹英叻,率领反对阵营的为泰党竞选。

芳龄44的英叻,亮丽標致,像是女星巩俐;身材虽然不如巩俐標青,不过,远比巩俐可爱许多。

塔辛安排英叻领军,开始时嚇坏眾人,不敢相信;英叻从来未涉足政治,怎么可能领导政党,更何况是首相人选。

然而,不得不佩服塔辛的眼光,以及他对泰国民情的掌握。

英叻懂得应用本身的条件,和民间的期望结合。

她对选民作出种种承诺,包括恢復当年的经济盛景,以及塑造社会和谐,甚至要提供免费平板电脑给学生。

这些承诺,如果出自老政客嘴里,只不过是陈腔烂调;但是,由英叻道出,是出自一位成熟感性的美女心底,感动不少人。

英叻的美丽大方,以及对政治的纯真,是一种奇特的结合体,產生极大的化学作用。

它激发了很多泰国人民的內心渴望,希望把国家交给一位公主式的领袖,带领他们回归简单的政治。

有点无厘头,但是,经过几年的政治纷乱,泰国人已经厌倦政爭,而期望一个梦幻式的结局。

反观帅哥阿比希,缺乏政治手腕和亲和力,再努力也无法深入人心,头上的牛津皇冠也帮不了大忙。

有点像是早暮的法国明星亚伦迪龙,曾经叫人惊艷,然而,却永远都是冷调,无法接近,支持者也会散去。

几个星期下来,英叻的支持率,已经超过阿比希;如果选情没有突变,泰国又要改朝换代,由美女取代帅哥。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627

27-06-11 大家都有苦衷

C2渔船停海捕鱼事件似乎有了转机,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长诺奥玛宣称考虑提高鱼获奖励,但不削减柴油价格。渔业代表纪日海则说,如鱼获奖励提高到每公斤30仙或40仙,业者虽仍要吃点亏,还是可接受。何况逐步削减各种补贴已势不可免,渔业界必须接受这事实。

就这样,双方各退一步,贏的没有贏完,输的没有输完,大家都有下台阶,这好像是我们解决纠纷的传统办法。

从这次停海事件中,人民看到原来政府和捕鱼业各有苦衷,也各有检討的地方。

传闻已久的事

首先说政府这方面,诺奥玛部长为什么坚决不肯削减C2渔船的柴油价呢?他有两大理由:第一,他指C2渔船把获得巨额补贴的柴油转卖出去牟利。砂州国会议员张庆信在2008年也说过同样的话,他说亲自发觉渔民不出海捕鱼,因为已把柴油卖了。不见捕鱼业者对张庆信的话作过辩解。

诺奥玛的第二个理由是有证据证明,渔民不但卖廉价柴油,也把利用补贴柴油捕到的鱼卖给越南人。这也是传闻已久的事,好多年前已有人说渔民把好鱼载到邻国下货,同样不见渔业人士澄清,是默认吗 ?

渔业界当然可以辩说是害群之马做的事,但害群之马到底有多少?只有一小撮人﹑少数,还是不算少数,抑或是很普遍的现象?

须知补贴柴油的钱来自全国人民,国人都有分补贴渔民出海捕鱼。如果渔民转卖柴油或把鱼获卖给外国人牟利,那確实很对不起全国人民。所以政府坚持不调低柴油价,是不得已的坚特,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渔民自己造成的。希望渔民此后能自律,尊重自己的行业,以专业精神向全国人民负责。

至于渔民的苦衷,可就一言难尽,如法令繁琐﹑严苛﹑官员刻意为难﹑执法人员和海盗勒索﹑抢劫﹑鱼获补贴和常月补贴不是间断就是停发等等,都使到渔民吃尽苦头。虽然投诉了数十年,不但没有解决,反有变本加厉之势。

尤其是海上治安更令渔民痛心疾首,以致有官亦盗,盗亦官之说,这些官盗一体也不只外国人而已。我们平日管渔民的官很多,好几个部门都有权管渔业,但投诉到海上治安时,却又好像人人都说“不关我的事”,或说“我们没有武装,管不了海盗”,再不然就是“密切关注”而已。

于是渔民又自叹: 悲歌唱不完。政府如何解救他们?这话已问了好久!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闲人 20110627

27-06-11 第三代魔咒

以“魔鬼式”教育法撼动东西社会的虎妈蔡美儿近日造访中国,我透过互联网看了一段她在北京的演讲。在演讲中她提到了亚洲移民“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发现与本地一些家庭面对的情况有些雷同。

虎妈说,美国的亚裔移民第一代,初到美国时生活艰辛,省吃俭用,將所挣的每一分钱和精力都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第二代如她,因父母悉心的裁培,而相对地优秀,但到了第三代,有了第一第二代的种树,衣食无忧,没吃过苦的这一代,反而不太愿意付出,视所拥有的一切为理所当然,最终人生走下坡。

虎妈表示,这是她对两个女儿探取严厉教养方式的主要原因,她不希望孩子也坠入美国亚裔移民“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其实,亚洲许多国家也面对这种“富不过三代”的窘境,包括我国。

我们常说一代比一代好命,但同时也发现,一代不如一代。生活环境越好,培养出来的孩子反而越“草莓”,怎么会这样?其实原因可能就是虎妈所担心的第三代魔咒(在我国,也可能是第四代)。

祖父母一代从南中国飘洋过海来到南洋打拼,生活流离顛沛,父母是第二代,继续前人苦干的精神,辛勤工作,才开始在这块土地上扎根,到了我这个第三代,生活明显变好,受教育的机会增加,生活渐入佳境,苦也吃得较少。如今第四代正慢慢长大,比起前面三个世代,他们的生活更加安逸优渥,父母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以致他们完全不晓得愁苦的滋味。

在电视、手机、电脑、汽车都是理所当然存在的情况下,这批第三或第四代努力奋斗的目標明显少了,他们得过且过,生活漫无目的,只管沈浸在物质世界及虚擬世界中。

中国文化评论人许知远曾如此感嘆:“十年以来,比我更年轻的一代……生活在一个物质与信息丰沛、思想却匱乏的时代,个人声音轻易淹没在喧哗的眾声中……大部份人要么放弃自己对个人独特性的坚持,要么躲入一个封闭、自溺的小世界。”

这个第三代魔咒如果没法解除,第四、第五代大概也难再振作起来,这是一个不能不正视的危机啊!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蔡思洁‧20110626

27-06-11 浅谈中英夹杂现象

近年火星文泛滥,好多人看了直摇头,觉得严重污染华文。笔者也认为火星文随便赋予文字新义之举不可取。火星文虽可恶,惟相对下,中文受外文(犹以英文为甚)污染问题更严重、更恶劣。

中文受外语污染程度如何,从媒体就能得知一二。台湾综艺节目里,嘉宾爱于谈话之间送上一两句英文,好像很潮般,岂知外国朋友其实看得一头雾水,徒贻笑大方而已。

在中文乐坛,中英夹杂更是最“潮爆”之物,歌手左一句“love you”右一句“i wanna”等。然后,“这个key高一点”、“这边的 chorus该这样唱”等等,弃中文词汇不用,是嫌中文词穷吗?甚至,有些华人歌手的专辑封面,专辑名用英文,连歌手名也只放英文,不知情者还以为这些是 英语专辑,实则这些乃中文专辑也。实在是故弄玄虚,让人无话可说。

中文小说充斥英文词汇

虽然iPhone译为“爱疯”,但中译的使用率几乎零,而 iPad, iPod 等至今尚无中文译名,是中文世界漠不关心吗?媒体习惯在文章内插入这些英语词汇,仿佛认定读者皆通晓abc,如此“寄人篱下”,难怪英语独尊世界,不过,也要记得,不是人人都识得abc的。

奇的是,facebook就有好几个中文译名如面子书、脸书等,说明非须摒弃中文译名不可。

有些作者为了要突出“潮”味,让其小说从头到尾充斥了英文词汇。例子有什么某女郎职场奋斗史的小说等等。这种小说,笔者越读越悲。

当前,中文世界诸国以英文为尊,把学英文制度化了,列入了中小大学课程内,非让学子学好英语不可。殊不知在英文世界,人人只需专心实学,无须费时学习他语,难怪这些国家强盛如昔,国民素质亦有增无减。要知,语文程度有时根本不重要,专业知识往往才是社会所需,这道理,浅显矣。

笔者晓得,现阶段,很辛苦。要穷追外文新术语,要翻译之,功夫很多,且都是治本而已。要治标,还需指望中文世界社会主导科技与文化发展,术语方以中文所构成,就能免去麻烦了。

中文已于世界众语中位居次席,与有荣焉,若继续受外文污染,实属不幸。希望各方务必慎重关注此事。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善渊 20110627

27-06-11 英语课

女儿学校举行家长日。向来,本人甚少需要针对其成绩与老师讨论,惟这次对无意中得知之英文科分数计算方式有点疑问,因此罕有地往见英语老师了解情况。

与老师的一席谈话后发现,尽管现在的资讯接收方式相对先进与方便,接触英语的管道也比以前广泛得多,然而,独中生在学习英文科普遍上所面对的问题,却与30年前本人就读中学时的情况无多大的差异。

校内外缺乏说英语的环境仍然是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其次,学生于小学阶段英语基础打得不好跟不上进度,加上中学课业繁重未有腾出时间恶补,造成恶性循环,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该校英语课程采取外包的方式进行,课程按学生英语能力分成不同等级上课,学生必须通过所属等级之考试始能升级,未能通过考试者必须参加学校假期开办的额外付费恶补班,通过考试后,才能顺利升级,否则,必须留级重修。课程内容除了传统的英文文法教学、习题作业、作文和考试外,也包含电影播放、主题讨论、杂志文章讨论、上网做作业等。

最大特色是拥有英语楼,规定凡进入英语楼之师生必须以英语交谈,以提升使用频率。

成绩计算方式则包含考卷分数、说读能力、参与程度及上网作业,而其考卷分数比重相对偏低则是我的疑问。

对双语掌握自如者不多

然而,与该位老师沟通之后,都认同无论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或是非传统的方式,都利弊参半,没有万灵丹这回事。教学最终能否取得成效,则端视学生是否主动付出心力解决问题以及家长是否与孩子一起并肩作战,为孩子提供一个能够提升语言使用频率的环境,给予最大的支持。

马来西亚爱自诩为一个拥有多元民族和语言的国家,大马人更不时欣然地接受别人加诸身上的“语言天才”之恭维。

其实,国人普遍上不单只离开语言天才的境界有一段距离,基本上能够同时对两种语言掌握自如的人也仅属少数,更甭说三语并进。

因此,立即除掉头上那顶随时会被风刮走的华丽高帽,好好地将杂乱的头发梳理妥当,方好见人;或许,逮住机会与孩子重新学习正确使用语言,能够一齐好好地切实地提升语言的掌握能力!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陈如珊 20110627

27-06-11 解读东姑拉沙里

巫统元老东姑拉沙里于6月18日在霹雳学院主办的《霹雳讲座》会上发表的专题演讲虽然没有警世之言,也没有惊爆内幕,但他所提及的一些人和事倒是有其潜在的含意。

他以《权力是职责而非奖赏》为题的演讲中,高度赞扬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及他那个时代的人是献身的领袖。他们(从政)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履行对当下及未来的职责;即使他们获得了权力,也不曾谋私利或建立朋党。当时的指导思想是:担任公共职位是一种责任,不是一个机会。

他认为今日的政治已失去了“世代的责任”,因此需要重整这种精神。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唯有依靠民主与国会。在这方面,他特别提及在敦拉萨当政的时代(1971年起)推出第二个马来西亚计划的目标,就是要消除人民之间存在的不公平,进而强调社会的整合与资源的更公平分配来达成国民团结。

大选不败的“皇二代”

但是到了80年代中期,这个理想逐渐被腐蚀了,所有的希望已面对最严重的挑战,直到今天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只思及保持现状,未求改进。为什么东姑拉沙里要针对马哈迪的当政时期作出批判而不是其他人?这之中有其因果关系也牵出了个人的“政治恩怨”。

首先出身于皇族的东姑拉沙里(1937年生)(吉兰丹苏丹的亲属)与东姑阿都拉曼的吉打皇族身分同属于皇家的血脉。虽然东姑(1903-1990)较东姑拉沙里年长34岁,彼此间隔了一代,但东姑拉沙里在英国学成归来后,便在1962年参加巫统而平步青云;更在1967年被东姑倚重,委为巫统吉兰丹州联委会主席(这个州自1959年起便由回教党执政)。1969年他参加国会大选胜出(他在后来成了吉兰丹话望生不败的国会议员而被人津津乐道)。他是“皇二代”的参政者。

可惜因1969年大选后爆发“513”事件,东姑大权旁落,不然拉沙里将可能是东姑内阁中的年轻成员。虽然接棒的敦拉萨不是不重视拉沙里的才华,而是要让他先在公共领域的职务中发挥所长(1970年出任土著银行主席及1971年担任国企主席),而不是一下子成为部长。他也果然一炮而红在1971年率团访问中国,为马中建交铺路,成为敦拉萨外交转型的探路人和先锋,因而在1973年即当上巫统副主席,意气风发。

皇族政治影响力式微

不过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敦拉萨在世时(1976年逝世)尚来不及正式委任他出任财政部长(虽然消息甚嚣尘上)便撤手尘寰。待到胡申翁接任首相时,他意外地委任马哈迪为副揆而不是拉沙里,其中的奥秘不得而知。不过胡申翁还是按敦拉萨遗愿委拉沙里为财长。

这样一来,拉沙里与马哈迪种下了心病,也导致两人日后的分裂。当1981年马哈迪接胡申翁之位成为首相时,他就比较属意慕沙希淡成为副手而不是拉沙里。因此在那年党选(两人争署理主席),东姑拉沙里失败后,东姑沉痛地回忆:“有听闻说东姑拉沙里的失败标志着皇族显贵已结束了他们在政治上的重要影响力。”

对于拉沙里而言,这种趋势是十分明显的,例如在东姑之后,上位的敦拉萨来自彭亨的显赫家族,而不是皇族。再下来的胡申翁是柔佛的贵族,也不是皇族。也许胡申翁对皇族参政持有不同的看法,也就宁舍拉沙里转选平民出身的马哈迪当接班人。

历尽沧桑光环渐弱

来到马哈迪主政的年代(1981-2003),他走的是“平民路线”,也一度限制皇权,自然不会再考虑让政治回到东姑的时代。他先后起用的副手:慕沙希淡、嘉化峇峇、安华及阿都拉都是平民出身的,也没有显耀的家族光环。至此马来西亚的政治平民化也就成一个时代的时尚,东姑拉沙里的形象也就越来越模糊了,乃至被边缘化了。

在这之后拉沙里透过个人的影响力企图打翻身仗,结果一次又一次失败,包括1987年挑战党主席不果;又在1990年另起炉灶创46精神党对抗国阵功败垂成;到了1996年鸟倦知归重返巫统却又无法挤入主流;即使在1999年马哈迪有意再考验拉沙里统领吉兰丹的政治实力,以夺回吉兰丹州政权作为可能东山再起的先决条件,结果因力不从心又与权力擦肩而过。

这就是说,除了东姑之外,马来西亚的政治到目前为止再也没有第二位皇族的人呼风唤雨了。

拉沙里的斯人独憔悴的指点江山虽是他历尽沧桑而又不得不认命的呐喊,但也只是他闪出剩余的政治光环的一种表达方式,对时局的改变也无太大的冲击。这就是东姑拉沙里留给我们的政治纪录。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谢诗坚 20110627

2011年6月26日星期日

26-06-11 拯救本地中文!

读了思思读者日前发表的《乱七八糟的本地中文》,其肺腑之言让笔者与身边亲友感同身受,中文报的娱乐版成了我们近年来的阅读障碍。笔者读及粤语式词汇时,都会询问本地广东友人,他们往往给予的答案是:我也没听过。由于语法不正规,不属正统中文,华语词典帮不上忙,粤籍朋友爱莫能助。求助无门下,唯有自我猜测其中含意,却不能確定是否正確无误,变相成了另类猜谜。

香港媒体以符合当地的文化模式为基准,以传神又本土化的文字报导,在当地易引起共鸣,转载到我国后,读者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报章上读到港星访问,印象中出现的语法如:“给个私人空间我”,中文应为“给我一点私人空间”;“无端端”应为“无缘无故”;“恨婚姻”实为“渴望婚姻”等,转载之际应將之修正,避免造成读者困扰。

歪曲词匯本意

很多时候,笔者已分不清哪些词汇为正规中文或源自广东话,例如“爆料”、“劲爆”、“丧哭”等等。笔者曾以为“丧哭”为哭丧著脸、心情沮丧之另一说法,后查悉其原意为“遭亲丧而哭泣致哀”。娱乐版中形容艺人“丧哭”、“丧笑”时有所闻,却歪曲了本意。

与对中文有深入瞭解的友人閒聊时,往往惊觉自己已在不自觉中將广东式用语融入华语中,每每劳烦友人即时纠正。

现今大眾对“事业线”的第一印象,已非掌纹的一种,而是指女性身体的一部分。此词汇已名正言顺取代了原意。正宗祖始“事业线”会不会隨著时代洪流,逐渐被人们淡忘使用,目前不得而知。

耸人的“爆乳装”取代了性感的低胸装,E奶F奶有失文雅地描述女星的性征,大胆露骨的字眼並不適合一家大小。尤其自小被要求多阅报以增广知识的小学生,长年累月暴露在描述露骨的奶乳世界,与广东式粗俗的不正统中文,习以为常后会不会在校或对外出言不逊而懵然不知?

年轻一辈崇拜明星偶像,翻阅娱乐新闻在所难免,潜移默化下,错误或不雅语法成了他们生活中理所当然的词汇,是否令人惋惜?报章是老少咸宜的读物,女星胸前过度暴露的服装皆会打上格子以符合国情,词汇的使用是否也应稍加注意与修饰?

热爱中文的友人担忧若此风持续,长此以往改变整个文化大气候,有朝一日正规的华语將被淘汰,优美的传统汉字不復再,取而代之的是加入很多新式自创的不正统词汇,顛覆汉字五千多年来的精髓与奥妙。笔者恳望友人的顾虑永不成真,但不能排除这层隱忧。

是此拯救本地中文刻不容缓,尤其我国独中与马华文学一路走来披荆斩棘,多次在逆境中挣扎,只求呵护中华文化的根,让其长存。让我们共同努力突破瓶颈,摒弃不正规的文字语法大杂烩,將手上的文化传统小心翼翼传承下去。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阅报人 20110626

26-06-11 从小培养创新能力

我們應為中小學生重新定位,把他們視為掌握未來人力資源、專長、創業精神與領導能力的群體。若能珍惜他們的個人主義精神,視他們為有抱負的成年人,則他們進入職場的過程能更順利、更具生產力及更有意義。

我們要鼓勵青少年別每天為準備考試而活,更要擁抱全面的個人主義,別被分數所綑綁。人們也應把學生的課外活動,甚至校外活動經歷,當成履歷中的額外價值。

七歲幼稚園畢業昇小學時,小孩開始吸收讀寫算的技巧,也開始認識部落、派系、競爭、測驗和考試等概念。必須面對友善或激烈的競爭,讓兒童開始接觸團隊精神與分工合作的概念。最初的經歷,就是分到A班、B班或C班。

運動會被分到哪個陣營,初步學習如何參與團體運動(如足球),也讓競爭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從這裡開始,競賽表現優異的將能代表學校、縣市、州,打入更大的「部落戰爭」,更優秀的還能代表國家。

考試、上課、做功課、溫習、補習等,也都加強了學生對競爭的體會。此外,他們還要學芭蕾舞、自衛術、音樂課或電腦課。對不少願景宏大的家長而言,他們更希望子女快速成長,脫離天真無邪的兒童時期。

因此,小孩要拖著飛機行李般的書包上學,裡面裝滿了課本與作業簿,為了準備考試,爭取獎勵而拚命唸書。

進入中學,學生們再度分流。表現優異的孩子將擠破頭爭取進入資優學校的機會。不過,只有少數人能進得去。高中畢業時,學生肯定經歷過了各種的團隊合作或部落競爭;不過,學生的目標,早已定在考取優異成績上。

我們的教育制度中,焦點完全放在考試成績上。即使兒童熱愛當義工,協助父母打理生意,擅長寫作、作曲、演奏或運動,似乎全都無關緊要。如此瘋狂追求理想的考試成績,讓身心遭受巨大壓力,青少年如何學習創新?這段期間,學生很少學習創新,因為制度允許同學們思考,也並不鼓勵他們思考。校方只會教導他們該思考些什麼,而不會教他們怎麼思考。

其實,考試僅佔了學術表現的一小部分,事業規劃也很重要,若能獲得企業贊助就更好。那企業何不投資在這方面呢?看看他們有哪些天賦,並嘗試配合公司的業務,善用他們能力。這不但能讓學生享有就業穩定,也能安撫擔憂的家長與政治人物。

即使學生選擇不普遍的事業,家長們也應該鼓勵子女,特別是有創業潛能的孩子追尋自己的夢想。不過對選擇欠缺的其他人而言,讓有遠見的企業協助規劃事業生涯,顯然是種確保未來就業穩定的創新做法。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Kamal Jit Singh 20110624

26-06-11 经济发展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世界銀行的報告表示大馬若不解決其「人才外流」的問題,經濟發展將大受影響。世界銀行還視我國的扶弱政策為問題的主要源頭。

人才外流是全球性的問題。世界銀行在做結論之前,應將大馬與其他國家比較,並證明大馬面對的問題比起其他沒有扶弱的國家來得嚴重。而這報告卻沒有足夠的比較數據,讓這報告缺乏可信度。

人才流失並不會影響經濟發展,而是經濟不景導致人才流失。若有蓬勃的經濟,人才就自然會湧入,就如90年代的愛爾蘭。今日愛爾蘭的經濟受挫,而再次面對人才流失的問題。

這報告另一令人失望的地方在於其處理我國的族群因素的方式。其作者觸及了我國的敏感族群課題,毫無例外地顯露出沙文主義及醜陋的偏見。

報告表示移民出國的多為擁有外國或受外國承認的高等學歷的華裔。要不觸及敏感族群課題,就要提供顯示出關於擁有相同資格,卻選擇不移民的馬來人的資料,而世界銀行的報告卻沒有這資料。

我的經歷告訴我事實不是這樣的。當我到訪美國大專時,馬來學生常問的問題是:「我如何才能留下來呢?」大部分馬來學生都領取了獎學金,受合約的限制。十年以內,他們是無法移民的。

如果現今有大馬華裔移民到中國,印裔移民到印度的趨勢,就表示大馬一定有什麼問題。但目前為止這現象仍未出現。可見,西方國家對人才的「拉力」比大馬對人才的「推力」更大。

制定策略留住有意移民他國的人固然重要,但有兩點是不能忽視的。一,善待現有的人才,讓他們沒有絲毫去意。二,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無論他們是否大馬人。人才市場是全球性的,是不容懷舊情節,狹義觀念、或方向不正確的民族主義的。

薪資不是人才去留的唯一考量,但吸引人的薪資卻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尤其是扶弱政策引發的問題。如果人才得到善待,很快就會吸引到更多的人才。

我國不應再繼續在稅收上著手,或高薪聘請外國顧問來製作人們很快就忘記的報告書。人才機構也應被解散,這機構只有經費方面才比得上外交部。經費應用在保留現有的人才。

國家不需要完全依照國際的薪資標準,目前的薪資增加30至50%就足夠讓大馬人留在國內了。我們也不要忘了不同的國家,消費力、生活費與生活水平都不盡相同。

大馬在吸引外國人才方面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仍應專注於保留現有的人才及培養更多的人才。

首相納吉有聘請外國顧問的傾向,但若沒有先嘗試解決問題,向專家咨詢只會讓人混淆。這報告出爐前一個月,世界銀行出版了由另外一班專家準備的同樣關於人才流失的研究報告。第二份報告卻主要在質疑第一份報告的成果。不要聘請昂貴的顧問,將錢用在給予現有的人才獎勵吧。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作者 M.Bakri Musa 15/6/2011

26-06-11 大马的一国两制

邓小平推行的一国两制,是在全国都罩在“鸟笼”经济的现实下,开放深圳这特区为市场经济体。

深圳的市场经济试验成功,神州大陆无不在市场的力量下翻转飞腾。狭窄的“鸟笼”再也綑绑不了醒来的巨龙,十三亿人民眼见“一小群人先富起来”,岂再肯自囚在那愚昧的“鸟笼”吃不饱饿不死?

从一国一制到两制,再变回一制,这个伟大的试验,终於使中国沉睡数百年的巨龙飞龙在天了。

近日来,我国也在加紧推行一国两制计划,是法律上的――经济上的一国两制则已行之数十年,始自新经济政策。

未对付依不拉欣阿里

都说这是个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有些人的平等,好像跟另一些人的平等又有不同。

就像小说《动物园庄》的动物,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略举几个现成而闻名全国的例子,可说明政权如何在如火如荼加紧法律上的一国两制。

安华被告鸡奸,这在大马国法,是违反自然的性交――现在我们也搞不清楚到底他是被告“你情我願”的肛交,或是“我你情我不願”的强奸。

总之,他是在违反自然的性交条文被控。马华总会长在当副总会长兼卫生部长时,被人发行性交和口交的VCD,他也光明正大地认了,这在马来西亚的法律,同样是违反自然的性交。但他没被告。

平民百姓,包括政党领袖,若敢发表煽动言论,内安法令可不是摆著看的,而是立刻侍候。但土权的依不拉欣阿里威胁华人在709最好闭门囤粮,却还可以继续大言炎炎。

邓小平经济上的一国两制,造福国家和世界;大马的一国两制,带来的,将会是资金加速外流,和外资应声止步的“成就”。壮哉伟哉大矣哉!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黄子 20110626

26-06-11 要给人民好节目看?

新闻、通讯及文化部长莱士雅丁,怒斥有线电视(astro)垄断许多好节目,包括人民喜欢观赏的体育节目。

他指出,將会通过国营电视与广播机构与首要媒体(掛牌公司,astro老板)负责单位,商榷发放好节目予民眾欣赏。

我国无线电视台包括官方的第一、第二频道,及私营的ntv7、八度空间及第九频道。

国人都知道,国营TV1、TV2广泛报导国內的发展,新闻內容亦完全倾向官方。因此,它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观眾的需求,尤其是非马来人。

流失许多观眾

TV3、ntv7及8TV由于是以市场为导向,因此近年来还有一些不错的外国、港台电影影集,与娱乐节目与益智节目。

由于目前官方或三家私营电视台的节目,绝大多数未能满足观眾的需求,导致流失许多观眾,尤其是年轻一代。

我国观眾群不说你不知,在咱们柔佛,绝大多数观赏新加坡电视与广播节目。中北马一带,由于没其他国家的电视节目可免费欣赏,被迫看本土电视。

现今国人的求知、观赏及消费观念,已不同昔日。因此除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在网上搜索各类讯息外,也花钱装有线电视观赏各类节目。

现在有线电视的客户超过130万户,昔日多为非马来人订购,现在马来家庭已相当普及,尤其是中上阶层的家庭。

astro有线电视由于是垄断性电视机构,三两年便提高收费已司空见惯,由7月开始,它又將调高收费。

现在该台的家庭配套节目(华文),越来越多纳入“高清”与“收费配套”,使那些没拥有有关配套者没机会观赏。

有线电视收费不断调高,服务却有待再提升。因为每逢刮风下雨,客户就搥心肝白付收费,股市行情亦时时慢,时时断讯……

莱士雅丁部长想打破有线电视的垄断权,这对千万电视观眾来说,是天大的喜讯。

但国人也不必高兴得太早,因为在商言商,有线电视的节目是花钱向国外电视台或有关机构採购。因此,他们是有权拒绝给予开放,否则订户岂不都说拜拜,省钱看免费的国营台节目?

国人无不深盼莱士部长不是习惯性讲了算,因为纳税人有权分享更多更好的免费电视节目,而非目前那种只能吸引甘榜老人的过时货色。

要给人民好节目看?等久就有……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许元龙 20110624

26-06-11 好人过多非社会之幸!

钻进电影院观赏武侠片出来后,有些人对戏里的英雄人物不但崇拜,而且仰慕得不得了,私下不禁也想一尝做英雄的滋味。

终有机会给他们表现了,街头正上演一起掠夺手提包事件,有人高喊求救,虽有许多人在场,可不见有人挺身而出,英雄人物在哪?

那群路人只会干瞪眼,袖手旁观瞧热闹,眼巴巴看著劫匪从容逸去。这群帮不上忙,视若无睹的人,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道道地地的標准大好人。

凡街头发生掠夺事件,竟有人不顾后果,敢挺身而出追匪、抓匪,甚至抓到劫匪后,將其修理一番,然后交给警方发落。

这类人不是好人,而是性格强悍凶狠,具有正义感的“恶人”,才有胆色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勇气。

由于他们一向视打架格斗为寻常事,没什么大不了,才能义无反顾;如果是好人,决没有这股胆量和勇气!

好人一贯所持的哲理是:闲事少管,非关己事,己不劳心。凡事切莫强出头,打抱不平,必定惹祸上身。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还是息事寧人为上策。这些皆是好人明哲保身之道。

抱歉得罪说一句,好人多数是没“睪丸”的,诚如福建话所说的“鸡母”! 

个人觉得,世上如果好人过多,绝非社会之幸!匪徒猖狂囂张,掠夺事件层出不穷。肇因:好人太多,不敢插手多管闲事,或仗义相助,才助长匪徒气焰,肆无忌惮、横行霸道。假如社会能多多出现具正义感而个性凶狠强悍的“恶人”,匪徒就会投鼠忌器,有所畏惧而收敛,社会方有真正的安寧日。

其实,好人也有其好处,就是不会为社会制造麻烦与动乱,只是为人太懦弱,凡事只有隱忍,可以任人宰割及欺负,忒也怪可怜的,不是吗?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铁面郎 20110625

2011年6月25日星期六

25-06-11 中国人不来投资?

由前副首相慕沙希淡领导的“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宣布从明年开始,一方面协助大马中小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同时劝说面对工资暴涨的中国中小企来我国设厂。

说到马中两国的相互投资,确实有很大差距,根据中国驻我国大使柴玺公布的资料,大马人在中国的投资额是187亿令吉,中国在我国的投资却只有区区3亿美元,尽管我们的部长、州务大臣和首席部长连翻去中国招资,中国也列我国为“合格投资地”,鼓励中国企业来投资,惟中国资金依然对我国“逡巡不进”。

于是,巫统古打毛律区国会议员何都拉曼达兰愤然促请政府停止去中国招资,他认为中国企业不热衷到外国投资,去招资简直浪费精神和金钱。

但柴玺大使却指出,至前年已有1万2000家中国企业在外国设立了1万3000间公司,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见中国企业并不是不热衷到外国投资,且在中国政府推动“走出去”政策下,中国资金将继续外流,就看我们能否吸引到中国人来投资尔。

经济政策开放又不开放

中国人可以到地球另一面的南美洲投资,也愿去基建远不如我国的非洲投资,为什么对近邻的大马却“逡巡不进”?与其如阿都拉曼达兰般说气话,不如好好检讨自己的态度。

柴玺大臣对此也有话说,他说大马的经济政策是“既开放又不开放”。

欧美与日本投资人可能对柴玺的话难以领略,但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柴玺大臣的话却十分传神,因为他们觉得大马对他们是欲迎还拒,大马政府极力招揽他们,但行政体系对他们的申请却“等因奉此”,诸多为难,诸多推托,似乎并不在乎他们的投资,往往令中国投资人知难而退。

凭情而言,我们有一些人对中国资金或所承接的工程确实格外敏感,敏感到近于排斥的地步,于是无所不用其极来抗拒中国的投资或工程,他们几乎认为凡是中国人参与的事务都“不是好东西”。

比如中国港湾工程公司参与的槟城大桥计划尚未动工,就已有人指责该公司不该引进2000名中国工程师,剥夺了本地工程师的机会,其实并无此事,只不过是对中国资金特别敏感的人在造谣生事罢了。

有人刻意为难中资企业

再如城市发展公司(UDA)开发的武吉免登城计划,因为中国光大建筑国际集团开出最好的条件,完全不须我方付一分钱,得标几乎十拿九稳。于是马上就有人抨击城市发展公司忘了自己的责任,忽略土著利益,该公司主席饱受攻击外,更有人要求反贪会调查他,这是其他国家投资者极少遇到的事。

因此,应该不是中国人不来大马投资,而是有国人不愿接受中国人来投资,他们刻意针对中国资金发难,造成中国投资人对我们“敬而远之”。

无论如何,中国崛起成为经济大国,资金大量“外溢”是不可免的事,其后劲强于欧美和日本也是必然的事,我们能不能分一杯羹,或能不能受惠于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全看我们的心态如何尔。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罗汉洲 20110625

25-06-11 坚持使用正统华语

请各位试问你们的爸妈和公公婆婆,“囧”、“orz”、“==”、“弓虽”、“米有”等等词语是什么意思?相信他们的头上一定布满许多大大小小的问号,并问:“这是哪国语言啊?”

没错,以上是最近非常流行于80后及90后年轻人中的“火星文”,它包含了由方块字、英文字母或者是数字所组成的趣味文字或符号,常用于现代年轻人的网络及聊天。

他们使用这些奇奇怪怪的文字,主要是追求新鲜感或是觉得比较方便。

其实上社交网站及线上聊天是私人的事情,引起社会关注的原因,是火星文已经渐渐地侵蚀了年轻人的脑袋,若再不对症下药,恐怕从这一代以后的年轻一辈,将不会再明白正确的华文字怎么写了。

勿扭曲文字本意

网络是让年轻人放松心情的管道,偶尔用一些缩写或是表情符号并没问题,可是大量使用火星文已经严重抹杀了华文字的真正意思,甚至有人离谱得把火星文带进课堂上及考场上,想挑战老师的理解能力,结果害得自己被扣分,实在不值得。

想想看,当你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一个链接,这时有人来评论了一句“==”或“囧”,你想得出他想表达些什么吗?这类的评论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敷衍的。

评论应该是有内容、有建设性的,而不是凭一个无谓的符号。而且当别人在和你聊天时,你回复对方一句“==”,也是十分没有礼貌且敷衍的行为。

其实,我们也不应该以“哦”作为回复。与其回复这些敷衍人的火星文,不如好好的回复一句“是的”、“好的”和“没问题”,是不是又简单又让人读得明白呢?

除此之外,现在的年轻人也很喜欢用一些文字来骂脏话,侮辱了这些文字真正的意思。举个例子,“凸”字本来的意思是形容地形高于周围,可是如今“凸”却被改成了“比中指”的意思,这简直是对华文不尊敬!

我们是华人,当然要说正统华语,火星文要尽量少用,千万不要为之走火入魔。

记着,我们的华语、我们的方块字是非常奥妙的,不管怎样都不能扭曲其意义,郑重劝告大家,珍惜祖先千年留下的汉字,请使用正统华语吧!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怡佳 20110625

25-06-11 都是“假”的!

大马近来“假货”多,“假人”也多,“假话”就更多了。假货体现一种奇特标准。中国的网友笑称,假货写作“牛奶”,读作“假货”;而台湾也有塑化剂,这些都是曝光的事情。但没有曝光的就谁也不知道了……这就是假货的问题。

再说一下假人。什么是假人呢?假人就是有肉身却没有思想的人。某些国人自以为是人上人,但信奉的是乱七八糟的信条,没有主见,忘恩负义。别人说他们父母是歹徒,他们就认为是,却不会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只是向父母索取利益,却不会去奉献。

为钱翻脸污蔑父母

笔者在现实生活中,就看到这样的一个假人,他已经出国了,可是他的父母却在国内。由于他挥霍成性,父母为了让他能自立,便不再提供他生活费,如果不改变态度,甚至不把遗产留给他;于是,他就在网络到处发贴,污蔑自己的父母,说他的父母是见钱眼开的吝啬鬼。他居然说:“我的父母是连孩子的压岁钱也贪的那种人”。

见过这样的人吗?这就是假人,只认钱而不要脸,他没想过父母的奉献,眼里都是金钱。笔者感觉所谓政客就是这样的假人,只不过对象换了,把父母换成人民。高官从未想到人民为了改善生活所作出的努力,就如上面的假人,没有想起父母的恩惠一样。

妖言惑众智者非智

至于“假话”就更可怕了,日本民间有一种习俗叫百物语,兴起于江户时代,是一种召唤鬼魂的游戏。游戏在暗室内进行,大家点燃一百支蜡烛,直到说完第九十九个怪谈后,剩下最后一支灯芯。

相传这时若有人吹熄最后一根蜡烛就会引来鬼怪;这种游戏后来被政府禁止,只因没有“实体”的恐惧,让江户人民陷入混乱,而不法之徒也利用怪谈装神弄鬼,恐吓百姓以获得利益;“假话”始终是虚假的,并不会带来益处,所以政府出面禁止,粉碎谣言,民间才得以平静下来。

当今大马谣言满天飞,假人假货横行霸道;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数目实在太多了,政府不出面辟谣,百姓又如何逐一分辨呢?而智者又是否是“真的”智者呢?

笔者感到害怕,唯有戴口罩,闭眼捂耳朵,心里念念有词“都是假的……都是假的……”希望自己听不见,看不到,闻不了,但这种行为就如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罢了……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陈协运 20110625

25-06-11 假驾照危害安全

《马来西亚前锋报》专栏作者阿旺士拉末在评论指出,一些公众仍需“假驾驶执照”才能驾车,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如果此趋势继续发生,说明有些人实际上不具备驾驶资格,他们没有通过真正的驾驶执照考试,而是以欺骗手段取得驾照。

这种情况对公路使用者构成危险,因为他们的驾驶能力没有受到有效的评估。

反贪污委员会最近逮捕13人,协助调查雪州与巴生谷一带的制造假驾照活动,反映出假驾照问题仍困扰我们的社会。

如果这问题直接与驾驶学院职员有关,肯定影响学员的驾驶水准。我们不希望公路上充斥着假驾照的驾车人士,这令公路安全存有很大风险,很可能危害性命。

因此,当局必须采取行动扑灭假驾照活动,同时对付拥有假驾照的驾车一族。

文章来源:摘自《马来西亚前锋报》

25-06-11 反示威的示威

净选盟铁定于7月9日举行净选盟2.0大集会,土著权威组织马上祭出“反示威”的“和平行动”集会抗衡。

义正词严喊著要干净、公平选举的净选盟,与高举为確保国家安全旗號来阻止净选盟2.0街头示威的土权扛上,加上搞同日集会──“稳固我国的民主制度”的巫青团。

俗语说“三个女人一个墟”,3个集会撞一堆,真是火焰再添狂风吹。

游行虽说是宪赋权利,没有准证的集会,就是非法。內政部长希山慕丁经已表明,三方皆不会获得当日的集会准证。纵然如此,三派集会却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斩钉截铁坚持活动照跑。

內政部曾献议体育馆內举行集会,净选盟不要!选委会建议回归圆桌,净选盟不理会。难道非要在街头上聚集游走,才能凸显爭取的力量?

它与民联,是否真如巷街流传般,狗上瓦坑?

无聊话语激起忧虑

时值风雨翻飞季节,土权“痕痒难当”插上一脚,其主席依布拉欣阿里的出位言论和动作,“囤粮论”、推介礼说几句无聊话语,就佔据各大媒体主要版位,轻易激起人民忧虑。

届时,有些人会走上街头,群情汹涌;有的人会留在屋里头,盯著电视荧幕,时不时留意新闻播报和网络即时新闻。

也许不至于囤积米粮的地步,但大部分人將选择一整天窝在家里、静观其变,乃是不爭的事实;街头满佈黑压压人潮,屋內充满忐忑不安的心跳。

如果有人对你说,人们对即將来临的3场大集会毫不担忧,无疑是天下间最大的谎言,自欺欺人的鸵鸟心態。

上街示威是否影响经济?相信股市表现將率先给投资者最直接的解答。

街头集会会否扰乱民眾日常生活?身边的人都可以给你最真实的反应。

眼看著政治把戏充斥四周,百姓都在无奈中叹息。即便那所谓反示威的示威,不也是另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政治把戏吗?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董嘉欣 20110625

25-06-11 大马將成专才天堂

大马经济大转型,不断吸引世界注意。前几天在法国巴黎举办的航空展,大马廉价航空亚洲航空一口气向空中巴士订购200架飞机,价值180亿美元。如此大手笔,叫世界另眼相看。在现在经济低迷,公司都不敢乱花钱的年代,还有公司这样大手笔投资,证明我国经济活跃,未来前景乐观。投资者看了,肯定都会被吸引而来。

另一个引起世界注意的事件,是旅游部花费180万令吉,开闢面子书的应用小掛件,引起网络上的科技业者议论纷纷。科技界一般觉得,要造个像样的商业面子书应用软件,大多数机构顶多花上一万数千美元就搞定。大马一个官方机构,花上百多万来搞这个玩意,令人瞩目,叫人振奋。

科技专才大开眼界

听说现在大马搞经济大转型,像旅游部这类项目都是公开招標,这才叫世界科技专才大开眼界。像打造面子书应用软件工程,公开招標,人人可爭,低价者得。这样的投標,仍能投到180万,岂非证明大马经济转型高度发酵,政府和企业往高花费方向冲,人民往高收入方向挺?现在到处找吃困难的全世界科技专才,看了这样的新闻,不是每个都在流口水,想到大马来掘金?

这一招厉害!大马人才虽外流,但隨著大马的经济往一掷百万金的高花费、高收入方向挺进,將会成为吸引世界专才到来的磁铁!试想,能够一百多万造个面子书应用软件的地方,岂不是个“水(钱)浸脚眼”,经济发得不清不楚的地方?世界科技专才,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么容易、这么多、这么快的钱?

只要好不计较花钱

我国现在快钱流得猛,经济转型转得快,科技好赚钱。面子书、“免费”电邮、电子商务……只要人们想得出,我们就花得起。我们只要好,不计较花多少钱。现在经济转型了,样样透明,公开投標,人人平等机会,人人可以发达。这和其他国家的经济正好相反。比如说曾经“水(钱)浸脚眼”的国家如希腊,现在破產了,人人被逼省吃俭用,个个骨瘦如柴,政府还要继续缩减开支,勒紧裤带,搞到人民三更半夜都要上街示威抗议。

大马现在是个经济大转型,人人走向高收入的富裕国家。世界的科技和投资专才,相信看了我国近来的发展,都会蠢蠢欲动,大批大批被吸引到大马来就业和创业,努力为自己掘金,也为大马打造美好未来。大马,因此成为专才天堂。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李让 20110625

2011年6月24日星期五

24-06-11 是人才就要外流

我的前一篇稿“人才外流是好事”刊出后,引来一些恶评。因此再多写一篇来加强之前的看法。这些恶评主要在于“外流是否和不公平政策”有关。我曾否定这个看法,我的历史根据和理由如下:

(一)大马人才外流的现象早在独立前就发生,主要在南马地区。那里有许多“穷乡僻壤”的年轻人到“星洲”(新加坡)找工作。今天这些人的后代就是新加坡的中坚分子。

以前有野新的陈有福出任首届首长;后有杜进才出任财长等等。马六甲的峇峇商人如合发的蔡家,今天占了星加坡重要一席。那个时候肯定是“英文天下”。他们移民为的是“人才找出路”。

(二)独立后“新殖民主义时期”,还是“英文天下”。马来人只有“政权和特权”和“丁子户”经济份量,只有少过5%大学学位。华人人才一样移民外流,到新加坡澳洲英国等。到台湾深造者不要学英文。不公平在于“英文压倒华文”。许多马大(唯一的大学)华裔毕业生(人才)也外流到更繁荣的新加坡。这些人也是今天新加坡的“佼佼分子”。

英文源流专才大量出走

(三)1969年“513”后几年,许多北马商家转移到新山和新加坡,许多学子也涌入星岛。莱佛士女中的校长亲口告诉我“you Malaysian are flooding Singapore”。跟我一起应征的年轻大马人跟我被录取进入新加坡空军和陆军海军。退休前他们都是军队的中坚分子。外流出走的大马人大多数是“英文源流者”,因为大马进入马来文时代,开始“不公平政策”。

简言之,从早年到70年代中,华裔人才必须“外流”才能有“出路”。大马“不公平政策”的开始在于1975的新经济和新教育政策,1975年工业协调法令,主要执行在大型公司。华商(奇才)就以各种“对策”来消化,却不必外流。外资工厂完全“核免”所以有巨额外资流入至今。大型华人公司就创造阿里峇峇公司应对,商业人才少外流。

低廉薪金架构中翻滚

以过去30年的发展来推论(自1981年马哈迪时代开始),大马的“转型”还是在于“低廉薪金”的架构中翻滚。至今还未能执行“最低薪金制”(中国泰国已经实施)。

所谓的ETP、NKRA、PPP、EEP、GTP等等,不过是推出更多由“廉价外劳”来执行的发展计划。对于基本的薪金和生产率(TFP)似乎没有关系。所谓的更多职业也未必需要更多人才。要等到真正“转型”,人才不变质也肯定老了。

现在如果还“呆在国内”,不敢不要或不曾去尝试“外流”的人才,应当有自己或家传的“事业”。他们或许也是“人才或专才”,或是“打工皇帝”人才那样,不必考虑“外流”。

其他没有家庭考量的人才专才,就必须考虑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我们还有许多尚未“成才者”,还需奖贷学金,才能“成才”。他们必定要争取“去外流成才”了,不然只能在国内浪费自己,牺牲世界资源。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何启斌 20110624

24-06-11 来了一个又一个,真好!

先是“一个大马诊所”,现在来了“一个大马人民商店”,看情形其他的“一个”会跟著来。如果我的预言成真,我们这些大马人,不只是一个大马人,都会有福了。

政府设立的小诊所,在很多地方都有,特別是牙科诊所,所以“一个大马诊所”的亮相,没引起多大注意,但这个人民商店可就不相同。

由首相纳吉提议开设的一个大马商店,第一间日前在八打灵再也的格拉那再也轻快铁站面世,马上大受欢迎是预料中事。因为店里卖的是日常粮食和用品,民眾平日都要用到,价钱比其他商店都低廉,人们当然蜂拥而至,东西很快就缺货了。

虽然这种人民商店是以贫穷与低收入者为对象,我相信收入好的人也会去光顾。当局要以什么方法阻止“富人”和穷人爭购?再者,当局又如何能阻止外国人,尤其是外劳去分享好处?

限制大马公民光顾

不管是一个诊所还是一个商店,都必须限制只让马来西亚公民光顾,禁止外国人,特別是非法移民,得到好处,因为这些都是给予国民的优惠,非公民不可分享。我们的政府严禁外国汽车在我国境內购买低价汽油的措施,是正確之举,但要禁止外国人光顾“一个大马”诊所和商店,恐怕比较不易办到,但我们必须这么办,否则国人的利益被外国人“侵佔”,也间接鼓励非法外劳潜入我国。

一个大马诊所的设立,引起的连锁效应不大。一个大马商店应该会不一样,假如这种商店能广泛设立,能持续其廉价政策,相信那些迷你市场和传统杂货店必深受影响,一部分会倒闭,这是政府有必要考虑的地方。换句话说,一个大马商店可能必须限量开设,而且要限制顾客,不是低入息者不准光顾。为了控制顾客,当局或有必要事先鉴定光顾者的入息,然后发卡给他们,他们才可凭卡购物。

设立一个大马食堂

除了一个大马诊所和一个大马商店外,我觉得政府应该设立的另一个是:一个大马食堂。

我们都知道,也切身感觉到,样样东西在起价。以前在咖啡店吃一餐,只需三四令吉,就是一碗麵加一杯茶。今天同样的东西,要五六令吉以上,说不定三四个月后就要整10令吉!所以为了照顾低入息的国人,尤其是城市的打工一族,政府应该设立一个大马食堂,或一个大马咖啡店,实施低价政策,让穷苦国民有机会吃个饱。当然,也要有办法阻止非国民享受这个权益。

据我所知,在泰国几乎每个大型购物广场都设有食堂(他们叫Food Court),都很有水准,地方宽敞,有冷气,也很清洁。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备有水机,提供免费过滤水,谁都可以拿来喝,不只是顾客。我们这里的小贩中心,一杯白开水要卖几十仙,多喝一杯另计,嘛嘛档也要收20仙。

在曼谷,政府还为穷人提供一百多架免费巴士,只要你有时间等,总可以坐到免费车,也不管你是谁。

这些,我想都是政府应该考虑为低入息市民做的事,以减轻市民的沉重生活负担,帮助他们喘一口气。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东方虹 20110624

24-06-11 Ibrahim Ali

有一個人我不想提起,因為提起他是給他宣傳,媒體會爭相報導,那是便宜了他。可是不提他,我心裡又不舒服,長期壓抑在心裡面,恐怕會憋出憂鬱症。所以,嘿,還是聽聽心理專家的建議比較好,把它吐出來會舒服些。

他就是Ibrahim Ali,中文報章都稱他“依布拉欣阿里”,土著權威組織的主席,也是巴西馬區的國會議員。最近的淨選聯盟集會事件,因為放話威脅華人要“屯糧”,以備緊急狀況之需,再次讓他成為媒體焦點。是在華人、印度人及基督教徒的社會裡,極度不受歡迎的人物。

上網要找這個人的資料不難,只要你輸入有關極端、土權、聖戰、恐嚇、煽動、種族主義、恐怖主義的任何一個詞,都會跟此人扯上關係。擁有這么多這些“元素”的人物,為何還能生存?

投機主義政客

去查一查他的背景,才知道原來早在1986年,他已在國陣旗幟下當選為巴西馬的國會議員。在敦馬哈迪時代,他還當過首相署副部長。后來追隨東姑拉沙裡組織四六精神黨,聯合回教黨把當時的吉蘭丹州國陣州政府打垮了。

當東姑拉沙裡解散四六精神黨,再次加入巫統時,他卻被拒于門外,終生不被接納為巫統黨員。2004年,他以獨立人士身分參選,結果落敗。2008年,他在回教黨旗幟底下再次參選,結果大勝。誰知道一勝出后,即宣佈他不屬于任何政黨,是獨立人士。可見他一直都在掙扎尋找生存之道,是名副其實的投機主義政客。

看看他的選區選民結構,原來馬來選民佔了96.01%,華人僅區區3.66%;印度人少得可憐,才0.13%;其他0.19%。我終于明白了,難怪他要為馬來人鬥爭,原來擁有那么高的馬來票。100人裡面就只有4個華人,就競選策略而言,根本可以不必照顧華人,所說的話也可以不必顧慮非馬來人的感受。巫統是入黨無門,回教黨回不去了,為了生存,為了爭取馬來選票,只好站在沒人敢站的危險地帶:土權。

國陣成員黨都與他劃清界限,民政黨也與他水火不容。“一個馬來西亞”的精神,絕對不會跟他妥協。

我的問題是:下次大選他再出擊的話,你說他會贏嗎?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梁德明 20110624

24-06-11 奖学金

终於,明年起,或许,可以不再为奖学金课题闹翻天。

首相宣佈,大马教育文凭(SPM)优秀生,不再享有公共服务局奖学金。

会考试的孩子,即使你有本事拿18个A+,也请你多唸一两年书再说;疼爱孩子的家长,也请你多等一两年时间,才確定宝贝是否是天才,或奇才。

道理很简单。SPM是基本学习能力的考试,也是能够依赖背书的考试,它不能保证优秀生有思考能力,更无法鑑定他们真正有潜力。

在美国,唸完6年中学,GPA(中学平均积分)之外,还得参加SAT(大学入学考试)。两者的成绩,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进入大学,以及顶尖大学。

大学录取后,一般上奖学金免谈。学生可以向家长要,或向家长借;召开家庭会议,谈妥借贷年限和条件,包括日后是否愿意抚养出资人;不够的话,自己半工读解决。

如果家庭经济欠佳,或是家长一毛不拔,那只好向银行贷款。

要申请政府和大学的奖学金,门儿都没有。至少,要等到大学第二年(sophomore)及以后才有资格;政府和大学並不笨,奖学金是一种稀有財,必须投资在真正有潜力的学生。

唸了一年大学,是人才还是庸才,才大致能够看出来。

更多的奖学金,保留给学士后的课程。大学只不过是基础,能否有所成就,必须升上研究所再说。

提供硕士生和博士生奖学金,更符合栽培人才的原则。

把奖学金押在懂得考试的中学生身上,只是大马急功近利的教育政策使然。

几年来,这些奖学金究竟培养了多少位国际水平的人才,没人关注;这些学生之中,多少人滯留外国,一去不回头,也缺乏跟进。

如今,至少唸完STPM、A水平,或是大学预科之后,如果被世界排名30大的顶尖大学的顶尖科系录取,到时,获得奖学金是应该的,实至名归;而如果拿不到奖学金,再找魏家祥。

教育部副部长会很乐意为你爭取,公共服务局也难有推搪的理由。

即使如此,奖学金的筛选还是必须公正和透明,不能有人拿到牛津大学医学系出国无门,而有人拿到乌克兰依瓦诺大学医科,可以风光上路。

至於去而不回者,法律追究,罚款三倍,看谁还敢浪费大马纳税人的血汗钱。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624

24-06-11 希腊破產骨牌效应开始了

正当希腊政府考虑是否暂时退出欧元单一货幣区以摆脱债务危机之际,美国联储局突下修经济成长预测,但未暗示会否推动新一波量化宽鬆政策,加上欧元区经济大幅减速,欧美股市23日全面重挫;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罕见地宣佈將释出战备储油,使油价暴跌到一个月新低。美国为首的几个工业国家领袖有责任正视此问题,並寻求解决之道。

基本上,国际金融的稳定度每下愈况,有越来越多的因素可以严重干扰国际匯市。传统的长期结构性因素,例如美国財政与外贸的“双赤字”,以及短期的经济景气的变动,固然仍影响美元的走势,然而存在於国际间的鉅额的短期资本,由於以套匯、套利之投机为目的,移动至为快速,更是衝击著主要匯市的安定性。目前国际间短期资本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每日交易量高达一兆美元以上,因此各国中央银行的干预能力,也就越来越不能发挥功能,特別是业已式微的工业国家的央行,其干预匯市的决心也越来越丧失了。以美联储局而言,目前只是被动的因应日益恶化的经济情势,第二波量化宽鬆政策至本月结束,下半年度经济若持续下滑,只好再狂印钞票应急;况且,联储局预测今年的失业率与通膨率都高於预期,房市仍然疲弱,悲观氛围早已瀰漫欧美市场。

至於中国製造业急速放缓,经济情势也不容乐观,一些经济学家也表示中国紧缩政策和外需疲软令国內需求降温,再加上库存的调整,令生產增速放缓。据悉,中国內部资金短缺现象迄今未有改善,儘管人民银行日前暂停发央票,减少从市场抽走资金,却阻不了拆息持续上扬,显示季结及半年结临近,银行背负压力有增无减。当务之急是各主要国家的政策协调,包括共同干预匯市在內。目前美国经济实力日渐消减,在美元外流数量已大,国际资本市场復日益开放的此刻,寻求经由经济的健全以达成稳定匯率的目的已成奢望,只剩下实事求是提出对策一途了。

近几年,由於欧美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已自顾不暇。所谓国际间的政策协调已流於空谈,加深了国际股匯市的投机气燄。在今年初的几波美元匯率剧跌过程中,虽然德国、日本相继调降了重贴现率,但是市场並未给予美国应有的支撑,显然市场人士已看清楚美国政府的漠视与联储局的无动於衷,认定美国欲藉美元下跌来改善美国的贸易赤字与国际收支。此外,希腊的厄运包括国债远超过国內生產总值、出口萎缩、竞爭力下降、成长衰退等,其导因显然是当初力求加入欧元区的单一货幣体系所致,如今希腊实质已破產,任何紓困方案只能令其苟延残喘,德、法、英等欧元区国家除了再闭眼砸钱,对这个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全球衝击”危机有何政策协调?

表面上,上週欧盟给予希腊170亿美元紓困,可以视为一次欧盟政策协调的具体展现。不过这一次的紓困行动无论在时机或是规模,乃至於目標上,都显得诡异模糊,从而也暴露了其虚晃一招的真面目。事实很清楚,希腊若倒下,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比利时也如同等待被宰杀的羔羊。救得了希腊,也救不了其他国家;与其如此,德、法、英只好硬著头皮展现欧盟精神,象徵式地给予援助。这样的紓困手法除了说明欧盟国家政治经济领袖毫无章法之外,也看得出大家都在避重就轻。

近年以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纷纷出现弱势政府,无力解决自身的难题,应是各国难以推动国际政策协调的主因。美国共和党人掌控了眾议院,奥巴马政府成了跛脚鸭;日本首相菅直人歷经重大天灾侵袭,內外交迫,仰人鼻息,朝不保夕;德国內政焦头烂额;英法问题丛生,都已自顾不暇,无力再对外让步,因此所谓政策协调,说穿了就是有些国家牺牲了自身政策的自主性,以成全別的国家。目前形势恶劣,有谁会做这种利人不利己的事?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 20110624

24-06-11 大耳窿与银行

又是大耳窿逼债而自杀的个案。为甚么我们的社会有那么多大耳窿?为甚么那么多人被迫向大耳窿借贷?

大耳窿,或谓高利贷,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史不曾缺席的一环。例如,回教特別关注压抑利息的措施,主要是因为高利贷曾导致之前的阿拉伯世界社会动荡。

高利贷难以杜绝,但何以从逼债新闻到路边看到的借贷招贴,我们大概都可以总结晚近十余年似乎更为猖獗。

经济现象往往没有单一的解释。高利贷普遍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恶果。高利贷与合法的借贷公司只是一线之差。诡异的是,合法的借贷公司並非由財政部管理,而是马华部长主掌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这个部门几乎没有针对金融事业执法的能力,反而可能恶化错综復杂的政商关係。

但是,如果坚持要找一个比较深层的原因,过去10年来两次回合的国內银行並购行动、摧毁了小银行的社区借贷功能是问题的根源。

资本主义,顾名思义,靠的就是资本流通来创造利润、进而造就就业、间接也有推动技术与生活品质提昇的作用。资本的流通,说白了就是很多时候凭著有资本却闲著没事干的人,借给有需要资本做事情的人,而银行就成为个中的中介。

我过去一年因为2010年5月诗巫补选和2011年4月砂州州选,在砂拉越曾是经济重镇的诗巫住了一段时间。走过市区的每一列店屋,总会看到一两间借贷公司的招牌。

诗巫过去曾是砂州银行匯集的地方,后来扩展到全国的福华银行就是在诗巫发跡的。经歷银行並购以后,除了一家以古晋为基地的银行,所有的银行都是以吉隆坡当总部的全国性银行。

原本过去的社区小银行模式,有密切联繫的非正式网络和地方邻里关係作资本/资金流通的后盾。经理和小商小贩相识,都是每天一起嘆早茶的朋友。做生意的每个都是十个瓶子八个盖,一有个小风暴,或是刚好连续几天下雨出门消费的人少了,手上的现款差个50或100令吉,之前开出的支票过不了账,只要请银行经理通融两天,明天又是一条好汉。这当中固然有贪污的风险,但大银行也有更大的贪污风险。

大银行以吉隆坡作总部的大本营,那些偏远地方的分行静悄悄地纷纷关掉,最后只剩下提款机,大概也没有甚么人会察觉。大银行不再看到小商小贩,他们眼里只有那些其实不怎么需要资金周转的大投资者。小市民可以借贷的,只剩下买车买屋等有抵押的项目。需要周转却没有良好政商关係的大亨,也被迫前往一半合法一半非法的借贷公司求救。

借贷行为,说到底,靠的是信用。大耳窿不需任何的抵押,把钱放贷给不认识但需要周转的陌生人,放贷人背后的“暴力机制”是担保这个“暴利”借贷关係的关键。

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兴业资本(RHB Capital)合並计划,两家大型银行——马来亚银行(Maybank)与联昌国际银行(CIMB)竞爭参与此计划,前者若收购成功,將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银行集团;反之,后者则会超越马来亚银行,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银行集团。银行並购行动乐此不疲,社区小银行模式的消逝,小商小贩与中小企业无法获得大银行的贷款融资,马来西亚的资本主义剩下的就是大亨做生意、小市民做牛做马辛勤工作辛苦消费的恶性循环。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 作者:刘镇东‧20110624

2011年6月23日星期四

23-06-11 父亲节的反讽

五六十年代移民美国的欧洲人,若无专业资格,只要身体健壮,能在工厂干活,一家之主工作,一家七八口,就能过上舒适的日子:一屋一车,孩子教育都不成问题;每周的烧烤会还可广邀请同乡新移民来众乐乐。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国工厂,开始机械化、电脑化,或寻找廉价劳工或因污染必须外移到第三世界如槟城、韩台港和新加坡等国家。

美国工作机会少了,移民孩子长大,收入增加了――但夫妻两人都必须工作才够开销,而且不敢生孩子,负担不起,万一一人失业,供屋供车立刻出现问题。

美国普罗大众的好日子,渐渐过了。近百年的宗教文化大变革,美国人已废弃养儿防老这传统了,白人世界有社会福利制度取代。

西方父母育儿费低

马来西亚还未有过美国人的好日子。一人工作养大十个八个孩子,却是平常事;但,老来退休没有收入,十个八个孩子长大,却未必能反哺奉养父母。

父亲节刚刚过去,一则新闻报道,两个父亲过了最难过的父亲节:莫哈末沙哈有14个孩子,法兹尔有8个孩子,却没人给他们生活费,以致他们长期拖欠政府廉价组屋一笔“巨款”。他们感叹,若是每个孩子每月给50令吉,就不会不足,反而有余了。

孩子们每月50令吉,是真的不能,还是不愿呢?没有标准答案。

唯一令人感叹的是,西方人的父母养育孩子,所付上的远比我们少;我们被榨干最后一滴血之后,也许还得了一身病,没有政府的福利照顾,却有儿女的弃而不顾。

父亲节是西方人感念父亲的伟大亲恩,但这节日会不会全面沦为父亲难过痛苦、虚伪反讽的象征呢?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黄子 20110623

23-06-11 到底谁在放火?

我们常听到:“反对党一直在玩火及点火,执政华人政党则拼命去救火。”又何曾有人说:“马华傻到自己放火自己救”呢?拜读了罗汉洲在本报言论版的时评文章“自己放的火自己救”,感到不解及纳闷。

笔者仅认同“华人针对政府里有华人代表与强大反对党的思维并不矛盾的说法,却不认同华人觉得政府里有没有华人代表都无所谓的态度。这一直是华人希望能左右逢源及达到双赢的投选取向。

华人希望左右逢源

一直以来,不论反对党多么强大,但一旦华社面对重大问题时,都会在第一时间去求助马华寻求解决。像近几年的JPA公共服务海外奖学金,从过去华裔学生的批准率不及10名,一直力争提升到1600多名。马华最近慨然的提出3000万令吉免息贷款让不分种族的贫苦学生申请,试问反对党至今为止,已在华人大力支持下,308大选甚至大有斩获,掌政了4个州属,但他们在这些课题上除了空谈煽风点火之外,到底又做了些什么?

别说未来民联是否能执政中央,222个选区中因全国以马来人占大多数的选区占了70%以上,就算华人反风大起,若马来选民仍支持巫统,像近期砂州选举一样,那就只能形成马来人在朝,华人在野的局面。政府中的华人代表不但被削弱甚至全消失,到时难道仰赖在野的华人代表去为华社呛声吗?其效果又如何呢?难道到时真的让巫统去向华团招揽人才,委以上议员入阁为华社服务吗?他们全无政治背景和力量,凭什么去有效的为华社申辩及陈情呢?华社会甘于让人施予吗?

不能回顾历史找罪人

再说,我们不能一直回顾历史去寻找罪人,马华在过去的功与过,一时也难以说得清,我们必须实际点看看现在及展望将来。自308大选那阵政治海啸之后,马华遭受反风的打击,确实大为受创,但却未曾气馁,一直在敢怒敢言,力争上游,高调问政。如成立一个大马基金流动服务队,为群众解决民瘼民困、创设一个马华医药基金,不分种族给于需要者援助,也力争JPA奖学金的颁布,让数以千计的优秀华裔学生到国内外升造。更重要的配合首相推动“一个马来西亚,以民为本,绩效为先”的中庸治国理念和积极推行大马的经济转型计划,以更公平的方式去发展国家经济,让全民共享国家的一切财富。

马华其实一直都在抢救人为的点火及反对党的煽风,试问,马华又何来自己放的火呢?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云鹤 20110623

23-06-11 別嚇唬我們啦!

八公家書

老婆大人︰

不知你同意與否,看媒體的國內新聞,總是時不時有凸頭政客語不惊人死不休,令人一時錯愕、抓頭、搖頭,最后仰天長“唉”;不然就唱“哎喲喲,哎喲喲”!無奈也。

你看,那個據說組織小,有人形容鼻屎那么大的組織,但國人如雷灌耳的大嘴巴依布拉欣,最近自從他公佈要跟將于709舉行的凈選盟萬人大集會對著干,越講越爽時竟然脫口而出說:如果淨選盟不取消遊行,屆時可能發生騷亂,華社要躲在家裡囤糧食。

啊哈,這話一出,律師公會即刻表示政府應如對民行黨領袖卡巴星般,援引相同法令提控土權會主席依布拉欣。林吉祥一炮兩邊開,抨擊依布拉欣的同時,也指責政府縱容阿依肆無忌憚發表威脅華社的言論。嘿嘿,連巫青團長凱里也認同這大嘴巴不該口出狂言嚇唬人,他說這大嘴巴並不代表所有馬來人的看法,因為馬來人是高尚與和平的民族,尤其巫青完全不認同其談話。

老婆大人,前天你還問我:到底我們囤不囤糧,709會不會亂起來?

假如是在60或70年代,不用你問八公,我都會“靜雞雞”去買點隔夜糧,以防萬一,大家都怕玻璃屋風吹草動會唏哩嘩啦散下來。過去,一些政客爽爽就拿513來唬人,現在我們都被唬老了,那些初生牛犢哪怕虎?無可否認,如今時來運轉,連巫青團長凱里都喊捉阿依,斥責他的極端言論搞煽動擾亂民心。我同意馬來同胞都是善良,愛好和平者,只有少數“搞屎棍”唯恐天下不亂要搞事。  

雖然時不時玩嚇人,人嚇人會嚇死人。如今阿依肥佬開口后,國內人民、朝野都指指點點,使他不得不自圓其說,又把罪過推給媒體,說是記者誤解他的意思。其實他越澄就越不清,吐出去的口水,怎么能收回來?

到底底線在哪裡?

也不知他是不是吃錯什么藥,澄清也就罷了,還挑戰警方,如果認為他有罪,可用ISA捉他。你問我他不是看死警方不敢捉他或不屑捉他,以為前次講發動什么聖戰都平安無事,所以越說越爽?他是不是在挑戰警方的耐性?我說天曉得!

老婆大人,從街坊人民的反應,以及精通法律的律師公會喊捉阿依的言論,人民現在確實有點糊塗,到底煽動言論的底線在哪裡?是我們的尺度放寬了,還是……據移民外國的老友返來說,如果這話在澳洲說了,嘿嘿,肯定法理難容,民間都會群起圍攻。我回他說︰“我們這兒更先進,不屑一顧也!”

話說回來,在多元種族社會,玩種族課題最危險呵。搞政治,應該有個底線,有可說的,有不可說的呀!

老婆大人,八公總認為各族人民之間,和諧共處是沒問題的,許多異族同胞同舟共濟的感人故事,天天都有。你還記得報載有對華巫老者,自小玩到大,甚至兩人共吃一包椰漿飯,年老時不住同一村,但都時時來往,互相照顧。你還記得我們有個前馬來女職員,為了借錢給公司內一個印裔女同事,竟向我們預支薪水?國民自然會融合,政客不要來KACAU KACAU啦!這些人自以為是,弄巧成拙,會自食其果。人民不是白痴,你在做,人在看矣!好啦

別跟大嘴巴一般見識

民間各族同胞多親善交流吧!

八公字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阿迪 20110623

23-06-11 嗤之以鼻

民主社会里允许不同的政见並存,允许不同的思想共存。存异求同,是多元社会里最珍贵的精神资產。

我们可以不认同另一方的政见和思想,但我们应该尊重別人的想法和看法,也允许別人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去表达他们的立场。

当然,最好的相处之道,是对话交流。通过对话,进一步瞭解对方;通过交流,寻求异中求同,从而达致共识。唯有相互沟通,才可消除敌对,消弭矛盾,使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平和,也更加理性,並贏得人民的感激和尊重。

但理论如此,现实却往往相违。这个社会,有很多愤怒的人。但也因为是非失去了分际,出现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人。

不平则鸣,乃属情有可原;不可理喻,却是乱象之源。

因为思想狭隘,言论偏执,行为极端,一些人会说出正常人不会说的话,也会做出正常人不会做的行为。

威胁、恐嚇、煽动、挑衅……是他们惯用的手段。

製造白色恐怖,唯恐天下不乱,诉诸於散发骯脏的讯息,都是他们的特性,而其背后的目的,无非是想藉此收割其骯脏的政治果实。

於是乎,为达目的,他们可以弃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於不顾,故意製造不安,甚至造成衝突,也在所不惜。

如果我们一味保持沉默,如果放任他们继续如此叫囂,挑战极端言论的底线,他们的最终目的便会达到。果真如此,那將是一个可悲的结局。

但我们也切勿做出过度的反应,以免掉入非理性对抗的泥淖中。別人愈是不可理喻,我们愈是要以理服人。別人愈是挑衅衝动,我们愈是要冷静以对。別人愈是傲慢自大,我们愈是要谦虚自省。別人愈是危言耸听,我们愈是要嗤之以鼻。

从另一角度看,这些人之所以有如此不可思议的言行,並不是因为他们理直气壮,也不是他们拥有广大的群眾基础;恰恰相反,他们是因为心虚,所以才如此穷凶极恶;他们也因为走上了穷途末路,所以才选择这样不择手段。

我们要时时刻刻都保持高度的警惕,这是因为,偏激的思想,仍然拥有一定的市场,极端份子隨时都可能会趁我们放鬆警惕的时候,藉著操控种族矛盾,散播种族仇恨,使我们这个团结基础备受考验的社会趋向分化和分裂,也迅速向下沉沦!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622

23-06-11 华教长堤勿毁于蚁穴

增江北区华小校长向教育当局提呈另一份“新董事会”名单事件,意图取代原有董事会,这是一种不合法的严重“篡夺”事件,这种手法若能得逞,全马华校董事会将面临一场大灾难!

俗语说:“千里长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蚁洞,就足以让长堤崩溃。所以,全国华校董事会必须严正看待这事态的严重,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假如有人不喜欢原有的董事会,就可以如法炮制,结果,合法的董事会会变成非法,非法的董事会变成合法,那么,200年来的华教基业,恐将会毁于一旦!

从未获公平对待

众所周知,华校向来未获合理公平对待,从殖民地时代到今天,华校一直处于苦苦挣扎求存的困境,各种不利华校的政策与手法层出不穷,企图迫使华小变质,1962年许多华文中学被迫改制,就是一例。

华小虽被纳入国家教育主流之一环,但是,华校却只得到杯水车薪的拨款,发展受到诸多限制,作为华校保姆的董事会,必须为学校的发展和硬体设备绞尽脑汁、劳师动众、奔波筹款、疲于奔命。因此,只要打开报章,每天都可以看到各地华校的各种筹款活动新闻。

董事会主权不容剥夺

教育法令有明文规定,华校董事会有管理华小的权利,毋庸赘述,而董事会的权力却时时受到蚕蚀,有意无意之间会被人架空,甚至不受尊重,只在需要款项时,才把董事会当作“提款机”。

增江北区华小校长李永昌承认,这次北区华小“董事事件”,渊源于“食堂风波”的延续。增江北区华小两年前的“食堂风波”,就是董事会要宣示主权,由董事会招标承租食堂,才闹出食堂双胞案件。而这两年来,造成校长与董事会不咬弦。其实,董事会的主权是不可被剥夺的,但是别有居心者,往往利用“分化”的手法,去分裂华教团体的组织,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以朝向最终的单元化教育目标,所以这种纠纷,稍不谨慎,不能明察,就会被人利用,为虎作伥,成为破坏华教的帮凶。

校长原是华校的掌舵人,与董事会关系应最密切,负有民族教育的艰巨使命,受人仰慕和尊重。但是有一些校长可能出于“私人”问题,不能与董事会合作,且自认是公务员,是吃政府的俸禄,所以必须忠于政府,听政府的话,奉政府之命行事。

所谓吃人口饭,听人使唤,若这些校长为了个人恩怨,对董事会阳奉阴违,有者甚至公然与董事会对着干。万一出现这种校长与董事会不和而对抗的事件,而校长自称是公务员,可以有恃无恐,暗中炮制出另一个“听话”的傀儡董事会,而他以董事会“秘书”的身份,向教育当局提呈另一份“董事会”名单,若是得逞,全马华校的董事会将岌岌可危,随时会被人篡夺取代。

大公无私奉献华教

从报章的报道,校长自诩是受“新董事长”所托而呈报新的董事会,有“自导自演”说词之嫌,难于令人信服!难道做为校长,不知道董事会是怎样产生的吗?

若是按正常手续,产生合法的董事会,就应该坦荡荡地把名单公布,以释众疑。 俗语说:隐瞒非好事,好事不隐瞒。若不按正常手续,不就说明是一种非法的途径行为吗?正人先正己,假如没有按照程序,可以巧立名目,刻意炮制出另一新的“董事会”取代,将令人置疑背后的动机,万一得逞,华教长堤从此打开一个缺口,随时崩溃。

古训有言:“合成散败”。参与华教工作,都是为了千秋大业,大公无私的作出牺牲与奉献,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艰困工作。虽然校长是公务员,可以不把董事会看在眼里,但也是吃华教饭的,万一华小变质,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怨宜解,不宜结。大家都是为了华教,因此,希望大家以大局为重,抛弃个人的恩怨,寻找共识,共为华教发展,千万不要意气用事,上了别人的圈套,自我内部分化,成了断送华教的千古罪人!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仗言 20110623

23-06-11 彻底解决非法外劳问题

政府宣佈从7月11日开始,展开为期两星期的非法外劳登记活动,让潜藏在国內各角落的非法外劳,以及他们的僱主,向移民局或政府委任的中介公司登记。政府將在这项涵盖登记、漂白、特赦、监督、执法和驱逐行动的所谓“6P”计划下,让那些非法外劳参与登记,符合条件、获僱主或厂商聘用、持有通行证件或工作文件,以及没有犯罪记录的非法外劳,將获准申请成为合法外劳。

这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非法外劳合法化计划,可说是政府对困扰国人多年的非法外劳问题的背水一战。对非法外劳而言,此次漂白行动是取得合法身份的最后一次机会,对我国政府却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关键时刻。希望在两星期期间,非法外劳和僱主都能踊跃出来登记,否则將对政府的威信造成某种程度的衝击。期限过后,政府必须採取雷厉的取缔和逮捕非法外劳的行动,切勿像过去一般,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任由非法外劳在我国抢掉国人的饭碗或为非作歹。

漂白行动若是严正执行,终究有其正面意义。一来通过僱主所缴交的登记费,为国库增加一笔额外收入;二来可在非法外劳登记时,通过採取生物指纹系统,確凿掌握外劳的身份和居留地点,同时收集各领域所需外劳的人数和资料,充作日后人力资源的调配。不过,更重要的是,通过登记手续,可让政府和警方具体掌握流窜或匿藏在国內各角落的非法外劳的行跡。过去外劳由於没有身份纪录,犯案后都能逍遥法外,现在有了生物指纹系统,或能逼使他们在我国安份守己地生活。

漂白行动能否成功,主要关键还在於僱主的合作与配合。僱主肯定希望所聘僱的外劳拥有合法身份,然而,每名非法外劳的“漂白费”高达4千200令吉,倘若僱主手下数十甚至上百名外劳,则是一笔庞大开销,僱主在权衡利弊之后,会否忍痛让他们取得合法身份,应是漂白行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不过,为了社会稳定和下一代的福利,我们希望僱主能以大局为重,今后只僱用合法外劳。

我国在90年代初,由於经济起飞,各领域尤其是建筑业和园坵行业亟需大量劳工,因而先后从印尼、孟加拉、尼泊尔等引进外劳。较后时服务业、餐饮业等也相继引进越南、菲律宾和缅甸外劳。根据保守估计,合法及约满后成为非法的外劳,加上偷渡入境的非法外劳,目前滯留在全国的非法外劳最少有200多万人。这个庞大数目已取代印裔社会,成为我国第三大族群,不仅抢了国人的饭碗,他们四处流窜和为非作歹,更加剧社会治安的败坏。此外,他们每年匯回家国的款额高达50亿令吉,也使我国外匯流失惨重。

话说回来,今日国內会出现非法外劳为患的局面,与人力资源部长期来缺乏一以贯之的外劳政策有关。政府今后务须在外劳政策採取坚定和一贯措施,避免一些部门缺乏协调的处理手法一再发生。这次若能借漂白行动,將绝大多数非法外劳驱逐出境,彻底整顿和削减非法外劳人数,便是一大成效。与此同时,也须考量採取严厉的取缔打击行动,追缉那些拒绝登记的非法外劳,以彰显政府对解决非法外劳的决心。事实上,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早已意识到外劳带来的后遗症,而开始对外劳採取严厉限制政策,例如欧美、日本、韩国和台湾,都已逐渐减少甚至断绝对外劳的依赖,值得我国探討。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 20110623

2011年6月22日星期三

22-06-11 独中生师范开课‧小拿破崙製造乱象

独中生师范开课‧全编入国小组‧25人报到仅7独中生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21日讯)第一次为独中生开办的师范课程昨天开课,之前当局虽然宣称有30名独中生被录取,但报到的学生有25人,其中只有7人是独中生,其他18人都是国中生。更令人吃惊的是,这25人全部被安排进入国小华文组,毕业后將被派到国小执教。

参加面试统考生92人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早前宣佈,一共有355名统考生提出申请,符合资格的申请者有242人,而被录取参加面试的统考生有92人,並在面试后录取30人进入师训班。

教总主席王超群受询时向星洲日报说,难道当局无法从参加面试的92名统考生中,录取其中的30人吗?为何独中生师范课程,被录取的却是国中毕业生佔多数?

“何况,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也作出承诺,以统考文凭申请师范课程的独中生可以到各源流小学教导华文,为何这些学生全部被安排在国小华文组?”

小拿破崙製造乱象

他说,这说明了虽然政府已同意接受统考生申请师范课程,但小拿破崙却在录取过程製造很多乱象和问题。

“(官员)这种行为犹如在为国阵倒米,影响了华社对国阵及马华的信心。”

他指出,马华很有心,而且肯做,以让独中生顺利进入师范课程,但在这过程中却无法获得政府行政部门的支持,他们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小小的课题也让马华棘手和难处理,那又如何叫华社对马华和国阵有信心呢?”

他认为,马华在这课题上应该採取坚决和强硬的立场,要求当局纠正错误,並要求政府採取行动对付违反指示的官员。

“若政府不採取行动对付违反指示的官员,以立杀一儆百之效,马华应该考虑是否还需要继续留在国阵。”

7独中生投诉后仍不录取

王超群说,教总接到7位以统考文凭申请师范课程的独中生投诉不被录取;虽然教总已替他们上诉,但最终也不成功。

“师训组在独中师范课程录取了国中生,这让其他符合资格的独中生失去了被录取的机会。”

他说,师范学院原有特定的课程让拥有大马教育文凭(SPM)资格的国中生申请,因此,独中师范课程不应再录取国中生。

“这些只申请大马教育文凭毕业生师范课程(KPLSPM)的国中生,他们也不瞭解自己为甚么会被录取去独中师范课程。”

2011年度教育学士师范课程(PISMP)於昨天(6月20日)正式报到。这是教育部第一次录取华文独中生进入师训班。这些独中生须符合高中统考成绩3科优等,及SP M国文优等和英文及格的资格。

根据教育部的资料,今年只在彭亨立卑东姑阿富珊师范学院开办一班30人的独中生师范课程。

招生表格註明小学华文组 没指定只能进国小

王超群说,教育部录取独中生的招生表格只註明小学华文组,並没有指定这些学员只能进入国小华文组。

“今天摆在眼前的事实却是独中生只是被录取进入国小华文组受训,他们只能当国小华文教师,没有机会在华小服务了,这完全和教育部及首相的承诺不符。”

学员家长表示受骗

他说,这难免让人质疑教育部从一开始就已定下独中生只进入国小华文组的计划;很多被录取的学员和家长也纷纷表示受骗了,並对此表示失望和遗憾。

“独中生接受多年的华文教育,非常適合在华小执教,否则就是浪费资源,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是有选择要到哪个学校源流执教的权利。”

他说,教总早前已向教育部反映独中生申请师范课程时所面对的问题,例如国中生被录取进入独中生师范课程的面试,但教育部完全没有採取任何行动解决。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 20110622


魏家祥:官员误解出现错误‧独中生师范不收国中生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21日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说,统考生师范课程(KPLS M-UEC)的名额,不能由国中毕业生来填补,这是不容妥协的。

他坦承,统考生师范课程班录取30人,但只有8人是统考生(根据教总资料仅7人报到),其他22人是国中生,不过,这並非官员有意为难,而是出现申请上的误解。

他今日受询时向星洲日报说,师训组是先招收大马教育文凭毕业生师范课程(KPLSPM),过后再招收统考生师范课程学员,但一些学生搞不清楚状况,同时申请两项课程。

在录取过程,有一些官员不瞭解情况,比如钟灵国民型中学和钟灵独中的差別,错把钟灵国民型中学当成独中,直到被录取的学生报到时无法出示统考文凭,才知道出现错误。”

他说,今年是第一次录取独中生进入师范学院,官员在处理工作上也没有甚么经验,才会出现令人不解的情况。

被录取国中生將个別安排

他们(官员)知道错误后,今天主动找我解决问题,所以那些错误被录取进入统考生师范课程的国中生,师训组將个別做出安排。”

针对为何被录取的统考生指被安排在国小华文组,魏家祥说,这项问题已获得解决。

现在师范学院正进行迎新週,原本被录取的8名学生及被录取填补空缺的22名统考生於7月11日报到后,他们可以选择进入国小华文组,还是华小华文组。”

他说,他和马华在这课题上的立场是非常坚决的,而且有关当局已採取行动纠正错误。

魏家祥:落選者27日前快上訴‧獨中生師範還有22空缺

(吉隆坡21日訊)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魏家祥披露,獨中生師範課程(KPLSM-UEC)尚有22個空缺,歡迎擁有統考資格的落選者在本月27日前提出上訴。

他今日在國會走廊受訪時指出,今早召見師範組主任拿督加查里商討統考生參與師範課程的進展,從報告中獲悉僅有8名擁有統考資格的學生參與此課程。鑑於此,剩餘的22個空缺將通過其辦公室協調,收集有統考資格的落選者資料。

不允許非統考資格者參與

他說,該部師範組將依據其辦公室所收集的名單,遴選另一批獨中統考生以在7月初進行面試,凡是曾經上網申請此課程的統考畢業生也可提出上訴,成功被錄取的統考生將在7月11日報到。

他強調,該部絕不允許沒有統考資格的學生參與上述課程,基於師範課程申請表格未要求列明申請者是否擁有統考資格,加上面試時沒有要求出示統考成績,因此,往往在最後階段才發現申請者沒有統考資格。

他指出,共有355人申請參加獨中生師範課程,符合基本條件者只有242人,有92人獲得面試機會,可是只有30人出席面試,當中只有8人符合資格。

他希望兩週內可解決有關問題,而成功錄取的學生將在完成五年半的課程後,安排至華小執教或國小教華文科。

有統考資格的落選者若有任何疑問,可致電:03-88846040或88846038。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 20110622

22-06-11 政客都是狼

要从政又不想受伤害,那是不可能的事。这道理大概跟谈恋爱一样。

有金权之爭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人撩事斗非,不吵不炒,不成新闻。

很多事本身没那么复杂,最复杂的是人性。

旅游部开设面子书专页,谈的是观光,结果一堆人在拼政治,好像在做著一件大事。

有政客咬住黄燕燕不放,不理解释,笑她不懂面子书是免费使用的;其实,说这句话的政客,自己可能也不相信,黄燕燕怎么会不懂。

一些对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还不了解的政客,也莫名其妙地加入骂战。

其实,大家都是狼,何必要装羊?

这就是政治。

混水摸鱼

很多政客每天要盘算自己的利益,还有对手的折损价。

骂到天下无敌的,活得最久。各种骂名的標籤,一旦贴在对手身上,就算日后真相大白,也很难除下。 

政客有名有姓,真理无名无姓。

政客的心思复杂,心肠九拐十八弯。炒作课题,从纷爭中混水摸鱼,成了大事。

政客帮老百姓发声,是好事,也是分內之事;若夹带私仇,不见得因此就会受人尊敬。

我们的社会,政客太多,重量不重质。

政客的本质有多重要?

有这么一个比喻:1万项小公司无关痛痒的电子专利,不如英特尔1项关键性的发明。

这就是质与量的云泥之別。

世界太吵,品味太低,可否用100个政客,换来一个政治家?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甄子权 20110622

22-06-11 嗤之以鼻

民主社会里允许不同的政见並存,允许不同的思想共存。存异求同,是多元社会里最珍贵的精神资產。

我们可以不认同另一方的政见和思想,但我们应该尊重別人的想法和看法,也允许別人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去表达他们的立场。

当然,最好的相处之道,是对话交流。通过对话,进一步瞭解对方;通过交流,寻求异中求同,从而达致共识。唯有相互沟通,才可消除敌对,消弭矛盾,使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平和,也更加理性,並贏得人民的感激和尊重。

但理论如此,现实却往往相违。这个社会,有很多愤怒的人。但也因为是非失去了分际,出现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人。

不平则鸣,乃属情有可原;不可理喻,却是乱象之源。

因为思想狭隘,言论偏执,行为极端,一些人会说出正常人不会说的话,也会做出正常人不会做的行为。

威胁、恐嚇、煽动、挑衅……是他们惯用的手段。

製造白色恐怖,唯恐天下不乱,诉诸於散发骯脏的讯息,都是他们的特性,而其背后的目的,无非是想藉此收割其骯脏的政治果实。

於是乎,为达目的,他们可以弃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於不顾,故意製造不安,甚至造成衝突,也在所不惜。

如果我们一味保持沉默,如果放任他们继续如此叫囂,挑战极端言论的底线,他们的最终目的便会达到。果真如此,那將是一个可悲的结局。

但我们也切勿做出过度的反应,以免掉入非理性对抗的泥淖中。別人愈是不可理喻,我们愈是要以理服人。別人愈是挑衅衝动,我们愈是要冷静以对。別人愈是傲慢自大,我们愈是要谦虚自省。別人愈是危言耸听,我们愈是要嗤之以鼻。

从另一角度看,这些人之所以有如此不可思议的言行,並不是因为他们理直气壮,也不是他们拥有广大的群眾基础;恰恰相反,他们是因为心虚,所以才如此穷凶极恶;他们也因为走上了穷途末路,所以才选择这样不择手段。

我们要时时刻刻都保持高度的警惕,这是因为,偏激的思想,仍然拥有一定的市场,极端份子隨时都可能会趁我们放鬆警惕的时候,藉著操控种族矛盾,散播种族仇恨,使我们这个团结基础备受考验的社会趋向分化和分裂,也迅速向下沉沦!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 20110622

22-06-11 专业、纪律与透明度

之前不是没有警员因为知法犯法而被捕,但这次巴生河流域至少有18名警员因涉嫌贩毒活动,以及栽赃嫁祸勒索而被对付,就显得不寻常。

涉案警察年龄介於28至34岁,属於年轻有为一群;其中17人来自吉隆坡警察总部。是不是因为大城市诱惑太多,以致年轻警察意志薄弱?

自从纳吉把打击罪案列入国家关键成效领域(NKRA)后,警队就积极配合,包括推行阳伞行动、警官与
警员上街巡逻、在住宅区设警亭,街头罪案大幅下跌。警方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有汗马的功劳。

不过,还是有改善的空间,特別是提昇专业形象、纪律及透明度方面。

2009年,共有1千零23名高级警官和警员,因各种纪律问题被对付,包括冻结职务和停职,比2008年增加47宗。警员犯法和滥用权力事件增加,或许和警方的態度有关。

其中一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律事件是云冰2.5亿令吉冰毒案,有10名警员涉嫌作假报案书和偷取冰毒,被告则因证据不足获释,但至今外界仍不晓得这些警员面对怎样的处分。

阿都拉在2003年10月上台后,就成立警察皇家委员会,以改革警队。皇委会在2005年5月公佈报告,其中一项建议是成立独立警队投诉与行为不检委员会(IPCMC);基於警方不接受,IPCMC无法成立,最终只设立一个包括全国总警长在內的特別投诉委员会,范畴包括所有执法人员,不再局限於警方。

外国都有投诉和调查警方滥权的独立单位,比如香港在警务处的投诉警察科之外设立了投诉警方独立监察委员会(IPCC)。如果警方果敢的面对民眾的投诉,今天警队的纪律问题可能不会那么严重。

其次是运作不够透明化,让滥权行径有了滋长的空间。举个例子来说,负责调查14岁少年阿米奴拉昔被警察开鎗击毙案的特別委员会去年5月就建议警方公开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鎗的“总警长指令”,但至今这份机密文件还是没有公佈。

可能警方担心公开后,会引来更多法律诉讼,但是民眾不知道警员可以在怎样的情况下开鎗,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

最后是专业形象。全国总警长依斯迈奥马日前透露,警队计划安排样子好看、有礼的模范警察在前线服务,以提昇警队声誉。但治本之道应该是提昇工作效率,如此才能打破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

打开隔膜,让阳光进来,警察和人民才能成为朋友。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瑞源 20110622

22-06-11 圈地成羊

作为公民,你对709大游行可以有两种態度;一是赞成,一是反对。

你也可以选择支持任何一方的立场,包括净选盟(Bersih)、巫青团、马华、民政,或是警方。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闻不问;坦白说,多数人会选择不出门,理由只有一个,避免碰上大塞车。

这是民主政治运作的一种常態。

但是,民主政治运作的范围之內,不能够,不应该,不容许任何一方藉用709游行,来煽动种族情绪。

依布拉欣阿里扭曲了游行的焦点,藉用709来威胁大马华人,已经到了极度可恶,极为可耻的地步。

709的议程,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针对大马选举制度,二是政治目的和策略。

第一个层面来说,净选盟的游行理由是抗议选举不公,巫青团的游行理由是要温和改善选举偏差。

第二个层面,民联要通过游行,取得主动的优势;巫青团也要通过游行,扭转被动的劣势。

不管是Bersih或不Bersih,挺Bersih或反Bersih,並不存在种族矛盾,也没有牵涉族群利益,而是针对一项纯粹的公共事务,来表达立场和意见。

即使是马华和警方认为不应该游行,也是一种立场,须给予尊重。

选举制度和执行是否有问题,见仁见智,和种族无关;是否应该通过游行进行抗议和反对,也在於个人,而不是族群。

可以预见,参加净选盟游行的人士,80%以上是马来同胞;参加巫青团游行队伍者,也是马来同胞;而加入反游行的土权阵容者,同样是马来同胞。

如此场面,完全不具备族群对抗的意识,也没有种族之爭的氛围。

依布拉欣阿里凭甚么把游行的矛头,对准华人?如果这不是挑衅和煽动,又是甚么?

当局恫言要对付参加游行的人士,而对於依布拉欣阿里的煽动,又有甚么行动?

原本多数华人要置身事外,而今被依布拉欣阿里圈成羊群,又该如何自处?

至少凯里说了公道话,他要求政府援引煽动法令调查依布拉欣,也强调依布拉欣不代表所有马来人。

这也点出疑问。依布拉欣不断散播仇恨,煽动情绪,却也口口声声表示捍卫执政党和政府,彷彿以代言人自居;当局是否会採取行动对付这位“代言人”。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 20110622

22-06-11 戒掉官话有多难

在台湾,马英九的夫人周美青很受欢迎,大家都欣赏她。为甚么?一个原因,而且是很重要的原因——她很少致词。周美青出席很多活动,看棒球、看展览、看表演,甚至连到偏远学校陪学童吃午餐,她也总是尽可能悄悄地来,而且总是婉拒上台致词。看到周美青不难,但要听到她上台致词讲话,却很难。

周美青不爱致词,非但无碍於她参加活动,反而更增加了主办者的感念,因为她不是去出风头抢镜头。活动有活动的目的,也就有活动的主角,把注意焦点保留给活动主角,是很基本的文明態度。

还有,周美青不致词,也就不需要幕僚给她写那种官模官样、四平八稳的稿子,更不需要在眾人面前念这些根本不是她自己感受、想法的文字。周美青受欢迎,因为她真实,真真实实想去看棒球、看展览、看表演,到偏远学校陪学童吃午餐。

我们都活在一个语言过剩、讯息饱和的时代,这样的环境无可避免就改变了政治人物说话的意义。以前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主宰百姓生活,难得他们愿意说话,珍贵得很。大家都希望官员多说说话,这里要他,那里也要他,官员忙不过来,只好找幕客写稿应付,对民眾来说,明知那些不是官员自己的真心话,都觉得总比没有好。

现在不是这样了。媒体讯息那么发达,甚么话我们听不到?倒过来,是一般人接收讯息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以应付排山倒海而来的狂潮,我们非得选择不可。那么选择的標准会是甚么呢?

几乎毫无例外,我们会优先听那些“以平等態度待我”的讯息。谁没事爱听训的?再者,我们会优先听那些以真诚態度说出的语言。谁没事爱听假话的?第三,我们会优先听那些带有新鲜內容、没听过的。谁没事浪费时间听早听过的?

这三条原则昭然若揭,太容易懂了;但奇怪的是很多官员搞不懂。他们还是保留旧习惯,高高在上讲话,讲和自己无关的话,讲空洞没有內容的话。这样讲话,满足了自己的权威感,而且方便不花脑筋,但根本问题是︰没有人想听,顶多只是不得已勉强忍耐而已。

假话空话说久了,还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让人表里不一,表面愈堂皇,往往內在就愈不堪。习惯於门面都有讲稿在撑持著,这种人一旦脱稿自己讲话,就不懂分寸拿捏,讲了不该讲、不能讲的话。同样事情的另一面,习惯依赖念稿的官员,手上没有稿子就不知该说甚么,他们的头脑都被这种官言官语给弄退化了,不思不考也没有自己的看法意见。

民主选举要有政见发表会,还要有辩论会,那不完全只是用来吸引选民注意、爭取选票的。连带的作用,也就是让想当官的人,得试验学习一套大家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同时由外而內培养讲这套话相应的思考逻辑。官员脑袋贴近人民,才有可能讲出在今天的环境里,人民听得进去的话。更好的是,真的够贴近了,他们或许能学会在別人不想听官言官语时,適度保持沉默。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杨照 20110622

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

21-06-11 华文不重要?

早阵子,朋友的孩子因为马来文考得不好,一离开考场,立刻哭红了眼。不仅如此,那一天她整天茶饭不思,连最爱上的面子书也不上了,仿佛世界末日到来。

幸好,只是虚惊一场,朋友的女儿国文科还是有惊无险地“低空飞过”,避开了“红字”梦魘!眼见安然无恙,小妮子重展笑脸,又活跃在她的面子书上了。

一日,逮住机会重提旧事,问起她为什么国语科考不好会担心得哭出来,反而对中文一点恐惧感也没有?看来她的中文一定比马来文好很多。

没想到小妮子说:“我华文比马来文差。”听她如此回答,我更好奇地问:“那你为什么考华文时不紧张?”

小妮子告诉我,因为华文不重要。华文不及格,不必重读;马来文不及格,要重读一年。听到她这么回答,我整个人愣住,心里有一股莫名的悲伤。

华文,对华裔子弟来说不重要?我不知道是谁灌输她这种想法?是家长?校方或是大环境使然?我只知道我感到很心痛。

如果从今天起,我们的年轻华裔子弟都有这种想法,再过不久,恐怕只是一两世代,大马华人不认识华文、不会讲华语,或將成为事实。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阿叶 20110621

21-06-11 多与孩子沟通

最近频频发生16岁以下未成年少女误交损友、被唆使离家出走、被诱骗与“男友”发生性关係的事件,令我们感到担心。

现今社会,未成年少女提早失身、被诱骗、强姦,甚至遭轮姦的个案不断发生。

身为父母,应该要好好看管及教育子女,避免他们在青少年的叛逆时期,做出这些“傻事”,一失足成千古恨!

本週日,亚罗士打一名愤怒的父亲,因16岁女儿受到男友诱骗,多次离家出走,怒而报警,恫言將提控诱骗女儿的男子强姦罪。

偷嚐禁果

昨天(週一)又有一名母亲,因女儿二度离家出走,气得母亲险些跳楼自杀。

相信时下许多青少年男女都不知道,在现有法律下,任何与未满16岁未成年少女发生性关係,不论少女自愿与否,都能构成强姦罪。

有关法律是要保护那些心智未成熟的少女及女童,防止她们在不懂分辨是非黑白的情况下,遭性侵犯或发生性关係。

在现今社会,色情图像、影片及文字普遍流通,青少年男女容易早熟,他们都是基于好奇,以及新鲜感的驱使下,偷尝“禁果”,然而,他们根本没有顾虑到,若因此而怀孕,將带来严重后果。

寻求协助

仍在求学阶段的青少年男女,根本没能力养活自己,更何况是养活一个新生命。于是,墮胎问题接踵而来。

我们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以免孩子误交损友,步入歧途。

面对孩子的叛逆及离家出走行为,父母应毫不犹豫的寻求辅导中心协助,带孩子一起出席辅导讲座会,鼓励孩子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远离不良活动。

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的社交活动,並多留意孩子瀏览网站的情况,避免他们在网上受到心坏不轨人士的诱骗和离家出走。

文章来源:中国报社论 20110621

21-06-11 请坚守本份吧!

天底下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孤单的。除了五伦的人际关系外,每个人也各有其职责身分并受到确认,是很重要的,更是必要的。否则的话,人际之间的关系及身分便会乱了谱,奏不出和谐的乐章来。

不过,时下有太多人不甘寂寞,没有按本分去扮演好应尽的职责和角色,反而常常越俎代庖、脱轨演出,导致人与人的关系恶化、和谐失调。要说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就拿教育界前阵子发生一连串的事件来说吧。教师的天职就是授业解惑,以身作则为学子树立榜样,为社稷培育英才,本乃为师之道。可惜一些校长教师之言行已背道而驰,逾越了身为人师的本份,居然效尤一些种族主义者带有偏见与偏激之行径,不但伤害了幼小心灵、破坏了和谐环境,更灌输了不良意识。

再举我们更为尊贵的国会为例。托电视现场直播之福,我们终于可以目睹了庄严堂皇的国会会议厅与尊贵的部长和议员们的丰采-只可惜看在老百姓那一双双既惊又惭的眼里的,却是对一幕幕充满著谩骂、粗口、秽语等语言暴力的连番舌战以及失言、失态、失控等的场面镜头,留下深刻的负面印象。

各安其分与善同行

老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向我们提出“无为之治”、“不言之教”的为政与处事之道,并强调了“为而不争”就不会与人结怨对立。

只要人人各安其分,与善同行,说恰如其分的话,做恪守本分的事,社稷自然和谐太平,况乎小小的国会学府耶?坦白说,尽管有人唯恐天下不乱,也有人认为是看头十足的官场现形记,我们还是不希望我国的国会文化,有朝一日会沦落至宝岛曾经有过的那种水平。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楚汉 20110620

21-06-11 檳城的英语社群

6月假期,我从檳城搭渡轮迴到北海,回望岛屿,檳城(或乔治市)有几个语言区块不同於半岛和东马。纯粹从种族划分,马来人已超越华人,佔43%,华裔41%,印裔10%。然而,在檳岛另有一个族群是以英文作为纽带,城市中產阶级,白领,早期和英殖民政府密切关係的峇峇娘惹后裔,或教育程度相对高,留学英美澳回到檳城的儿女,英语不只作为跨族群的共同语,有別於讲华语(或方言)和马来语的社群,檳城的英语族群在我这个讲华语为常的人眼里,是大马的“国中之国”。

檳岛的英语是有底蕴的,不像近日揭露的马六甲植物园的英文说明看板,语句和文法错误百出。然而,对自身所在的百年老城乔治市,檳城的英语人对城区的建筑、古跡、教育、宗教、饮食,或广义的人文与生活,超脱以种族为划分的思考,而是以“市民社会”的角色介入城市,描绘檳城人对在地的热爱和守护。建城两百余年的乔治市,这几年的英文书写,檳城的歷史与人文面貌跃然纸上,“东方花园”的美誉不是浪得虚名。

我在檳岛漫游,惊艷之外,更感动於岛屿民间社团的活力与专业,推开“檳城古跡信託会”的大门,一个以英语为媒介语的非政府组织;参观张弼士故居,导览全程以英语进行;原本是到亚美尼亚街参观画廊,看到一张孙中山的画像掛在五脚基,著名的打铜仔街120號,原来是当年孙中山在檳榔屿的革命地下基地之一,小姐很热情的用英语和我介绍店屋內有关孙中山的各个事跡、照片,狭长透天的中庭,日影挪移,通风,採光。老建筑,是绿建筑。

老街区自成一格的檳城福建话,我嗯嗯没法回应,简直是外语。於是,我在檳城听、讲、看得最多的竟然是英文。檳城的英文书写是大马城市与人文的典范:

邱思妮,檳城峇峇娘惹第五代,毕业於美国杜克大学。或与人合写,或独自撰写英文著作,分別有《檳城乔治市街道》(1993年初版,2011年第四版)、《檳榔屿明信片:1899到1930年》、《檳城古跡老屋》、《不只是商人:檳榔屿的德语社区(1800年——1940年》,等等,以及唯一一本有中译本的《孙中山在檳榔屿》。

又比如今年5月黄正义出版的《檳城画像:小印度》、陈剑虹的《檳榔屿华人史图录》、Julia de Bierre与James Bain Smith合著的《雕栏玉门看檳城》(Penang, Through Gilded Doors)、Christine Ramsay的《昔往日:在檳城长大》。其他还有《檳榔屿及其区域》、《东印度公司下的檳榔屿》。

参观龙山堂邱公司,听见庙堂里的中年华人妇人隨口就用英文和外国游客介绍,参加檳城古跡协会主办的“天成號酱油厂”的活动,建於1912年老厂,或撤销执照,將於年底搬迁,百年手工酿造酱油成绝响,活动中英语人佔多数。

来临的7月份,庆祝乔治市入世遗三週年,一整个月的活动,英文节目单,內容多元,从传统到现代,在地与国际。檳城的英语社群像老房子,散发沉香的东西方薈萃的魅力。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杨邦尼 20110620

21-06-11 钱、钱、钱

世界各国都为钱而烦和忙,美国政府与国会议员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展开谈判、欧债危机可能引爆新金融风暴、日本举债重建、中国热钱泛滥,而大马的问题是钱不够用。

6月国会復会的第二天,財政部就提呈2011年附加供应法案,以要求从统一基金中拨出131亿8千671万3千令吉,充作2011年財政预算案的额外开销。

2011年还有6个多月,就出现额外开支近132亿令吉,这里面有“意外的情况”,也有估算的不足。出现大笔额外开销,如何达到赤字5.4%的目標?

2011年预算案总开销是2千120亿令吉,已经是史上最高开支的预算案,其中1千628亿令吉充作行政开销,492亿令吉是发展开支。政府营运经费是发展开支的逾3倍,现在再额外开销132亿令吉,总开支又增加6.2%,不是一个好兆头,特別是公务员薪酬的增加。

我翻阅21个部门和机构的额外开销表,发现一些项目合理,但有一些开销是可以避免的。

譬如,56亿令吉额外开销是用来承担今年石油產品津贴、1亿5千万令吉充作用电20令吉以下的免费电费、1亿令吉用作“我的第一间房屋计划”。这些款项是要减轻人民生活承担,应该花。

此外,农业部追加13亿8千380万2千500令吉,其中4亿8千800万令吉用来支付15%碎米的白米津贴、4亿7千110万2千500令吉为稻米肥料津贴以及提昇稻米產量的奖掖,也花得合理。

但是,改善公务员福利的开销应该一早就列入预算案內,或者暂时展延,比如教育部要求追加的13亿1千436万令吉是为了支付薪金及津贴;乡区及区域发展部则追加调涨乡村发展及治安委员会津贴的1亿5千万令吉的额外开支。

在財务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开支也应该酌量减少,比如装修国会大厦动用1千130万5千令吉;国防部要求额外4亿1千764万1千100令吉作为两艘Scorpene潜水艇履行服务支援(维修)合约的费用。

国会已经装修好多次,为何还修不好漏水问题?

一些开销则缺乏透明度,比如国营电视台取消《马来西亚前锋报》的广告播放时段,导致新闻、通讯及文化部必须向该报章作出865万9千700令吉的赔偿。

谨慎理財和节约不仅是为了国家利益,一旦引起民怨,就可能要付出政治代价。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瑞源

21-06-11 浮罗交怡对话

凯里的推特,推出很多人的问题。

他说:“穆加贝来到马来西亚。我们请这种领袖来,会有甚么收获?我们应该停办这种对话。”

穆加贝(Robert Mugabe),他是非洲最贫穷,最动乱的国家之一,津巴布韦的总统。

我们当然不能排斥贫穷和落后国家。关心非洲兄弟,也是人道情怀;“We Are The World”援助非洲的歌曲,唱了25年,还在继续。

但是,这个国家长期的落后和动乱,是这个领袖所造成,而他也是国际公认最腐败和滥权的首长。

请来这號人物,对浮罗交怡对话,对马来西亚,对世界,有甚么好处?

请他出席对话,意义上,是否代表认可他的作为?

幸好,另一位受邀者,苏丹总统巴希尔(Al-Bashir)事忙,没有前来。

巴希尔因为涉及该国战爭和屠杀,而被国际法庭定罪为国际罪犯;只要他踏足国际犯罪法庭缔约国,就要被逮捕。

大马不是缔约国,可以请他来;但是,他要传授甚么经验给大马,以及其它国家?

浮罗交怡对话是马哈迪时代的產物,要满足马哈迪的国际战略观,拉拢非洲兄弟,展示力量,抗衡西方。

可惜的是,这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意识形態,不但老掉牙,也从来都是一种幻想。

今天非洲比较进步的国家,如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肯雅、加蓬、加纳等国,已经向世界主流靠拢,加入全球化竞爭,推动经济发展,落实民主制度。

剩下的如津巴布韦、苏丹、斯威士兰、莱索托等,政治上是独裁者统治,经济上被遗弃在发展之外。

那么巧,这些国家的首长都受邀参加浮罗交怡对话。

马哈迪下台已经已经很久了,浮罗交怡对话需要办下去吗?

何况,长期千里迢迢的邀请非洲朋友到此一游,对於正在努力应付赤字,减少不必要开支的我国政府,也是捉襟见肘。

如果还要办下去,也要换个方式,和非洲的进步力量建立关係。如果能够请到曼德拉来到,浮罗交怡对话和大马在非洲的地位,马上提昇几级。

当然,曼德拉年老体弱,不太可能远行。然而,非洲有很多杰出人物,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重大贡献,譬如图图主教(Desmond Tutu)、女性先驱马塔伊(Wangari Maathai)、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国际著名经济学家莫约(Dambisa Moyo)等等。

浮罗交怡对话要办下去,总得有个理由。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 20110621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20-06-11 別轻易抹煞莘莘学子

马华总会长蔡细歷在接受某电台专访时表示,我国教育水准下滑,才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中考获標青的成绩,但却无法在更高级別的考试中继续有好表现。

他还说现今很多学生可以“轻易”在SPM中考获全科A+的成绩,但是僱主们却对现今毕业生的平均水准感到失望。

在2010年,全国46万7千970名考生中,有9千239名学生考获全A,而当中363人考获全A+的骄人成绩。既是说全A生佔1.974%,而全A+生佔0.0776%。

我不瞭解也无法將这少於2%甚至於少於0.1%的机率与“轻易”画成等號。如果因为纷纷扰扰的奖学金课题,而硬生生的把优秀考生的努力成果贬值,真是情何以堪?

蔡细歷是不是变相的告诉国家的未来栋樑,他们正在浪费时间精力去考一项水准低的考试?不管他们多么的努力吸取知识,多么认真的应考这唯一的高中考试,成绩单里的特优竟然是不被认同的?

如果你是他们,请明示他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蔡细歷这一番话是多么“轻易”的说出口,多么“轻易”的把莘莘学子奋斗了11年的努力给抹杀了。这句“轻易”可说是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沉重。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燕语 20110620

20-06-11 公款应用得其所

最近財政部向国会下议院提呈2011年附加供应法案,以寻求通过政府在2011年所使用的131亿8千671万3千令吉的额外拨款。所谓附加供应法案,即是政府使用超过年度预算案下的拨款而必须寻求国会通过的额外开支。

这笔额外拨款开支佔2011年財政预算1千628亿令吉的8%,將提高本年度財政预算金额至约1千750亿令吉,因此不是一笔小数目。所以公眾自然对此额外拨款有些许疑惑:这些公帑是否用得其所,以利国惠民呢?

纵观有关当局所列的拨款明细表,有56亿令吉是作为至今年底政府对汽油產品的补贴开销,7亿令吉作为稳定截至今年12月的食油价格,4亿令吉国內食品的补贴来应付国际米价高涨的衝击。因此,就有约67亿令吉是被用在稳定关乎民生物品的价格,让大眾不再为下半年物价將会高涨而担忧。

另外,有13亿1千436万9千令吉作为支付教育部职员、临教薪金和晋级加薪,1亿令吉进行全国培训计划,5千万令吉进行资讯工艺毕业生培训计划。那么,总共有约15亿令吉是用在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素质方面。而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当局花费100万令吉开销来设立赵明福皇家调查委员会,可见政府要树立社会正义的决心。

事实上,之所以有这些格外拨款,是因为有些紧急用途是在有关当局意料之外的。话虽如此,这些额外拨款都是来自人民的纳税钱,因此在应用上不得不谨慎其事。但当我们审视其用途后,就会觉得这些额外拨款与其说是“开销”,不如说“投资”更来得恰当。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怡然 20110620

20-06-11 政治人物在忙甚么?

从小就听说“铺路即等於大选快来了”。长大了发现,大选的风声越紧,路也铺得越勤。大家惊讶和纳闷:平时他们都在忙甚么?

政治人物也积极“造势”,把家务事通通抖出来,昭告天下说:“我们正在很努力地调解我们內部矛盾和纠纷,给我们一点时间,有甚么新进展我一定会向外界报告。”难怪在记者会上,有人忍不住要问:“你们没有內部管道可以沟通解决吗?”

政府部门还在用百货公司的手法,调高物价再以“大减价”之名將货物卖出去。“为了你们,我们决定大放送,但是我可不保证几个月后我们还能不能继续亏本跳楼卖喔!你知道我们的营运成本很高、员工薪水很高……”

还有许多选前现象不能一一节录,但参考过去几十年的新闻也能总结出一个大概。难怪有人会说,我国政治水准还距离英美国家甚远。消费者被骗了几次自然懂得学乖了。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 作者:戴丽佳 20110620

20-06-11 确保上情下达

我国举办2011年浮罗交怡国际对话会,因邀请现年67岁的苏丹总统巴希尔(OMAR HASSAN AHMAD AL BASHIR)出席而引起争议。

于1989年发动军事叛变的巴希尔上任苏丹总统,他于2003年在该国西部的达福尔地区冲突中,犯下种族灭绝罪、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行,被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分别于2009年3月4日及2010年7月12日,对他发出缉捕令,成为首名被通缉的在位国家领袖;但是,他已否认对他的指责,指这是西方阴谋,意图掠夺该国的石油及天然气。

由于巴希称受到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身分,引起国际特赦组织关注,除了要我国政府取消邀请这名军人出身的总统之外,也要我国在巴希尔一踏入大马国土即逮捕他。但是,首相纳吉以我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为由,因此不需要遵循国际刑事法院的裁决。

国际刑事法院是在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简称罗马规约)之下成立;截至今年4月止,全球共有114个缔约国,包括所有南美洲国家,近乎所有欧洲国家和近半非洲国家。但是,3个缔约国苏丹、以色列和美国退出缔约国地位。

设立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是首个永久、以公约为基础的法院,它是独立机构,不隶属联合国系统。它的管辖权限于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犯罪: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及侵略罪。它的财政来源自缔约国、政府及国际组织、个人和企业捐献。

于今年3月,我国内阁决定成为缔约国,表达我国反对战战争罪、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及侵略罪的立场。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在宣布这项决定时指出,大马将成为继东帝汶和柬埔寨之后,第三个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东南亚国家,此举即是配合政府过去在世界各地参与维和任务的精神。

正如纳吉所述,我国非《罗马规约》缔约国,不受到规约的约束,没有义务理会国际刑事法院对巴希尔发出通缉令;但是,甫宣布支持国际刑事法院之际,却作出违反国际刑事法院的举动,令国际社会怀疑我国的诚意及意图,除了产生大马政府是否已准备好加入和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大家庭的疑问之余,也令大马政府成为国际笑话,有损我国的形象和尊严。

这次苏丹总统巴希尔事件,揭露我国各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官员们对国际法律和外交的认知不足,内阁决定成为《罗马规约》缔约国,却无上情下达,让各政府部门有所准备和调整,更重要的是,我国在未来欲签署任何国际规约、公约等,需更认真考虑其后果及影响。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社论 20110620

20-06-11 教育能够不一样

一个JPA奖学金,不仅搞得公共服务局灰头土脸(局内的人根本不当一回事也说不定),更让高挂发亮的“国阵精神”贞洁牌坊婆娑摇曳,险得过近期捕风捉影看似摇摇欲坠的锋芝恋。

为了一洗颓势,重整官威,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决定由守反攻,把矛头转向曾经获得这批奖学金,最终却又不愿回国服务的学生,希望祭出法律盾牌,确保人才回流。

的确,回首上述政策,美其名是期望人才能回国服务,止住这几年血崩似的人才外泻;不过背后动机,恐怕是趁机想整顿奖学金申请者的“素质”,让申请者在填表时得以三思──除非你是永远都不想回来,否则就乖乖地给我服务几年!

奖学金应必贷学金

若是一般的奖学金,规则怎么定,大多是由校方或籍贯会馆自订,没人会干涉。

只是,这个奖学金是国家颁发的,钱的来源不是慈善家捐款或会员会费,而是全马纳税人的钱。对于申请标准,严谨点还是比较好。

以此论推,新条例惩戒得可是好啊!至少“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尴尬不会无止境重演,政府除了能赚回本金外,还能确保更长远的可观利息收入。

若是这样,干脆就把“奖学金”改成“贷学金”好了。

至少名目直接了当,让申请者知道这笔钱有借有还,不用背负“负心”或“跑路”的恶名;否则,拿了光荣的“奖学金”之名,领的却是“贷学金”的实,对哪个单位都不公平。

留住专才答案暧昧

不过,与其不断讨论奖学金奖惩制,倒不如探讨背后的相关意义。

例如,为何这些人不愿回国?是为了逃避还债,还是为了更深远的梦想追求?就算回国后,是否就代表这些人能发挥所长或体现更高的爱国精神?

问题太多,答案无解。一旦涉及更多精神层面的追求,许多问题就变得泥泞浑浊。

就像现在政府究竟希望留住专才还是外劳,答案似乎仍暧昧。

当大马教育制度令人灰心,就连工作环境的多元与包容力也狭隘得无法一展才气,奖学金制度充其量只是一个弊病引爆点,真正核弹中心,才是教育制度的信任与体谅。

说到这,举个例子给你听吧!“这题你不是练了好几遍,笨得喔!”这句话若只要稍微调动几个字,就能变成“你不笨,是这题你得练好几遍喔!”

换个角度,多点包容,教育就能不一样!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郭朝河 20110620

20-06-11 民生问题与大选

经歷砂州选举的“沉淀期”后,朝野又启动“斗爭议程”,为开斋节过后的全国第13届大选进行热身和造势。

7月9日由乾净与公平选举联盟2.0举办的“民主之行”大集会,是新一轮攻防战的开始;慕尤丁就抨击净选盟企图利用大集会挑起贪污、油价及物价上涨等课题,让人民憎恨政府。

显然的,巫统领袖担心大集会將衝击选情,特別是影响城市和游离选民,而国阵需要花费更多资源来进行反击和“消毒”。

儘管国阵成员党宣称做好迎接大选的准备,但是纵观整个政治局势,还未出现適合大选的氛围。

首先,大马和其他国家一样面对通货膨胀的挑战。物价上涨不利国阵,因此政府必须推出压制物价的措施,比如启动青皮书计划、善用荒废的土地,通过增加粮食的生產,抵销进口粮价高涨的压力。

我相信,在削减一些津贴后,包括电费上涨、白糖价格调高20仙、取消C2执照大型深海渔船及9种类罗里的燃油津贴,政府会推出一些帮助中低收入者的利民方案。

不过,在赤字上升的情况下,国阵必须加强財务的管理,向人民传达“政治领袖与人民共赴时艰”的讯息,不只应该杜绝180万令吉设立面子书专页的事件,必要时,也应减薪。

其次是儘速提高国人的收入。物价上涨已经是国际趋势,若人民的收入未相应提高,民眾就面对生活压力。

政府需要更多时间来让经济转型计划发挥效应,因此当务之急是在最短的时间內落实最低薪金制。

第三、解决更多民生课题。民眾日常生活面对的问题,包括治安、教育也会左右选情。

此外,各行业的困扰,譬如买卖二手车必须检验18个项目、罗里运输业者重新註册商用车辆执照,也会引起民怨。

第四、加强管理、减少犯错。在大选来临之际,暴露人为疏漏,就是让政敌增添政治的筹码。

举个例子来说,之前执法人员就在涉嫌卖淫女子的额头或胸部打勾叉,而且不应该发生两名新加坡女郎裸蹲事件,当局应確保前线人员尊重人权。

另外,非法移民漂白行动也必须妥善进行,以免成为另一个大选课题。

我认为,政府和经济转型计划、新经济模式的效应已经淡化,国阵需要有新的、应对通膨和民生问题的方案,来进行更多具震撼性的宣传,以抵销负面看法。

没有人能够预知明年的经济形势,但若要在今年內大选,国阵还须加把劲,来营造大选氛围。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瑞源

2011年6月19日星期日

19-06-11 玩猜猜何时大选?

最近在咖啡店闲喝两杯时﹐时有听到熟客、街坊在高谈阔论政治话题﹐其中何时举行全国大选最为热门。308过去三年有余了﹐即使此时举行大选,已不是所谓的闪电大选﹐不必大惊小怪。

有些政客和普通老百姓,总喜欢在大选日期敲定前作出预测﹐但其日期的预测,是以什么標准为依据﹖可有逻辑性的解释或考量﹖民眾的预测,也许纯粹只是好玩心態,隨便说说而已﹐猜错了也没人指责﹐没人会记得你的“伟大预言”吧﹖

但在野党领袖这么关心大选日期﹐其真正目的为何﹖是否在提醒人民﹐在大选那一天,记得“打倒国阵﹐捍卫大马”﹖然而﹐在野党本身是否已做好万全准备面对大选﹖所谓的准备,又是以什么策略为首﹖难道又是使用一路来的强项……挖国阵“痛脚”为主﹖

治国方针为何?

没错﹐国阵的“香港脚”確实难医﹐经过一场政治海啸﹐受到严峻考验后﹐岂有不急速抢救的道理﹖难道三年多以来﹐国阵仍然毫无可取之处?反观在野党的“野”心已越见明显﹐一心只想执政中央﹐迈进布城。但你们的治国方针为何?民联成员党的团结仍让人质疑,政策上暂时还存有矛盾,倘若轻易入主布城,是福是祸还言之过早。

笔者认为,无论大选何时来临﹐始终会到来﹐与其关心何时大选,不如多为民眾付出﹐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已落伍。国阵的“糖果政策”已明显失败?在野党仍然靠挖掘敏感课题、幽默言语取悦民心,这样就想当政府?未免过于自信吧?除了会讲,民联领袖也应多做事,学习如何接受支持者的意见,因为政治意识不是你们的专利,民眾一样有自己的看法,不然为何他们会选择你们?如果忽略民眾所望,也许大选成绩揭晓时才恍然大悟,但还是摸不著头脑,究竟问题出在哪儿?这样未免太可悲。

大家都异口同声说:快了,大选快到了,一天一天过去,当然有一天会到来,有的猜八九月份,猜对了也没奖品拿。笔者也来凑个热闹,或许来届大选会在今年的111111也说不定!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陈耐成 20110619

19-06-11 为何要聘请女佣?

在我国工作的眾多印尼女佣,有好有坏。根据报章报导,负面新闻比正面的还多出几倍。印尼女佣工作怠慢、无故逃跑、引盗入室、偷窃、虐待小孩和老人……类似新闻不曾间断。聘请印尼女佣就像在家內摆放一枚计时炸弹,不知何时会爆发?不解为何大马人非聘请女佣不可?

印尼女佣的工资廉宜,所以得到眾多大马家庭,特別是受到双薪家庭僱佣,方便处理家务、照顾小孩和年迈父母。在国际市场上,印尼女佣供不应求。高素质的印尼女佣寧选择到老远的香港工作,赚取每月约4000令吉的工资。相反地,到我国工作的印尼女佣,工资只有区区数百令吉。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到我国工作的印尼女佣,其素质绝对不及到香港工作的印尼女佣。

隨著印尼女佣供不应求,加上获我国家庭青睞,印尼政府身为女佣供应者(货源),向我国开出种种惠及女佣的条件,全面照顾和维护印尼女佣的权益。据人力资源部长在印尼签署最新的谅解备忘录,大马答应印尼政府在女佣课题上开出的条件。但这场谈判结果偏向印尼女佣,造成大马僱主日后成为永远的大输家。

聘请印尼女佣並不便宜。僱主每月需缴付数百令吉工资,还要提供三餐、衣服、日用品、医药福利等,得花上至少1000令吉。要是有关女佣安分守己勤奋工作,那是僱主多年修来的福气。若女佣工作態度懒散、爱与僱主斗嘴、故意做错家务……那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家中有女佣,大小事务都有劳kakak,养成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长大后无法自立。最近有报导说新加坡的阿兵哥,把兵营的背包交託女佣照顾。当国家有难,我们能对这样的阿兵哥有奢望和祈求吗?

与女佣同住一屋檐下,一点也不简单,双方需要多互动和谅解,才不至于引发不必要的衝突和误解。若是能够自行处理家务,何必自寻烦恼聘请女佣?与其聘请女佣,何不考虑聘请女管家或钟点女佣?至少后两者比前者好几倍。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前印尼女佣僱主 20110619

19-06-11 美哉華校之名

前幾天看到新出爐的《循人學校史料彙編》,才發覺又有一間華校進入百年大壽。

從1904年中華學堂算起,已有尊孔、育才、坤成、大同等渡過百年,接下來二三年內將有甲洞、循人、吉華、崇華、中化、培元、(巴生)中華、三育等校陸續登場,可謂洋洋盛觀,是其他源流學校所無法比擬的。

一百年在歷史長河里並不長,但二十世紀卻是巨變的大時代,其意義非凡。東南亞各地也有創立更早的華校,但它們不是早已夭折,便是只剩一枝獨秀。只有本邦的華校,能夠成群成串地競秀百年風情,這即使在中港臺也屬於少見。

百年校史所展示的,不只是悠悠的歲月滄桑,更是一份對崇高理念的執著。這里面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值得大書特書,即便單從各校校名也能領會一二。

走遍中港臺兩岸三地,才發覺本地華校校名之美,美得令人動容,足以沉吟百代。這些名字所銘刻的,是先輩們的高瞻遠矚,以及無盡盼望。如果把它們排列開來,可以譜成一篇篇美麗的文化樂章。

有些校名烙印了當年的歷史情境,例如尊孔學校,便和當年的尊孔運動有關;吉打的覺民學校,是為紀念革命烈士林覺民。又如中華、中國、建國、維新、三民、中山、中正等系列校名,則與推翻帝制、肇建民國的時局有關。更有不少學校紛以共和、平民、公民等為名,反映了追求民權平等的新思潮。這些校名皆感召於當時的時代精神,共同見證了清末民初的劇變風雲。

有的校名則是精深義理的簡賅,它們或出自經典,或萃取成語或名言,以表達教育的理念,甚至是文化的核心。例如循人學校,很明顯是出自《論語》「循循然善乎誘人」句,這是顏回對孔子的最高讚美,「循」、「善」、「誘」三字層層迭進,道儘教學最高法門。又有寬柔學校,出自《中庸》「寬柔以教」句,「寬」 、「柔」二字,正是教育之正道;再有坤成女校,則本於《易經》坤卦「坤作成物」,坤為母為女,萬物所以資成,其義大哉,可見當年立校之氣魄。

《大學》這部小書為多個校名所本,如北馬的日新學校,典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句,意即每日不斷地革新進步,與時偕行;還有不少的明德、新民學校,各出自三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可謂立義高遠,志在天下蒼生。上舉覺民校名亦同「新民」之義,雖為紀念烈士,其義實本於《孟子》「天之生此民也,使先覺覺後覺」。登嘉樓與霹靂州的維新學校,則出自《詩經》「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這是影響深遠的天命觀與革命思想,日本明治維新和清末維新變法的精神皆本此。又有多所中正學校,雖與時局有關,然其義源自《易經》「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校名彰顯前人苦心

又有寓示修德功夫之校名,如怡保三德學校,合取於《論語》「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三達德,為君子修身之全德。檳城有一間時中學校,見於《中庸》「君子而時中」句,此儒者最大本領,亦最難之事;吉隆坡有力行學校,采自《中庸》「力行近乎仁」句,強調行仁之方在踏實篤行。霹靂州有修身學校,直點出教育的根本在德行;太平華聯前身的修齊學校,則是《大學》八條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萃。吉蘭丹中華前身為務本學校,此即《論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涵意也美極了。

君子獨學則陋,故檳城有一間輔友學校,語出《論語》「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寄盼學子們合群切磋,相輔成仁;還有一間麗澤學校,取自宋儒呂祖謙所辦之麗澤書院,此名源於《易經》兌卦「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其意涵適與輔友相輝映。霹靂巴沙有一間彬如學校,從古人常用的「彬彬如也」句來,原典出自《論語》「文質彬彬」,意指文質兼備,風采迷人,這才是教育最美的成果。又雪州有間敦化學校,源自《中庸》「大德敦化」,為教育至高之成就。

馬來甲培風學校之名亦極美妙,源自《莊子》「而後今乃培風……而後今乃圖南」,華人之南移半島,乃效大鵬鳥「圖南」之凌雲壯志,文教將隨其「培風」萬里而南下。新加坡有道南學校,為福建會館所辦,典故出自宋儒程頤送其弟子楊時南歸福建時嘆曰:「吾道南矣!」據此,其名寓有文教暨化南洋之義。檳城則有潮州人所辦之韓江學校,雖取原鄉地名,此地名本為紀念「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韓昌黎,可知此校名藏有傚法韓子以起文道於南邦之微義。上舉寬柔中學「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亦涵此義,且其位處亞洲大陸最南端,命名堪稱巧思。其他諸如輔南、培南、南華、南僑、南開等系列均屬此類命名,莫不著義於華族圖南之心志。

再看霹靂金寶的培元學校,取意於培固本元,「元」為天地始生之理,「培」為厚積功夫,此撮《易經》乾卦之精義,目的在使天地萬物「各正性命」。檳城有養正學校(早年彭亨文冬與新加坡亦有),正出自《易經》蒙卦,所謂「蒙以養正,聖功也」,養正即正其性命,為儒家最深的教育論。達此聖功則天地位而萬物育,故霹靂近打有所三才學校。天、地、人為「三才」,為《易經》闡發之奧理。三才立而天下平,故沙叻秀有大同學校,此本《禮記》大同篇,是人類文明的最高理想,也是當年「以建民國,以進大同」的時代願景。至此,便是《書經》所標示的「協和萬邦」之境,檳城有一所協和學校,其義本於此。前人立校之格局,豈是今人所能想像的。

以上略舉數例,其他的如鐘靈、育才、育民、育群、育華、培正、培才、培英、培德、崇正、聖心、啟智等等華校之名,皆有義可說,有美可尋。這些校名之美,不僅美在外表之名,也美在內在思想,更美在背後的先賢之心。

美哉此無上的無形資產,值得我們驕傲,更要讓我們好好反省。文化建設非百年不為功,前人如此苦心孤詣,立下深厚根基,但今日舉目所見,儘是破碎的中文與膚淺的文化,百年靈氣漸失,令人黯然感傷,愧對先賢矣。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陳良 20110619

19-06-11 父亲是儿女榜样

《新海峡时报》周日社论肯定父亲的地位,父亲是家庭成员生活的榜样,是孩子未来家庭生活的参考。

父亲,在家庭中极为重要,如果父亲能给孩子立下好榜样,儿子长大后将成为可靠的丈夫,女儿也知道世上好男人的标准,她们长大后,不必成为“妓女”也能享有幸福的婚姻生活。

在社会印象中,尽管父亲的地位是一家之主,但父亲的地位远不及母亲,即使是在21世纪,这种性别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一首来自威廉华莱士的诗曾说:“一双摇摇篮的手,摇动整个世界”,人们立即联想这双手是母亲的手,但这是旧时代的情况,如今,在双薪家庭中,父亲需要兼顾起家务和抚养的工作。

相比之下,单亲爸爸把孩子抚育长大的例子,远不如单亲妈妈多。

也因着一些原因,一些男人或女人配得庆祝父亲和母亲节,有些则不配。

父亲,一如母亲,因着他们关爱子女,他们都是“父母”,否则,他们只是“人”而己。

文章来源:摘自《新海峡时报》 20110619

19-06-11 马来西亚族

让我们做个小实验,问问我们身边的朋友,来世投胎要成为甚么人?

我曾经问过好多朋友,绝大部份华人要继续要成为华人。我问为甚么?因为,华人有五千年歷史,是龙的传人。这是標准的答案,回答的时候有些还感到骄傲的,越年长的华人越感到自豪。我也问马来朋友同样的问题,绝大部份要继续成为马来人。为甚么?因为,马来人有伟大的歷史及优良的回教教义。这也是標准答案。问一问印度人,答案也大同小异。

在马来西亚泛种族主义的社会里,种族是一件大事。种族是身份认同,集体歷史记忆:种族是团结族群的基本条件。当梳邦再也州议员杨巧双要求在她新生小孩的种族栏上填写“马来西亚族”时,顛覆了马来西亚既成的社会制度。杨巧双的丈夫是印度人,他们的小孩是混血儿,不是纯华裔也非纯印裔。混血儿在马来西亚將会越来越普遍,他们到底属於甚么族群?杨巧双是马来西亚新生代政治人物,理念是从马来西亚人出发,所以坚持要在小孩报生纸填写马来西亚人,却遭到注册局官员拒绝。马来西亚没有“马来西亚人”,这不是闹笑话吗?但是,在现实的马来西亚,这是確实每天都发生著。

追溯歷史,这种身份认同是欧洲民族主义兴起导致的。17世纪的欧洲国家为了对抗天主教会的霸权,纷纷起义,兴起了民族邦国(nation state)。第一个摆脱天主教会掌控的国家就是英国。英国后来迅速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在殖民的国家也有效的运用民族主义,把殖民地的人民以族群区分,来分化殖民地。殖民地里的人民分裂,英国就可以继续轻易的管制殖民地,变本加厉演变成现在的种族主义。

马来西亚各种族就是在这个歷史背景下被分而治之。独立后,我们继续沿用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之分。有人说这是国阵政府继续分化人民的伎俩,所以,人民必须继续支持以种族为基础的政党。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进步了,种族之间通婚,身份认同感已经不一样。为甚么马来西亚还不能走出种族主义这个17世纪殖民主义的產物?为甚么种族栏还必须填写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或其他?为甚么我们不可以填写马来西亚人?

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填写“马来西亚族”后,有多少马来西亚各族群人民会填写“马来西亚族”?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 作者:沈志勤‧20110619

19-06-11 从严父到奶爸

比起母亲节,父亲节总是容易被忽略。不管孩子是否回家陪伴过节,各位父亲,父亲节快乐,您们辛苦了!

每一个年代的父亲,形象都不太一样。像我这一代的父亲,虽然已不再专制、封建,但仍让人敬而远之,难以亲近。

在我的印像中,父亲总是安静地坐在窗前看报纸,硕大的身影文风不动,却散发慑人之光;有时,父亲也会把双手放在背后,在屋旁踱步,像在想甚么,但我从不敢问。

我们之间常是驾驶座与左侧乘客座的距离;父亲送我上学,在密闭的车子內,十几分钟的路程,常常是两人静默不语,有好几次,想跟他聊天,但却鼓不起勇气打开话闸子。父亲是沈默之人,只专注地开车。

跟父亲缘份並不长,我高一那年,他就过世了。但是,我仍记得,在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时的情景: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父亲床边,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没有戏剧性地哭喊“爸爸,不要走”,没有祈求老天把他留下,甚至连眼泪都没有掉一滴。事后回想,总有一丝的愧疚与自责,觉得父亲的离开是自己当时不够努力,没法阻止死神带走他。

我有时会想,如果父亲没过世,我们父女的关係是否会改善?我会不会时不时打电话给他向他撒娇?

上一代的父亲,延续父权社会中父亲的传统角色,严肃、不苟言笑,每天为生计奔波,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期。

如今,身边很多朋友都升级当父母了,看到新一代父亲,从替孩子换尿片、洗澡、喂奶,事事都亲力亲为,分担妻子的工作,明显地看到父亲的形象已有巨大的改变。从严父到奶爸,也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迁;现代家庭夫妻都要上班,照顾小孩的工作不再只是妻子的责任,夫妇分工合作,不但可以一起参与孩子的成长,也让一家人的感情更亲密。

朋友的小宝贝喜欢把小脸枕在爸爸的肩上看爸爸背后的世界,爸爸厚实的手轻抚著小宝贝柔软的背脊,那么地安全、舒適,看到这个画面很感动,我相信,父亲的这只手將一路支撑著小女孩长大,看尽世间各种悲喜风光。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蔡思洁‧20110619

2011年6月18日星期六

18-06-11 敦马父子评回教党

回教党党选的结果,使到前首相马哈迪和其令公子慕克力大感不爽,马哈迪说行动党主席加巴星成了大赢家,因为加巴星反对回教国,主张建回教国的回教党派系因此被逼下台;慕克力则说开明派掌权不利于巫回会谈,不利于马来人团结。

马哈迪的话,可清楚嗅到他满腹酸溜溜,因为不甘于加巴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但加巴星说他对回教党没影响力,反指敦马的话含有不明的动机,大概是要在行动党和回教党之间挑拨感情吧。

事实上,反对回教国的并不单止加巴星一人,也不止于行动党,若问问华人,十个之中最少有九人反对回教国,不但反对回教国,也反对建立佛教国或基督教国。所以当马哈迪在2001年9月(民政党代表大会开幕礼后的记者会)突如其来说:我们已是回教国时,华人即群起表示不同意,只有林敬益认同敦马的话,林良实则闪烁其词。

直到现在,民政党和马华也摆明车马反对回教党的回教国,但对巫统的回教国仍模棱两可,不像加巴星和行动党之旗帜鲜明反对任何方面的回教国,也反对一切宗教国之议。

回教国已无法吸引选票

其实,马哈迪的“我们已是回教国”和回教党的回教国,都是政治手段,都是志在吸引回教徒的选票。

从去年的补选中,回教党看出在西海岸马来社群中,回教国也没有市场,但却赶走了华人票,马来人支持巫统也并非因为“我们已是回教国”,而是因为巫统打发展牌,连带也吸引了华人票,毕竟发展重于宗教。

任何政党都不会知错而不改,巫统在3·08大选后推动转型,是知错能改。回教党中央代表发觉回教国不但不能吸引选票,且弊大于利,当然须改变路线,于是推举开明派掌权,这就是改,是转型,是要求党的永续经营,与加巴星无关,别太抬举他吧。

至于慕克力说的不利于马来人团结则反映了他仍有种族主义,而且他认为回教国有利于马来人团结,这可就好笑。

以宗教团结人民是错觉

马来人就是回教徒,这无疑义,但回教徒可不见得就是马来人呀,世界各地都有回教徒,什么种族都有,中国回教徒比我们总人口还要多,欧美白人也有信仰回教的,但不见得凡回教徒就必然团结,就好像佛教徒﹑基督教徒不会自动团结,同一种族,同一宗教,却斗得你死我话的现象何处无之?奥萨马明明是给美国人杀死的,巴基斯坦人却拿自己人来出气,杀同一信仰的自己人来作“报复”,也可见宗教不是团结的因素。

发生在西亚的恐怖袭击,杀人与被杀的也大多有同一信仰,可见有相同宗教者并不保证必能团结,我国佛教徒﹑基督教徒不也分属朝野政党么?慕克力以为宗教可团结人民,那是很大的错觉,这想法比回教党中央代表落伍得甚远。

相反的,回教党在开明派领导下,更能把不同信仰的人民团结起来,也发挥了宗教博爱人类的精神,至少不好像慕克力把宗教政治化,只求团结单一种族。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罗汉洲 20110618

18-06-11 “一个榴槤”和“一个果园”

话说某农村有个果园,园內种植了多种果树,有榴槤、木瓜、山竹、红毛丹等等。某天果园主人4个儿子来到果园,老大喜欢吃榴槤,于是建议果园只种榴槤;但老二爱吃木瓜,建议只种木瓜;老三立刻反对,因为他喜欢山竹,要全种山竹;这时老四力排眾议,认为种红毛丹最能赚钱……

他们爭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惊动老爸走过来看个究竟。最后老爸认为,多元化种植多种果树,最合经济效益,最能迎合买客的多样口味,因为任何单元种植的果园,都无法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

“一个榴槤”无法满足市场,“一个种族”同样无法面对全球化趋势,惟有“一个果园”和“一个地球”才最贴近市场,和达到人类大团结的理想,共同携手合作,国家才有明天。

种族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常言道︰“苛政猛于虎”,种族主义政治犹如一头凶猛的老虎,早已被有智慧者和文明世界唾弃。种族主义论调已在歷史的大轮下被辗碎,被洪流冲走,任何欲重蹈覆辙的愚者,都应受到谴责,因为他们不但破坏国家的安寧,也让人类的文明蒙羞。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无缺 20110618

18-06-11 华人婚宴种种

咱们华人办婚事喜宴已成风气,姑不论是孩子结婚、女儿嫁人,皆会大事宴请亲朋戚友。

原本家有喜事邀请亲戚好友参与其盛是件好事,但现在许多人的宴请已丧失其真諦,他们是为宴请而宴请,或存有其他议程。

现今社会的婚宴,越来越失去传统习俗与观念。好像不论主人或宾客,他们穿著黑色衣裳赴宴已司空见惯。为什么会那样?是赶时尚、赴潮流?

日前参加老同学孩子的结婚喜宴,很开心能与阔別数十年的老师、同学敘敘旧、话家常。当即將开宴时,信主的主人家竟叫所有的宾客起立祷告,求主恩赐美食、平安……

无怪乎同席者调侃地说,我们是有包贺礼来吃这餐,怎么会是上帝恩赐?

这是平生首次面对出席婚宴得依宗教仪式进餐。也真不知高谈自由平等的知识分子,怎么向自己交代?怎么不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邇来,一些小市镇办婚宴者,为了充阔气,搞高尚,竟然將喜宴设在数十里外的大城市、名酒家。

这种虚偽的思维,也真苦了宾客。他们得舟车劳顿赴宴,对无车、不认路及老人小孩多么不便。这种劳民伤財的玩意,叫人太沉重。

咱们的婚宴不准时开宴、卡拉OK超分贝疲劳轰炸、食物过剩(所幸邇来已越来越多人打包剩余食物)成垃圾、饮胜高歌伤身心……

结婚是一家人或两个人的事,为何搞到不少人接请柬如接“三万”,赴宴非愉快轻鬆嚐美食呢?

结婚不请人行吗?设不收贺礼的自助餐行吗?或仅请双方家族的成员行吗?或將办婚宴耗费的金钱,捐献给学校或慈善机构,那不是更意义深长?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吴真理 20110618

18-06-11 拿督翁糾正馬來人思維

前首相敦拉薩當年逝世時,幾乎一貧如洗。身上值錢的「流動資產」,似乎只有拉蒙.馬塞塞獎這獎牌。他沒有足夠的金錢支付在英國的醫藥費。他逝世後,還需要政府提供妻兒一棟房子安身。國父東姑阿都拉曼逝世時,也一樣窮困潦倒。他生前多次得到前沙巴首席部長敦慕斯打華哈倫的經濟援助。


讓我們以一位更平民化的領袖,前教育部長基爾佐哈里為例子吧。他生前掌權時,作風總是備受爭議。至到他去世之後,民眾卻發現他只在首都白沙羅高原擁有一棟房子。而他對那棟房子的產權,其實也是受爭議的。他被迫離開那房子,搬入一間公寓,最後也死在那間公寓裡。

這些例子讓我們看出,大部分第一代的巫統領袖是無私的,在掌權時享受的各種優待,但退休後什麼都沒有帶走。比起他們,現在巫統領袖的作風可說是大相逕庭,而原因只有一個。巫統已被一群才幹、經驗不同的領袖所接管。他們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為社會服務的經歷較少。

這麼說可能令人驚訝,但我希望目前的巫統領袖知道,如今人民愈加強烈的印象是,目前的巫統領袖由一班狡猾的政客組成,只想坐享其成享受先輩努力的成果。

我們應該做的,是確保1946年巫統創立時的理想能與時並進。打開封閉的思維,拋棄積弱的傳統迎接現代化。這正是巫統創黨人拿督翁惹化那「糾正馬來人」運動的宗旨。

讓人悲哀的是,馬來群眾的思維多年來改變不大,罪魁禍首正是巫統。巫統必須獨自為馬來人思想的倒退負責。如果說馬來人多年來一直都在沉睡,如今巫統更給了他們安眠藥,讓不斷轉變的世界與他們擦身而過。這些年來,在巫統的努力下,推動民族進步的啟發性思維,已逐漸淪為受圍困的偏執和本位主義。

讓我們看一看我國自由戰士再納阿比丁阿末(Za'ba)身前說過的一段話:

「我並非以哀傷的旋律向大家訴說,
馬來人是個逐漸沉淪的民族,
我只是希望沉睡中的靈魂,
能覺醒在這光明的時光努力向上;
我並非以哀傷的旋律向大家訴說,
該如何促使馬來人進步,
我要所有馬來人記得,
大家生活別滿於現狀。」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转载 作者Mohd Ariff Sabri Abdul Aziz
出自作者部落格(sakmongkol.blogspot.com) 01/06/11

18-06-11 自己放的火自己救

请听听马华领袖对华人有什么话说:华人不会感激马华的贡献、有事找马华,投票却支持反对党、想要有华人在政府里面,又想有强大反对党,思维好像战略家、马华把华人的问题带上内阁和地方政府讨论,华人却支持反对党……。

看来,华人思维紊乱、矛盾,而且不懂得感恩。

然而,稍为想一想,华人的思维毫不矛盾,政府里有华人代表与强大反对党,这种思维符合民主制度,假如因为扶持强大的反对党而弄到政府里没有华人代表,那就只好怪政府里的华人政党不争气,令华人太失望,令华人觉得政府里有没有华人代表都无所谓。

其实,以目前的政治模式而言,不论政治情况怎样变动,政府里必有华人代表,且不说国阵中有华人政党和多元但以华人为主的政党,所以国阵政府里必有华人,就算民联执掌中央,也仍然有华人在政府里,因为行动党和公正党都有华人。

所以,无论国阵政府或民联政府,里面必定有华人,只看这些华人能不能履行代表华人的责任吧了,而他们能不能履行责任就决定了能不能继续得到华人的支持。

问题多始作俑者为谁?

换言之,任何华人或华基政党若得不到华人支持,那是因为华人认为它们起不了作用,对华人帮不上忙,政党如遇上这样的情况,应反躬自省,不要一味责怪华人不懂感恩。

另外,相信马华确实把华人问题带到内阁与地方政府讨论,寻求解决,就像蔡细历说的“巫统也时常把马来人问题带上内阁与地方政府”一样,分别在于巫统能解决的多,不能解决的少,马华则相反。

更关键的是,马华有没有自问过: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为什么旧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又涌现,到底是谁造成这样的现象,始作俑者乃何人也,当今马华有回天之力吗?

一言以蔽之,这一切都起源于马华当年一子之错,以致今日满盘落索,这里不能细说从头,只能大略言之。

应该是1954年的事,马华总秘书陈东海没有把华团委托的备忘录,交给英国殖民部大臣莱特顿和国会议员,顿时令华人对马华痛心疾首。

争取权益时步步后退

1959年,林苍佑在内外夹攻下辞去总会长职,马华从彼时开始,在语文和教育政策上与华社就大相径庭,华人要一斤,马华最多只肯要求四两。

1961年,陈修信在外力撑腰下出任总会长,对华文教育更步步进逼,腰斩华文教育系统,逼华文中学“独立”,华人先贤以百年精力建立起来的中学,竟在独立后被排除于国家教育体系外。

到了1960年代末期,华人要建独大,马华不支持,那就应保持中立,谁知它却摆明对着干,冷言冷语说独大要办成直如铁树开花,逼得华人与马华切割关系。

然后是1970年代的经济政策、聘用公务员政策,马华何曾负起过维护华人权力的责任?于是华人的问题乃如滚雪球,原来马华是始作俑者,它今日所谓为华人解决问题,有如自己放了火自己救吧了,怎可期望华人感恩?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罗汉洲 20110615

18-06-11 透明化政府开销

旅游部花费180万令吉在面子书设立“Cuti-cuti 1Malaysia”专页,通过面子书社交网络向全球5亿用户宣传大马旅游景点,促进大马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这项开销最近受到各界,包括在野党议员的质疑,在面子书上打广告是否需要过百万令吉?

身为旅游部长的拿督斯里黄燕燕医生,挺身捍卫旅游部,指有关开销是物有所值。而反对党议员则继续向黄燕燕“开炮”,要对方解释每项开销的用途。

人民有知权

双方经过一轮“舌战”,此课题广泛引起人民关注,最后闹上內阁,並要求黄燕燕针对180万令吉开销作出解释。黄燕燕也在週六凌晨发文告作出交代,指称內阁已接受其解释。

上述事件应作为一个借镜,政府部门及属下机构日后在推行任何计划时,都必须透明的向公眾清楚交代有关拨款的用途、计划的成效及回酬等等,以免人民被蒙在鼓里或產生质疑。

政府在每年的財政预算案中,擬定各政府部门的拨款数目。2011年財政预算案的总拨款为2120亿令吉,意味著每个政府部门获得上亿令吉的拨款。

纳税人监督

我们认为,纳税人有权知道政府各项开销的细节,对纳税人而言,政府所花费的每分每毫,都不能浪费。

因此,每个政府部门推行的计划、如何花钱都必须清楚向人民及纳税人清楚交代。

遗憾的是,人民普遍印象,认为凡是涉及政府的工程,其费用將比市价高出几倍至数十倍。

因此,政府当务之急是透明化公开各项开支的用途,每个政府部门及属下机构应在其网站上公布每月的经常开销及帐目,让纳税人直接监督及评估政府的花费,而且也能制止贪污、舞弊、滥用公款事件发生,挽回人民对政府的信心。

文章来源:中国报社论 20110618

2011年6月17日星期五

17-06-11 不要忘了喝杯凉茶

旅游部花费180万令吉在免费的面子书架设粉丝专页,引发网民鞭挞;旅游部长黄燕燕解释那包括在面子书行销及打造大马旅游品牌的开支。

朋友揶揄我:你又可以骂人了。

我一笑置之。但回头想想,的確,这些日子来,引发骂战的话题,还真不少。

谷歌直译,啼笑皆非,民眾又笑又骂。

奖学金乱象,乱七八糟,民眾你骂我骂。

虐儿虐佣,天理不容,民眾痛骂不已。

色魔淫乱,千夫所指,民眾骂声四起。

黑心食品,伤天害理,民眾忧之骂之。

裸蹲风波再起,丟脸丟到国外去,更是引来两岸齐骂。

骂、骂、骂,你骂不平现象,我骂贪官污吏,他骂奸商乱人,骂到口水都乾了,有时难免情绪失控,不屑中还流露了某种傲慢。

很多时候,我都想装作若无其事,虚偽地装冷静、装理性,不想人骂亦骂。

然而,外边骂声不绝於耳,我再怎样装聋作哑,也无法心静如水。

我其实很想多写一点好人好事。只是,这个社会,似乎已被政治所捆绑,总是荒谬的乱象横生,呈现乱七八糟的困局,让人很想逃离。

政治是管眾人的事,我们的生活既然离不开政治,也就无法眼不见为净;既然无法闭上眼睛,我们就无法睁著眼睛说瞎话。

但很多事情,你横看竖看,都像是老故事的翻版,如人为的疏失,如人为的偏差,如人为的歧视,如人为的明知故犯。

於是乎,我写来写去,你骂来骂去,好像也都是在炒冷饭。所有的事件,所有的问题,所有的现象,看起来都是那么熟口熟脸,都是如此大同小异,了无新意,只是换了时空,换了主角而已。

所有的问题,虽然都是老问题,但都没有获得解决,前一个还吊在那里,下一个又纠缠上来,日复日,年复年,慢慢地,小病遂变成大病,大病则恶化为缠绵老病,怎么医,也无法断根了。

活在这样一个充满问题的社会里,你能怎样?

你可以选择麻木不仁,或者选择无奈屈服;你也可以拒绝麻木,坚持寻找公平和正义的热情。

但忿忿不平之余,我们仍得面对现实,並自我反省和检討:骂倒了一切否定了一切之后,是不是所有的问题就消失了?除了骂人之外,我们又提供了多少建设性的意见?

最近天气闷热,人心难免浮躁,火气很大,动輒就想骂人。只想奉劝大家,不要忘了喝杯凉茶,消消气!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617

17-06-11 都是谷歌的错!

“我的第二家园计划”中文版官方网站翻译出错,旅游部副秘书长说,是因为承包中文翻译的公司使用谷歌翻译系统直接翻译。

大马之前因欢迎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布景板中文欢迎词翻译而出糗,首相署证实是官员草率使用谷歌翻译出错。

常自以为是中、港、台外保留中华文化最完整的国家而沾沾自喜的我国,海外扬名的中文作者不少、新一代就读华小的华裔甚至友族人数也多,但我们官方的中文水平却“低”得让人汗颜,出丑出到国际上了,看来千错万错都是谷歌的错,官员充其量只是错在太信任谷歌和太草率使用“谷歌”翻译!

这种有辱国体的错误,有人或有单位被追究吗?我们不知道,因为没公布。

按旅游部副秘书长所说,因为该部门没有谙中文的高级官员,而解决方法则是未来会要求“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计划”亚洲机构,或是大马驻海外旅游局谙中文的官员进行双重检查,避免犯下同样错误。

印象中首相署或外交部则没针对未来如何避免类似糗事继续出现提出解决办法。

国际化需精通中印语

翻译与审阅翻译都是专业工作,它涉及了各部门所要传达的准确信息,许多时候非一般性字面翻译可以处理,因此审阅翻译成果者除了必须精通有关语言,也必须对各部门的政策与计划有一定的认识。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即将成为先进国的多元种族国家,无论是对内、对外的沟通或是基于尊重本国各族人民,或甚至觊觎中国与印度等海外的庞大经济市场,都需要有精通中印文的官员,可惜的是,各部门虽然都有各自的公关部,但向来都只懂国语和英文,甚至英文程度上得了台面的也不多,更何况是精通中文和淡米尔文者?

经过上述经验后,政府部门,尤其是需要与国际社会频密接触的部门官员体制内,应设有中文与淡米尔文或兴都文的专才,如果旅游部、外交部、首相署、文化部、国际贸工部这些部门因预算无法拥有自己的语言专才,我想主管资讯通讯的文化部也必须设立此单位,为各部门提供专业的翻译或审阅,以保国家颜面!

宜致力打破种族藩篱

见微知著,上述文件翻译失误不但突显政府行政在处理官方文件上的缺点,也同时带出国家公务员体制在落实多元文化社会政策上的严重失衡。

时至今日,无论首相和各部长如何提醒官员扩大邀请与接触面,尽量邀请各族出席官方所主办的汇报、会议与节目,除了马来民族,其他各族鲜少出席的情况仍然严重,值得关注。

究其原因是我国社会虽然多元,但各族各有天地,族群区隔严重,鲜少交流,以马来人为主的公务员自然在接触他族方面面对困难;其二,官员不愿多做一点或多踏出一步的懒散敷衍工作态度也是原因。

数年前国会成立了种族团结特别委员会,也巡回全马收集了民间反应,就不知至今有关报告是否还供政府参考?对于解除种族藩篱的努力是否有在进行?

去种族化不应流于口号,去种族化的诚意,呈现在政府的每一个政策与行动。

翻译错误出丑一事,背后所带出的和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一天不解决,“一个马来西亚”都只是口号。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周美芬 20110617

17-06-11 应该吃些什么呢?

曾几何时,“吃”成了那么难的一件事,不是难在“找吃”,而是难在要找到能够安全吃下肚子的食物!

以往,经常看到中国方面出现许多加了化学物质的黑心食品,一下子有黑心包子,一下子又有黑心粽子,能吃的东西,前面就有可能再加上“黑心”两个字。当时,还暗自庆幸,幸好这里的商家还不至于那么“黑心”,吃的虽然贵了点,但如果是安全的那也就值得了!可现在,我可不敢这么想了,甚至怀疑,过去三十年里,我究竟吃了多少“有毒物质”到肚子里?

有机蔬果会较安全

本地黑心猪肉揭发以来,已经有一个月了,但这场风波依旧是涟漪不断。如今,卫生部的跟进调查发现,许多人都爱吃的知名猪肉干竟然含有过量的亚硝酸盐,虽然这并不表示这家厂商就是使用黑心猪肉,但是严重超标的亚硝酸盐怎么还能让人吃得安心呢?有关商家已经第一时间站出来道歉,愿意接受顾客退货,并承认这是生产线上的疏忽,承诺往后绝对不会再发生,然而,消费者心中的疙瘩已生,又怎么能不担心呢?

还有,台湾的塑化剂惊云、过往的瘦肉精等等,不论是生的还是包装的、本地的还是进口的,食物的安全性仿佛失去了把关;说到蔬菜水果,同样也得提心吊胆是否含有过量的农药。当然,如果你的钱袋丰厚,绝对可选择吃有机蔬果,相比之下应该比较安全了吧?

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如今消费者已经不能单靠肉眼来判断了,但难不成,我们这些消费者家里还得自备一套检测仪器,仔细测试每一样买回来的食物?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别说没那个钱,更没那个时间啊!

严密检查以策安全

所以,消费者能依赖的就只有卫生部的把关了,只是这个关口的把守严不严谨,值不值得信赖,这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了!消费者只能给予完全的信任,一旦经过卫生部测试证实是安全的,你就得相信,否则,还真的是什么都不用吃,成仙了!

就不知道,负责把关的单位是否也了解到本身的重要性,积极地扮演好这方面的角色,而不是总要等到别人揭发后,才后知后觉的去做些跟进调查检测。不晓得,风平浪静的时候,这些把关者会否主动出击,到市面上突击检查,确保市面上印有合法盖章的食物全都真的是符合安全标准,消费者可以放心的吃。这样也才不负消费者的全盘信赖啊!

别让消费人到了最后,每每提到吃,就得先摇头一番,大叹,究竟应该吃些什么,才能百分百的让人安心呢?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周秀洋 20110616

17-06-11 非法入境

移民局的態度值得肯定,它对“裸蹲II”做了调查。

之后,总监阿利雅斯说,两名女郎被扣留,是基於她们未持通行证而进入我国,属於合法扣留。

完全正確。

连女郎都承认她们没有盖章而进入大马,当然是非法入境,没有疑问。

但是,这不是重点。移民局的调查,竟然遗漏了两个重要部份。

(一)女郎是在甚么情况下非法入境?

(二)裸蹲是否合法和必要?

问题(一)比问题(二)还重要。

我的意思是,非法入境可大可小,这可以是女郎的问题,也可能是移民局的问题;责任也是如此。

譬如,两名女郎,不会是挖了一条海底隧道,潜入新山;她们也不像逃马一样,游过柔佛海峡,登陆大马。

如果是刻意的非法入境,不但应该扣留,还应该提控才是。

根据女郎的说法,她们来到关卡,进入亮著绿灯的通道,柜台却无人驻守;当时她们误以为已经实施指纹扫描通关,因此,驱车通关。

半小时內,她们觉得不妥,回到关卡补办手续,才发觉是非法入境。

一国之关卡,可以如此通关,这也是怪事。更何况,马新之衔接点,只是那百来公尺,而不是美国和墨西哥上千公里的荒漠;摆如此之空城计,不是太荒唐吗?

当然,人们先不要完全相信女郎的说词;所以,移民局应该好好调查,女郎说的是否实情?

这个调查应该不难。通道应该有中央闭路电视(cctv)监控,把影片调出来就可以了。

或者,如果女郎是强行开车闯关,有没有触动通道的保安系统,警铃大响的纪录。

以关卡之重要地位,不只是警铃大作,而应该要有十几个荷鎗实弹的执法人员衝出来,数辆警车挡住去路,空中直升机的照明灯射住,共同保卫神圣的疆土不受侵犯。

但是,別告诉大家说,关卡通道没有cctv,也没有保安系统,更没有执法人员,警车和直升机。

大马有那么落后吗?想试的话,只要闯一闯任何地方的大道收费站,就知道后果。何况,关卡不是近年才翻新的吗!

至少,退回50年前的水平,关卡的柜台,总该有人员值勤表吧!查一查,不就清楚了吗!

女郎固然是非法入境,还被扣留,罚了裸蹲;关卡的管理,官员的责任,又如何呢?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617

17-06-11 我国也有中文翻译人才

我国公务员人数,与世界各国不管是先进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绝对属於高比率。

目前,我国公务员人数超过122万人。佔人口的4.5%和在我国1千200余万名就业的人力资源中的10%。换句话说,每10个就业的大马人当中,就有一人是公务员。这还不包括许多政府部门长期约聘的额外人手。

与邻国相比,新加坡450万人口却仅有6万公务员,比率不到新国人口的1.4%,印尼公务员佔人口比率也仅1.79%,泰国2.06%,菲律宾1.81%。反观我国,公务员人数庞大,可是效率却是差强人意。

虽然我国已拥有这么庞大的公务人员体系,可是政府部门推行计划,还要寻求外包服务。

为了推动社交媒体的宣传工作,旅游部花费了180万令吉聘请了一间私人公司,架设了一个面子书专页,引来国人詬病。

“我的第二家园计划”是我国移民厅和旅游观光局推出的唯一可以让外国人无限制的居住在马来西亚、自由进出马来西亚的侨居项目。

为了打响和推广该项目,旅游部特地为“"我的第二家园计划”设立中文版网站。可惜弄巧反拙,“我的第二家园计划”中文版官方网站出现了中文词句不通的问题。

在记者的追问下,旅游部长黄燕燕表示“我的第二家园计划”的翻译工作並非由旅游部负责,而是外包出去的计划。而且她在两三週前已经知道翻译出错了。

外包出去的翻译工作都还可以弄得一团糟,而且问题发现了两三个星期都没被解决,很好奇这间外包公司凭甚么拿到翻译工作的合约?

到目前为此,我们还不知道究竟旅游部是以甚么天价聘请这间翻译公司,也不知道旅游部会怎么对付这间犯了严重错误的外包公司。

“我的第二家园计划”中文网站翻译出错,黄燕燕说,那是2007年她出任旅游部长前所签署的外包合约,因此她也不知道当时的费用是多少。

倘若旅游部真的找不到翻译人才,我毛遂自荐为旅游部做翻译校对的工作,唯一的要求是,希望政府部门不要凡事依赖谷歌或者外包,让外国人以为马来西亚无中文人才。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张念群‧20110617

17-06-11 心理不平衡

昨天去吃早餐,面档老板娘通知我,从下月开始,每碗面將起价30仙。老板娘苦著一张脸不断嘮叨:样样东西都起价,煤气、食材和佐料越来越贵,成本这么重,不起价怎么行啊?

是的,自从政府之前宣佈减少一些津贴后,很多东西跟著水涨船高。电费起了、白糖起了,家庭主妇的买菜钱越来越不够用了,驾车人士也担心汽油隨时起价;消费人日益感受到通膨的压力。

於是我们只好节约。例如,如果天气不算热得熬不下去,就儘量不开空调;如果天气不算太冷,洗澡时就不开热水器、如果可以在家煮,就儘量不出外用餐、如果可以搭公车,就儘量不自己开车……。

为了缓减通膨的压力,消费人只好斤斤计较,想方设法,从省电、省油、省吃俭用方面去想。

可是啊,一些政府机构却反其道而行,挥金如土,看得人民心惊胆战之余,心理开始不平衡。

例如,旅游部花了180万令吉在面子书设专页,就令人口瞪目呆,引起爭议。还有,一年开4次会议的国会大厦,本来都已经金碧辉煌,最近又再耗资1千130万5千令吉装修。另外,不断提醒消费人要精明消费的贸消部,也花了140万令吉来设立一个“精明消费人”网页,手笔之大令人咋舌。

难怪国会在本星期一召开的第一天,政府就提呈附加供应法案,要求拨款131亿8千671万3千令吉,充作2011年財政预算案的额外开销。

小市民如你和我,实在很难想像131亿8千万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少。

我们也很难想像,旅游部何以需花鉅款在免费的面子书设专页?更难理解的是,已经不断翻新的国会大厦,为何需用一千多万来个再翻修?

而首相纳吉说,財政部正针对公共领域开销效率和效益进行研究,以加强公共领域开销的財务控制,確保开销真正带来利益、物有所值、减少流失,让人民受惠和为国家经济带来最大效益。

我寧愿上述千万或百万巨款,用来发放更多奖学金栽培人才、或做些惠及多数人民的计划、或多建中低价房屋给没有能力买屋子的年轻人。

那么,即使每碗面起价50仙,也让人心服口服。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侯雅伦‧20110617

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

16-06-11 摆脱种族主轴格局

马华总会长蔡细历与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日前一致认同,报生纸与身分证须填写“种族”选项为过时做法,各族人民已共同生活了逾半个世纪,实在看不出有任何理由尚且须保留“种族栏”。事实上,许多马来西亚人也不认为填写“种族”是重要的,大家应该只填写国籍,以“马来西亚国民”自居。

华总会长方天兴不久前更呼吁政府废除官方表格上的“种族栏”选项,以在“一个

马来西亚”理念下,不分种族宗教对待各族,加强各族团结。政府过去为收集各族人口比例,在报纸生、身份证和官方文件中辟有“种族栏”选项,作为处理相关政策或申请事项的资料;但在施政方针日趋透明开放后,目前是政府正视是否要取消这项措施的成熟时机。

毋庸置疑,在宪法规定下,仍有极少部分政策或领域是涉及种族身份,导致当局必须掌握相关资料,但它其实可从国家统计局获取相关数据,政府在需要时可透过人口普查资料中获取有关信息,况且当局从申请者所填写的名字中,其实可轻易分辨出其种族背景;惟它也提醒我们,倘若官员政客仍以种族作为从政及行政之基本盘,则该项措施将沦为不具实质内涵的表面文章。

官方表格的“种族”选项,多年来确被一些思维狭隘的官员利用来偏差执行政策和不公分配资源,并对申请者诸多刁难,令非土著感觉受到边缘化;许多家长亦对孩子升学、申请奖助学金和官方事务或职务时,须选填“种族”一栏感到不满,担心孩子会沦为小撮官员不以绩效而以种族作为考量。类似投诉今日犹存,显示此落伍措施只能引起各族间的猜忌或对立,分化多元种族关系,无助于巩固国民团结。

废除种族栏有助强化各族对大马国民身分的更大认同,对增进国民团结将起着正面作用,让全体国民不分彼此地为建设国家与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

政府须同时落实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所有族群、教育和提升新生代的国民融合意识、保障各族的根本权益,以及严惩滥权官员和极端政客等措施,才有望摆况凡事以种族为考量的旧框框,消除以种族为主轴的政治及行政格局,并逐步强化各族的“马来西亚人”观念

,朝向落实“一个马来西亚”的理念目标。

首相纳吉于接棒后倡议“一个马来西亚”理念,旨在塑造马来西亚国民,内阁曾为此深入讨论废除所有官方文件与表格内的“种族栏”,惟迄今却仍未有最后定夺。我国私人领域的各类申请表格其实亦无须继续设“种族栏”,它已完全不具任何实质意义,只能让某些族群感觉受到歧视和产生疑忌。此外,除涉及信仰的事务以外

,官方及私人机构的表格或文件,亦宜予以废除“宗教信仰”栏项,毕竟其保留仅为画蛇添足之举,已不具任何实质意义。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社论 20110616

16-06-11 说感恩太沉重

老婆大人︰

古早人说:积谷防飢,养儿防老。

今人曰:这观念老土。

现代的年轻人,你望子成龙,说你老爸老妈一生为你做牛做马,你要懂感恩图报。

嘿嘿,他会说:当年是你们不小心偷吃或处心积虑生下我,把我带到这个找吃越来越困难,黑心奶粉、黑心食品这么多的世界,让我受苦受难,我都没怨你,还要我感什么恩。你看……唉!

老婆大人,老子养小子,说感恩太沉重呵!所以我总在想,佛家真高智慧:“施恩不图报,隨缘就好”。老爸老妈养育子女,如今恐怕也只能当慈善工作,完成当年生他的任务和责任,只要孩子快高长大后“搵得到食”,不必大来还是当“伸手將军”、“不能断奶”就好。老傢伙嘛,能“自善其身”、“自力更生”,也算幸福囉!

今天,老子都不敢期望儿女感恩图报,只望自己做老爸老妈的成龙成凤。你告诉我,政客要求民眾感恩图报,岂不是椽木求鱼,自討没趣?

来者不拒 好好侍候

最近我收到风,许多年轻选民像傻包之类的年轻人说:“哎呀,我投票选你是人情,不选你是道理。”你看当年吉隆坡武吉免登的国会议员李霖泰,他一早就到办事处开档,选区选民如到诊所看病似的,大家拿號码牌子。举凡什么奇难杂症,老李一坐堂,都来者不拒,好好侍候。还有檳城有个已故议员叫什么崔耀才的,也是几十年为民鞠躬尽瘁。所以不必他们开金口,选区选民都感恩图报,大选时手上一票別无他心,“唯他们是投”!

老婆大人,不是说选民是老板吗?民主社会,玩选举这游戏,如果人民果真是老板,老板选员工,给薪水、地位、豪华轿车各种大大小小好处,照理就是员工不感恩图报,也需忠守职责,做好分內工作,才不负老板当年重用的苦心呵!所谓拿人钱財,替人消灾,员工做好工作,是应该的,哪有员工反过来要老板感恩图报?

其实,不论公僕或私企员工为国为老板效劳,忠守职责,你说是不是他们的本分?老板给你机会表现,你还要老板感恩?老婆大人,说什么八公都不敢为也,特別是我们年纪大了,老口老脸,什么都比较迟钝反应,哪还敢跟老板討价还价,甚至跟老板签什么终身服务状?搞不好老板脸一沉,反脸无情道︰“老柴,如今年年多少青年才俊出来拼工作,你好回去含飴弄孙啦,別在我这里不生鸡蛋屙鸡屎。”

你看,如果人家这样杀一句过来,你说我这老脸摆哪里去?如此这般缘故,你八公有先见之明,当年四十开外,还有半枝花时分,就自己出来闯天下,开档口自力更生。我才不跟老板討价还价,讲数签终身服务合约,我们那退而口不休的老马先生,八公最欣赏他那句名言︰“吃到好吃的东西后,就好走啦!”

再接再厉 不要手软

老婆大人,不过话说回来,说到感恩图报,最近我倒非常感恩台湾那女公务员,是她偏打正著为其公子的健康验出什么含塑化剂的黑心食品,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使台湾卫生部验出数以百计黑心食品。这些食品呵,害人无数,杀人不见血,难怪台湾当局快手快脚把元凶之一的塑化剂老板,绳之以法。

台湾的黑心食品,牵动了我们卫生部的眼力,最近也验出黑心猪肉、猪肉干等等“毒害食物”。唉,正如你说,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合该有事,最近我们一些邻舍,本来珠圆玉润,突闻三四人患了癌症,整个人“落晒形”,啊,所以说卫生部最近揪出一些黑心食品,八公真的要“铭感五中”,恭手称谢。希望当局再接再厉,不要手软。相信卫生部长默默工作,不必跟民联口水战,也不必怨天怨地,多揪一些黑心食品案例,改善人民的食品安全,那么大选来时,老板当然“识做”啦! 匆此,祝

外边不好乱乱吃东西,

卫生第一,口感最后

八公字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阿迪 201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