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

30-04-11

30-04-11

30-04-11

29-04-11 洗刷刷,洗刷刷

亲爱的马荷加尼:

昨晚我们一家大小看电视新闻,突然出现一段影片,一个裸体女人,和一个围著毛巾的男人,在一个小房间內……(以下刪52个字)。

8岁的女儿问道:“电视机里的安哥和安迪在做甚么?为甚么没有穿衣服?”

请问,我该怎么回答?

担心未来的安琪妈妈

亲爱的安琪妈妈:

唔,我也看到了,而且不只一次,而是不断重播。

我以为按错频道,进入色情台;但是,我並没有装置色情频道;再三確认,的確是新闻时段。

起初,我以为是控制室人员在上班时间看色情片(反贪会某官员不就是如此),不小心按错控制键,让全国观眾分享。

但是,不可能一再按错吧?

或者,本地新闻內容太沉闷了,老是领袖演讲,官方讯息……,以致收视率下跌;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而加入色情內容,希望刺激收视。

不对,这些有背景的电视台和报章,向来都不在意观眾和读者的需要。

不管怎么想,总之,不能置疑有动机,那太政治化了。 是的,你真的要思考如何回答小孩的问题,因为色情片段陆续有来,会不时再插播。 为了小孩的心理健康,可以如此回答他们:

1.电视教我们,要勤於洗澡,洗澡时要准备毛巾,洗刷刷,洗刷刷(適用於8岁以下);

2.那是电视的游戏节目,有人藏起那个安哥和安迪的衣服啦(適用於8岁至10岁);

3.那是性教育节目,教导初级性知识(適用於10岁至12岁);

4.不用问,关掉电视(適用於12岁以上)。

如果你有进一步的问题,可以拨电询问有关电视台,或者向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检举。

亲爱的马荷加尼:

你是种族主义者吗?为甚么《马来西亚前锋报》缠著你,先说你“散播种族主义”,今天又在內页版的头条指你是“超级种族主义者”(superrasis)?

担心你的爱丽丝

亲爱的爱丽丝:

我希望和王金根大叔一样,是“超级反种族主义者”;虽然我未曾牺牲生命挽救友族;但是,每次我逛市场,都是先和友族同胞“交关”,搞到同族小贩很不爽,一次还当面骂我。

我赞扬王大叔救了再纳夫妇,是非种族的体现;这家报章说我的动机是在羞辱友族,因为很多友族救了华人,我却没有写出来。(咁都得?)

因为我反对“一个马来人,一个土著”的概念,得罪人了。

我该去用柚子叶洗澡,洗刷刷,洗刷刷!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29

30-04-11

30-04-11

30-04-11

29-04-11

29-04-11

29-04-11

29-04-11

29-04-11

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

28-04-11 仰望星空

温家宝总理访马,我想起他几年前的一首新诗《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隨。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寧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棲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一个有文采的领导人,確实让人刮目相看;温爷爷在中南海中,说实在的,特別有味儿。

新诗写得好不好,要请诗人方路来评;但是,温爷爷的註释,还曾经让我感动一阵。

他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今天的人们都非常“脚踏实地”,只顾著地上是否有黄金,或者,可以捡到路上的便宜。

要眾人仰望星空,做哥白尼和伽里略的传人,看星星月亮太阳,大家都嫌脖子累。

更何况,脚踏实地是最安全的生存法则,保证不会出事。

然而,脚踏在地上,终究走不了多远,也看不到世界之大。

哥白尼和伽里略知道这种极限,把眼睛望向天空,探究宇宙之奥妙,发掘知识之无穷尽,也发现了真理。

就是这种精神,西方开启了璀灿如星的文明。

但是,在许多社会,仰望星空是不被许可的;就如同哥白尼和伽里略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绕著太阳转,不是人们看到的太阳绕著地球转,而不见容於当权。

在一个传统典型的社会,要仰望星空,也是困难的事。

近几年来,温家宝谈做人的尊严,谈反腐,谈权力约束,谈政治改革等等,在体制內,显得有点意思。

今天从中国到大马,都处在一个转型的瓶颈,经济的公平和政治的开放,要跨过去。

要有更多人关注未来,不能停留在眼前。

想起英国文学家王尔德说:“人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是,总有人仰望星空。”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28

28-04-11

28-04-11

28-04-11

28-04-11

28-04-11

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27-04-11 一点心声

有人转告我,我太过“政治”了。

翻开《马来西亚前锋报》,我的名字又出现了;这一次,被点名“挑拨种族情绪”。

这位作者翻译了我针对砂州选举后写的一些文字,替我贴上这个標籤。

唔,我很纳闷。

任何人要对我下標籤,对我进行任何攻击,包括用最不文雅的形容词;说实在的,我不是很在乎。

我的电子邮箱內,有很多这一类的信件,来自国阵的支持者、民联支持者、亲中人士、反帝国主义人士……。

说的还有道理的,铭感於心,给对方回个信,多谢指教;对於无礼谩骂的,也多谢捧场,不能做个纸上知音,也不须要成为莫名的敌人。

对自己说,你的存在,不是为了討好別人;你的文字,必须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

这个专栏,代表个人的看法,以及理念。我只是努力的传达一种独立、自由和开明的概念,也希望这些概念能够带有智慧和进步的成份,对读者有所启发,行有余力,或可对社会產生一丁点的正面力量。

当然,“种族主义”绝对不在这个范围之內;在个人的最厌恶的名单中,它永远高居榜首。

这个国家如果还要有希望,第一件要改变的就是去种族化。

所以,被標上“挑拨种族情绪”,是一个震惊,也是耻辱。

在这个国家,反对种族主义的立场,可以被扭曲为挑拨种族情绪,太过神奇,也让人伤感、失望。

如果这个社会对基本的普世价值都没有一个共同的標准,如何塑造社会共识,带动国民团结,推动文明进步?

砂拉越选举的结果,不是种族两极化,更不是种族对抗,而是一大部份的城市选民,选择和世界接轨,表达对清廉制度,公平施政,开放透明社会的期许。

就是这么简单。只是部份政治人物和媒体把问题复杂化,从种族角度去解读简单的投票行为。

然后,把错误解读下的罪状,归咎於別人,包括非种族主义人士。

如果连领导人都无法瞭解正確的讯息,就很难可以做出理性正確的回应。

推动开明和进步的社会,还有一段漫长的路,但是,我们没有选择,必须继续。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27

27-04-11

27-04-11

27-04-11

27-04-11

27-04-11

26-04-11 奇怪的大帽子

行动党贏了砂州选举,但是,它戴上头的,不是胜利的桂冠,而是一顶牛鬼蛇神的怪帽子。

这顶帽子的名称是“马来西亚最种族主义政党”,获奖台词是“在砂州选举煽动华裔以爭取选票”。

提名者是《马来西亚前锋报》,颁奖者是土权Perkasa。

《前锋报》最近除了热衷鼓吹“一个马来人,一个土著”之外,也把炮口对准行动党和林吉祥。

这家报章指行动党是种族主义之最,还声称林吉祥必须为日后发生的动乱负责。

这顶大帽子很奇怪。

至少,行动党没有说过甚么“一个华人,一个非土著”。

它在砂州选举大胜,其实没用上甚么力气,不须要打种族牌,当然,砂州也根本没有种族主义市场。

只要打出泰益牌,就所向无敌。

砂州选民固然有很多不满和抱怨,然而,对於州內的种族和谐,肯定竖起拇指,引以为傲。

砂州人民,不管是马来/马兰诺、达雅人和华人,相处之融洽,让西马人称羡;如果外州人贸然的批评任何友族,轻则可能遭白眼,重则会受到群起抨击。

种族和谐是砂州的最大资產,没有任何政党会去宣扬种族主义,包括行动党。

行动党胜选后保持低调,显示它瞭解隨著胜利,会產生更大的风险和压力。

它指达雅人居功厥伟。在达雅人和城市选民齐声要“乌巴”的呼声之下,才有这12个议席。

选后,林吉祥冒著激怒公正党,建议行动党和砂国民党合併。

虽然砂国民党已经家徒四壁,但是,毕竟住的是长屋,还有浓郁的达雅人色彩,可以冲淡行动党的顏色。

虽然只是初步建议,却看出行动党要走出“华人政党”的影子。

行动党很清楚,在砂州城市选区大胜,把党推向了高峰,超越了数十年来高度,这是老党员想都不敢想的境界。

但是,到了这个顛峰,也意味著行动党几乎到了极限;它能够拿下的选区,从西马到东马,差不多就是如此,没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开发了。

除非它淡化华人政党的色彩,走出城市,沿多元族群路线前进,则还有更宽广的天地。

这才是它的未来。

《前锋报》和土权对行动党叫阵,动机或许有二。一是出自对大马政治生態的无知,二则相反,它们瞭解行动党潜在的动力和空间,而预先设下路障,阻隔行动党的路向。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26

26-04-11

26-04-11

26-04-11

26-04-11

26-04-11

2011年4月25日星期一

25-04-11 你是甚么人?

在“一个马来人,一个土著”,以及“以华制华”的破铜锣声中,发生了这起事件。

52岁的运输业者王金根,两星期前的一个深夜,开车经过吉隆坡中环公路安邦路段,目睹一起车祸;一辆小轿车翻覆,车內一对马来夫妇,再纳和罗莎米雅身受重伤,挟在车內。

他即刻下车,把再纳移到路基,回身准备救罗莎米雅。

就在这时,一辆休旅车高速驶来,撞上王金根,拖行数公尺停下;司机眼见肇祸,踩油离去。

王金根和再纳夫妇一起被送进医院。

再纳夫妇伤势稳定,等候康復;王金根则昏迷不醒,右脚截肢。

撞后逃的休旅车司机,被確认是一名华裔。

两星期来,王金根在死亡边缘挣扎;他剩下的左脚遭细菌感染,也必须截除。

就在上星期五,他病况恶化,不治离世。

这是一个平凡人的伟大故事,或许,类似事件曾经出现其它车祸、火灾、水灾等事件,通常不会成为重大新闻,也不一定会引起注意。

但是,在有人鼓吹“一个马来人,一个土著”,另一些人搬出“以华制华”的论调时,王金根的事件,不禁使我產生特別感触,准確来说,是伤感和愤怒交陈。

王金根停车的时候,没有先看挟在车內的是华人或马来人;他看到的是危急中的两个性命。

王金根救人的时候,没有考虑伤者是华人或马来人;他想到的是赶紧把他们移出车內。

不管是甚么人,都是宝贵的生命;对生命一视同仁,同样重视,那是人性的光辉。

我不知道《马来西亚前锋报》有没有报导这条新闻,我也不清楚鼓吹种族论的阿旺士拉末和再尼哈山,若是读到这条新闻,是否会有一丁点的感受。

但我想问,在再尼“一个马来人,一个土著”的种族论调下,王金根下车时发现伤者是马来人,他是否应该调头而走?

而阿旺士拉末说“不应该照顾华人”,王金根有没有想过,他不须要救再纳夫妇,因为他们是马来人?

王金根当然不会这么做,因为他是一个有人性的马来西亚人,他看的不是肤色,而是生命。

有一天,阿旺或再尼发生甚么事故,有人来救他们时,他们会不会问说:“你是马来人还是华人?”

同样的,蔡细歷的“以华制华”论如果成立,那位休旅车华裔司机,当发现王金根是同肤色,基於同胞爱,应该即刻把王金根送入医院,然后懺悔道歉,而不是撞后逃。

愚蠢的种族论调,愧对王金根伟大的精神。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25

25-04-11

25-04-11

25-04-11

25-04-11

25-04-11

2011年4月24日星期日

24-04-11

24-04-11

24-04-11

24-04-11

24-04-11

24-04-11

2011年4月23日星期六

23-04-11

23-04-11

23-04-11

22-04-11 政治常识零蛋

阿旺士拉末和再尼的脑袋,到底可以简单到甚么程度?

唔,这是一个2仙的问题。

国阵在砂拉越失去城市议席,《马来西亚前锋报》最有代表性的“阿旺士拉末”写道:华人不支持执政党,政府也就不需要再顾及华人需求,这是“投票箱的现实”。

接著,最能製造话题的再尼哈山,也在专栏中鼓吹“一个马来人,一个土著”运动,以巩固马来人领导权。

地球上还有甚么地方,可以找到这种主张?

噢,当然是《马来西亚前锋报》。

当人类世界都在谈多元、文明、进步的理念时,阿旺和再尼,还活在上个世纪,主张偏激的单元种族路线,將国家分为两个部份,一个是土著马来人,另一个是非土著华人。

政治常识零蛋。

该有人提醒他们,宪法上大马是多元族群国家,实行议会民主制度;每一个合格选民,可以在不受威胁的情况下,进行投票,行使作为公民的权利。

政府不仅要尊重选民的决定,更要汲取失利的经验,发掘本身的不足,作出改变。这才是“投票箱的现实”。

同时,也告诉他们,国阵政府在推行“一个马来西亚”概念;要从国家整体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著眼,落实不分种族的公平政策;让全体国民,包括阿旺和再尼,以及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能享受繁荣与和平。

现实中,没有所谓的“一个马来人,一个土著”,或是“一个华人,一个非土著”的区分。

马来人之中,有不同的血缘,来自不同的地区,讲各种的方言。即使在模糊的“马来人”概念中,也有城市的马来人,乡村的马来人;中產的马来人,贫穷的马来人;开明的马来人,保守的马来人……。

重点是,他们都是马来西亚人,同样的,华人也是马来西亚人;有为的政府,要爭取大多数马来西亚人的支持,不管他们是马来人或非马来人。

况且,人民不只是以种族来区分,也可以是城市和乡区之分,开明和保守之分等等。

城市选民,包括华人和马来人,有支持反对党的倾向;按照阿旺和再尼的逻辑,政府应该要放弃城市,不需要顾及城市需要。

如此,政府岂不是变成乡村政府?

国阵政府不准备成为马来人的政府,也不要成为乡村政府,因为这违反了政治现实;国阵要成为全民的政府,这才是宏观政治理念。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22

23-04-11

23-04-11

23-04-11

22-04-11

22-04-11

22-04-11

22-04-11

22-04-11

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

21-04-11 英雄‧狗熊‧棋子

拉惹柏特拉曾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如今是……,狗熊?

过去,他针对国阵政府,纳吉夫妇的尖锐批评,无人能及。

他的网站《今日大马》,曾经风靡一时。许多最內幕的消息来自这个网站,虽然许多並不准確,但是,支持者不介意,反正读了过癮。

异议人士极为拥戴他,亲政府人士却极度厌恶他。

最令人震惊的是,两年多前他在一份法定宣誓书中声称,罗斯玛和两名军官,出现在蒙古女郎遭谋杀的现场。

尔后,他离开大马,浪跡天涯,有家归不得。

这令很多人同情他的遭遇。

然而,上个星期出现峰迴路转的变化。

拉惹柏特拉在澳洲柏斯接受大马第三电视专访,否定法定宣誓书的內容。

他说,他是受到其他人的唆使而发表法定宣誓书;而且,那是第三者提供的讯息。

拉惹柏特拉还公开涉及者的身份,包括国防部军情处政治组的第二號人物阿兹米再纳中校、巫统元老东姑拉沙里,以及安华等人。

从正面角度而言,拉惹柏特拉这项公开说明,洗刷了罗斯玛的名誉;宣誓书中指她在现场,纯属子虚乌有。

但是,拉惹柏特拉的现身说法,却让人们对他的信用和动机感到怀疑。

――作为异议人士,为甚么他会接受巫统色彩浓厚的第三电视专访?

――他的行踪很隱秘,第三电视如何找得到他?

――他透露其他人的身份,是否背叛?这些人可能遭到对付,或使他们陷入不利的处境。

拉惹柏特拉之后另行发表文章,说明他之前已经向警方透露这些內容,只是警方没有採取行动,逼得他向媒体公开,为自己伸冤。

但是,他没有解释为何身在大马时,没有说明,而是將近3年之后才有这套说辞。

专访播出之后,许多拉惹柏特拉的崇拜者、支持者,顿时迷惘,也有一些痛骂拉惹出卖自己和在野阵营。

有人猜测拉惹柏特拉此举,是要结束流放生涯,安全回到国內。

这也许不是惟一的动机。

拉惹柏特拉或许觉得自己被人利用,那些参与其事者,都相安无事,只有他一人要背负所有的后果。

他也透露,整起事件的背景,是要阻止纳吉接任首相,以及让东姑拉沙里能够突围而出,从阿都拉手中接过首相位子。

唔,这是高层的政治斗爭了。

不管怎样,拉惹柏特拉已经从英雄的神台跌下来。

他或许有点狗熊,但更多的是一个棋子。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21

21-04-11

21-04-11

21-04-11

21-04-11

21-04-11

2011年4月20日星期三

20-04-11 砂州对与错

砂拉越选举之后,出现许多声音,一些正確,一些似是而非,另一些却是误导。

提出来检討。

1.华人的选票没有作用?

错。

城市华人的意愿,在竞选期间就已经发挥作用。

他们要求清廉,有效能,公平施政的诉求,以及寻求改变的意愿,有力而清楚。

这直接导致泰益宣佈要退位;间接上,也要国阵今后作出改革。

2.华人支持反对党,土著支持国阵?

似是而非。

华人投给民联的选票固然增加,同样的,达雅族、马来/马兰诺族投给反对党的票数,也有增加。

国阵总票数减少8%,是全面减少,而非只是华人票减少。

根据新加坡管理大学东南亚研究学者Briget Welsh的统计,如果和上届州选比较,此次反对党得到的华人票增加13.4%,伊班人票增加14.2%,比达友增加17.9%,马来人增加18.4%,高原乌鲁人增加20.5%。

症结在於反对党的土著票须要增加到约40%,才能贏得大部份土著选区;不管怎么,国阵流失土著票,已敲响警钟。

3.人联党已经步上马华,甚至是民政党的后尘?

对。

对人联党支持者而言,不幸的,这是事实。

华裔选民和人联党的切割,源自累积的不满和失望,而不只是一时的情绪。

正如陈康南所说,人联党的改变,做得太少,也来得太迟。

4.人联党將泡沫化?

未必。

人联党如果大力改革,注入新思维,採取新作风,起用新人,配合泰益退位后可能的正面效应,还是有所作为。

长远而言,城市和华人选民追求的是两线制,而不是盲目拥抱反对党;在两线制下,人联党可以扮演它的角色。

5.砂州华人失去政府內的代表地位,是衝动的行为,如今感到懊悔?

错。

多数华人在投票前,都经过深思熟虑。他们认为,过去支持人联党,让该党在政府內出任要职;但是,却没有相对的爭取到应有的权益和机会。

这一次他们给行动党一个机会,即使没有实质收穫,也不会有进一步的失去。

况且,城市华人的经济模式,以中小企业和受薪为主,自给自足,自主性很高,政府的支持向来就很小,这和土著经济模式差別显著。

6.国阵可以放弃华人选票?

错。

国阵在全国大选,寸土必爭,砂州国会议席举足轻重,一个都不能少。31个砂州国会议席,华人选区有6个,另外有5个华人佔20%以上;这不是国阵能够忽视的力量。

放眼全国,影响力更是显著。

宏观而言,大马是多元国家,政府要有全民的代表性,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族群的支持;否则,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都会產生负面衝击。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20

20-04-11

20-04-11

20-04-11

20-04-11

20-04-11

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19-04-11 无感症

有人问,人联党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回答:它患了“无感症”。

无感症存在已久,但是,伤害性长期被低估;如今,才发现它已经基因突变,迄今还找不到特效药。

无感,不是冷感。

冷感是有功能障碍,高潮困难,但始终还是有感觉的;而无感,是没有感觉。

人联党没有感觉到城市人民的需要,也没有感觉华人选民的感受。

人联党没有感觉时代的变化,也没有感觉到本身的老化和退化。

无感症其实是有症状的,奇怪的是,外人分明看得很明显,患者本身反而不会察觉。

2006年州选输掉將近半数城市选区,它无动於衷;而是加剧党內派系斗爭。

诗巫国会补选失败,它没甚么感觉,依然热衷於搞小圈子的游戏。

病发5年,可以治疗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终於,生死存亡的选举来了。

人联党按照传统,翻开农民历,召开长老大会,根据氏族大小,长幼有序,分派议席。

但是,地球受到温室效应影响,气候大变化,那本农民历,已经不管用。

狂风暴雨之际,党內仍然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

有人说:“选民对人联党失望。”

它回应:“人联党过去的贡献,不能否定。”

有人说:“华社掀起反风,倾向反对党。”

它回应:“华社在政府中不能没有代表,他们还是会支持人联党的。”

有人说:“人民反泰益情绪炽热,情况不妙。”

它回应:“不关人联党的事,要算账儘管去万年烟。”

最后一天,人民在街头看到布条:救救人联党!

太迟了。

无感症虽然不是绝症,但是,它必须从保健开始,长期调理,加强抵抗力,才能抗免。

首先,要有进步的理念。

人联党过去从社会主义路线起步,中途迷路,没有了理念,失去方向。

今后,要注入社会民主思维。认同普世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价值,也要推动国家三权分立,建立党內民主,同时兼顾社会公平,施政透明。

第二,避免太过安逸,而要时时自我警惕。

它加入政府之后,有了靠山,安逸下来,也失去危机意识。

如今没有安逸的条件,必须好好劳动了。

第三,权力导致骄妄傲慢。

享受了权力,过度膨胀,和社会脱节,甚至和民意对抗,积累民怨。

如今失去权力,回到原形,可要谦虚一些了。

第四,老化和退化。

党內人物恋栈,热衷內部排挤和斗爭,阻碍了新陈代谢。

败选是服下泻药,清洗肠胃,应该要注入有理想、有朝气,有能力的新生代了。

四道处方,抵抗无感症,认真调理,或许有救。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19

19-04-11

19-04-11

19-04-11

19-04-11

19-04-11

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18-04-11

18-04-11

18-04-11

18-04-11

18-04-11

18-04-11

18-04-11

17-04-11

17-04-11

17-04-11

17-04-11

17-04-11

17-04-11

2011年4月16日星期六

16-04-11

16-04-11

16-04-11

16-04-11

16-04-11

16-04-11

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

15-04-11

15-04-11

15-04-11

15-04-11

15-04-11

15-04-11

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

14-04-11

14-04-11

14-04-11

14-04-11

14-04-11

14-04-11

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

13-04-11 砂州大選中的悲情政治

砂拉越的州選舉掀起了滔天巨浪,整個焦點包括:

一,達雅族人的政治分化導致的政治悲情何時能再行整合?

二,國陣中的「老戰友」人聯黨是否能挽狂瀾於既倒?

三,反對黨陣線民聯能否取得突破,勝出20席?

由上來看,它並沒有涉及「改朝換代」的大膽預測,理由是反風似乎沒有吹進達雅族(包括伊班人及比達友族)、馬蘭諾族乃至馬來回教社會;因此即使華人社會吹反風,也不可能改變政府。國陣成員黨中的土著保守黨(PBB)、砂拉越人民黨(PRS)及砂拉越民主進步黨(SPDP)已代表了這一大批族群,總數合起來共達52席,已佔71個州議席的2/3多數以上。

除非公正黨候選人能對國陣候選人構成威脅,不然是難以撼倒老樹盤根的土保黨。事實上,在上屆大選贏完35席的土保黨,本身就有足夠的條件組成州政府,只要在選後拉攏幾個議員合作即可。當然問題不是如此簡單,畢竟砂拉越也是一個多元種族的社會,不可能由單一種族自行執政。

正是顧及到砂拉越與西馬的情況有些相似,「513」事件過後的1970年,在西馬主導政局的巫統,在敦拉薩領導下通過砂州選舉改變了砂拉越的政治生態,最明顯的莫過於將代表達雅族的砂拉越國民黨(SNAP)摒在政治主流外,然後將一直被排斥在主流外的人民聯合黨(SUPP)拉進執政集團。這一來,70年代湧現的新形勢是令人既震驚又耳目一新的,因為沒有人相信一向標榜左翼的人聯黨竟能與右翼的政治集團合作,而事實就這樣發生了(砂華黨後來解散,歸由人聯黨代表華社)。

達雅勢力分裂再分裂

踢走國民黨也不是要排斥達雅族人,而是以中央政府的經驗,國民黨在1963年被賦予機會領導砂州政府後不久,就發生伊班人的首席部長寧甘在1966年不依從中央政策的事件。後者被撤職,卻又打贏官司,弄得中央陷入尷尬局面;最後通過對州議員的收編,才將寧甘拉下馬,換上達威斯里擔任首席部長。達威斯里當時是保守黨(Pesaka)領袖,他也是伊班人。1963年大馬成立後,砂州的執政聯盟成員是國民黨、土著黨(Bumiputera)、保守黨及砂華黨;在野的人聯黨是強大反對黨。但是在1970年的砂州大選後,在敦拉薩的重新洗牌下,改由土著黨主席阿都拉曼耶谷出任首席部長。他是馬蘭諾人(今天仍當權的泰益瑪目是耶谷的外甥,他在1981年取代耶谷成為首席部長)。

這樣一來,達雅人失去對砂州的政治主導地位,但也有部分是他們自身造成的。例如原本與國民黨屬於代表達雅族的保守黨,在1974年與土著黨合併成土著保守黨後,意味著達雅族在這個大家庭中排名第二。

另一方面,被摒棄在執政集團外的國民黨,因屬華人黃金明領導,達雅族人的頭領廖莫宜發難,1983年另起爐灶成立達雅黨(PBDS),在翌年加入國陣。這樣一來,達雅族人的代表性宣告含糊起來,不但土著保守黨、人聯黨也聲稱可代表達雅族的利益,而且達雅人也不知該依附在哪一個政黨才算「名正言順」?

詎料1987年發生明閣事件(耶谷倒泰益運動),導致達雅黨繼續在中央保持國陣成員黨身份,卻宣佈脫離砂州國陣,與耶谷合作面對閃電州選,結果耶谷的前進陣線(由耶谷領導的砂民黨(Permas)及達雅族黨組成)敗下陣來,國陣以28席打敗贏得20席的前進陣線。於是達雅黨變成砂州反對黨,直到1994年才又重回州國陣懷抱。

不僅於此,老牌的國民黨在2002年又分裂出人民進步黨;及2004年達雅黨再分裂出人民黨。雖然人民進步黨及人民黨仍是國陣成員,但達雅人的政治氣勢大不如前,它們顯然已因政見的不同分裂再分裂,失去了政治的核心力量。

較為不幸的是,法庭雖宣判社團註冊局撤銷註冊無效,但已不再是國陣成員黨,如今愈加脆弱的國民黨(上屆州選勝一席,惟其議員後來跳槽至人聯黨),又因與公正黨談判破裂,在26個選區出現交差戰,也進一步削弱反對黨取勝的機會。

大概是公正黨與國民黨的「自相鬩牆」;以致外界不看好在野黨會擊破國陣的「鋼牆鐵壁」(小突破或有可能)。但國陣的「鋼牆鐵壁」也並非一成不變的。

如今軍情告急的除了人聯黨外,國陣的其他友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有人認為如果反對黨能拿下20個州議席或以上,將是歷史性的「壯舉」。

人聯黨蛻變成利益集團?

在這個20席中,人聯黨本身角逐19席,它的最強大的對手是民主行動黨。不知道是否在位太久或求變的意識太弱,自從2006年州選蒙受嚴重打擊(輸掉8席)後,人聯黨被認為依然故我,領導層鮮有變動,而且採取的是各自宣傳戰略;尤其最被批評的是它已不再是60年代的旗幟明鮮的激進政黨,不但與老黨員脫節,也與群眾缺乏互動,市場上的不滿聲音也惋惜,人聯黨已經蛻變成利益集團。

於是反過來說,這也是促成反對黨;尤其是民主行動黨在砂州壯大的主因。如果說自1987年以來,行動黨就雄心勃勃東渡東馬,只能取得小突破口,無法震撼人聯黨,那麼這次的強烈攻勢,就不得不使人聯黨背城一戰了。

今天人聯黨已來到政治的十字路口,它能否保住11席而繼續當國陣老二,還得看人民手中的一票。無獨有偶的,昔日的行動黨之所以能東渡,蓋因人聯黨的分裂所致。1987年有張守江「起事」,但鎩羽而歸;10多年後,又是他的兒子張健仁風頭甚健地對準人聯黨全面進攻。到底人聯黨能否渡過被形容為「政治海嘯」的挑戰,現在尚難預料,還有兩天我們就會真相大白。

不論人聯黨此次是否能夠闖過險灘,也不論人聯黨今後在政治主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它在大選後的當務之急,是重新檢討這個黨的生命與存在的價值。如果說60年代有許多熱血的青年願意為了維護人聯黨,而不惜犧牲個人自由與幸福(坐牢與逃難),那麼40年後的今天,為什麼人聯黨不再是年青人的最愛?這也是令許多華人「痛心疾首」的事。因此一個脫胎換骨的人聯黨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改變,求變外,就是再轉變了。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谢诗坚 2011/04/13

13-04-11 吴启聪:如果安华引退…

民联实权领袖安华祸不单行,赛夫鸡姦案还在审讯当儿,又冒出拿督T的性爱光碟。如今恶运缠身的安华,令人担忧隨时有可能鋃鐺入狱,又或退出政坛,到时对大马政局会造成何种衝击?

如果安华被外来力量逼迫下台,不是心甘情愿自动引退,那么瞬间引发的政治效应非常可观。我们可以重温1998年安华的副首相职位被撤除后,民间引发的安华效应令人震撼,尤其在马来社会。大部分不满巫统的马来人,在安华事件號召下,凝聚成一股力量,从而催生了公正党。

隔年1999年的全国大选,巫统遭遇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挫折,大部分马来选民遗弃巫统,最后巫统必须要靠华人选票,才保住政权。笔者质疑如果安华现在突然间有什么不测的话,1999年马来选票的大崩盘极有可能歷史重演,加上如今华人选民普遍倾向民联,到时国阵或许会因此宣告倒台。

安华引退虽可在短期內造成排山倒海的效应,从长远角度看,民联很可能因此崩溃瓦解。眾所周知,公正党一直都扮演著行动党和回教党之间的粘合剂,而且唯有安华,才能在毫无爭议下,担当民联三党共主。如果安华一夜之间退出政坛,民联共主的继承人就成了大问题。

未出现继承人

行动党和回教党因为政治理念分歧,两方都不可能出任民联共主,所以民联共主继承人始终还是要出自公正党。这其实有跡可寻,最近安华被禁足国会,反对党领袖並非由林吉祥或哈迪阿旺自动补上,而由公正党的总秘书顶替。可以肯定的是,公正党內目前仍未出现一个能够独挑大樑的继承人,安华在民联的权威性暂时还是无可取代。

歷史证明安华效应经不起时间考验。虽然公正党这头初生之犊在1999年大选斩获甚丰,到了2004年大选,竟输剩安华夫人唯一一席。时光的流逝冷却了昔日安华效应的激情,加上马哈迪引退也消除了大部分人民的不满,因此阿都拉才能在2004年大选打出国阵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战绩。不过谁也没料到,下一届大选就发生308海啸,反过来成了国阵有史以来最糟糕的败绩,形同从天堂掉入地狱。

不管怎样,政治是一门什么都可能的艺术。在政治世界,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安华在下一刻退出政治舞台,也是有可能的事,不过那无疑將引发一场政治大地震,视乎朝野双方如何应对。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吴启聪 2011/04/13

13-04-11 华裔选民情归何处?

希望你还记得上週我在这个专栏里写了些甚么。如果你记得(我真的希望你能回想起来),上週四那篇文章与砂拉越华裔选民有关。我在文章里引述了英文报的报导。该报导则引述了一名政治內幕知情人士发表的言论,突显出两个相关的课题(至少在我看来是相关的):

第一,政治內幕知情人士兼学者仄尼里博士表示,砂州华裔选民已经做出了抉择。这意味著他们早在本週六州选举来临以前就已决定要把票投给谁。报导中並未提及华裔选民会把票投给谁,所以我说“我和你一样心中没数”。

第二,谈到一个候选人必须具备哪些標准和特质才算是“有贏面”,仄尼里博士说,“华裔选民心里想的是更大的课题。候选人的背景是其中一个较次要的课题”。报导中並未提及华裔选民想的更大课题是甚么,儘管我说这是谁也说不准、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提出了几个疑问。譬如说,砂州华裔选民想的课题与西马华人想的课题一样?而且我说,如果有一个政党应当要知道这都是些甚么样的课题,那肯定非马华莫属,因为该党自称是“为华人爭取权益的华人政党”等等。

那是上週的事情。在你指责我不过是老调重弹之前,我即將开始本週的话题。上週的评论刊登数天后,我在本地报章上读到一篇马华总会长蔡细歷到柔佛与非政府组织及地方领袖展开对话。过后,记者趋前要求蔡细歷就该对话会更详细的说明,並针对时事,包括来临的砂州选举发表看法。

就砂州华裔选民的课题而言,他有话说。最起码,报章是这么引述他的话的,“砂州华裔选民面对的是政府施政的问题,他们认为这对民生造成了影响”。而且他指出,这可能是华裔选民何以“倾向反对党”的缘故。

然而,蔡细歷进一步说道,绝对不能將砂州华裔选民的选票用作判断全国华裔社群意向的指標,因为各州都有本身的政治难题。

每每马华“表现得非常华人”时,便会被指控为“种族主义”及“玩弄种族课题”;每每在某些课题(因为一些他们熟悉不过的理由,而且也许被合理化了)上表现得温顺谦恭时,便会被標签为“出卖民眾”,里外都不是人。

我必须承认,我不太熟悉人联党与砂州政治。因此,我很好奇人联党是否同样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且我想知道,困扰砂州与沙巴华裔族群的课题,与困扰西马华裔族群的课题是否一样?沙砂两州的华基国阵成员党与西马的华基国阵成员党面对的难题和困境是否相同?抑或不同?还是一如马来文“sama tapi tak serupa, serupa tapi tak sama”所说,相同未必相似,相似未必相同?(译:曾慧金)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莫辛阿都拉‧2011.04.13

13-04-11 妥善保护歷史古蹟

新加坡政府上週宣佈把丹绒巴葛和武吉知马火车站列为国家文物,给马来西亚上了一堂宝贵的古跡保护课。虽然马新1963年分家后,但一直以来由新柔长堤直抵丹绒巴葛火车站之间的轨道土地拥有权,仍由马来亚铁道公司所拥有,我国的海关、移民和检疫站亦设置在该车站內,成为狮城人民永远的根刺。所以,游客若从新山乘搭火车前往丹绒巴葛,將会遇上“先在狮城兀兰关卡出境后又入境,再从丹绒巴葛出境”的奇特经歷。

经过几代岁月的谈判,首相纳吉去年终於宣佈把车站迁至兀兰,並待衔接新柔两地的捷运完工后,全面撤出迁至新山。首相也同意將丹绒巴葛车站及新国內陆的轨道拥有权归还,而新加坡则献议两国共同发展市中心滨海一带的黄金地段。由於新加坡土地稀少有限,位於市中心边缘的丹绒巴葛车站自然寸土尺金,原以为两国的协议將是“等价”交换,然而,狮城政府却选择放弃发展,並可能將之规划为火车博物馆,重视歷史与古跡的精神让人敬佩。毕竟这得来不易,除了可作为警惕狮城后代以提高危机意识,也可作为两国纠缠歷史关係的教育实例。

相反,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的半山芭监狱,同样是英殖民时代遗留下的歷史遗產,可说与丹绒巴葛车站称兄道弟。然而,两者却面临不一样的命运安排。去年,为了让路隧道和道路扩建,半山芭监狱左侧壁画城墙与建筑早已局部被拆除。对於日后监狱是否获得保留並加以规划为博物馆或古跡公园,曾在当时引起一番爭议。但是,有位副部长却在国会里表示,一座监狱並不足以让我国光荣地需要保存下来。据闻,该监狱地段已属城市发展机构所拥有,並计划发展成可媲美金三角的购物与高档住宅区。

在吉隆坡,近年来对独立前或建国初期建筑群虎视眈眈的大有人在,从政府计划把主要行政楼从东姑山迁至布城开始,至吉隆坡火车总站、苏丹阿都沙末司法大楼面临举棋不定的命运,再到近期半山芭监狱、默迪卡体育馆和葛京路的新发展计划,甚至有人更提议搬迁国会大厦,歷史除了敌不过时代发展的洪流,也犹有欲去除局部殖民与建国歷史的心態和意味。

吉隆坡火车总站和司法大楼虽贵为国家文物,却未被高度重视与善用。火车站虽然尚有运作,但是內部却是破旧不堪。褪色白墙没有加以修饰,荒废的铁轨更是杂草丛生。司法大楼花了大笔预算、经过一段时间关闭维修后,没有公开让游客参观反而改装为政府办公部门。其实,从大楼的外部设计、墙壁红砖的背后歷史,到法庭內观、司法院办公室、扣留室、神秘隧道及重大司法审讯案例,都可成为一则则扣人心弦吸引游客的经典。

比较马六甲和檳城,吉隆坡市政局也许从来就没有好好思考或成立专业部门去保护现有的文物遗跡。不重视和不尊重歷史,我们將容易重蹈覆辙,也失去一个教育后代的机会。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丁杰隆‧2011.04.13

13-04-11 人联党陷苦战

南中国海彼岸波涛汹涌,身在千里之外的半岛南端,我只能透过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隔海静观砂州选战,既不敢妄下评语,更不敢不懂装懂。

71个选区全面开打,其中44个爆发多角混战,我只能用一句陈腔滥调来形容:战情剧烈!

砂州友人传来信息:这次选举,氛围有异,反对党集会群眾动輒过千,甚至万人空巷,国阵的发展转型牌,在呼唤改变的激情中受到空前挑战,选情已然告急,特別是19个人联党选区。

如果2008年全国大选是一场政治海啸,那2006年砂州选举结果,则可被视为这场海啸的前奏。

2006年砂州选举,在野党一举攻下的8席,就是全取自人联之手(人联党后来靠佐尼戈加盟,仍保有12席)。无庸置疑,这次人联党面对考验,显比4年前更为严峻。

马华总会长蔡细歷说,砂州选民因为州政府和州內的民生问题而不满,所以,即使马华到当地助选,帮助和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耐人寻味的,是他拋下了这么一句话:“我还是要祝他们(人联党)好运。”

老蔡身经百战,308大选的切身之痛,也仍歷歷在目,记忆犹新,那句“祝他们好运”,似语带玄机,又似欲语还休,更似千言万语,令人浮想联翩。

308大选是前车之鑑,马华和民政的昨日之痛,会不会歷史重演,成为人联党的今日之痛?

人联党成立於1959年,原是一个具有强烈左翼色彩的华基政党,60年代曾经歷过被镇压的惨痛遭遇,当时遭捕的党员、干部及支持者,据估计有3千余人。1970年,该党加入国阵,与土著党、保守党组织砂拉越联合政府,从此摇身一变为执政党的一员,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砂州的政治生態。

2006年520州选,人联党竞选19个席位,仅保住11席,令该党陷入危机;2008年308国会大选,该党角逐7席,胜了6席,士气才告稍升。

人联党最大的对手无疑是行动党。行动党於1978年从西马东渡砂州时,即网罗了一批人联党內的异议干部和党外华社知识份子,目標是要取代人联党在砂州华社的政治地位。人联党在2006年州选中输掉的8席,其中6席,就是被行动党所夺。

显然,面对势力膨胀的行动党,面对选民的怨气与不满,欲说服选民“拒绝零和政治”以“保住华裔参政权”的人联党,已经陷入了一场空前苦战!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4.13

13-04-11 东西马如此接近

东西马如此接近

2011-04-13 09:53

如今,所有人都能飞;所以,砂拉越不再遥远。

亚航开闢东马航线,原始动机是市场和利润;无形中,却也缩小了南中国海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东马和西马从来没有如此接近;我是说,砂拉越的州选举,就好像是西马的选举一样。

我订了机票,不到两个小时就来到了诗巫;时间上,和我上一次开车到乌鲁雪兰莪观察补选相同。

过两天,我会从诗巫去古晋,不到一个小时的距离,如同平日的上班时间。

砂拉越补选牵动大家的心,包括西马人民;人们对砂州选举关切,不下於砂州人民。

仅仅在4年多前,即2006年的砂州选举,西马人几乎忘记砂州选举;直到选举爆出行动党史无前例的贏了6个议席,公正党和独立人士也有斩获,才激起西马人的关注。

许多砂州人不禁要说,西马308的“政治苏纳米”,还不是从东马砂拉越掀起。

海啸似乎在南中国海荡来荡去,西马和东马没有了距离。

西马的政治人物,以前鲜少涉足东马;说老实话,东马人也不怎么欣赏西马政治人物;总觉得来者不善,不如让东马人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但是,如今西马的政治人物如过江之鯽,乘坐一班又一班的亚航和马航班机,降落古晋、诗巫、民都鲁、美里,甚至是森林之中的峇加拉兰。

纳吉几乎把整个內阁都搬到砂拉越来了,同样的,林吉祥、林冠英、安华、聂阿兹,出现在大城小镇的街道和会场。

奇特的是,东马人没有像过去把他们拒之千里,而是展臂欢迎。

纳吉和他的团队有热诚的拥躉,民联团队也有新的忠实粉丝。

跟著他们进入砂州的是新的政治理念,不管是一个马来西亚,或是两线制思维,都各有支持者。

不能適应的,倒是砂州的本土政治文化,以及本土政治人物。

许多本土派埋怨说,西马竞爭对立、热闹激烈的政治“歪风”,破坏了砂州传统的和谐风气,也改变了砂州的政治生態。

本土天王泰益玛目,更是东西马政治融合的最大孤立者;突然之间,他面对了一个前所未有,敌我难分的战场。

他也不得不从舞台中央,静悄悄走到舞台一角。

不管选举结果如何,我相信,砂州政治,从此改变面貌。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13

2011年4月12日星期二

12-04-11 跳出陷阱奔向康庄大道

自第六任首相納吉在2009年4月上台以來,確實搞了不少旨在修補,而非革故鼎新(repair but not replace)的大小動作。其中之一,就是召集了九位各族經濟學家設立了國家經濟咨詢理事會(NEAC),這個NEAC也不負所望地提出了不少令國人耳目一新的用語與概念,如高收入國、中等收入陷阱、集中型增長等。

這些用語與概念,實為發展經濟學中的舊用語與舊概念,以高、中、低收入國概念為例,早在1 9 7 5年發展經濟學家霍利斯.錢納里(Hollis B. Chenery)等人,便在《發展的型式》(Patterns of Development)一書里,提出了用人均收入來分類國家的方法。之所以要用人均收入來分類,是深覺「落後國」與「先進國」,「發展中國家」已與「發展」(「發達」)國家等用語有語病。他認為,所有國家均是處於不同發展階段中的發展中國家,何來「發展中」與「已發展」的區別?

當時,錢納里等人還從人均收入的角度,把各類國家分為九等,即從100美元以下到1,000美元以上。後世界銀行也採用這分類法把各國劃分為高、中、低收入國;在1979年時,介於375到4,000美元的國家被評等為中等收入國。目前,中等收入國則指介於3,466至1萬725美元的國家,大馬在2009年時,人均收入為約6,700美元,被評等為中高收入國。

至於「中等收入陷阱」這個用語,則源於1950年代出現的「低水平均衡陷阱」(low level equilibrium trap ),這個用語與惡性貧窮循環用語等一樣,均是種循環累積因果論(circular cumulative causation),也就是各種因素間互為因果,陳陳相因、互相強化與自我持續的論證法。

制度改革與創新最重要

即窮國之所以窮,正因為他們窮,人均收入低,導致儲蓄低,這使他們所有的錢均用到消費中,沒有餘額搞投資;同理,沒有投資發展,也將無法創匯,無外匯,則便無資本進口適用的技術與生產設備,來提升生產力與使產業升級。如此陳陳相因,便形成了自我持續的陷阱。

要突破低水平均衡陷阱,便至少需要確保人均收入增長長期較人口增長更高,並且改進生產方式,提高生產力,否則就會重覆跌入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所說的「人口陷阱」中,即收入雖然增長後,但人口也同步增長,結果是打回原形,沒有質的飛躍與突破。

如18世紀前,中國雖在各方面領先於歐洲,可又因為陷入馬爾薩斯所說的人口陷阱,而無法發生英國式的產業革命,終而被西方超越與征服。伸而言之,要突破低水平均衡陷阱,就得:

一,搞好計劃生育,使人均收入與人口增長保持適度合理的動態平衡;

二,平衡生產與分配,也就是機會的平等與工作效率要保持動態平衡,不宜長期重分配、輕生產,但同時也不宜使經濟不平等過於兩極化;

三,發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貨暢其流的原則,以便能集中資源大力突破約束與障礙。這種理論也稱為大推動(big push)理論;

四,除了盡量發揮國內力量外,也要善用外力,如外資來加大突破力;

五,通過技術進步,與人口素質的改進來提升生產力與效率。這通常需要長期的努力,而非一蹴而成的;

六,最重要的是制度改革與創新,以便使被束縛的各種潛能可充份釋放出來。用馬克思的用語來說,便是要打破社會關係中,生產關係對生產性力量(ProductiveForces) 的束縛, 如打破封建等級制(Feudal Hierarchy)對新生力量的約束。法國大革命會發生,主因之一便在於新生的平民,資產階級不滿僧侶、皇族、貴族等對他們社會上升的壓制。

當代社會基本上是在三大軸心原則(Axial Principles)上運作的,即經濟上的效率,政治上的平等與文化上的自我充份表達、發揮。若這些運作原則受到壓制,這個社會自也無法突破各類陷阱,如中等收入陷阱。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國從低收入進入中收入時,因各類潛能如勞動力、土地很充沛,因此比較容易;可從中收入突破到高收入就難得多,因這得靠充足的人力資本與制度資本,而非僅是自然資源。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孙和声 2011/04/12

12-04-11 假如我的回忆不是我的…

有没有想过当自己年老的时候,写一本关于自己的回忆录?

写回忆录,是因为有人想证明自己没有白活,有人只为了一个纪念,有人为了要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经歷,有人为了把自己多年来的秘密公开,有人是想把多年来的委屈和苦衷说出来……编写回忆录的的目,也因人而异吧?

当然也要想想,这回忆录是特地写给谁看的?也要担心写了出来,有没有人有兴趣看?

回忆录里面,难免会写到很多关于自己和身边人的事跡,是不是应该礼貌的先问问这些人是否介意?毕竟有些共同回忆,不是每个人都想回忆的吧?还是故意要在回忆录里,撬开別人的疮疤?

每个人写自己时,会很主观吧?看,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不是在自己改编歷史吗?编给自己一个光辉的、没有污点的歷史?也许大家都不能够接受和公开,关于自己不光彩的过去?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但是,完整的歷史是否应该包含好与不好?故意不提不好的过去,行吗?

你们有没有在朋友的面子书上,看到很多骂战留言?內容都在骂別人不好,说到自己多么无辜和无奈,伤害別人的总是说自己被伤害得好厉害,这算不算是丑陋的人性?

曾经遇过一名离婚后的妈妈,在孩子面前不断说爸爸以及爸爸的家人如何恶毒,自己多么淒凉,被他们欺负,不断催眠她的孩子。她,还算是好母亲吗?

为什么有些人会给自己的回忆做那么多修饰?为什么要美化自己,丑化別人?为什么自己永远是好人,坏的永远是別人?这算不算是自欺欺人?算不算活在自己幻想中?

但是谁说写回忆录,一定要写真实事跡?只要有人愿意看,有人愿意相信,不就已经够了吗?

不过,如果写出来的回忆录,却不是自己真正的回忆,又有什么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问文 2011/04/12

12-04-11 孩子的感受最重要

读了飞浪君的〈设留级班利多於弊〉(7/4/2011《言路》版)一文,作者是在独中服务,发现许多后段班的学生的表现,无论是学业还是品行都令人担忧。

因此飞浪君认为这些学生在独中是以其母语为学习媒介语及有爱心的老师教导下都已无法適应;如果到了国中,用陌生的媒介语来上课,加上身处不同的文化环境,其適应情况可想而知,学生届时或厌学或逃学,以至最后輟学,所以飞浪君认为还是让这些学生留在小学再读一年对他们比较有利。

其实这个看法並没有错,只是它是大人的想法,而读书上学是小孩子的事,必须顾及小孩子的感受,只要小孩子无法接受的事,任何的努力都会是白费的。

现在的小孩子很爱面子,如果要他们在同一间学校里留级与小他们一岁的同学一起上课,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硬要那些国文水平低下的小六生在小学留级一年,相信许多成绩差的学生是不会要留下来的,而在小六没法毕业的情况下离开了学校生活,不再像现在的政策下,至少他们还会在中学里读多几年的书。

虽然家长和社会人士会认为若国小水平低,在小学多读一年以加强语文科的能力是好事,將来上中学才能应付得来,对孩子是好的;但孩子们並不是这样想的,因让全校的人看到自己还留下来没升上中学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届时这些小学没读完的孩子將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问题人物了。

这里举一个活生生之留级生的故事,我的亲戚有一个儿子读独中,因成绩不达標而被令留级,他告诉其父母不想再读书了,因为留级很丟脸;其父母起初好言相劝,至最后强逼他一定要去上学,最终他只好穿上校服出门让父母感觉他真的要上学了,其实他並没进校门而在校外躲了起来,最终不回家了,令家长慌张了起来四处寻找,才知道事態严重,幸好最后找回了他;与他商量后,才让他报读其他的学校,继续完成学业;现在这个孩子长大了也很有成就,若当时其父母坚持要他在原校留级多读一年,可能就没有今日的表现了。

其实孩子的感受是最为重要的,若只把大人的想法和意愿强加诸於孩子的身上,即使理由再有多好,只要孩子无法接受的话,將会是一种伤害,对各方都是没有好处的。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长江‧2011.04.11

12-04-11 小学性教育不易为

不管是以前或现在,我都认为要向小学生灌输性教育是不容易的事。他们处於极度需要別人关心爱护的年纪,师长得教导、提醒他们要对身边的人有所戒备,或者灌输他们就算听了也似懂非懂的“性侵”定义,实在是不简单!

我有个读小一的女儿,有天她放学回家,告诉我老师当天教了他们何谓“性侵”(她用的词是“咸湿”)。她说:“妈妈,以后你和爸爸要‘sayang’我不可以‘sayang’多多下,因为老师今天告诉我们那样做就是‘咸湿’!”我听了,啼笑皆非,接著,不论我怎么解释,她都不愿意接受父母对他的疼爱,是不可与那些陌生的变態色魔相比的,她自己也会感受到不同的。过后有好几个星期,她不要爸爸碰她,让爸爸难过极了!

从这一件事来看,我们就看到了对小学生灌输性教育的难处,也看到学校老师的影响力。最近,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庄姓讲师在名为辅导讲座中,教学生一再重复“狗男女”及“姦夫淫妇”的短片,也让人深思这问题。

我们都知道,这儿是东方社会,有著东方优良的矜持文化,有些东西、有些话、是不能公开教导或討论的。如果根据我上网看的短片內容及星洲日报转载的讲座內容及讲师与学生的互动內容,我们不难发现:就算该讲师道歉时狡辩说他没有教孩子讲那7个字,是孩子自己讲的。但是,那么多学生可以一起说出那7个字,若不是事先交代,肯定是讲师在问:“我讲了那么多不合情合法合理的性关係,如果我们看到这些人发生性关係,我们一般上是骂他们,骂他们甚么,你看这一对……”了后,向学生展示那几个字的字卡或字幕,否则我不会相信那些小学生们会异口同声的回答“狗男女”及“姦夫淫妇”!稍有教学经验的人,都会知道要孩子异口同声说同一个字词,不是得预先演习,就是有展示字词卡,不是吗?

对小学生来说,老师教甚么,学生都会印象深刻;所谓“学坏三天”,教坏的讯息,更不用说了。若老师传达错的信息,则会影响孩子的人格,以后开口闭口都这样骂人,那还成何体统?遗憾的是,该讲座的主办机构不认为有问题,因为讲座后並没有人投诉,主讲人还说他在全马讲了近300场,都没有事,坚决认为批评者不会是父母,只是某些敏感的人无法认同这些字眼而已!

如果300场他都这样教学生,那他到底荼毒了多少学生的心灵?虽知要在小学教导性教育不易,但也不可以这样胡来。与其这样,我身为家长,祈愿学校別再办类似讲座,以免劳民伤財,更误人子弟!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彭瑞芳‧2011.04.12

12-04-11 选情告急?

砂州国阵的选情告急?看你是从哪一个角度来评断,城市区確实告急,但从整体来看,国阵应该能够执政;民联能否粉碎国阵的三分二,则胥视“城市效应”会不会幅射至城市外围的地区?

行动党在华人聚居的城市,举办声势浩大的政治讲座,所以一些网络媒体认为国阵选情告急,甚至以308大选檳城的情况,来相提並论。

如果以出席讲座的人数来计算,行动党確实压倒人联党,但是政治讲座向来是反对党的竞选强项,人数多未必代表反对党包胜,以1995年林吉祥发动的檳州“丹绒三役”为例,当年政治讲座一样是万人空巷,最终许子根还是击败林吉祥。

出席者的心態最为关键,如果民眾踊跃乐捐反对党的选举基金,那情况就不同了,譬如2008年大选,行动党在檳城的造势大会,筹获12万3千令吉,创下纪录,也昭示檳州改朝换代。

民眾踊跃捐款就表示他们不是去看热闹、去听反对党骂人,而是有了投入感。在林梦,行动党的售票晚宴,500人捐了2万6千多令吉,这传达了甚么讯息,由国阵去评估。

相信纳吉已经接获报告,所以这个星期的內阁会议取消,他和全体部长都前往砂州助选;纳吉专注在城市区拜票,证明城市的形势不容乐观。

如果民联要打破国阵的三分二,就必须贏得24席,即15个华人区全胜,再加9个非华人区,难度不小。

国阵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抵销“城市效应”,保住政权和三分二:一、大混战有利国阵。这次选举有多达213名候选人,其中44个选区出现三角及多角混战,包括4个华人选区,这让国阵坐收渔人之利;只要国民党和独立人士分散选票,即使国阵只胜一票,也能够过关。

44个选区佔71个总议席的62%,国阵何惧之有!

二、土著选区还是堡垒。土著选民佔多数的选区多达38个,佔总议席的53.52%。截至目前为止,民联仍无法打入內陆的郊区,长屋居民对民联候选人的冷淡,是不妙的先兆。

三、马来选民的忠心耿耿。虽然首长泰益玛目何时引退的问题,引起爭议,但作为马兰诺人的领袖,他却受到族人的拥护,就好像西马甘榜马来人支持巫统的马来领袖一样;忠心是民族的传统。

砂州共有27个马来选区,马来人成为泰益政权的守护神。

儘管如此,纳吉不敢怠慢,因为他不想看到民联贏得逾20席,造成这股效应扩大至西马,从而影响全国大选的佈局。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瑞源‧2011.04.12

12-04-11 一个人的战爭

砂拉越的选举,好像已经成为“所有人”对“一个人”的竞选。

“所有人”是联邦国阵,州国阵(除了土保党),反对党,以及超级星期天政治讲座的万名群眾。

“一个人”,当然是泰益玛目,可以想像他的处境之尷尬。

反对党的目標很清楚――泰益、泰益、泰益,炮口全对准泰益,包括“支持人联就是支持泰益”。

政治讲座会万人空巷,泰益是最大的吸引力;人们就是来看如何炮轰泰益。

这股情绪已经烧开,漫天烽火,不断升温;拉抬了反对党的声势和支持。

凡是和泰益靠拢,都可能殃及池鱼。

州国阵的其它成员党,感受到这种逼人热度,大家似乎已经放弃为泰益辩护。为了自保,和泰益进行切割。

人联党候选人有了默契,异口同声:“要反对泰益,应该去万年烟(Balingian,泰益选区),而不是摃上人联党。”

连马华也在敲边鼓,隔著南中国海批判泰益漠视华社诉求,让反对党声势高涨。

然而,最震撼的是纳吉的態度。他在竞选进入白热化的时刻,公开保证泰益会下台,语气显得比上一次更坚决。

有点像是诸葛亮斩马謖。

或许,纳吉感觉到砂州的形势,並不如之前乐观,他之前也低估了城市选民对泰益的不满情绪。

虽然泰益之前已经宣佈在选后退位,但是,没有具体的退位日期,没有规划退位人选,也没有相关的安排,使这项宣佈缺乏说服力,多数人都感到怀疑。

为了让反泰益的情绪降温,纳吉再次作出了保证。

然而,这也是一著险棋。

泰益玛目是首席部长,州国阵主席,选举的主帅;他在位30年,在某个程度上,泰益就是砂拉越,砂拉越就是泰益。

在竞选中途,把泰益移到一边,固然可以转移反对党的强打,以及缓和民眾的情绪,但是,也可能產生后挫力,影响国阵的战略,也衝击內部的团结和气势。

削弱了泰益的地位,州国阵没有替代的统帅,只好由纳吉本身权充主帅,他全程驻守砂州,可见一斑。

然而,砂拉越政治向来有本土特质,也不是完全可以让联邦领袖主导。

纳吉是否能够挽回城市华人选票?

第二次的保证,並没有附带相关的具体安排,大家还在等待后续。

更何况,反泰益的情绪背后,是一股更大的求变意愿,超越泰益个人因素,这倒是国阵忽略的部份。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12

2011年4月11日星期一

11-04-11 儘速承认留台学位

自50年代掀开赴台升学的歷史序幕后,近半个世纪来留台之路就从未间断过,到目前为止所累积的人数已高达4万余人。留台生分佈在全马各个角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所长,为建设国家默默的做出许多贡献。

留台联总自成立以来就矢志不移的以爭取留台学位全面被承认为终极目的。在歷届理事会的爭取下,於1996年取得零的突破,当年政府在宪报上宣佈承认台湾8所大学的医学、牙医及药剂学位。这不啻是对留台学位的认同与肯定,意义非凡。当然对留台联总而言,並不因此而满足,毕竟医学、牙医及药剂学只不过是留台眾多科系之一,尚有文理农工等眾多科系有待被承认。

令人遗憾的是自1996年留台医牙药学位被承认后,多年来虽在留台联总持续不懈的爭取其他学位受承认,尤其是积极爭取中文系及兽医系的学位,可是至今仍然不得要领,没有回应。

由於台湾与大马官方没有交往,在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受限下,留台联总在爭取留台学位的过程中肯定是荆棘满佈,困难重重,可是数十年来留台联总从不诉诸激烈的手段和高昂的情绪向当局爭取学位承认。如今时机已到,本月中旬教育部长將率团到中国签署互相承认双方的大学学位。做为代表全国留台人的留台联总恳切希望马中两国政府能秉持一中政策的原则,一併承认留华和留台的学位,唯其如此才能充份体现和贯彻一中政策的真正精神和实质意涵。

对於华社而言,对马中互认大学学位当然乐见其成,可是如果只承认留华学位而忽视了留台学位,罔顾长久以来4万余名留台人的感受的话,那么他们的怨懟与不满情绪恐將越积越深。须知留台人鵠候学位的承认已歷经漫长的半世纪岁月,今天难得碰上如此良机,马中两国若不能在一中政策的原则下承认留台学位,继续让4万余留台人置身於妾身未明的“无名”状態中,势必加剧留台人心中的怨懟与愤懣!

民之所欲,予之。这是从政者贏得民心的不变法则,50余年来由於少了一纸承认证书,导致一些留台的医生、会计师、工程师、律师等专业人士无法为自己的国家效命,被逼滯留他乡。这都是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流失。事到如今,姑且不论是为了迎合中国经济崛起的大环境,亦不论是为了政治因素还是其他,今天应是承认留华与留台学位的时候了,尤其是留台人隱忍了50余年的怨气,且看今天当局是否能从善如流,顺水推舟的玉成其事,识时务的化解留台人的怨气了。

若能解民之虑,应民所需,满足留台人苦候50年所求,那来届大选对当政者肯定有加码和加分的作用。以留台人所能掌握保守估计20万余张的选票看来,在来届大选中对改变我国的政治生態,政局走向和歷史轨跡绝对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和影响力。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陈泽清‧2011.04.11

11-04-11 为何叫教师太沉重?

据笔者所知,国內教育政策与让教育回归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一些教育部官员会亲自到校为在籍教师们提供培训课程(LDP)。然而,官员们向教师们所灌输的却是一些异於常人的教育理念。

在此培训中,官员指出,虽然教师工作量日益繁重,也有大量文书工作需要处理,但仍然未达到国际標准工作时间。根据国际標准工作时间,一个工作者每週办工时间应是45个小时,而教师们的日常工作时间是从7时30分至中午1时30分。因此教师不应该抱怨文书工作多,也不能对週六需返校工作有意见。

对於此番言论,笔者不敢苟同。事实並非如此。一般上,教师的工作时间从7时开始,上完正课后,还需留校负责校內课后辅导班/补习班。部份学校则会在週六进行课外活动。当下午返家后,並不代表教师的工作就此结束。教师们必须批改作业、备课或处理在校內因繁忙而未完成的琐碎事务与文书工作,语文科教师更需在週末“赶工”,以批改全班学生的作文。试问,教师的工作时间还会少於官员所谓的“標准时间”吗?

笔者相信倘若教师的超时工作时间,都花在有助於学生学习的事务上,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位教师发出怨言。然而,事与愿违,近年校內大部份文书工作都与教学进度或教学进展毫无关係。如今,教师所需处理的文件或报告包罗万象,部份更是荒谬至极。平时校方举行的会议,任何常年的大小型比赛,考试或活动,都需拍照打印为证,以附加在会议报告里。

此外,一些教育局更实施多项新的制度,如素质学校管理系统就需要校方准备10多项文件夹与资料。每份资料里更有数不清的表格,资料与琐碎事物需要处理。为了向官员交代,並证明校方有如实进行新实行的3k委员会即清洁、卫生和安全委员会,校方更刻意拍摄校工打扫校园或在校內进行的一些安危防范措施的照片。简直是费时费力,且浪费资源。

多年前,教师並不需这样做,倘若只为了让教师们达到所谓的国际標准工作时间,而让教师们准备各种无畏的文书工作,这理由实为牵强。

省略其它在培训中所提及的课题,官员在培训的尾声,放映了一张一个人单手悬掛在悬崖的图片,並强调身为教师有3个选择:

一、亲上火线您可以选择一直吊掛在这险境挣扎。

二、本身自行调试心情,接受现状,奋力从悬崖爬上来。

三、选择放弃。的確,现今教师可说是身处悬崖处,繁重的工作量使到教师们时刻处於压力的紧张状態。试问,为何神圣的学府非得把教师逼至悬崖处呢?

总之,政府应倾听教师们的心声,重新检討现有教育系统,简化一切无助於学生学习的琐碎工作。政府应招揽有素质的教育官员,让拥有正確教育理念的专才重新整顿已日渐偏离轨道的教育界。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薏仁‧2011.04.12

11-04-11 山寨版华文老师的真心付出

读Khoo Jacky的〈山寨版华文老师〉一文(《星洲‧沟通平台》4月7日),一则是標题有趣,二则是作者写国中华文老师的形象歷歷在目。然而,真正让人心寒齿冷与错位的,是作者大学主修的是数理,分发国中执教,碍於校內没有华文老师,充当华文老师之外,更兼华文主任,迄今10年。

这样的“事故”想来不是特例,或许早已成了国中华文班公开的秘密,以及大马华教一旦收编在国家教育体系內,就只能在边上瞻望与等待,就像Khoo“一等10年,仍然落空”。我起先觉得匪夷所思,之前听在某国中任教的女性友人很认真的询问:你可以申请到国中教华文啊,我们学校缺华文老师呢。我微笑回答:我的学位政府不承认,况且我SPM国文没有优等,连当个小学临教的资格都不符合吶。

原来是这位友人的校长要她教华文,校长说:你是华人,教华文没问题的。可是,友人大学的专业是地理。她不想误人子弟,没接手教华文。这所国中的华裔生佔多数,后来友人无奈的接下华文,至今好几年,自己喜爱的地理反成了陪衬科目。学校华文师资仍不足,主修华文的少之又少,只要是华人老师,华文稍好一点的就披甲上阵教华文。

去年,我在独中代课两个月,才知道独中其实不缺华文老师,甚至过剩,遂听说一位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因为该校的华文老师额满,就安排他教国文。

多么的反讽,国中有山寨版华文老师,独中有山寨版国文老师。至於我自己念中文系所,虽中文价值水涨船高,开始教书的时候,是教9班地理,配一班华文,非得杀出一条血路(黄锦树语)进修英文,一旦將中文和英文放在同一个平台,英文优先,毋庸置疑,教华文落得“面黄肌瘦”的。我才是正版的山寨版英文老师。

回到Khoo Jacky的文章,我们早已耳闻国中华文老师是包山包海,全方位的老师。一来是国中华文老师,教的级数多,二来是担纲的课外活动多,又兼文员。国民型中学华文班尚好,独中华文又尚好(以至於在独中华文老师视华文为理所当然)。相比之下,国中合格华文老师本来人数就少,凑个数教华文的国中华人老师所在多有,苦水只有往肚里吞,特別是各县市、跨州的比赛,华文老师首当其衝是带队和培训老师。

Khoo的〈山寨版华文老师〉在在让人想起都德的〈最后一课〉,华文老师把每一堂华文课都当最后一课来教,深怕哪一天华文在校园里自然而然消失,因为並非所有华裔学生都认真上华文课,甚至有华文课“好混”的心態,以及每年PMR、SPM成绩出炉用放大镜来检视华文A1比率等等。华文不是死於外患,而是內忧,当国中华文老师无以为继,就是华文寿寢的时候。国中华文老师虽是山寨版,我们仍要为你们喝彩,加油!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杨邦尼‧2011.04.11

11-04-11 假蛋的启示

过去几天,我们都笼罩在假蛋疑云之下,假蛋、山寨蛋、坏蛋、臭蛋、浑蛋、王八蛋的骂声不绝於耳。

原来,5天前,一名妇女在檳州浮罗池滑巴剎买到外形比较大,蛋壳出现不均孤形的鸡蛋后,怀疑那是假鸡蛋,便到檳城消费人协会投诉。消息一经发佈,全国从北到南,竟都有人声称自己买到了假蛋,搞到消费人杯弓蛇影,甚至闻蛋色变。

如果是10年前,你说买到了假蛋,恐怕会被人骂你脑袋不正常,但自从中国传出假蛋事件,网上还出现教人製作假蛋的培训学校招生的广告之后,假蛋这东西,似乎並非无中生有。因此,本地也有假蛋的消息不管是真是假,消费人已经嚇出了一身冷汗,唯恐买到了据说吃多了会脑痴呆的假蛋。

我们必须讚扬檳州贸消部和檳州卫生局在新闻见报后即迅速拉队到被指售卖假蛋的巴剎进行调查,並取回“假蛋”样本,分两批送交威省兽医局化验室和八打灵卫生局化验室作进一步的检验。谢天谢地,威省兽医局化验室的检验结果已经出来了,並且证明,最先传出假蛋消息的浮罗池滑巴剎的可疑鸡蛋,其实都是真的。

儘管卫生部尚未公佈完整的检验报告,但毫无疑问,檳消协这次在没有事先进行检验的情况下就仓促发佈疑出现假蛋的消息,做法不仅粗糙,也有失责及误导之嫌。

檳消协多年来一直极力维护消费人利益,並敢於揭发奸商的黑心行为,因此贏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赏;这次百虑一疏,难免影响它的良好形象。我们衷心希望该会能痛定思痛,一方面今后对投诉更加小心求证,另一方面则不因一时的挫折而退缩,反而要更加坚定、无畏地继续与无良奸商周旋到底。

从另一角度看,这次的假蛋事件也让人见证了“人云亦云”这种心理的普遍性。这固然是一种“羊群效应”,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大马社会“信任危机”的严重性。因为社会充斥著各种造假现象,政治人物言不由衷,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看起来很像、听起来很像的各种言论大行其道,很多人在面对“乱象”之时,都失去了冷静分析的理性,唯有抱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態待之,以致谣言和小道消息得以轻易以讹传讹,最终是非被顛倒了,焦点也被模糊了……假蛋不管是真有还是没有,理性的態度都不可消失,唯有心怀理性,才能避免偏执与傲慢,才能拒绝虚假与抹黑!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4.11

11-04-11 假蛋‧A片‧国货

我都说了嘛,不可能是假鸡蛋。

別说我马后炮,我可是从第一天就站稳立场,如此坚持。

当各位政府领导人紧张兮兮,一个要取缔卖蛋人,一个要缉拿奸商,一个要保护消费人,一个要彻查市场所有鸡蛋……。

我不禁想伸手掩住自己的耳朵,或是,他们的嘴巴。

没有常识,也要经常看电视。

人生下的蛋,不,婴儿,也有黑白棕黄的差別,何况鸡蛋,可能都是同一个形状和味道的吗?

当那位安娣煞有其事,將“假蛋”形容得彷如电影《异形》里的外太空怪蛋,贵为行政议员、副部长和部长的,也愣愣的跟著摇头晃脑,好像看到太空蛋已经黏住太空船,跟著来到地球。

之中,没有一人头脑稍微清醒的说:“等等,让我们先等候化验报告出炉,看是真蛋或假蛋,好蛋或坏蛋,小母鸡的蛋还是老母鸡的蛋,再採取进一步行动。”

没有,一个也没有,而是爭相向假蛋宣战,势不两立,开闢砂拉越之外的第二大战场。

假鸡蛋这么容易製造吗?你以为大马人是中国人吗?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我们没有中国人的聪明。

中国有假蛋,这我一点也不怀疑。中国的山寨精神,神通广大,无所不山;如果做出一个山寨地球也不奇怪。

而我们最轰动的本土A片,据说还有泰国字幕,要依赖外国技术支援。A片都无法国產,怎可能有国產假蛋。

日本大地震之后,我们的国產车连带缺乏进口配件,生產告急;唔,国货?

要製造假蛋,科技成份比製造A片和汽车深奥多了。

首先,要用化学材料製作蛋黄和蛋清,顏色要分明,色泽要光鲜,两者相容而不相混,稠度和黏度比率適中。

蛋壳原料取自太空梭外层同等材料,不能轻易破裂,却也不能刀鎗不入;要恰好是人类手指力度和地心引力强度形成Tx2.89765系数时,才能均衡產生一道裂口,硬度和脆度都要很精准。

更精密的部份,是如何將蛋黄和蛋清放入蛋壳內;这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挑战,等待下一个爱因斯坦来破解。

这么高科技的“假蛋”,如果製造出来,將是人类进化史的另一项大突破;有朝一日,地球遭到浩劫,生物链被破坏,人类找不到母鸡下蛋时,这项科技將可以延续人类的生命。

这种鸡蛋,在檳城的市场摆卖,竟然一托30粒只卖11令吉,简直是太浪费。

下次有这种大平卖,记得通知。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11

11-04-11 用甚么来保证?

由澳洲人投资的关丹稀土厂引起当地居民反对,他们向首相呈交备忘录外,也一面倒否定原子能执照局的保证。

早几天,至少有两位部长和一位州务大臣已保证稀土厂安全﹑无害,他们促请居民客观﹑理智﹑理性看待稀土厂,不要给別有居心者的政治化蒙蔽。

换言之,凡是反对建立稀土厂的人就是不客观、不理智以及没有理性的人:凡是反对的人,不论提出什么理由,都是政治化的行为。这样讲话会不会太过轻视人民的智慧?这样把所有反对者都打成无知之徒,岂是讲道理的態度?为政者不该如此侮辱人民的心声吧!况且什么叫作政治化?如此空洞的一句话,怎能叫人心服?

说到保证,它不能叫人相信﹑信服也不足为奇,盖所谓殷鉴不远。很多国家的核子发电厂就是在当时掌权的政客,以及许多科学家言之凿凿,保证绝对安全下建立。当时,政客和科学家指天誓日保证核子发电厂乃万无一失的科学建构,即使有失,也是几百万分之一的几率,且为害也不大,人民大可放心,不放心或不相信的就是不客观、不理智的冥顽不灵分子,至少也一如马哈迪说的:不愿看到国家进步的人。

我们视而不见?

然而,政客的保证不提也罢,反正他们是人云亦云﹑服膺“权力就是知识”的一群,但科学家,包括当时属于权威核子科学家的保证,又如何呢?

俄罗斯境內切尔诺拜核电厂可能为我们淡忘,惟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可还“方兴未艾”,难道我们也视而不见?

日本的科技技术少说也领先我们半个世纪以上,人力物力之充沛,我们也难望其项背,但日本应付福岛核危机却左支右絀,狠狈万分,祸及全球,惹得世人怪怨;一向以自律见称的日本人,也怨气冲天。

可见凡涉及可產生辐射﹑剧毒的工厂或设施,政客和科学家的保证都不值一文钱。再说,当日言之凿凿兼誓言旦旦,保证切尔诺拜核电厂安全,保证福岛核电站安全的掌权政客和权威核子科学家,如今安在?他们的保证值得一文钱吗?

同样的道理,假如稀土厂在30年或50年后因不可预料或不能控制的原因发生意外,毒害到现今反对稀土厂者的后代,到时,今日誓言旦旦保证安全的人又安在?他们能负起什么责任?一点都不能,既如此,人民怎能相信他们的保证?他们又用什么来保证居民后人的安全?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闲人 2011/04/10

2011年4月10日星期日

10-04-11 尊重知识產权是全民责任

由於业者对现有版权税鳩收方式以及执法欠缺透明感到不满,因此,贸消部再次决定展延向国会提呈1987年版权法令修正案;而国阵后座议员理事会也认为修正案用词欠严谨,必须从长计议,避免再引发诸多爭议。

尊重知识產权是人尽皆知的常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冒用商標、侵害著作权、侵害专利的侵权行为却愈来愈猖獗,其犯罪地点不仅不局限於国內,更因產品之大量外销而延伸至国外。据非正式统计,本地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比率高达60%,高於亚太地区平均值的55%,且数度名列美国301观察名单中。在301条款报復的压力下,亚洲各国纷纷致力於建制有效的知识產权保护制度,我国也在2007年成立知识產权法院,集中专业而有经验的法官,迅速处理知识產权爭议案件。

但知识產权法院能处理的是技术性產权的爭议,长期而言还须领导民眾及工商业界建立及维护知识產权的共识,以求由根本处消弭產权爭端的发生。同时,政府与业者也必须携手合作,在做法上及制度上突破现有格局,避免任何因资讯不足或认识不够所发生的侵权行为。就以上所述,我们提出以下的建议:

首先,“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虽然版权法令修正案一波三折,但许多人期盼的知识產权局应儘速设立。即使版权法令完成修法工作,尚不至於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用以昭示政府维护知识產权的决心,並为政府研擬行政命令、规章提供法源,展开全面性的產权保护工作。而就成立知识產权局而言,由於现行商標专利、著作权管理权责单位不一,日常执行及对外谈判单位也不相互隶属,推动保护產权的工作,也就“事倍功半”。因此,知识產权局专责单位设立脚步应该加速加大。

其次,贸消部应考虑建立一座全球性的专利资料库。犹记得部份资讯界主要发言人在爭取修正案中废除对发明专利的侵害者刑罚规定之时,就一再举证指称,欧美等资讯工业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设立极其严格,而且日新月异,我国厂商研发或开发新產品之际,难免因发明了同类產品而误蹈法网,有些厂商甚至不瞭解牵涉產品使用技术,是否已为外商申请专利,显示本地业者对世界性专利资讯的严重不足。此种资讯不足弊端,小者重复投资,浪费资源,重者尚可能因而惹来官司。目前本地市场上专利权估计超过10万项,当中国外商家就佔三至四成,有些厂商不瞭解所使用的產品技术,是否已为外商申请专利;此事连一般租户都未必能分辨是否侵权,何况是普通业主。难怪业主会群起反对“租户盗版业主同罪”的立法了。

因此,贸消部与业者当前急务应思如何利用世界性组织,学术界关係及自身驻外单位建立起一座迅速而充实的世界专利资料库,不仅可因而消弭无谓爭端及浪费,也將有助本地科技水平的提昇。

再次,业者的教育及自律功能应予加强。在政府自由化、国际化的政策下,贸消部的角色已逐渐在改变中,由以往的管制、限制变成辅导、諮商性质,同时,“业必归会”的主张也高唱云霄。然而,由於法令规章不全、人谋不藏等因素,同业公会的威信及功能始终未见建立及发挥。一般而言,房地產发展商总会由於主事者均属具国际性的企业人士,尚可发挥一定的组合及主导功效,其他业界公会可能在这方面须再加强。政府应在版权法令修正案中赋予同业公会一定的教育及自律权力,协助政府与业者克服某些內在障碍,进而推动大马工业升级。

在一国政府及人民对知识產权的保护与尊重程度被视为该国发展指標的今日,產权的任何爭议已不再是纯粹的钱財问题,对產权侵权行为的后果,也不应再认为是业界或个別公司的责任,而是每一位国民的责任,让我们大家以此互勉。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2011.04.10

10-04-11 高物价时代

在RON97汽油宣佈涨价的隔天,我来到了沙登早市。由於天还未破晓,因此没有多少档口正式营业,只看到有一家售卖素食饭菜和糕点的档口已经开档营业后。

我要了白饭和两道菜餚(因为担心贵,所以没敢要第三样)。老板娘收了我5令吉,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那么贵!”我想要和她理论,但因为赶著上班而作罢。套一句大家常说的话:他只能赚我一次的钱。”

消费者最怕被人“砍菜头”。一路上,我心里想,你出来討生活,我也一样,而且我还只是打工的,一饭两菜就5令吉,对我来说真的太贵了。后来听一位同事说,有一次她买一饭一菜一条鱼,老板开价8令吉!我们这等小市民,赚的钱不多,真有种“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的感慨。

话说回来,我也的確有错,理应问清楚价钱才决定是否要买。朋友说,因为这是个自由市场。如果餐饮业者能够自製一个菜单和標上价格,那么民眾自然就容易做选择了,嫌贵吃不起的话,你大可不必买;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认为说“这应该不会太贵”,却在对方收费后,捶胸顿足。

不只是食物,很多东西的价格都水涨船高了。去了很多地方,一些原本已经標上食物价格的档口,不清楚为何价格都模糊不清了。贸消部在这方面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展开突击行动对付那些漫开天价的业者。总的来说,“高物价、低薪资”的时代已经降临。苦的是,城市里的打工一族,再过不久,薪水也许勉强只够餬口而已。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庄碧欣‧2011.04.11

10-04-11 孝道精神永垂不朽

崇尚孝道精神,向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可是,社会越进步,光怪陆离的现象越多。在纸醉金迷的繁华背后,人心更加浮夸。莫说孝道,其他的伦理道德、诚信与正义等等都转调,以致歪风横行,肆无忌惮!

两年前,台北市一名48岁女毒虫,向爸爸伸手要钱,要5千只给300,女儿发狂,用3把水果刀,朝向父亲狂砍24刀,刺穿胸腔,连刀柄都被弄坏,结果70多岁的老父亲当场丧命。这名女子,有吸毒前科,还是警局常客,父亲给她的生活费,全拿去买毒品。目前已被判无期徒刑,下半辈子就只能蹲在牢里,有没有向死去的父亲懺悔已不重要了。

去年11月,五分埔二家女装店老板,就曾经为了生意起纠纷还互相提出控告,当中庄姓老板娘判赔对方70万元损失,解决了纷扰。不料最近庄姓老板娘又为了10元的价差和客人爭执,妈妈出面劝架,反而被女儿掌摑,过程被人全拍了下来也上载到网路上。

以上两个个案,都反映出社会与家庭教育出问题,导致孝道沦落,人心浮夸!为了买毒品,可以杀父,而且手段之残忍,实令人髮指!为了10元差价与客爭执,掌摑劝架母亲,孝道何在?难道“孝”之价值观已不再重要?

据报导,高雄一位8岁小妹妹,因不放心车祸受伤后和行动不便的爸爸独自卖口香糖,小妹妹只为了帮忙赚钱养家,减轻父亲的辛劳,每天都会帮爸爸卖口香糖、卖牙籤。小小年纪就显得非常懂事,儿童节也没有出去玩,反而提著小篮子到处叫卖。

身处大染缸,复杂的社会人际关係,常常是利字当头,最基本的“孝道”已经让许多人有摸不著的感觉,诚为可悲!特此讚赏正在就读小二的女生,她的善行,又让人看到一丝曙光,她的行为是令人讚颂、敬佩的,可见得“孝道”还是能让人感同身受。

富而不骄,是一种美德;为富之后而能兼善他人,更让人钦佩!比起社会中赚大钱为富不仁者,小女生正在求学,还得兼顾家庭財源,其情可悯,其意志力坚强和其孝心真高贵!孝道精神能永垂不朽,就从这名小女生开始萌芽!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张金发‧2011.04.10

10-04-11 娇生惯养的新生代

新生代的孩子很幸福?看来未必。过惯了饭来张口,钱来伸手的生活,甚至出入皆有女佣伺候的王子公主式待遇,优质生活使他们看不见也听不见外面真正的世界。在日常生活里,他们最爱的消遣活动是上网。

如果你问小孩:看过彩虹吗?他会如此回答:“上谷歌一下就知道啦。”网络世界包罗万象,资讯爆炸,详尽资料会告诉你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但它无法让你真切感受那雨后初晴时,遇见彩虹的剎那感动。

同样道理,科技再如何发达,也教不会孩子生活技能。反正一些细碎繁琐的小事,都有父母或女佣代劳,无微不至呵护,孩子只是坐享其成,自然不懂得“天下没有白吃午餐”的真理。父母的宠溺,出发点纵然是好的,因为心疼孩子受伤吃苦,面面俱到为他们安排打点生活细节,殊不知这只会加深小孩的惰性和依赖心理。

不知如何战胜逆境

笔者有位朋友极疼惜唯一的儿子,因为过度保护,严禁儿子骑脚车,原因是后者曾有骑脚车跌伤的纪录。正所谓伤在儿身,痛在父心。他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经过无数次试练,跌倒再爬起来,才学会如何驾驭一辆脚车。于是,他儿子永远只知道跌倒受伤的挫败,不知道如何克服恐惧,战胜逆境。导致他日后面对挑战时退缩,失意时容易丧志。

根据一项国际调查指出,新生代能熟练使用手机和上网,对于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如绑鞋带,竟然不胜任!其实,这並不值得大惊小怪,反正粗重的家事,都由不得他们“效劳”;为了赶上新时代,现代父母大多鼓励孩子自小掌握新科技。无形中,忽略了他们成长中必须懂得的一些求生技能。

由此可见,事事都亲自为孩子计划筹谋,不是好事。反之提早让孩子吃一些苦,自小培养他独立的人格,训练他成为身心健全的未来国家栋樑,不仅对孩子本身有益,也对国家有贡献。

莫要让爱他变成害他一生。唉!可怜的父母,过分疼爱竟造就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孩子,你们说,谁之过?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黄晓玲 2011/04/11

10-04-11 体罚学生有用吗?

疑教师失控打死7岁小学生,引起大家关注。到底体罚教育是否適合现代教育制度?

对于叛逆的学生,一味体罚不但不能让他们听话,反而使他们更叛逆,因为他们还不懂事,不可能完全理解大人的苦心。老师只採用体罚方式,会让他们產生一种仇恨心理,反而不配合老师的教导。

那些不是很调皮、比较听话的学生,体罚很容易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造成他们对老师过分恐惧,或造成心理问题,不利于教育的进行和其心理发展。

在教学生涯中,曾经遇过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甚至企图从楼上跳下来,十分叛逆。全校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他受教。

进行轻微的体罚,能使其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时的体罚,並不是要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明白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辨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一些学生的叛逆,不全是他们自己的错,往往和家庭教育分不开,因此不能对这些学生绝望和產生仇视心理,而且不要侮辱学生的人格。

当一个老师,不光要教育学生,也要时常对家长进行正確引导,防止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教师这个职业不是那么简单,它不適合任何只把教育当作赚钱谋生方式的人。它需要沉稳的性格、奉献的精神、慈爱的心灵、高尚的灵魂,正如那句老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神圣而艰辛的职业。然而,在如今这种物慾横流、浮躁心態普遍的社会,有多少教师配得上“灵魂的工程师”这光荣称號?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琼琼 2011/04/12

10-04-11 百姓的心愿

早前人力资源部长拿督苏巴马念坦言,这些年来,大马人的薪金,普遍都追不上通货膨胀。

谢谢拿督苏巴马念讲出了一般百姓的心中话,当然,这不包括那些高薪一族。然,这些高薪者只是一小部分,普罗百姓还是赚得不多,甚至有者手停口停。

既然拿督苏巴马念讲出了人民心声,又贵为人力资源部长,是最有资格为普罗百姓爭取更高的薪金,不然也以福利取代薪资。

拿督苏巴马念可以指示其官员制定一份符合当前经济和通胀的薪金指南,好让公私领域按通货膨胀率调整职员薪金,以应付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探討为何物价会高涨,是天灾大环境使,还是一些人为因素如奸商囤积居奇?若是前者,没有人可以避免,只能將衝击减至最低,希望当局能发辅助津贴以减轻人民负担,如果是后者,就要加紧取缔,並对奸商施以严刑峻罚,以保障普罗百姓的利益。

一言以蔽之,大马人薪金普遍追不上通货膨胀是事实,我们或许可加以改善,这就有赖当局的努力和决心了。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晓君 2011/04/12

2011年4月9日星期六

09-04-11 社会楷模任重道远

在我国,国家元首和各州苏丹每年会向对国家作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封赐不同的勋衔,这些有功人士在获得殊荣的同时,也肩负身为社会楷模的责任。

赐封的礼仪,歷史可追溯至马六甲王朝,当时,可获犒赏的都只是王亲贵族及外交使节,直至我国独立后,才有普通臣民,包括政治人物和殷商贤达得到此殊荣,贡献和努力能获统治者的肯定,確是光宗耀祖的美事。

勿失侠骨仁心

但是,获得册封勋衔,不意味著是对社会贡献的终结,而是另一开始。要为世人尊敬崇拜,不因他们获授显赫勋衔或高贵地位而失去侠骨仁心,否则也会面对勋衔被褫夺的命运。

雪州苏丹沙拉弗丁殿下諭令,冻结涉及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弊案的前交通部长丹斯里陈广才,及褫夺被判入穷籍的砂拉越大亨丹斯里陈伯勤的DPMS拿督勋衔。

这並不是苏丹首次諭令冻结和褫夺勋衔,各州苏丹褫夺勋衔事件,屡见不鲜,在过去也曾有受封者,因涉及法庭案件等,被褫夺勋衔。

肩负社会责任

这显示君主的开明態度,因谨慎管理有功勋衔,才能避免涉嫌和牴触法律的人士使用有关勋衔,令王室名誉受损。

在国內,获统治者册封勋衔的人士,都应意识到,他们拥有比別人更高的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比普罗大眾负起更重大的社会责任。

同样的,社会大眾也都认为一名获册封勋衔的人,都是具有威望、高尚品格及正直的人,他们的举止和谈吐,都成为社会焦点,也是平民如你我的学习榜样。

为了维护马来西亚君主立宪制度的尊严,我们希望,获统治者肯定的有功人士,能继续积极参与推动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在经济、教育、文化及社会公益等多方面作出贡献,才乃功在社会、实至名归。 

文章来源:中国报社论 2011/04/10

09-04-11 下届大选是马华生死战

马华总会长蔡细歷曾表示,下届大选是马华的生死战,因此马华全体上下必须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

蔡细歷此言丝毫不假。马华在上届大选的308海啸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挫,丟失超过半壁江山,如今硕果仅存15国席和31州席。如果下届大选马华无法收復失地,甚至连仅存的国州议席都不保,那么马华极有可能步民政党后尘,缺乏平台发挥其政治角色,再也无法立足我国政坛。

除了议席得失,马华能否在下届大选重新振作,也成为国內华人对马华的信心指標,因为马华上阵的国州议席,一般都是华人密集的选区居多。如果马华无法在下届大选扳回一局,就代表华社彻底唾弃马华,马华也再无顏面留在国阵,继续以华社代表自居,华人权益事务也必须另委他人代理。

內外两部分挑战

综合以上两大因素,可以理解下届大选对马华何其关键,堪称决定马华生死。面对如此生死关头,挑战大致上可分为內外两部分:內部挑战是马华的形象重塑,以及选战策略;外部挑战则是强大的竞爭对手,即行动党。

马华的负面印象,源自其在国阵內“当家不当权”,华社普遍认为马华即使身为执政党,也无法在政治上为华社爭取平等待遇。这无疑是马华的致命伤,也是华裔选民舍马华取行动党的最大原因。蔡细歷提出的“高调问政”,虽说把马华过往的逃避政治,给重新接回政治原轨,华社终究要看到问政过后的政策改革,才能下定论。无论如何,高调问政这条路必须踏踏实实继续走下去。

选战策略方面,马华必须时刻用心聆听华社心声,適时打出华社重视的课题,才能成功引起共鸣。笔者认为,马华有必要全面检討在过去的选战中回教国课题的应用。事实上,就算马华一一列出回教党的种种宗教极端行径,也无法动摇华社对民联的信心,因为华社相信行动党和公正党能够有效制衡回教党。马华应该关注的,是实际上超出了民联制衡范围外的种族和宗教极端政策,才能真正引发华社省思。

民生服务非政绩

政治工作方面,虽说民生服务一直都是马华强项,然而身为执政党一员,不能把民生服务当作政绩標准。综观如今的政治趋势,地方课题逐渐褪色,华社开始高度专注国家课题。就算民生服务做得再好,只要在国家课题上栽了,马华甭想在大选中获取华人选票。在高调问政之余,民生服务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马华必须认清这点。

马华这家老店开了62年,虽说1969年爆发513事件后,马华堪称跌入谷底;然而三年前的308海啸,更让马华再次跌破谷底。如果下一届大选马华败得更惨烈,即使没因此而关门大吉,恐怕也会沦为一般蚊子党。马华能否一仗翻身,全看下届大选。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吴启聪 2011/04/09

09-04-11 清明,思亲,感恩

华人的习俗节日清明节,对大马华人社会非常重要。大马华人即使不注重农历新年,也不敢怠慢清明节。虽然今年的清明节正日落在四月五日星期二,但依大马华人的传统,清明节前后的十几天里,都是思亲感恩的季节。

大马华人几百年前带著拓荒者的精神,来到这片土地,过去一代又一代在这片土地上发奋图强,自强向上,于是我们这一代大马华人,才有今日较舒服一点的生活。

如今,我们都只能从坟山上疏疏落落的墓碑,去追溯这些先人了。大马华人在这清明节时分,特別思念已故的亲人;思念感恩之余,也同时思索下一代的未来前途。

无疑地,我们这一代,一点也不比上一代,或再上一代更容易些。每一代人,都要比上一代人更好,不断上进,是华裔的根本基因。因此,每一代人在不同环境下,都有每一代人的挑战。

清明节或会更冷清

这一代大马华人的挑战是什么?那是要为下一代开拓更大、更多的机会,为他们开拓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在大马的民主政治体制下,哪个能为大马华人下一代开拓平等机会的政治集团,都会得到支持。

同样地,能够让大马华人在这片土地上更有尊严平等生活的政治理念,都是每个大马华人拥抱的。没有平等机会,这一代大马华人担忧,他们的下一代因为在大马不再有前进的机会,只有纷纷外流他地。这样下去,不出两代人,大马的清明节就更冷清,许多坟墓也永远不会在有亲人回来扫了。

不久前,理大的考古学家发现在大马半岛玲瓏小镇附近,也许几十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居住了。这个发现如果確实的话,也许马来半岛比非洲东部更早有人类的痕跡。唉,人类的天性就是选择最佳的环境而生存,以让最佳的基因得以遗传。像大马这块肥沃土地,几十万年来,来来去去生活过多少种不同人类?

他们都是我们的祖宗。在这个思亲的清明季节里,如果我们想得更久更远一点,更应感恩。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李让 09-04-2011

09-04-11 华人禁忌

任何选举,不论是大选、州选以至于补选,最忌关键性领袖和候选人讲错话;一出错,小则候选人应声落马,大则有关政党兵败如山倒!这一次砂州选举,首席部长泰益玛目言退在先,身兼国阵全国主席的纳吉在竞选期间,又讲了可争议的话。

「华人要赚多一点钱,就得作出聪明的选择」,这句话如果出自华人领袖的口,自是无可非议。然而,纳吉首相是马来人,而且又是对着台下的华人群众说出这样的话,言者或不知错在那里,听者却已是周身不很舒服!

华人绝非百无禁忌,只是,有些事可以做不可以说,例如,喝酒和赌博,固是华人的特殊爱好,却不许别人称自己是酒鬼、赌徒,甚至中央政府和丹州政府禁赌限酒的时候,都不敢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反对。同样的逻辑,华人也希望赚多多钱,但是,如果别人一语的,他们同样会很不高兴。

心想赚多多钱者,绝非华人一族独显,其它种族,不论男女老幼,几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奈何偏偏集中在华人一身?说这一句话的时候,首相大可以指着台下的群众说:「你们想多赚钱,就识得怎么做」,尽管群众清一色是华人,谁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无独有偶,泰益玛目在宣布砂国阵的竞选宣言时,也誓言确保砂州迈向最富有的州属,言下之意自是人人都有机会赚多多钱。华人的禁忌只有华人摸得准,非华人乱摸一场,难免适得其反!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陈颂光 2011/04/09

09-04-11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大马是否因福得祸?

脱贫致富是每个个人与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按经济理论来说,随着贸易的自由化与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不同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应会日趋拉近,即所谓的「要素价格均等化论」(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也就是说,不同国家之间的薪资、土地、物资资源等要素的价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趋同现象。

可实事不然,纵观全球,依然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日均收入少于2美元,有20多亿人依然没有基本的水电供应;世界银行赞助的计划中,有55%至60%以失败告终;更多的国家内外债有增无减,在许多落后国家,财富集中度比1970年代更高;许多落后国家的失业率,尤其是年轻人的失业率也日趋升高,以至引发各类动乱,最近的中东便是一例。

这一现象不禁使人质疑, 世界正在趋同还是趋异? 进而言之, 究竟哪里出了差错?为何少数资源贫乏的国家如新加坡、以色列、南韩等能成功升格为高收入国?连人口大国中国,也能在1978年后,快速使部份地区与人民先富起来,而许多资源丰富国却依然一贫如洗。其中,有些资源大国如俄罗斯、南非、巴西、阿根廷、大马等,虽成功从低收入国升级为中高等收入国,却也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

如何解答这些提问?就资源大国而言,一般多用「资源的诅咒」(Resource Curse)来解释他们的困境,也就是,他们因得天独厚,而变得安逸起来,失去了上进心,成为「二世祖」,以至无法更上一层楼。其中,由于挥霍无度,没把钱花在刀口上也是主因。除了资源诅咒论外,也有人提出了「后来者的诅咒」(Curse to the Late Comer)的说法。在中国,也有学者把其译为「后发劣势」,以便与「后发优势」对应。

满于现状,不思进取所谓后发(起)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也可称为「后起之益」,为俄裔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甲克龙(Gerschen Kron)在1950年代所提出,意指后发(起)的发展中或落后国,可因其相对落后的特殊地位,而拥有一些便利与益处,而不必像先行国或发达国那样「模着石头过河」。说白了,便是可借用先进国的现成经验、技术,引入资本等便利,而快速发展起来,可却又可能因此而忽略了根本的基础条件。

约言之,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少走了许多弯路,也可少缴学费,经由模仿前人或站在巨人的肩上快速崛起。历史地看,德国、日本及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如新港台韩等,便是因懂得善用这个特殊的后起优势地位,而快速崛起的;但是,却也有更多的国家,因不懂得善用,而把后起优势劣化为后起劣势(dis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成了因小失大的牺牲品,也失去了崛起的大好时机。

众人皆知,失败为成功之母,可在现实中,也常见「成功为失败之母」,因成功而带来失败的例子。当代经营学中,便常提醒业者要以成功为诫,勿因为一时或某一阶段的成功,而导致长期或下一阶段的失败,如美国管理大师柯林斯(Jim Collins)的近着《当巨人倒下时》(When the Mighty Fall,2009),便是一本分析前期成功,导致后期垮下的企业专书。

「后起优势」之所以会劣化为「后起劣势」,便在于落后或发展中国家,要引入先进国的现成技术,资本等并不太难,也易于取得一定的成就。但若安于小成而自鸣得意,不再思进一步的开拓,便易掉入这成功模式的陷阱或舒适区(comfort
zone)而不能自拔。对依附性高的国家而言,若高度依附跨国公司取得高速增长的国家言,更会加深其依附性,而阻断了创新的意欲,如大马便是一例。

为私利阻挠改革

放眼世界,除了新加坡、香港外,很少有国家会经由高度依附外国企业而升级为高收入国的。更甚的是,在初期取得特权的企业,也常会因其既得权益地位,而阻断进一步的发展,如菲律宾与许多南美国家的实例。

在大马,国产车普腾也是一例;而许多政联公司,以及因政治关系取得特殊不当优势的企业,也会百般阻挠改革的深化。这显示出,仅止于模仿、引进现成的先进国的技术、资本等,虽可在初期取得速效,但是,若只安于这小成,而不去挑战本身的极限与潜能,反而会因此而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中。

日台韩新等能突破「后发劣势」,成功升级为高收入国,则因为他们缺乏天然资源,不得不抱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力争上游;更在制度与政策面做出可使本身享有可持续增长,升级的努力,如以科技与贸易立国。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孙和声 2011/04/09

09-04-11 台湾的美好时光

来到吉隆坡,遇见一些朋友,他们对我说台湾好,向往台湾生活。有人难忘在24小时不打烊的台北诚品书店看书,深夜走过街道,享受微风拂面,悠然踱步回旅店,满心平安欢喜的美好时光。

还有人说起台湾美食,台湾人的友善,称赞台湾生活便利,文化活动丰富,处处充满心灵粮食。宝岛真是生活好所在,吸引了许多观光客,也有些人为此移居台湾。例如,美国籍的东吴大学音乐系副教授范德腾早前告诉媒体,他随台湾老婆赴台,本来只想待个几年学中文,没想到住得太习惯,就留了下来,现在,台湾已成为他真正的家。

范德腾在13年前开始不看台湾电视新闻。他说,因为电视新闻常以各种抱怨为主,特别是蓝绿争斗,他觉得台湾气氛都被政党自私的欲望影响,培养出人民的仇恨。这些政党和媒体煽动起来的情绪,伤害了台湾人。

台湾的媚俗民主和许多媒体泛政治化的恶性竞争,确实伤害了举世罕见的、特具包容性的台湾移民社会。

第三世界可以引以为戒,外国人的看法也是台湾全民必需思考的大问题吧!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欧银钏‧2011.04.09

2011年4月8日星期五

08-04-11 民众心中的疑问

律师公会用“震惊”两个字形容该会对又一人在反贪会坠楼惨死案的感受,可说是表达了全民的心声。

“是真的吗?”

“有没有搞错?”

乍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每一人,都睁大了眼睛,一脸的讶异,流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但千真万确,全国民众都无法相信的事,竟然又发生了!

赵明福案,从验尸庭查到皇家调查庭,真相还未查明,听证会揭露的事件经过,让反贪会的形象往下跌。现在又来一单坠楼案,再闹出了一条人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反贪会真是难卸失责之过。

4月1日,反贪会展开“30亿令吉”大肃贪行动,一口气就逮捕了62名涉嫌贪污或洗黑钱的关税局官员,确实赢来了罕见的掌声,也令形象稍从谷底回升;怎料,仅仅5天时间,一名受调查的税关官员竟从反贪会总部3楼坠下惨死,又把辛苦拉回一点的形象打回了原形。

对2起坠楼案的死者家属,我们寄以无限的同情,也要表达我们最深切的慰问,更期盼真相早日水落石出。但说句公道话,在了解更多的实情之前,2起坠楼案,不能相提并论。

不过,不管怎么样,反贪会将成为众矢之的,恐难免继续被人指指点点。

事实上,经过赵明福案验尸庭和调查庭的穷追猛打之后,反贪会官员在办公室里浏览色情网站的行径,都已曝光了。

这次悲剧重演,也再次凸显出,一些反贪会官员的确缺乏敏感度,更没有吸取赵明福案的教训,例如,为甚么让一个“不请自来”的嫌犯在大厅苦候1个小时,才把他带入办公室?为甚么把他带入办公室后,又让他独居一室(虽只短短的几分钟,但已铸成了大错)?

当然,反贪会不可能24小时“保护”嫌犯或者证人,但只要他们身在反贪会,不管人们在哪一个角落,反贪会就有责任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老百姓支持真正的肃贪行动,也不希望反贪会因为一点挫折就弃甲曳兵,让贪官污吏逍遥法外。但此时人们心中难免有了疑问。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4.08

08-04-11 回火星去

看过了大马的A片之王,噢,只是片段。

观者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上半身像华叔,有人说,下半身不像华叔;有人说,笑容像华叔,有人说,样貌不像华叔。

相信的一方说,不是移花接木;不相信的一方说,那不是本土片,而是泰国制作。

即使专家也有不同说辞。有者说影片不可能造假,也有另外的专家说,影片人物的位子和比例不对。

许多国会议员“性致勃勃”,不满足于1分47秒的预告,推波助澜,想借用议会大院,享受22分完整播放。

至少,下议院议长班迪卡做对了一件事,拒绝A片在下议院播放。对不起,议会不是三级片院线,还得维持一些尊严。

不过,A片的挑逗力,没有因此而衰竭。

在马来西亚,一旦涉及政治与性,就是八点档连续剧,没完没了;而且,没有人相信另一方说的话;法律和科学,可以成为跳乩和扑丕,参考而已。

旺姐说,那不是华叔;部长响应说,是不是华叔,不是由你来决定,应该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

为了要证明性爱(其实只有性)影片的男主角身份,是否应该成立皇委会?

皇委会的目的是甚么?它要解决甚么?

如果皇委会的成立,是为了处理一项国家大事,解决一件重大社会争议,厘清一宗影响深远的事件真相,或者对政府和公权力有所帮助和提升;那么,尽可能成立吧。

人民可以接受这些公款的应用,资深老法官和社会贤达也会不辞这种劳苦。

但是,要用皇委会来鉴定A片男主角?

无法理解,也无此需要。

克林顿和卢文丝姬小姐的“雪茄”事件,没有成立最高级委员会进行调查。如果要查的话,希拉里可以自掏腰包聘请私家侦探去进行。

美国上一次成立最高层次的调查委员会,是调查肯尼迪总统遇刺真相的“华伦委员会”,那是将近半个世纪前的事了。

美国国会也没有一位依布拉欣阿里,在国会辩论时说:“第一夫人需要满足总统先生无时无刻突如其来的需要,即使是在厨房烧菜,也得放下锅铲,宽衣解带,赶快满足先生的性致;否则,总统先生就会到酒店去抽雪茄,衍生被偷拍的事件。”

如果在美国,或任何一个国家的议员在国会说这种话,他会被送回小学,重新学习道德第一课,以便还能得救,重返文明社会。

否则,只好把他送回火星。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08

08-04-11 武汉大学樱花之爭

春暖柳绿日,清明樱花时。每逢此际,香港人热衷投入漫天花海怀抱,展开观赏樱花雨之旅。今年,去不了灾难中的日本追樱,便求其次,选择韩国釜山镇海、台湾阿里山,去中国內地的湖北省武汉市赏樱,则是2011年新鲜事,先坐巴士从香港去广州,再转乘高铁直抵武汉大学。

今年武大的樱花格外夺人眼球,珞珈山下,游人如织。仅3月26日,就有20万人涌入校园,唯有“火爆”一词,才足以形容武大的赏樱游。27日上午9时,校门前就排起长龙,直到中午,排队人潮依然黑压压一片,有人笑称,“找回了上海世博会排队的感觉”。

火爆,引来关注,也引发质疑阵阵:武大凭甚么收费赏樱,靠樱花节敛財?门票收入有800万元人民幣,都花去了哪里?

日前,面对网上博客和微博的非难,武大校长李晓红对质疑作出回应,武大从未设立樱花节,是校外游人不请自来。校长办公室负责人也澄清说,哪有800万人民幣(约400万令吉),2010年进大学赏樱的游人虽达100万人次,但真正买票入场的,只是极少部份,门票收入仅仅100万人民幣(约50万令吉),大部份花在“樱花事”上了,少部份用於资助贫困生,仅仅厕所设施的维修就花了几万元。支出项目中,人力资源是主要部份,每天学生志愿者就有1千多人,还请了一批校外交通警察、城市管理部门人员协助管理。武大不会关上大门,禁止游人入校赏樱,武大樱花不只属於武大师生,儘管大批游客进校给学府带来扰动,但武大仍持欢迎態度。

爭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有网民说,樱花是日本国花,武大樱花是日本侵华的军国主义象徵。1939年,侵华日本军人在武大设立战地医院,为缓解伤兵思乡之情种下这些樱花,武大为甚么允许它们“满园盛开”?

早些年,两次去武大公干,对校史还略知一二。当年,即1939年侵华日本军人在武大只种植了28株樱花,樱花树生命期不长,一般是二三十年而已。抗战胜利后,人们决定留下樱花,作歷史见证。日本军人种植的那批樱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基本死绝,如今大部份樱花远非当年日军留下的花种,仅仅一小部份为原种的第二、第三代。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访华,向中国赠送1千株樱花,其中50株落户武大。八九十年代,为纪念中日友好10週年、20週年,日本社会都赠送武大100株、200株樱苗。这一切几可见证一衣带水,世代友谊。其实,这30年来,武大更引进云南樱花、研究出试管樱花。今天武大1千株樱花树,有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樱花等10多个品种。

假若武大的樱花真是“1939年”种下的,中国人就不容它绽放,更要连根拔掉?见花而悲愴,而愤怒,连一株小小樱花都不能容忍,何谈博大胸怀,何论民族自信。中国的今天,从电动剃鬚刀到手机、空调、冰箱、电视机、汽车,国人用“日本货”已十分寻常,为甚么唯独对一株樱花如此过敏,呈现出变味的“爱国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另一面就是霸权主义。樱花之爭,显示中国人需要深刻反思。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江迅‧2011.04.08

08-04-11 无壳阶级慎变房贷奴

在这个屋价不断高涨,众多平民百姓与「居者有其屋」渐行渐远之时,中央政府推出「首屋计划」,让月入少过3000令吉,35岁以下的年轻人,首次购买22万令吉以下的房屋时,可贷款100%。

在让更多人民可以更容易购买房屋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更多人民负债累累,成为房贷奴,被逼用相当部分薪金偿还利息。更严重的是有些利息甚至高过贷款额,相等于可买另一间屋子。

根据银行网上模拟计算器的大略估计(未计首几年的优惠配套),假设系数贷款20万令吉,房贷利息4.4%(基贷率-1.9%),每月需供约1001令吉,总利息约达16万令吉,等于原本贷款的0.8倍,利息近乎可买另一间屋子了。

但不要忘记,目前尚是处于低息时代,但不少国家正酝酿升息。若未来几年升息,假设房贷利息升至7%,那30年的贷款利息,高达约28万令吉,足可另购1.4间屋子了。

相关管理单位除了让许多投机者不理性哄抬高屋价,导致房屋价格飙涨之外,也无法有效提供价格适中的房屋予众多草根人民,让很多人等廉价屋等了好多年或等不到,头上想要有片瓦遮天,变得越来越难。

或许政府急着要挽回民心,但又不可能在短期内立刻兴建中廉价房屋予所有有需要的人,选择让人民可100%贷款,更容易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屋。

但是,长远来讲,此举或将导致更多人民负债累累,包括房债、车债、医药保险债等,加上目前百物皆涨,生活过得越来越苦。

既然房贷利息那么高,政府何不尝试与银行家商讨,要求他们多尽一点企业社会责任,提供这些低收入群更低的利息,以减少他们的债务负担。

虽然对很多银行来说,这笔贷款利息是块肥猪肉,但若政府有意帮助人民,应可从政策上着手,强制性要求银行减低有需要人士的利息。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银行常赚得盘满钵满。马银行甫宣布首半年的净盈利达21亿5300万令吉,分析员更预测全年可达45亿令吉。大众银行也宣布去年的净利首度突破30亿令吉。

根据2010年福布斯的报告,大马十大首富里有2个大银行家。

但银行家们,是否可把你们的丰厚盈利的部分拿出来,协助那些贫穷的无壳中产阶级呢?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黄俊南 2011/04/08

08-04-11 贪官,你的名字叫可耻

在报上看到8张年轻人的脸,个个长得眉清目秀,一副青年才俊的样子。乍看之下还以为是表扬杰出青年,怎知他们原来是因为涉嫌受贿,而被反贪污委员会控上法庭。

再仔细看,这批男女移民局年轻人,年龄只不过二十来岁,最年轻的才25岁,最年长的也只有31岁。但他们的胆量却不小,竟然受贿让印度尼西亚人非法入境。

25岁,应该是刚刚大学毕业不久,或是从训练学院出来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印象中,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理应充满理想和干劲,纯如一张白纸,即使在社会大染缸中浸淫,也得花一些时间才会受污染。

但这些涉贪官员竟是如此的年轻,仿佛在告诉我们,他们进入公共服务执法单位的目的,就是为了“速贪”。他们不需要经过一段试炼期,不屑为理想奋斗,省却了利诱的考验,便选择了走贪污这条快捷方式,来达到致富的目的。

如此年轻,却如此的可耻。公共服务领域要养这些年轻人二、三十年,可悲的是国家和人民。
如果这批年轻人不被逮到,以他们的年龄推算,在公共服务领域至少还可自肥20年。人民若对当政者不满,这些贪污腐败者须负上极大的责任。

在庞大的公共领域里,一生劳碌两袖清风的公务员大有人在,但贪污舞弊者也确实不少。从执法官员“贪污年轻化”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趋势,一是说明公共服务领域的贪污问题日趋严重,二是凸显时下年轻公务员“速贪比理想重要”的思维。

政府过去几年来高调肃贪,把目标放在政府高官和政府机构身上,带来了正面的效果。它在整顿政府机构的同时,也让人民看到了它的决心。

可是,政府机构里,特别是执法机构的贪污现象,犹如烧不尽的野草,春风吹又生。如果连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执法官员都难免同流合污,有关当局看来要重新检讨执法人员的培训,公共服务局也要检视在录取新人时是否要求过于宽松。

反贪委会最近雷厉风行肃贪,应受到人民的支持。除却关税局官员扑朔迷离的坠楼案必须彻查之外,肃贪的行动不应该就此停顿下来。

关税局官员收贿、贪污和舞弊行为绝不能姑息。而移民局官员吃里扒外,穿着执法人员的制服却勾结外人引进非法外劳,等于出卖国家的利益,一样不能被原谅。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侯雅伦‧2011.04.08

08-04-11 改组反贪会

用瞬息万变来形容反贪污委员会的“30亿令吉”大逮捕行动最恰当不过,前几天还受赞好,不料雪州关税局助理局长阿末沙巴尼从吉隆坡反贪会总部坠楼身亡,却让反贪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起事件确实是悲剧,不只是对阿末沙巴尼和其家属,对反贪会及政府肃贪行动也是沉重打击。赵明福案还未了结,再发生官员坠楼案,如果未采取整肃行动,反贪会要很多年才能走出困扰,肃贪行动也可能停滞不前。

我认为应该从3方面来处理此案,才能避免它持续发酵。

一、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彻查。或许有人会说又是皇委会,但不设立皇委会,又有哪一个单位有足够的公信力,还原事情的真相。

反贪会说,阿末沙巴尼不请自来,然而死者亲友不相信他会自杀。就好像赵明福案,如果成为悬案,会没完没了。

这个皇委会可结合明福案皇委会的调查结果,具体列出反贪会在结构上、查案官素质、盘问证人和嫌犯程序的弱点,包括强制装置闭路电视监控官员和访客,让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摊开在阳光下。

只有揭开反贪会高高在上的“金身”,才能让它切切实实、谦卑的为人民服务。

二、全面改组反贪会。目前这个反贪会恐怕难以执行反贪任务,只会给政府和人民添麻烦,因此根据两个皇委会的报告,彻底整顿,才能重新出发。

阿都拉时代把反贪局,提升为反贪会,只是换汤不换药;滥用公权力、藐视法律和人权等弊端仍旧存在。明福案发生后,没有整肃,再来这宗官员案,如果还是没有行动,悲剧会继续发生。

政府应该以香港廉政公署为目标,建立同样的公信力。60至70年代初,香港贪污成风,廉政公署在1974年成立以来,肃贪坚定如一,主要是政府支持及拥有完善的机制。

反贪会如果没有香港廉政公署的能力和成效,谁会信服?

三、不能让肃贪行动束之高阁。

关税局官员坠楼死,肯定会引起相关机构公务员的不满,抗拒和反贪会合作,而那些贪官和行贿者可能暗地里偷笑。

如果肃贪行动因此停止,纳吉的转型计划,特别是肃贪这部份,恐怕将遇阻滞,因此应该向129万名公务员灌输,官员坠楼死和肃贪是两码子事。

根据之前的调查,关税局逃税案每年使国家损失逾千亿令吉;若不遏止贪污,国家往后将千疮百孔。

纳吉要解决舞弊和尾大不掉的问题,却因为政府机构的眼高手低,而无法执行,这就是政府面对的困境。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瑞源‧2011.04.08

2011年4月7日星期四

07-04-11 别模糊了肃贪焦点

皇家委员会开庭调查赵明福离奇坠楼案,侦讯工作尚如火如荼进行中,不料又有一名因涉贪而受到调查的雪州关税局官员阿末沙巴尼,不知何故从反贪污委员会总部3楼坠下丧生,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再起。阿末不幸坠楼的悲剧,已引起关税局工作人员的抗议和纠察行动,与反贪委会形成对立姿态。

外界民众只从媒体报导获知死者往反贪委会总部见查案官,过后为何会坠楼丧命,真相未明之前,难免会议论纷纷和提出各种不利反贪委会的揣测。反贪委会必须从赵明福案中吸取教训,尽早出面说明阿末坠楼的前因后果或调查结果,勿再表现出赵明福案发生时的拖延态度,疑团越滚越大,只有给反贪委会的形象带来更负面的影响。任何人未来都可能成为反贪委会的证人,若这个机构一再发生坠楼事件,今后如何能说服民众安心前往反贪委会供证?

关税局官员滥权贪污,积弊已久,反贪会日前联合国家银行、内陆税收局及另外4个机构组成突击队,对134家公司和全国各地的关税局分局展开突击行动,前后扣查了62名涉贪官员,死者阿末也是反贪委会这项代号“30亿令吉”大逮捕行动中落网的其中一名关税局官员。这也是执法机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肃贪行动,查获一些相关官员疑涉及虚报关税、逃税、洗黑钱、受贿及非法汇款到国外等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单从两名涉嫌者家中就搜查出数十万现金,由此可见,敛财者早已形成庞大不法集团。

官员受贿行为,导致政府损失数十亿令吉税收不说,更甚的是,这类行为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声誉造成了更严重的损害。如果此时不雷厉查缉并惩处违法分子,后果将不堪设想。

反贪委会难得积极和勇敢的打贪行动雷厉风行,初显眉目,获得民众好评并寄予厚望,阿末坠楼事件诚属不幸,却不能因此而模糊焦点,影响未来肃贪的努力。阿末坠楼原因必须彻查,但关税局官员涉贪案的调查工作,也务必继续进行,不能因为面对压力而搁置或取消,使全盘肃贪工作前功尽废。贪污舞弊是国家前途的最大敌人,反贪委会即使面对重大压力,也不能因噎废食,失去打贪的动力。此外,在调查结果发布之前,民众也不宜对案件发表主观而过份的论断和揣测。

我们相信,反贪委会之所以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主要是赵明福坠楼案使到反贪会在国人心目中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反贪委会的查案方式向来为民众所诟病,皇家委员会开庭审讯赵明福坠楼案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揭露反贪委会官员查案的方式,尤其是侦讯疑犯或证人的态度,皆令外界感到震惊和难以想象。这种粗糙、违反人权的查案程序,委实不符合我国的民主体制。国家需要的是一支精进、有效率、有组织而文明的扫贪工作队伍,而不是一些单靠言语恐吓办事、有暴力倾向或工作散漫的反贪官员。

这是反贪委会内部进行彻底改革和重组的时候,始能重新建立民众对反贪委会的信心,否则,反贪会无论在肃贪方面如何努力,终归难以修补外界对其留下的不良印象。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2011.04.07

07-04-11 宗教正确还是开倒车?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看到的极端行为,几乎都脱离不了宗教色彩。宗教极端主义,也是当今媒体上最常出现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打着宗教旗号出现的一种极端主义,其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包括信仰极端化、行为狂热化、宗教政治化,以及组织诡异化。

但我们不能刻板地把极端和某个宗教划上等号,事实上,极端是一种跨宗教的行为,几乎每一种宗教,在它的发展史上,都无可避免地在不同的阶段发生不同的分裂,即分裂成保守、开明、温和与极端等派系。其中,最可怕的莫过于走向极端,因为极端最易与恐怖结合,一旦两者结合,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是其中一个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例子,而因为应否在纽约世贸遗址建造回教堂,而引发佛罗里达州一名牧师焚烧《可兰经》的事件,则是另一极端主义案例。

当代宗教极端主义的产生,有其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宗教复兴并介入政治,已俨然形成当今国际政治现实中一个颇为普遍的现象,甚至凝结成一股巨大到不容忽视的力量。而在宗教复兴和介入政治的过程中,又引发了更棘手的民族分离主义,并导致世界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分裂现象及反西方化的呼声。这种涉及千丝万缕的历史问题,牵扯到民族和宗教之间的长期矛盾,绝不是举行几场“文明的对话”就可以解决的。

我们庆幸,像上述如此匪夷所思的宗教极端行为,并没有发生在我们这里。但一些挂着宗教正确的大旗而制定的政策或者措施,却时有所闻,像之前瑜珈事件,又如最近的情人节和排舞禁令,既令人莫名其妙,也叫人心生疑虑,不知何去何从。置身事外嘛,担心它如“星星之火”,终有燎原的一天;想挺身仗义执言嘛,又唯恐踏中敏感的地雷……

不能否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中,民族舞蹈确实曾经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有的甚至是为宗教服务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娱乐需求的日益增长,各地的民族舞蹈中的宗教色彩已逐渐淡化,其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它自娱与娱人的功能,并成为一种集体的康乐活动或健身运动,何需自开倒车,把它宗教化呢?

唱甚么歌,跳甚么舞,做甚么运动,庆甚么节,不都是该是很个人、很自由的选择吗?为甚么要一再受到政治正确和宗教正确的横加干预?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4.05

07-04-11 没有硝烟的战争

10年前,政府展开了一项吸引人才回流计划,吸纳了200名“海归”专才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但5年之后,仍留在国内的这批专才,只剩下1个人。

10年后,政府为了配合经济转型计划,特别设立了大马人才机构,再次高调展开招纳专才计划,既欢迎外国专才来马服务,也把目标锁定流失海外的大马人才。

今天,所有国家都已意识到,人才外流是国家的巨大损失,因此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也愈演愈烈,俨然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检视10年前后,我们在人才的争夺战中,无疑是失败者。失败是令人痛心的,但有没有痛定思痛,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并改弦易辙,重新出发,更是至关重要。

5年里走剩一个专才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教训:我们可以花很多的钱,费很大的心力,给最优惠的条件,去把人才找回来,但如果我们没有一套可长可久、公平合理、透明有效的留才制度,人才终究还是会走,甚至一去不回头。

从独立到现在,悠悠五十多年,人口近3千万的大马,到底已有多少人才流失海外?有人说90万,有人相信有100万,也有人估计高达200万。

无论是哪一个数字,都足以令人震惊。

虽然没有统计数字可资证明,一般相信,大马流失的百万专才当中,以华人占绝大多数。除了邻国新加坡,在千里之外的港台,甚至远至日本、澳纽和欧美各国,我们都可以轻易举出大马华裔精英大放异彩的传奇例子,从微博客“噗浪”创办人云惟彬,到扬名中港台的众多歌手、作家和科研人才,他们都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无奈。

之所以无奈,是因为他们当中,很多都是因为不甘被边缘化而选择了远走高飞;在他们成功的后面,往往隐含着离乡背井的辛酸,内心里更不知装载着多少的悲凉和愤懑。他们不是不想回国,他们也不是被拒绝回家,而是因为学位不受承认,以致一再被祖国拒于门外,最后只好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悲哀的是,在更早的年代里,竟有人对这种人才外流的现象不以为然,甚至不屑地说,这是“麻烦外流”,不是“人才外流”。殊不知如此一来,我们是以削弱自己的方式增强了对手,就有如把一只只自己一手培育长大的奶牛白白送给别人,让别人去挤现成的牛奶。

很显然,在人才的争夺战中,我们是个“只出不进”的输家,人才机构有甚么法宝扭转大局,我们还须“静观其变”!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4.06

07-04-11 不能说的秘密

三姑六婆也好,三哥六叔也罢,都有一个劣根性,那就是:他们都有偷窥欲,也藏不住秘密,一听到某某人有甚么秘密,就千方百计地想要探听;一发现某某人的秘密,就窃喜莫名,迫不及待地想与人“分享”。

“告诉你一个秘密哦,只有我们两人知道,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哟!”

当有人神秘兮兮地凑近你的耳朵,如此这般地和你“推心置腹”的时候,你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是一笑置之?

是姑且听之?

是伸长脖子,洗耳恭听?

又或者,转个身,向左走,找上一位秘友;向右走,又找上一位知己,然后依样画葫芦:“告诉你一个秘密哦,只有我们两人知道,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哟!”

我不骗你,不管你是持哪一种态度,不出3天,这个所谓的秘密,便已绕地球一周,成为传遍天下的“不能说的秘密”,甚至被绘影绘声,加添了更加刺激的情节,诱惑你去再听一遍。

所以,说的人也好,讲的人也好,对这种“不能说的秘密”,都不必太过认真,也无须拍胸膛保证,更无须对天发毒誓,反正所谓的秘密,一旦有两个人知道了,那就不叫秘密了。

不是马后炮,当拿督T招朋唤友去观赏他的独家A片之后,当拿督T招待媒体朋友来“众乐乐”之后,当拿督T透露他已经把A片交给警方之后,我就打死也不相信,他所拥有的这个A片,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所以,当这个“看起来很像”的A片被挂上网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讶异,也不怀疑。

理由很简单:经验告诉我,那个说“我只告诉你一人”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首先令人置疑的,是他的动机――他为甚么要把秘密告诉你,而不是路人甲乙丙丁?

其次,是他的人格很值得怀疑――他要你为他守住秘密,为甚么自己却是个守不住秘密的人?

第三,他明知道你不是一个百分之百可以信赖的人,为甚么还要把秘密告诉你,让你成为散播这个秘密的“疑犯”?

以上问题,不须要甚么心理学的常识,你我用屁股想也能想到。

只是,谁是那个把A片挂上youtube,让那个“不能说的秘密”流入千家万户,再次强占报章封面的人,我不知道,也不敢“胡乱猜测”。

我不乱猜,也不乱传,因为,我是好人。

你问我谁是坏人?把身朵凑过来,但要记得哦,就只有我们两人知道,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哟!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4.07

07-04-11 悲剧

不是吧,又来一个……;所有人都震惊。

赵明福事件阴影未散,真情不明的情况下,又发生关税局人员在反贪会坠楼事件。为甚么他会坠楼?

为甚么又发生在反贪污委员会?

据反贪会的说法,这位助理总监涉嫌逃税而被逮捕,日前交保后获得释放;这一天,他突然回到反贪会办公室,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已经陈尸楼下。

一段简单的说明,无法解释真相。

动机是甚么?其情绪如何?当时的周遭情况怎样,有无人在他身旁?

他涉及的渎职罪状是甚么?

案情太不寻常,以致所有人都在猜测,大家提出各自的理论,或是阴谋论。

人们归咎反贪会失责,怀疑是否另有隐情,另一方面,也有人对死者提出置疑。

案情扑朔迷离,人们径自作各种主观揣测,然而,有五项原则必须顾及:

一、在法理上,任何人在被证明有罪之前,都是无罪的。

这位关税局官员涉嫌逃税,依照司法公义,如果他否认有罪,可以在法庭上进行抗辩,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惜的是,他失去了这个机会。

二、这是一宗悲剧;不管是否有罪,这位官员毕竟丧失了性命。站在人性立场,对死者应该要有基本的尊重,不宜有过份的揣测。

人们也要避免对其家属造成二度伤害。

三、反贪污委员会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出事地点在它的范围内,不管坠楼原因是甚么,反贪会的疏忽和失责是免不了的。

更何况,赵明福事件理应让反贪会吸取教训,在调查过程,以及各种设备和措施,都应该要确保100%的安全才是。

尤其是大家对高楼上的调查都已经有恐慌情结,反贪会早就应该避免在高层办公室进行调查。

四、反贪会固然要改善执行任务的方式,然而,其反贪的责任不能卸下,反贪的意志也不应受到影响,包括对关税局贪污案的调查,可以改善,但不能放弃。

五、彻查真相,追究责任。

通过透明和具有公信力的调查,向社会说明坠楼事件的真实情况,如果有任何人犯错,就得加以惩戒。

惟有如此,才能纠正反贪会的弱点和缺失,也才有希望补救反贪会的信用和形象。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07

07-04-11 笨小孩,自求多福

曾经有一名大马高等教育文凭(STPM)备考生,向我吐过一句苦水——「在固打制的社会里,你要嘛,成为有钱人;要嘛,成为马来人。」

随时局演变,上述的苦水可改成——「在急功近利的社会,你要嘛,成为有钱人;要嘛,成为聪明的人」,因迈向高收入先进国的途中,似乎没有了学习缓慢或学习程度不佳者的舞台。

距离迈向2020年宏愿剩下最后10年的冲刺期,政府最近的举动,确实让人可以感受到求才若渴的信息,包括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亲自领导的人才机构、首相亲自在首相署颁发奖学金给政府考试获卓越成绩的优秀生等等。

马来社会的家长正在疯狂讨论供不应求的原本仅供给清贫乡郊区优秀生就读的全寄宿学校(Sekolah Berasrama Penuh)、马华下周将研讨华社关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的华文科获A+的人数偏低的课题……

华社对教育部考试局日前建议国中废除预备班,让国语掌握不好或学习程度跟不上的学生留级小学六年级的建议,反弹程度却显然比不上某校的师长骂华裔生回中国等课题来得大,其实这也反映了隐藏着一定程度的忧患。

尽管政府已放宽直升中一的政策,但数据显示,每10名升中学的华小生当中,有至少2名学生进入预备班,而且辍学率高,即每10名进入预备班的学生,就有近4名没有完成中学课程。

大家都赞扬华裔重视教育,实际上,每年有近9000名华裔子弟没完成中学课程,而进入技职学校的华裔生少之又少;在当今样样讲求专业文凭认证的时代,这群辍学的华裔子弟在离校之后,何去何从?过得好不好?究竟多少人身体力行给予协助?

预备班沦为放牛班,是大马教育的悲歌,也显示我国教育部对学习程度较弱、缓慢或国语程度欠佳的学生充满无力感,甚至有放弃的心态。

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培育得更好,把好提升至优秀,再把不好变成好,就如英国政治家丘吉尔、英国科学家牛顿、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都是学习缓慢的人,但不阻止他们慢慢发掘自身长处,终成一代大师。

各族都有优秀生、素质中等或差的学生,但教育部与社会针对整体学习能力缓慢或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所做的教育工作却显然不如先进国般完善,这无形中也可能扼杀下一个爱迪生或牛顿横空出世,浪费一介人才。

政府在呼吁人才参与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新检讨教育教学体系,社会也需改变一切向「A」看齐的心态,反而以发掘学生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为己任,才能为国家长远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各领域人力资源。

现状若不加以改善的话,许多教育制度下所谓的「笨小孩」只好继续哼「大马女婿」刘德华的名曲——「哎哟,往着胸口拍一拍呀!勇敢站起来,不用心情太坏……哎哟,向着天空拜一拜呀!别想不开,老天自有安排……老天爱笨小孩」。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林淑芸 2011/04/07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06-04-11 安华与民联的命运

针对昨日的文章,一位读者电邮询问,为何民联在砂州选举落败后,迈入布城或需要再等多10年?

我是这样分析,若民联输掉砂州选,全国大选时在砂州也將贏不到多少个国席,气势一跌,就注定民联无法取得中央政权,这也可能是安华政途的终结,所以预测需要更久的时间。

来届大选是民联迈入布城的最佳时机,因为国阵是从低谷回升;如果失败,民联或许不会解散,但安华却不能再等多5年,因为他已经64岁,而且官司缠身;大选落败就可能再次身陷囹圄。

安华对民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他才能够把行动党和回教党拉在一起,公正党已经没有第二个具备同样魅力的马来领袖;回教党领袖因为宗教问题,无法领导民联,我也看不到目前民联具备同样潜能的年轻领袖。

安华对民联来说“不可或缺”,因此行动党和回教党领袖必须全力支持安华,否则民联可能分裂;而国阵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这3年来不断攻击安华,以削弱他的公信力。

安华所拥有的时间和空间已经不多,他必须领导民联取下中央政权,否则很可能迎来“政治的审判日”;砂州选是决定其政治命运的关键一役。

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指是安华的性爱短片却在网上流传,目的是要把他彻底打沉,不让他有机会藉砂州选,稳住民联的脚跟。

性爱短片会不会转移砂州选民的视线,会否在州选持续发酵?这完全取决於民联的策略,以抵销短片的衝击,让选民把注意力转移到更重要的课题上;而且性爱短片是双刃剑,会引起质疑,也会招致反感。

今天安华或公正党所面对的困境,不是反对党必然的结局,国阵可以不断攻击,但是安华的领导方式却为民联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震盪,从916变天预言、製造补选、公正党议员退党,到党选的乱象丛生,把原本一片大好的前景,搞到危机四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肛交案和性爱短片对安华是一件好事,这能够迫使他更专注於领导工作,伺机突破重围。但是政治是现实的,他已经失去了重创巫统的先机,反而让巫统佔据了有利的位子。

如果安华和民联失败,將威胁好不容易成形的两线制;若两线制流產,对国家绝对不是好事,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反对党阵营来制衡国阵,行政权將膨胀,国家將偏离正轨。

这3年来国家政治的正面改变,安华和民联都扮演一定角色,相信歷史会对它们作出评价。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瑞源‧2011.04.06

06-04-11 N70的谜团

砂州国阵宣佈了70名候选人,慢著……,砂州有71个州议席。

漏了一个,N70:峇加拉兰(Ba’kelalan)。

人们心中留下疑团。

候选人还未敲定?不,这不是最合理的解释;既然已经决定70个选区,不可能留下一个悬而未决,更何况,峇加拉兰並不复杂,它原本是砂民进党的议席。

或许,这是一个策略,这位候选人很神秘,也可能很重要。

峇加拉兰是內陆选区,位在和印尼加里曼丹接壤的峇里奥高原(Bario Highland),天遥地远,靠飞机和外界连繫。

选民只有6千多人,主要是乌鲁人(Orang Ulu);他们属於高原土著,务农为主。

虽然这个社群与外界隔离,但教育相当普及,文化水平不低。居民信奉基督教,是砂拉越最重要教会SIB(Sidang Injil Borneo)的忠贞教友。

SIB教会在“阿拉”和圣经课题中,立场坚定。

峇加拉兰在砂拉越政治上,有浓厚的本土意义。

砂州土著社会名望很高的巴鲁比安(Baru Bian),將代表公正党出战峇加拉兰。巴鲁比安是著名律师,长期为原住民权益和保留地而战,影响力不小。

这是公正党有机会胜出的选区,也是反对党可能在砂州土著选区建立的桥头堡。

然而,这不会是国阵不宣佈候选人的原因。

国阵收起的候选人名字,可能是留下一个活棋,可以带动竞选动力,也可以成为选后佈局的关键。

放眼砂州政坛,没有几个人有这种潜能;敏感的观察者,想到了首相署部长依德利斯加拉。

依德利斯的魄力和表现,在內阁中耀眼,在民间受好评;政府依赖他策划经济发展和管理,尔后爆发的“阿拉”和圣经事件,也仰赖他协调和处理。

当然,依德利斯今天的部长职位,不可能转而出任州议员,或担任州部长。

以他的能力和声望,加上道地的砂拉越之子,出自峇里奥高原,依德利斯不但是国阵在峇加拉兰的王牌,也可以带动竞选气势。

他也是州首席部长的適当人选。

尤其泰益玛目宣佈准备引退,砂州国阵没有强势的接班人,此刻,国阵也极需要一位形象清新的领导人,来更新气象。

依德利斯已经否定他会参选,降低了这项可能性。但是,不到最后一刻,未见分晓。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06

06-04-11 华人心里想甚么?

最近,一则由资深政治评论员陈宝珠执笔的政治分析引起我注意,內容说的是国阵在即將来临的砂州选举中派出的候选人阵容。根据作者的说法,该阵容贏面很大。文中还有被作者称作政治內幕知情人士兼学者仄尼里博士发表的分析、观点及评论。

我们从文中得知仄尼里博士曾到砂拉越各地视察政治形势,並说:“反馈意见是华裔族群已做了抉择”,却没有详细说明。不是专家也知道,仄尼里博士说的华裔选民已经下定决心把票投给谁是甚么意思。文中並未交代究竟是谁可以获得华裔选票,此举甚是恰当。因此,我和你一样心中没数。记住,这仅限於砂拉越而已。作者认为,由於人联党州选举候选人的新面孔为数眾多,因此“人联党必须祈求一切尽如人意,然后好好地打上一仗”。所以,儘管詮释吧。诚如我们所知,人联党是以华人为主的政党,国阵成员党之一。

文中引述了仄尼里博士的话,“华裔选民心里想的是更大的课题。候选人背景是其中一个较次要的课题”。看到这句话,我马上坐直了身子。於我而言,华裔选民一点都不在乎候选人的背景,这一结论並非完全正確。我敢肯定他们在乎。就算不是非常,也会有那么一点点在意。因此,可以这么说,华裔选民不太理会候选人的背景,只要他能將事情办妥,解决他们心里面所思所想的课题就行了。最起码我从仄尼里博士的评论中得出这样的观点。记住,他曾到砂拉越各地视察政治形势及民意,因此他的话可信。

然而,仄尼里博士说的华裔选民心里想的课题究竟是甚么,他也没说清楚。也许他说了,却没有被作者纳入这篇分析中。因此,文中没有交代。非华族只能靠猜的,我就是其一。而且,我相信我的猜测正確,意即我相信我知道华裔选民心里想的课题及他们的需求是甚么。不过,我不会在这里大声说出来。也许我是对的,但也可能有错。事实上,一切全都是我的猜测。或许,以华裔佔大多数的星洲日报读者群知道正確的答案。或许,砂拉越华裔选民想的正好和你一样?抑或和西马的华裔选民一样?又或者砂拉越华人的课题与西马华人一样?又或者不同的课题、不同的需求?无可否认,当中有相似之处?

我只能假设,在砂拉越,人联党会知道华裔选民心里想的是甚么课题。在西马,如果说有某个政党知道华裔选民心里想的课题是甚么,那便是马华。马华应该知道。

顺便提一提,在报章报导砂拉越州选举国阵候选人阵容分析的同一天,媒体也重点报导了马华与吉兰丹回教党州政府展开会谈,代表团由马华总会长蔡细歷亲自率领。

面对面会谈的原因是马华希望针对禁售大马彩的事件直接向丹州政府提出异议。在此课题上,马华直言不讳,表示禁售大马彩违反了华族及其他非巫裔族群的权利。蔡细歷说,此禁令“侵蚀了丹州华族及非回教徒的权利”。

儘管如此,丹州政府坚持他们的决定,拒绝让步,马华则回应说,他们將会起诉丹州政府。报导引述蔡细歷的话:“我们將捍卫非回教徒购买彩票的权利”,这让我陷入了思考。蔡细歷口中的“非回教徒”肯定包括华人,或更確切地说,特別是指华人,虽然他也承认赌博“不是华人的文化”。

马华捍卫华族和非回教徒的权利是好的。事实上,根据马华的宣言,维护华族的权利是该党的责任。话虽如此,我们谈回西马“华裔选民心里想的课题”以及他们的需求。究竟是些甚么样的课题?捍卫他们购买彩票的权利也是其中之一?

这回,我不敢猜。(译:曾慧金)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莫辛阿都拉‧2011/04/06

06-04-11 山寨版华文老师

十多年前,我在大学主修数理科毕业后被派往国中执教,当时校方基於华文师资不足,要我教导华文兼当华文科主任。为了华裔学生可以学华文,我也只好先充当“山寨版华文老师”,心想当局应该很快会委派中文系毕业的正式华文老师来接手。但一等10年,仍然落空。

早期还有老师或临教帮我教导下午班,可惜后来华文师资严重不足,当局又不允许聘请临教,我只好当“两棲动物”,兼职上下午班,包办全校从预备班至中五的华文班。从备课、安排课室、大小考试出题,全都得亲力亲为。

与此同时,为了行政管理上的方便,校方以回教徒和非回教徒把学生分班上课。非回教徒全进我的华文班――这包括没考华文的学生,以及不諳华文的印裔学生。我曾向校方要求让没考华文的学生到图书馆去自习,但校方却以怕学生乘机逃学、图书馆管理员约束不来这群学生为理由,要我兼当保姆。我每每在上课时,一面得和同学赏析优美古诗,一面破口斥责不合作的学生,往往一堂母语课之后,犹如虚脱。

华文老师在校不只是照顾华文班或指导华文学会而已,在校內各项大小活动都需出一份力,其中包括校內的球类、团体活动,校外的如教育局主办的如诗歌朗诵、散文诗歌创作比赛等;还有社团、报社、马华支会、会馆、作协、辅导协会、大学华文学会等等团体所举办的挥春、辩论、演讲、诗歌创作、歌唱、学术营及领袖营等活动。

还有一些时候,蒙一些团体看得起,邀请我担任比赛评判,如果一口拒绝,往往得背负不爱华教、不爱母浯、不支持华文文化的罪名,所以也只好忍辱负重。

我相信还有许多在国中独撑一面的华文老师,在各个角落默默的付出,让华文教育传承下去。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读者:Khoo Jacky‧2011.04.06

06-04-11 关税局贪腐现形

也许出于对反贪委会在赵明福命案作恶多端的负面印象,执法组展开30亿令吉行动(3b),连串对付关税局官员的战绩彪炳,並没受到喝采表扬,毕竟赵明福坠死疑团仍绕著这个机构,令人愤恨难平。

关税局长期贪腐,已是心知肚明的常態,但它不像警察与公眾建立的贪贿关係频密广泛而受到非议。关税局通过暗助商家入口货物低估税金,从中牟利,以及只眼开只眼闭,让报关行和代理人的货柜通关,按期索取方便费中饱私囊。由于官商勾结双方受惠,这种密不可破的关係链一直难被识破,人们纵有所闻而怀疑,也拿不出可资佐证的数据,作出指责。

各机关交换资料讯息

此次3b行动结合国家银行、內陆税务局,及四个机构搜查商家及逮捕62名官员,以及冻结他们的银行户头和资產,正是各机关交换资料讯息,从而取得对案情研判、及时有效率採取应有的箝制行动。

关税局官员与普罗大眾有所接触,多在机场及边境关卡,由于当今个人携带物品需缴税的项目不多,他们只是做个模样把关,多数时候投閒置散。但在檳城、巴生、关丹及柔佛两个港口,这些官员就手握大权,举足轻重。任何进入港口货物,必须赋税的多寡,就由他们“斟酌”拍板。初步调查,一家公司过去3年从外国进口货物,必须赋税20亿令吉,与官员眉来眼去“协调”,只象征式缴交20万令吉。这种普遍虚报关税、逃税,以及衍生洗黑钱和非法匯款到海外的勾当,导致国库蒙受1080亿损失。

单看被搜捕的彭亨关税局高级贪官的赃物,就可以想像他们横行霸道、目中无人的地步。屋內藏有大批爆竹、烟花、未报税香烟、假枪和241颗子弹,相信是“白吃黑”的货物。此外,有6万5000令吉现金,及多个银行户口存有介于50至210令吉。

比財政部获更大利益

关税局常在陆路上截获大量私烟和爆竹,行走江湖的人推敲,这些香烟可能会私底下被赎出去,或转售给偏门行业,因为关税局既没检控犯法者,也没销毁这些香烟。据知,由于卫生部以为提高烟价可以达到禁烟目的,市面上就涌现60%的逃税烟或假烟低价销售。从事香烟业者和关税局官员,比財政部获取更大利益。

如今放眼各港口官商串谋逃税,如果掘地三尺严办到底,相信涉案者及他们累积的资產,可能不止反贪委会锁定的30亿令吉这个数字。公眾无需为严打贪官而雀跃,因为按照过去的经验,案件能办到那里就在一个界线停止,最终有多少个人会以目前对外公佈的查案生动剧情和內容被控上法庭,极有可能“转型计划”和变卦,进一步“巩固”马来西亚无所不能的精神。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林放 2011/04/06

06-04-11 经济转型须先肃贪

2006年我在纽约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的任期届满时,以色列耶路撒冷一场反贪污研讨会邀请我前往发表演讲。这是一个学者、高官、公民社会活跃份子聚集一堂的重要会议。

大会嘉宾,当时的以色列总统摩西卡察夫,就贪污的邪恶发表了一个令人鼓舞的演讲,似乎也加入了我们的反贪行列。正当他在歌颂在公在私的廉洁时,警方正在总统府翻箱倒柜寻找相关文件,对他担任旅游部长时强奸及性骚扰数字女职员的指控展开调查。他最终被特拉维夫地方法院判刑七年。

我提出这案例是为了讲述两个论点。首先,是许多总统、首相、部长及政客即使贪腐滥权再严重,也不会反对肃贪的措施。他们说话非常亲切及具说服力,让你以为零贪污的日子即将来临。
在我国,一些政治领袖也指贪污是邪恶的。在说自己多廉洁时,无论我们如何宽宏大量,都不能说他们是诚实的。涉贪公务员也一样,他们会让你相信他们都是全力以赴的反贪斗士。难怪,我国多年在国际透明组织的贪污印象指数依然表现不佳。

贪污不单是指涉及钱财交易的普通贿赂而已,还包括滥用权力赚取私利的行为。最新加入明星反贪战士之列的,就是前财政部长达因再努汀,我个人认为,他显然并非最适合教导我们何谓廉洁的人选。

前首相阿都拉宣称要积极肃贪时,他特耀眼的宗教资历与声望完全蒙骗了我,由于我其实蛮欣赏他个人,因此这让我更沮丧。他怎样看待我,我不知道。我肯定他的意图是好的,但我们都知道,「通往地狱及堕落的路也是善意铺成的」。

一个我们不能忘记的教训是,政客是病态撒谎者。当然,其中一两人总是很正派,很可靠的。不过,我宁可请猫咪看管我的鱼,也不愿意相信他们。在野党人物也不例外。因此也要时时留意在野党人物,我也不例外,以确保自己相信正确的人。反对党人物目前没有滥权,是因为他们没有权力好滥用。许多人是经不起权力的诱惑的。

第二,我提起以色列总统摩西卡察夫的案例,是为了比较以色列与我国的司法制度。我无法想象在我一生中,能看到执法当局不论嫌犯的社会地位,以相同的法律调查他们。
避免国家陷入破产

我国还不算失败国家,但民间普遍认为我们司法制度的存在,显然是毫无意义的。以色列这正常操作的民主体制,与大马严重的贪腐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

首相纳吉如果继续忽视公众的意愿,让名胜败坏、曾涉及贪污的巫统领袖领导联邦土地发展局、联邦土地复兴及统一局或其它的摇钱树组织,一系列的转型计划将注定失败。让我提醒自称聆听人民心声的纳吉,事实胜于雄辩。

若国阵依然忽视大马目前十分缺乏的基本价值体系,大马到了2020年还是2099年都无法成为健全、有道德的进步国家。奠好基础,一切就自然不会出错。目前的转型计划只是空有其表,因为当局不可能以有远见、负责任、可持续的方式实行这些计划,让受苦多年的大马民众受益。

每日在砂拉越及雪兰莪不断支出纳税人的钱,可说是提早的贿选,有见识的大马人都看得出。金钱无法买断民心的思变,国家始终会改变。政府应换个行动方针,以避免国家面临破产。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作者 Tunku Abdul Aziz Ibrahim 转载《The Malaysian Insider》评论 01/04/11

2011年4月5日星期二

05-04-11 何时办“嫁妆”?

吾友兴仔饱读诗书,风流倜儻,和女友阿妹同居多年,连孩子都生了,但女友始终还是女友,孩子始终还是私生子。

阿妹是我“青梅竹马”的玩伴,看到童年玩伴如此被人糟蹋,我实在无法哑忍下去,於是不只一次好声好气地问兴仔:“喂,人家刘德华都认了朱丽倩了,你到底要拖到甚么时候,才能给阿妹一个“名门正娶’的身份呢?”

第一次问,兴仔装聋作哑;第二次问,兴仔顾左右而言他;第三次问,兴仔似乎有点不厌烦了,竟摆出一副大男人的模样,很“无厘头”地反问我:“我都接受她啦,接受就等於承认她是我老婆了!”

“不对啊,接受是接受,承认是承认,接受不等於承认,承认了才等於一定要接受……”

我还没把话说完,兴仔即连珠炮式反驳:“哦,不不不,我让阿妹进门,就等於接受她了;接受她了,就是承认她的地位;承认她的地位,就等於她可以堂堂正正地成为我的老婆了,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啊。”

我几乎被驳得哑口无言了。

“你要搞清楚接受和承认之间的差別,不要混淆概念哦!”

“………”

我还来不及反应,兴仔又脸带不悦,加重语调“指正”我说:“阿华,不要鸡蛋里挑骨头啦,接受和承认,反正都差不多嘛,就看你从哪个角度看啦!”

就这样,我的仗义执言,又一次被兴仔四两拨千斤,三两下子就压了下来了。

说真的,那一刻,我真的哑语了,但我哑语不是因为自己理亏,而是因为兴仔那段仿如“白马非马论”诡辩法,把我给搞混淆了。

我搞不清,是因为无论我从甚么角度看,我都无法看得出,兴仔所谓的接受和承认,到底是有差別,还是没有差別?到底是两个概念,还是一个概念?

但有几个事实,我却看得很一清二楚:

第一,兴仔和阿妹虽有夫妻之实,但却没有夫妻之名。

第二,只要一日尚无夫妻之名(没有合法註册),在法律上,阿妹就还不是兴仔的合法妻子。

第三,既然不是合法的妻子,在法律上,阿妹就不能享有妻子的地位和任何为人妻子的权益,包括他们的的孩子,也属於私生子,没有继承兴仔任何財產的合法地位。

说到底,没有任何合法地位,只得个“接受”的“不定性”虚名,到头来还是会被视为“孤臣孽子”,不但名不正,言也不顺;言既不顺,就得“接受”权益旁落的残酷事实。

阿妹啊阿妹,何时才能办“嫁妆”?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4.04

05-04-11 大家波柯波柯

霹雳州宗教司对波柯波柯发出禁令。

我纳闷了一阵;为甚么是波柯波柯?

在日本,它是一位可爱的卡通人物;在西班牙,它是一种可口的食物;在美国,她是美丽的印第安公主Pochahontas的暱称;在我邻居小女孩,它是一只温柔的小猫咪的名字。

波柯波柯,大家都爱,不管他是甚么。

但是,它居然被禁了。

霹雳州宗教司,噢,著名的哈鲁沙尼说不行。

宗教司说,他要求州文化局官员研究波柯波柯(Poco-poco)的起源。官员经过一番艰苦的搜寻(噢,或者只是上网谷歌谷歌),发现在牙买加的词汇,波柯波柯是一种舞蹈,带有为亡魂而舞的味道。

唔,看来是宗教禁忌。

但是,同样在牙买加语,波柯也是一种礼貌的用语。

当別人问:“你好吗?”

牙买加人回答:“poco poco”,意思是“不好也不坏,还过得去。”

官员没有说明,牙买加的波柯波柯舞,和马来西亚的安娣和妈仄爱跳的波柯波柯,究竟是不是相同的舞蹈。

大家在国家地理频道看过的牙买加舞蹈,倒是和安娣、妈仄的波卡波卡排舞大异其趣。

那就不是禁忌了。如果只是因为名称的偶然,那么,卡通人物、可口食物、美丽公主,还有那只小猫咪,都是波柯,要禁了他们,太可惜了。

要是把安娣和妈仄的poco poco改为copo copo,是不是可以解禁?

宗教司也说,波柯波柯排舞的舞步,右两步,左两步,前两步,后两步,好像是划一个十字,带有基督教的影子。

宗教司肯定没有跳过舞。舞蹈的舞步方向只有两种,一种是绕圈子,一种是前后左右。只有如此,才能维持在一个范围之內。

不相信的话,宗教司可以自己实验,只是往前或往右,那么,他会从室內,跳到室外,再跳到大马路上去。

马路上不是有十字路口吗?碰到十字路口,不能老是U转吧!

英文字母和马来文字母,不是也有t字吗;是的,即使是塔勒班的开头,也是t字。

马来西亚的禁忌和禁令太多,也太过莫名其妙,连安娣和妈仄一起活动的空间也快没了。

够了,还是让大家都波卡波卡吧!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04

05-04-11 大鱼小鱼漏网鱼

这一回的“嬤嬤档喝茶时间”,小朋友超准时报到。

我抵步时,他已坐在那里,而且喝了半杯咖啡。

“大快人心。”一见到我,他便扬声说话。

“什么事使人心大快?”我问。

“你看。”小朋友指著摊在他面前的报章头条新闻,高声朗读新闻標题:“清洗关税局,逮捕62名贪官。”

原来他是讚扬反贪污委员会,在5天內肃贪行动的效果。

“这是反贪会必须履行的职责,谈不上什么大快人心吧?”我觉得小朋友的话有点夸张。

“对呀!维护清廉,剷除贪污,是反贪会应尽的任务;以往只是例行作业,不像这次的雷厉行动,现在他们像是来真的咧。”

“你是说,他们以前不认真或是不太认真?不够认真?”

“不,不。”小朋友连忙摇手爭辩:“以前他们也认真,不过捉的多数是小鱼,是江鱼仔之类,落网的大鱼却少见。”

“是因为没办法捕到大鱼?还是没有大鱼可捕?”

小朋友耸耸肩,嬉皮笑脸地说:“我怎么知道?”

接著,他的態度又认真起来,说道:“这次倒是捕获大鱼了,其中包括不同职位的官员,还有一对高官夫妇,同时冻结超过6亿令吉资產和银行户头款项,查封及充公的资產总额超过4亿令吉。”

还有漏网之鱼

“这些数据真有点令人吃惊。”

“不过,反贪会主任慕斯达化特別声明,涉贪的官员仅佔小部分而已。”小朋友摊摊手,说道:“这就是说,情况受到控制。”

不过,我想到另一个问题:“还有漏网之鱼。”

“漏网之鱼?”小朋友睁大眼,疑惑地问道。
 
“贪污这种非法活动,由两项违纪行为造成。”我说。

“贪污就是贪污,那来两项违法行为?”

“是贿赂,贿与赂。”

小朋友瞪大眼睛说:“A!对呀!被你一言惊醒,差点忘了贪污行为的同谋,是那些行贿者。”

“他们经常成为漏网之鱼。”

“就是这些漏网之鱼,製造了大鱼小鱼出现的机会。”

“也不一定,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大鱼小鱼之后,才衍生漏网之鱼。”

“这是很具爭论的问题。”

“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很难说得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有贿就有赂,有赂便有贿。”

这时,小朋友又有所领悟,他眼睛一亮,说道:“钱財的诱惑引起贪婪,贪婪的结果是產生贿赂。”

“因此,在进行清洗关税局这类行动时,不要忽略了另一类染缸。”

“所以,贪官要取缔,也应该对付行贿者。”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欧阳飞 2011/04/05

05-04-11 购屋者利益为先

房屋与地方政府部准备修改1966年房屋发展法令,以援引刑事法典调查及对付随意搁置房屋发展计划的发展商。该部部长曹智雄解释,修正法令确保条文合时宜,以保护购屋者权益。

在目前,凡是涉及房屋搁置计划的发展商及公司董事只会被列入黑名单,日后无法再进行房屋兴建计划,但是,这项做法只能说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一些被列入黑名单董事,只需要以他人名字登记,即能再度叱咤房屋业。

截至去年底,房屋部已将1291名房屋发展商包括4745名董事列入黑名单。利商特工队的常年报告,去年国内有161项房屋计划被搁置,共牵涉5万605间房屋及3万2848名买家,当中5573个单位为廉价屋,8687个单位是中价屋。

我国房屋发展政策容我国房屋发展商素来都是采取“先售后建” 售屋方式,购屋者只能够凭图想像欲购买的房子,缴付订定,向银行申请贷款,贷款批准之后,银行会根据房屋发展计划的进度代贷款人发放贷款予发展商。

房屋发展商一般都支持“先售后建”,因为发展商可以根据发展进度取得资金周转,不需付还更多贷款银行利息,营运成本无形减少;但是,这个制度却对购屋者不利,一些发展商拖延交屋、兴建房屋货不对办、甚至是发展商骗走购屋者订金等,这些都是“先售后建”政策的缺陷。

房屋及地方政府会将向内阁建议,以便在2015年起强制所有房屋发展商实施“先建后售”售屋方式,以全面保障购屋者利益。

这个做法可说是为弥补“先售后建”的缺陷,很遗憾这项改变却需付出惨重代价。

“先建后售”在世界多个国家行之有年,在我国也非新鲜事,政府早在2007年1月1日非强制性推行“先建后售”售屋方式,当时建议包括“10:90方式先建后售”制度,购屋者只需支付首期10%订金,其馀的款额即等待房子建好之后才缴付。

采纳这个制度的房屋发展商将获得的奖掖包括政府加速批准申请、豁免缴付20万令吉执照抵押金、豁免兴建廉价房屋等。

发展商基于利益关系,普遍上都无法接受“先建后售”售屋方式;主要原因是发展商需有足够资金才能发展新房屋计划、国内金融机构是否准备为发展商及购屋者提供新的贷款配套等。一些较小型发展商也担心这项政策可能导致房屋发展业最终会被数家大规模发展商垄断。

一旦内阁批准先建后售政策之后,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尽快与国行及金融机构商讨如何发放贷款予发展商,并在政策生效之前,完成融资条件和指南,以避免房屋发展业出现中断现象。

我们希望政府在与国行及金融机构商议贷款架构时,也应考虑到具潜质的发展商,切莫让整个房屋发展业被垄断,只有在自由竞争情况之下,购屋者的利益才会受到维护。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社论 2011/04/04

05-04-11 头条新闻儿童不宜?

当人们为大马的新闻自由大声疾呼时,也有不少人将焦点放在一些报章头版上不适合儿童阅读的新闻报导。

我一位年长的朋友最近表示主流报章的头版偶尔会出现含有色情元素的新闻报导,他担心他的孙子会看到这样的新闻。他的孙子其实对报章的体育版及漫画更有兴趣,但无可避免地还是会看到头版上一些儿童不宜的标题。

主流媒体受政府严厉规管,必须达到政府所定下的要求,方能得到执照,因此出现这类新闻相信是出于新闻效果的考虑。虽然我也许很开放,但我还是很难向儿童解释关于如肛交案与安华最近牵涉其中的性爱短片这样的课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每个人享有更多人权与自由,那就没有人会知道成人在暗中做了什么。这样媒体也无法报道这样的新闻。我相信社会里较保守的一群不希望向他们的孩子详细解释关于性与性器官的课题。

虽然安华第二宗肛交案官司是人民的焦点,我还是不禁希望我国没有这样的法律条文,因为我们正向许多思想尚未健全的年轻人透露这样的课题。

无论如何,对安华更正确的审讯是:我们是否应该相信控方的言论,这是否是雇主对雇员进行性骚扰的案件,以及有没有证据证明他有罪。我们不需要详细知道这官司的一切细节。

从更大的层面来看,我们要抚心自问的是,今日政客们的政治游戏到底对我们的孩子有怎样的影响呢?毕竟,主流媒体的新闻是由正追求权力的政客提供的。

这就是我们要教导年轻一代的吗?我们当中较年长,较有智慧的人是否应该呼吁政客收敛一些呢?他们就不能避免使用裸露的人的影片来对政治对手进行人格谋杀吗?

主流媒体也必须更加警惕,要时时记得他们的头条孩子们也可能会看到的。他们的报道水平必须比网络上的部落格更高。

报道不但要公正,还要考虑到我们社会的需求。可以报道的新闻很多,读者也需要获取最新信息,但新闻报导也不应该含有儿童不宜的元素,以至我们必须避免孩子们阅度主流报章。

当然,要提供读者最新信息,又要避免出现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并不容易,但主流媒体必须有所警惕,并要极力避免这样的报导。

如果新闻报导或节目的对象是18岁以上的成人,也许必须标上「此内容不适合18岁以下的人阅读或观赏」。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JemaKhan 转载《The Malaysian Insider》评论28/3/2011

05-04-11 反贪行动衍生疑问

反贪污委员会在对付逃税及洗黑钱的行动中,逮捕了62名关税局官员。这不让人惊奇,因为贪污问题向来严重,只是反贪会一直活在梦中,不时拿出漂亮的数据,来自欺欺人。

反贪会调查主任慕斯达化揭露的最严重现象是关税局官员贪污行径非常猖獗,从船只抵达港口至货柜运到市场销售,都有各层次的官员涉及,特別是巴生港口。这样的贪法衍生了许多疑问:

一、既然关税局官员吃相这么难看,为何没有业者投报?或许有投报,却没有跟进?全国各地港口的官员向报关行和代理收取贿款至少已经3年,业者“忍气吞声”是因为给钱能够更快通关,还是能够减少货品税务?收钱有罪,给钱的难道就清白?

如果是繁文縟节製造贪污机会,政府应该改善报关程序。关税局的贪污问题证明政府机构存在许多让官员舞弊的漏洞,执行政府转型计划下的肃贪行动的高级官员,不要再坐在冷气房制定亮丽的数据,应该下去民间瞭解贪官如何瞒上欺下。

二、今年实施的吹哨者法令,是否有效?假如商家对反贪会有信心,为何不在这项法令下举报,特別是最常使用巴生港口的雪隆商家?反贪会应该探討商家不举报的原因。

在对付关税局贪官后,反贪会如何確保新上任或现有的该局官员不故態復萌,等风声不紧的时候,继续贪污?政府如何提高官员的纪律和是非观念?

三、关税局和其他政府机构的贪污,是否导致通货膨胀和財政赤字恶化?如果商品从港口开始到市场销售,都必须贿赂,贪污佔了商品售价的多少巴仙?政府必须研究贪污对通膨和税收的影响,贪污造成人民和政府荷包都穿洞。据报导,国家每年损失逾1千亿令吉税收。

另一个令人纳闷的问题是,反贪会是否有能力遏制或铲除贪污?从赵明福案皇家委员会的听证会,人们发现反贪会官员也缺乏纪律、漠视查案程序和人权,譬如官员任由明福一个人滯留反贪会,却去瀏览色情网站和股市、下载电影和音乐;警方接获59宗民眾控诉反贪会官员行使暴力的投诉中,雪州反贪委会就佔了21宗。

民眾怎能寄望这样缺乏专业精神的单位来彻底反贪?这正是国阵政府所面对的困境,执行官员的员专业能力下滑、缺乏纪律,造成国阵挽回民心的努力,往往是事倍功半。

纳吉提出的政府转型计划或其他计划很好,可惜忽略了上述枝节问题;一个大规模的反贪行动贏得了掌声,也暴露了许多弱点。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瑞源‧2011.04.04

2011年4月4日星期一

04-04-11 肃贪绝不可手软

反贪污委员会最近在全国5大港口展开雷霆扫穴肃贪行动,前天公布「战绩」,令人看到关税局的腐败面。在这项代号「30亿行动」(Operasi3B)的行动中,反贪会总共逮捕62名各级关税局官员,包括一名州总监,起获金条、假枪及数以百万计的银行户头存款。

一直以来,人们的印象中,警察的贪污情况相当严重,从「30亿行动」的成果,人们才知道关税局贪官污吏的敛财手法也不遑多让。许多关税局官员都会有许多来历不明的收入,包括每个月有1万令吉自动转入个人户头,结果一些低阶官员有能力购买豪华名车、名表,并拥有高达85万令吉的银行存款、20万令吉的信托基金。

反贪会也从一名州总监住家搜出大批走私烟花,使到不禁相信坊间的猜测,那就是走私烟花被执法人员查获后,「转一个圈」又流入市场。

从敦马哈迪上台开始,政府一直在高喊要严打贪污,马哈迪当场还喊出「廉洁、有效率及可信赖」的口号,塑造一个廉洁及高效率的公共领域。但是这么多年来,我国的肃贪印象指数不升反降,2009年4.5,2010年降至4.4;今年政府定下目标,要把指数提高到4.9,这个指数最高是10。

在亚洲国家当中,新加坡公共领域的廉洁是数一数二的。新加坡公务员当然也有害群之马,不过查到之后,刑罚十分严厉,在上世纪70及80年代,就有政务次长因贪污被判坐牢,更有部长涉嫌受贿而自杀。

新加坡政府把公务员清廉归功于「高薪养廉」政策。李光耀去年接受《国家地理》杂志专访时说,所谓高薪养廉,就是政府支付部长一定薪金,让他们靠这份薪水打点自己的一切。
他指出,新加坡的公务应酬的开支都将列出来,由部长的秘书记录并交给审计官员审查。所以每项账目都明明白白,民众也一清二楚。

同时,李光耀还为新加坡部长的薪水辩护,指他们的薪金总是落在私人企业后头。新加坡总理和部长们的薪水为全球之冠,2007年又为总理、部长和国会议员加薪平均25%,总理年薪调高到309万新元(约740万令吉),比美国总统薪金高4倍,引起民间极大反弹。

高薪养廉政策,加上严厉的制裁措施,使得新加坡的公务员不必、不想、不敢。不必去贪,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很高的待遇;不想去贪,是因为获得这个地位很不容易,不想轻易失去;而不敢去贪,是因为有严厉的制裁措施。

不过,这项政策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公共服务(包括从政)本来就不能与私人企业混淆,公共服务讲究的是服务人民、建设国家、造福后代及奉献社会,因此高薪养廉这种说法侮辱了那些不为高薪所诱、严格自律、真正有诚意为人民服务的从政者和公务员。

也有人怀疑,新加坡是个小国,部长和高级公务员的治理任务、管理工作,究竟是不是比大国如美国、日本、中国领导人的工作更为复杂、更为困难?不管怎样,新加坡的廉洁指数比我国高,这是事实。

根据国际透明组织全球贪腐趋势指数报告,在受访的1000名大马人中,只有48%认为政府的肃贪方式奏效。不少人依然觉得,反贪会是「无牙老虎」,而且只会捉「小鱼」,网不到「大鱼」。
反贪会如今大力整肃关税局,以期洗脱外界对它的负面印象,人们也希望反贪会再接再厉,扫清贪污分子,还公共领域一片净土。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 张明光 2011/04/04

04-04-11 无辜学子何去何从?

大马教育文凭(SPM)已公佈,各有关私人或政府教育单位无不趁此良机出尽法宝招生,纷纷举办教育商展、网站、专题讲座、大事刊登广告、课程解说、职业性向测试等,吸引莘莘学子报读相关学院或大学课程

其中最吸引毕业生的,莫过于本地国立大学预科班,及政府公共服务奖励金的申请。本地国立大学预科班原本只开放予土著学生申请,直到2002年,政府才开放10%大学学额予非土著生。其学费以及住宿皆由教育部承担,学生尚可获得每学期RM1000左右的膳食津贴。这是十分令人嚮往实现梦想的途径。

纵然其申请的条件不难,奈何华裔申请者须与印裔族群爭夺区区10%空额,机会犹如大海捞针!

教育乃立国之本,许多先进国的教育政策为国家带来成效,与落后或发展中国家相比,高下立判。有关方面审核奖学金时,其审核角度不得而知,令华裔申请者丈二金刚摸不著头脑!

面对申请本地奖学金及大学科系的困扰,稍有经济能力的家长只好出钱让孩子报读私立学院或大学。可怜华裔穷苦人家的孩子,更是雪上加霜。

最近在宜力东西大道约10公里处,发生一起四死一伤的车祸,涉祸的两辆轿车死伤者,都是登嘉楼一所师训学院的讲师与学生。这些学生考获大马教育文凭后,曾申请大学预科班,但没被录取。只好申请进入师训学院,接受为期五年半的师训课程。据瞭解,四死者皆为SPM优秀生,在大马教育文凭中考获11A或10A佳绩。他们其中不但学业成绩优秀,更活跃于运动及校內学会。这事件仅属冰山一角。

教育政策应该改得更好,不是让人晕头转向!挑选优秀生,对症下药留住人才,才是百年树人的正道!教育部人员不能再故步自封,驻守在自己筑建的框架自吹自擂,推动全民进步的国家,才是民族权益的新出路。

官员们,你们付出的不是同情,也不是悲悯,而是圆了毕业生就业前景的美梦。一个马西亚的转型计划,不要空口说白话!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顏玉蕊 2011/04/02

04-04-11 “承认”统考文凭

副教长魏家祥上周于国会宣布,统考生必须拥有大马教育文凭国文优等及英文及格的成绩,才可申请入读该项为统考生而设的特别师训课程,巫统乌鲁登嘉楼区议员莫哈诺奥斯曼则打岔表示质疑,理由是让统考生进入会降低师训的水准,因为统考文凭原本不受政府承认。

想,这应可作为统考文凭学术资格迟迟未受政府青睐的解释吧!

尽管如此,首相纳吉随后也高调地宣布将听取华社的心声,积极栽培独中生教华文;副教长更补充说教育部让拥统考文凭者入读师训课程,等同接受独中资格,因为,毕业后就能成为公务员。

简单问题复杂化

其实,这与他的蔡总会长于去年9月,针对教长慕尤丁宣布“独中统考生可申请入读师训,不过,须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考获马来文及另外3科优等”时的那句“这不就是已经受到承认了吗”的评论,如出一辙。

独中高初中统考的考试范围基本上是按照政府的教育政策所制定,而考试科目也包含国文及英文,而英文科也老早就被本地私立大专院校和世界顶尖大学所认可。况且,首相也说明了为独中生打开的那道方便之门,是为了替国家栽培华文老师。

以统考水平高于大马教育文凭这一事实而论,先前的3+1方案算是一个折衷办法。

其实,提升师训学员的国语水平属于技术性的问题,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然而,教育部却硬要把它变成一道比三角几何代数题更难解的深层意识形态复合题。

诚意不足的安排

再者,作为一名独中生,若打定主意进入师训学院,正常人的做法将会是卯足劲将大马教育文凭考好,为何还要分神去为难度高得多的统考做准备。

况且,要求报考统考的学生另外在大马教育文凭中报考单科国文和英文,也实在是强人所难。

所以,这样的安排,在许多华裔,尤其是吾等独中生看来,诚意,显然不足够。

最终,无论采用何种方案,都必须谨记,师训承认与接受不表示政府也承认与接受;政府承认与接受,不表示政府辖下的公共服务委员会承认与接受;除了统考文凭,这尤其适用于可能即将或许受大马全面承认的中国各大学的学位;这是一位留台友人当年千辛万苦奔波劳碌为台湾大学药剂系学位认证达成任务后,语重心长的劝告与提醒。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陈如珊 2011/04/03

04-04-11 华人反对回教国

回教党主席哈迪阿旺从未隱瞒落实回教国的意愿,至少在今年1月9日,他在吉隆坡出席爱心活动时说,他的党坚持落实回教国议程,不会向任何压力,包括民联伙 伴党低头。他的政治秘书阿末山苏里则说,回教党和行动党不曾在此课题上出现歧见。

回教国严禁嫖赌饮吹这些行业或活动,回教党秉持这观念毋庸质疑。其实非回教徒也一再指出,佛教和基督教同样反对嫖赌饮吹,不允许偷盗姦淫,这些道德观与回教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佛教和基督教是劝喻信徒別涉及嫖赌饮吹,从不用政治权力或法律阻止信徒赌博﹑喝酒,因为佛教和基督教认为这是信徒的基本人权,虽然是坏习惯,却不是伤天害理的事,也不若偷盗姦淫之为害道德,所以仍须加以尊重,要怪也只怪我们的教义无法让信徒改掉坏习惯。但用政治权力和法律惩治涉及这些坏习惯的信徒,却是不可取的办法。

如果用“罚”的手段强制信徒遵守教义,实际上是“留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这种信徒不是真正的信徒,更不是虔诚信徒。

只可引回正途

可行的办法是继续向这些信徒讲解嫖赌饮吹的坏处,希望用宗教力量把他们引回正途,要他们做真正的信徒,这是佛教与基督教处理嫖赌饮吹的方式,绝不是佛教与基督教不反对信徒涉及嫖赌饮吹这些行为。

再清楚地说,儘管以信仰佛教和基督教为主的华人反对赌博,反对嫖妓﹑饮酒,但若通过政治权力去禁止﹑处罚涉及者,这却是华人反对的事。华人坚决认为宗教教义不可“进侵”政治领域,简而言之就是宗教归宗教,政治归政治。

事实上,回教党和行动党一直在回教国议题上有歧见,因为后者坚决反对回教国,眾所周知,唯有那些无理取闹的政客,才会问行动党是否同意建立回教国。阿末山苏里说两党对回教国议程没歧见,难道他认为行动党已接受回教国,抑或回教党认同行动党立场,放弃回教国议程?

他这种闪烁其词的谈话,令人混淆不清。民联如欲在下届大选取得更好,或至少保持308大选的成绩,三党在大选前必须就回教国议程確立统一立场,让华人有所选择。如果民联同意建立回教国,在“两害相权取其轻”原则下,相信大多数华人寧捨两线制,坚决反对“一教独大”。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閒人 2011/04/03

04-04-11 吉隆坡交通阻塞问题的根源

吉隆坡的交通阻塞问题已非常严重了。有人责怪人民不善用现有的公共交通,但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例如有些轻快铁站没有停车场,没有接驳巴士。人们不得不驾车进入市中心,因而导致交通阻塞。

统计显示,大马是按人口比例拥有车辆的人数最多的国家,280万人口拥有200万辆车。政府官员尝试解决问题,却反而让问题更加复杂。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例如禁止摩托车进入市中心的提议。他们试图否认交通阻塞是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所致。我们必须立刻对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这样才能找出可以改善之处。

其实吉隆坡人也不愿意每天上下班都要遇上交通阻塞。而且驾车人士要承担的费用也不低,燃料费、过路费、停车费占了收入的一大部分。

他们是因现有的公共交通无法让他们到达目的地,才被迫驾车的。

国外大都市很多都是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才建设商业中心、办公楼等基建的。但吉隆坡却先建设摩天楼,才加强公共交通系统。

在吉隆坡工作,居住在双溪毛糯、万扰、安邦或万宜的人无法享用轻快铁服务,那他们不是就不得不驾车上班了吗?

去年六月,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成立了。这委员会成立之前,负责公共交通的部门多达十五个,可见公共交通的管理是多么糟。部门与部门之间肯定会发生不少争执。这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是不利的。

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成立后,职务的分配将更加顺利。但这委员会不但要处理执法与发执照的事务,还要制定今后的发展计划。

吉隆坡人民对估计耗资366亿令吉的捷运寄予厚望。捷运建成后,如果人们都选择使用公共交通,不但至少能解决吉隆坡部分的交通阻塞问题,还可以减低汽车数量,从而降低空气污染。
大吉隆坡的人口将于2020年升至100万。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都必须制定长远的计划,以让吉隆坡人口能快速及舒适地到达目的地,并远离空气污染。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转载《马来西亚前锋报》评论3/4/2011

04-04-11 留在大马的理由

马来西亚是我的家。33年以来一直都是我的家。虽然前几年去了数个国家,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温馨感、归属感比得上这个叫做马来西亚的国家。

我属于那些为数不多,即将绝种的爱国大马人。这些人喜欢到外国旅游,崇拜外国文化,喜欢购买便宜雪柜磁铁,拍了照片后就向其它人(尤其是亲戚)炫耀说:「我到过那里!」或「曾经在那里做那种事」,但一两个星期后就会感到孤单,开始思乡,迫不及待回国,或故乡(虽然我住在吉隆坡),与家人、朋友见面。

许多我这年纪的年轻人却迫不及待到外国享受更高的薪资、更高的生活素质、更公平的待遇,避开族群偏差政策,我则没想那么多,继续抱着对未来乐观的心态生活。

当然,我也曾经多次考虑离国、移民、将钱移出国外,或放弃这国家,但我不这么做,因为我不是一位轻易放弃祖国的人。我也许对现况感到失望,但对大马仍抱着希望。

我领悟到移民并不是取消护照、填几个表格,或归还身份证那么简单。也不只意味着将离开你的家人、朋友、熟悉的地方与各种好坏回忆,还代表你在搭上巴士或飞机的那一刻开始,就已放弃了你的祖国了。

的确,你还可以经常回来,通过电话、电邮、社交网站联系,或在其它地方展开新生活。而且,到了21世纪,人们不但活在无疆界的世界里,还成为了世界的居民,身份不再受国籍的限制了。我也很羡慕那些拿起行李就能离开的人。我也领悟到一切最后还是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是的,我们的选择。

很多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过于浪漫主义,总被回忆、思乡情绪所束缚,害怕到其它地方展开新的生活,以及移居他处的不方便与困难,但我再次声明,这些不是我选择不离开的理由。

简单来说,我个人已决定留在我的国家,我也不会让任何人或任何观念扭曲的政治人物及组织让我感到自卑。很多时候,当人们都降低道德标准时,要保持本身的道德标准是非常困难的。但无论如何,我将确保我的道德标准比他人高一些。我也发现让人脱颖而出的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自我的价值观。

日本于3月11日面对强烈地震,接下来仙台市又遭遇海啸侵袭,造成许多人死亡,这提醒了我一个人们经常忘记的教训,即人类是脆弱的,以及没有人能预测未来。换句话说,就是一切都由上天注定。

同样的,我相信这国家,有一天正义将战胜邪恶。这不是对邪恶的报复,只是一切上天将有所安排,至于何时则没有人知道,但我仍然相信邪始终是不能胜正的。这就是当一位乐观主义者的好处。

说回当大马人的乐趣与荣耀,每当我乘搭飞机回国时,听到:「各位游客,欢迎来到马来西亚。各位大马国民,欢迎回国」,我都会感到非常感动。

的确,回家真好。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David Tneh
《The Malaysian Insider》评论22/3/2011

2011年4月3日星期日

03-04-11 性丑闻与领袖道德义务

拿督T揭露的性爱短片及媒体的炒作提醒了我们,在这回教徒占多数的国家,性是个抹黑人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对付那些对当权者带来威胁的人。第一与第二轮肛交案显示,性丑闻很容易引起关注,并激起公众的怒火。

做出这些性犯罪指控的目的,是吸引群众的目光,让民众忽略社会上其它一样不道德,甚至更不道德的行为。更阴险的是,他们公布这些所谓不当行为的方式,让公众怀疑这是为了转移人民视线,避免大家讨论国家大事。

媒体、政治领袖及卫道之士如此关注这样「不当行为」,似乎表示道德的范畴,应仅限于性方面而已。被指涉及性丑闻的政治人物,因此违反了社会伦理,不适合管理这国家。看看这国家选择性起诉的历史,被卷入性丑闻的政治人物,前途比涉及贪污或伤人者更黯淡。

这让我们想起贪污。贪腐这不但会导致道德沦丧,让人滋生贪婪与无耻的性格,更造成国家财富被随意剥夺,社会因此支离破碎。而且,贪腐让贫民更加贫穷,尤其当本应援助贫民的发展经费,因官僚体系的漏洞,而被干捞得一乾二净。这无疑会使贫富差距更加悬殊,助长社会歪风。不用说,政府领袖若忽视贫穷、受到剥夺的国民,显然违背了其道德责任。

受委托治国的政治精英们有责任为社会整体的提升而奋斗。为了私利而忽视大部分人的利益,是不道德的。了解贪污这道德疾病有多严重,公众希望政府能不断与肃贪。其中一个政府能显示其反贪决心的,就是让反贪污委员会完全独立自主,并向国会负责,以便能不畏惧、不偏私地进行任务。

让人想不通的是,我国的一些宗教单位,特别是回教执法单位,在贪污课题上总是保持沉默。即使以往曾表示关注,这却是不足够的。我们所说的这群人,经常扮演着卫道之士的角色,看到普罗大众,特别是中下阶层若有亲密举动、饮酒、衣冠不整或性方面的不当行为,肯定会迅速站出来群起围攻。

除了贪腐,在这多元族群、宗教及文化的国度,政府也有道德责任打造一个各群体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的政治环境。回教以及各大宗教,都要求对我们对待各族群、宗教群体时,必须秉持公正与慈悲。这些年来,我们见证了国内族群、宗教纠纷的升级。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必须铲除社会里各种形式的种族与宗教的极端主义。

政府应当道德榜样

我们必须在官民之间推广文明、负责的论述空间。要达到这目标,我们需要一个更自由的环境,一个提倡言论、集会、结社自由的社会。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摒弃种族政治及分而治之的政策。虽然这些做法能让某些政党捞取短期利益,但政府若要展现正直的道德,就必须禁止这些手段。

政治领袖必须积极寻想办法创造一个有同情心、公正与富有人性的社会。要如何达到这目标呢?政府必须制定真正对人民有益的政策,而不是那些终日大力鼓吹,却缺乏内涵,没有新意的政策。以保健为例,政府必须建立一个能在公立医院体制内,提供便宜却先进、有效的保健服务的医疗系统。贫穷人士也不需要排长长的队伍来得到应享的治疗与药物。

这只是政府如何尽其道德义务的数个例子。身为大马人,我们必须前进,否则将被世界抛在后头。要达致这点并没有快捷方式,而且肯定比找寻一个Omega手表更艰难。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Mustafa K. Anuar
《The Malaysian Insider》 评论 29/03/11

03-04-11 中等收入陷阱:起因,困局与出路主义和排他主义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指人均收入介于3,000多美元到约1万2,000美元的国家,所面对的关键转型关卡期。若无法突破此关,就无法更上一层楼,而掉入进退失据的尴尬局面。

最近,人均收入已突破3,000美元的中国,也在关注这课题,还提出了新五化,即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知识信息化、国际化与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攻坚策略,以期能层层突破,进入强国富民的新台阶。

就大马来说,首相纳吉也坦认大马若要成为先进国,就得突破以下的多个障碍:一,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发生前,增长率便已放慢;二,过去10年来,民间投资不振;三,一些不合时宜的条例,无助于打造宜商环境;四,大多数制造业没能与时并进,也无能善用先进科技;五,研发投资与人才严重不足;六,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落后;七,人力市场运作欠佳,低薪与低技能工比率高;八,许多政策执行不力等。约言之,若无法改善上述情况,就难有突破。应该说,纳吉所提及的上述多项不佳,实为经济咨询理事会(NEAC)的总结。

何以会出现这类转型关卡,大体上可归纳为:

一,经济因素。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可资利用的各类自然与人力资源会逐渐出现缺乏,或成本上升现象,使得一国在低成本面逐渐失去比较优势与成本竞争力。此外,从回报面言,也会出现投入增多,回报递减的回报递减现象。

二,政治因素。发展学里有「改革悖论」(Paradox of Reform)的说法,意为,在初始阶段搞变革的那一群人,会成为既得利益者,而转化为下一轮改革的阻力,使变革滞碍难行。历史地看,这种先行改革者劣化为后来的障碍者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大马来说,在新经济政策期间形成的分配联盟(distributional coalition)就常劣化为监守自盗者(pagarmakan padi)或阻碍更进一步改革的最大阻力。
多元竞争促进转型

三,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经济结构也难免会发生结构性变迁,产生更多元多样的利益分化与多元观点,如政企关系、劳资关系、贫富分化、族际关系、地区间的关系等,均会发生好的或坏的变化。

四,其它,如国际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信息的普及化,也会带来各类新的主张,如人权意识民主化、社会安全网、公平竞争、实绩制(Meritocracy)、用契约取代传统、世袭身份(status)的观念,一个体主体的申张等,都会对既有的各类关系与政策产生冲击。

伸言之,视国情而定,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涉及了广泛的社会、政治、生态、价值变化的因素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因素。只是,从狭义的经济角度看,它基本上要求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的转型;若否,将难有突破,这包括:

一,从人力与资本密集发展策略转向着重创意创新的发展策略。其中,能否把单纯的劳动力,转化为有技能的劳动力是关键因素。若人力没能提升,自也无法提升生产力与产业层次,其结果,只能安于既有的薪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人均收入数目上可能提高,实质薪资却难有改善,只让投资者受惠,而无法提升全面的生活与人生质量。就大马来说,口头上虽着重人力资本,可实际行动却依然故我地着重由朋党驱动的人力与资本密集项目。

二,提升专业化程度。从国际比较来看,高收入国均不同程度地依靠较高层次的专业化来维生,如台、韩在电子产业上的专业化程度,就较大马高得多。

三,多元竞争的环境。人多有不激不发的惰性,若业者容易透过政治或行政权力来发达致富,就不会具有强烈的企业家、创业家精神,而安于以权谋钱。这样的经济自也无法产生强劲的创业力与竞争力。

四,观念的改变。如应认识到,只有先创业创富,才可能扩大蛋糕,也才有资源来削贫;若人人均想不劳而得,结果只能是「均贫」而非「均富」。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孙和声 2011/04/03

03-04-11 为生为马来人感恩

我很伤心。听到一位马来人说,他为生为马来人而感到失望,让我真的感到非常伤心。此君感到失望,是因为他并非纯粹生为回教徒,而是马来人回教徒。

实际上,没有人是不属于任何族群的。也许有些人没有国籍,成了无国籍人士,不过即使不被本身国家认可,他们肯定还是属于某一个族群的。如果某人来自外来族群,他就属于外来族群。如果某人生在原著民社群里,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他属于原著民社群的事实。

一个族群的身份以住处、家乡、祖国、语言或文化来认定。宗教信仰则不一定与族群身份有关。尽管大部分阿拉伯人信仰回教,但依然有些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虽然大部分华裔信仰佛教,但还是有华裔信仰回教。

可以说,一个人出生时,即使宗教信仰未必已经确定了,但是属于哪个族群,却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一个人即使是出生于回教家庭,也不一定属于某个特定族群。

不过,即使如此,世界上还有两个种族,是以是否信奉回教作为判断能否属于这个族群的。这两个族群就是马尔代夫人与马来人。生在马来家庭的人一定是回教徒,因为假设那个家庭根本不信仰回教,那他们也不会是马来人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出生在马来家庭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他们一定会信仰回教。如果出生在阿拉伯、印度尼西亚或巴基斯坦家庭,他们还不一定会是回教徒呢!

因此,马来人必须为生为马来人而感到欣慰。如果有马来人为此感到失望,就意味着这人不珍惜他那一出生就是回教徒的福气。因为若非是一出生就是回教徒,他很可能长大后也不会想要信奉回教。

我们为何要分成多个族群?《可兰经》也有记载说我们人类由各族群组成。如果族群是有违回教教义的,那上苍就一定不会让我们分成各族群。

人类最优秀之处不在于其族群,而在于是否有信仰回教。马来人好或不好不在于其是否是马来人,而在于其是否遵照回教教规。有鉴于此,无论属于哪一个族群,都并不会违反回教教义。真正违反回教教义的,是言行举止不遵照回教的教规。

这才是一位回教徒应自我检讨之处,而不应一味责怪本身的族群。而且即使回教徒也有很多人违反教规,反而是巫裔回教徒有不少人遵守教规。

效忠于马来民族,这个若非是回教徒,不然就不能成为一份子的马来民族,绝对不等于一个人否决了回教。相反的,效忠于马来民族,能让我们对回教的忠诚度更坚强。

虽然我们不时听说有些马来人脱离回教,但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有力的证据证明类似现象的发生。况且,假设他果真脱离了回教,那他也不算是马来人了。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22/03/2011

03-04-11 律师应维护专业形象

我国律师必须正视霹雳王储拉惹纳兹林沙博士的谕令,避免藐视法庭,并且别故意拖延审讯。殿下也言词坚决地提醒所有律师,别通过不专业的手段为立场对立的律师找麻烦。

殿下的谕令是非常合时宜的,因为目前在国内某些著名人物的审讯中,有的律师故意拖延审讯的速度。他们运用法律知识,企图以各种理由说服法院展延审讯的进行。他们不断发表不同的论述,甚至导致有人认为法院内出现了政治冲突。如此的行为,肯定会拖延控辩双方所等待的正义。

虽然操守与道德是法律专业的支柱,但有时律师却故意这么做。法院是律师确保正义得以伸张,而非让正义受耽搁的地方。无论客户是谁,律师都必须确保审讯能顺利进行,让各方得以获取期望的正义。法院并非他们发表政治论述,或寻求知名度的场合;法院是判断谁是谁非的机构。

所有律师都应该坚持透明、公正以及追求真相的原则,不能奉行「双重标准」。可是,涉及普通人的案件,律师们总是希望尽快解决;但涉及名人的案件,他们却想尽办法利用所有法律途径拖延审讯的进度。这不但导致法院累积的案件越来越多,也造成听审的堂费增加。

律师们也必须晓得,就如拉惹纳兹林所说的,他们的行为举止都会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观察高知名度案件的民众,当然希望案件的审讯能尽快结束,以便知道结局为何。看到某些律师尽量拖延审讯的做法,他们一定感到百般无奈。是时候律师们接受拉惹纳兹林博士的见解,专业地执行本身职责了。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转载《马来西亚前锋报》社论 30/03/11

03-04-11 多元主义和排他主义

在宗教学领域, 与多元主义(pluralism)相对的立场,一般上被称作排他主义(exclusivism),因前者通常亦被定义为包容(inclusive)的,能开放地承认其它宗教亦分有真理性和神圣性,同样具备启蒙、救赎、解脱等功能。

近年来,宗教多元主义一直被高度肯定,因人们普遍认为它有助于促进宗教之间的和谐,且能中和极端主义。于现今社会,尤其世俗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国家,宗教多元主义还和文化多元主义一样,被视为「政治正确」之事。

实际上,古代亦有宗教多元主义,只不过不像今天那么彻底。比如古代中国的三教关系,在儒教为尊的条件下,佛、道教,乃至诸多民间信仰,都享有一定的表达自由和发展空间。古代儒教不是没有其主观立场,甚至偏见,但在稳守其优位之际,并不极端排斥其它宗教,甚至还承认「宗教分工」,如南宋孝宗皇帝便有言:「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于印度和伊斯兰世界,亦曾流行各大宗教皆「信仰上苍」的大同共识,意即人们所表现的宗教形态虽不同,但于内里及终极层面都是一样的。如此观念也普见于传统华人社会,所以就算没念过书的老一辈,也会表示「宗教都是教人克己为善的」,并因而对特殊的宗教「标签」不太在意,无所谓界限分明的「教会」及「教徒」概念。

质言之,宗教多元主义就是偏向强调大同、淡化差异,由此鼓励各宗教彼此接纳、认可、交流、合作,甚至融合。这点在于政治和伦理层面来说,显然没什么可争议;相对地,排他主义则经常被斥为独断、狭隘、封闭,不利于社会和谐及稳定,甚至还与恶劣的沙文主义、恐怖主义等沾上因果关系。

无论如何,排他主义并非如一般人所以为的那么没市场,实际上教界、学界亦有不少人在为其背书,如相当知名的神学家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普氏认为已从本教确立对「终极真理」之认知或信念的信徒,并无责任去了解和估量其它宗教的真理性,因其可预先推断它们是「走错」的。他也不认为如此推断是属于傲慢和霸道。

的确, 信仰上的排他主义不见得必然会导致对他者的敌意和霸权,只不过,它仍是足以诱导或包庇如此因素的温床——如果一个社会的人道及平权意识薄弱,加上权力分配机制有欠公正的话。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社论 2011/04/03

03-04-11 :“山寨”也是“盗版”和“翻版”

3月27日《言论》版刊载了陈添来君的大作《山寨非等同盗版或翻版》,该文是针对笔者2月16日的拙作《谈山寨》而写。笔者特在此补充解释。

首先,笔者引用了《中国科技术语》杂志,列举”山寨”的七种新义,第一项“仿冒的或伪造的”的就有“翻版”义。笔者把该段文字转载如下:“在高频使用的催化下,‘山寨’的词义发生了二次隐喻,产生‘仿冒、伪造’的新义项。在两次隐喻投射中,‘山寨’反复使用和联想,其‘仿冒、伪造’意义逐渐巩固并约定俗成,实用于商品制造领域。”据陈君所说“翻版”就是“仿冒、伪造”,那么“山寨”的其中之一新义就等同“翻版”。

山寨频繁使用添新义

《咬文嚼字》2009年第3期一篇文章《说“山寨”》,里面有一段文字提到“‘山寨’似乎与‘仿制、盗版、假冒’同义,这是‘山寨’的最新含义”。

邹佳彦与游汝杰主编的《全球华语新词语词典》(北京商务,2010),对“山寨”的解释是“原指没有围墙不受政府管辖的山中营寨,现用于形容具有模仿或抄袭嫌疑的人和事”。该书的补充说明为“始见于2003年间的山寨产品热,多指盗版、克隆和仿制等行为”。它举的例子有“山寨《红楼梦》”。所以“山寨”也可以指盗版。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当代汉语词典》(2009),“山寨”有3个义项,其中一个是“源于广东话,意思是小型、小规模工厂或地下工厂。其主要特点为仿造、生产快速化、平易化。后又有盗版、仿制恶搞、侵犯知识产权等意思”。

由此看来,“山寨”的确有“盗版”和“翻版”的含义。

目前世面上的《现代汉语词典》是2005年的第5版,“山寨”的义项只有两个。相信今年出版的第6版,“山寨”的义项将会增加,以反映目前使用频繁的新义。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杨欣儒 2011/04/02

2011年4月2日星期六

02-04-11 被遗忘的一群

今年创历史性的有9239名SPM考生获得全科特优。在传媒蜂拥采访中,我们似乎忘了在闪光灯背后,有着一群急需关注的中学辍学生和逾3万5千名的SPM不及格学生。更“恐怖”的是,27.2 % 的SPM考生(近11万人)在马来文科并未获得优等,也几乎等同宣判了他们继续受教育机会的“死刑”!连一向自诩注重教育的华裔同胞也保有着25 % 中学辍学生(近15万人)的记录,试问在大家追逐A的竞赛当儿,这一群被遗忘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以上惊人数据是否足以成当头棒喝?且让我们追根究底,探讨一番。

上星期,笔者曾与数十名离校生交谈,发觉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上课浪费时间,因为听不明白。原来问题的主要症结是不能掌握马来文!六年的小学教育竟然不能让孩子听懂中学所用的媒介语,导致最近教育副部长提议恢复小六留班制来取代预备班。当中有人赞成(小学老师可用母语解释),也有人反对(怕孩子留班被嘲笑,或是家长没面子?),闹了老半天,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华裔辍学生高达15万

笔者认为,打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文较差的孩子就需要被集中辅导,打好每一个年级所需的基础。期待预备班能解决孩子六年都未学会的课程,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天方夜谭!教导这群主流教育体制下被视为“弱势”的学生,我们需要以无比的耐心及爱心尽力扶他们一把,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校方可以替孩子们量身订造一些特别的课程与教材,多注重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方说,让孩子通过歌词与电影去学习外语的成效肯定比呆坐在课室内抄写课文来得好。一般上,“后进班”的学生对着课本总提不起劲,但对于艺术,体育,技术却有着巨大的兴趣和潜能。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他们的学习态度,摒弃考试,改以“学习评估”方法,在基本礼仪,校园活动,平日作业报告上的成长,给予鼓励和肯定,希望他们再接再厉!

政府其实也准备了工艺技职学校,让中三考试后的学生选择就读。SPM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可以进入以技术训练为主的工业训练学院(ILP)、国家青年技术学院(IKBN)、社区学院、理工学院等。它看似完美,但辍学生要进入这些琳琅满目的学院与课程的门槛,都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条件须持有大马教育文凭。唉!能挨到SPM,也不叫辍学生啦!笔者认为,应从初中阶段就实行学术和技术双轨教育!政府可效仿加拿大马尼托巴省政府,强制要求学生修满12年级的学分或者满18岁才能离开学校。

家长须陪孩子温习功课

家长在监督孩子方面扮演着把关的重要角色。孩子辍学或是在学校“放牛”,另一个主因是太多物质享受,难以自律,懒惰上学!许多家长只懂得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丢给学校,似乎只需要满足孩子的三餐温饱及物质上的虚荣心,岂不知让孩子事事“心想事成”,只是一个“人生的诅咒”!

每天至少一小时陪伴孩子温习功课(不是做功课或去补习),打好语文的基础,培养自律的生活,相信大家一定做得到!此外,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注意他们所交的朋友,毕竟今天的孩子十多岁就同居,未成年怀孕,滥用毒品等现象更是常见。

每一个孩子都是人才,只要被放在对的地方,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地学习一门技术,成功就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孩子,别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过一天,算一天;等到你惊觉“咦!我怎么死了?”的时候,那已太迟了。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加油吧!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徐嘉亮 2011/04/02

02-04-11 维持卡债处健康水平

《2010年国家银行常年报告》上周出炉,数据显示,去年平均每名信用卡持有人欠下9516令吉的卡债,全年整体卡债达308亿令吉,较2009年增加了15.1%。国行在报告中虽指出,银行及非银行所发出的信用卡呆账仍维持在1.7%的低水平,惟现有的卡债水平却是过去5年来之最,值得关注。

见微知著,国行宜加强对信贷及债务的管理措施,并提升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正确理财观念,以助遏制家庭债务和卡债逐年增长风险。国行其实密切监督该不良趋势,于上个月采取严厉举措,即日调高申请信用卡的门槛从最低年收入1万8000令吉,提高到2万4000令吉;以及年收入3万6000令吉或以下者,只能申请最多两家银行的信用卡,每家银行提供的信贷上限为申请人的两个月总收入。

我国卡民一般拥有2至5张信用卡。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数据显示,逾60%卡民的年收入少过3万6000令吉,欠下卡债者占了整体持卡人的47.9%(不包括违约者),当中超过半数便是来自年薪3万6000令吉以下的群体。因此,国行的该项新指南有助持卡人规划本身财务收支,以更正面态度妥善管理财务,不滥用信用卡挥霍购物或借贷,以免陷入无力摊还卡债,以及面对累积滞呆账务和利上加利的沉重压力。

大马的信用卡消费占整体银行贷款的比重仅为3.4%,对整体银行业的贷款成长影响极微,惟按年比较,信用卡贷款在2010年增加了37亿5000万令吉,达301亿令吉,增幅相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而去年因拖欠卡债而破产的持卡人虽仅有622人,或只占0.02%,但信用卡欠债却多达308亿令吉。事实上,众多卡民仍不满征收过高的信用卡年利率,并要求国行检讨以下调之。

在这方面,大马银行公会若能视持卡人的还债记录,再次把信用卡年利率下调,并进一步调降逾期缴还卡账之罚款数额,将可纾缓欠债人的还债压力和财务困难,特别是让债务累累的卡奴有更大的喘息空间,并鼓励所有卡民准时还债,以不累积增加债务,尽早摆脱卡债。于双管齐下,可减少欠缺理财经验,较重享受的职场新鲜人和年轻卡民人数剧增,尤其他们不仅需缴付卡账,许多人尚需缴付保险金、汽车或房屋等贷款,负担极重。

人民确须扮演本身角色,毕竟,信用卡并非不可或缺的必须品,不宜出现一人同时拥有多卡的不健全现象,卡民不宜挥霍过度,毫无节制的刷卡或借贷,精明理财,谨慎消费及恰当规划缴还卡账,以免陷入财务困境,或因手持多张信用卡,过度挥霍及无节制的借贷,以致日渐沦为卡奴和濒临破产危机的严重后果,只有银行及卡民互相配合协调,方能缔造健全的双赢局面。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社论 2011/03/31

02-04-11 排除朋党与裙带风

《太阳报》社论指出,雪州苏丹沙拉夫丁殿下周一为雪州立法议会开幕致词呼吁打压贪污,抗拒贪污的诱惑,确实是很好的建议。

社论指出,众所周知,贪污问题在这个国家仍然猖獗,尽管统治者在每年的御词都提出忠告,而有关的机构也受托全力打压贪污活动。

不过,看来尊重国家元首的忠告或害怕执法单位对付他们的贪污行为的人士不是很多,不然贪污问题就不会仍然比比皆是了。

社论指出,殿下更进一步促请州政府停止纵容任人唯亲和裙带关系。对同僚,朋友和家人涉及不诚实的交易,不能一只眼开一只眼闭。

由于贪污是一种疾病,似乎不容易消灭,因此有人甚至建议对那些知悉不诚实行为或滥用权力者,但知情不报者作出严厉的惩罚,特别是犯者是同事或亲友的关系。根据雪兰州苏丹提出的意见,有关当局必须严格守法,遵从正确的会计条例和报告程序。毫无例外的,反贪污委员会在打压反贪行动须走在最前端。

文章来源:2011/03/31 摘自《太阳报》

02-04-11 小六应留级取代预备班吗?

教育部最近提出要以小六留级取代预备班的方式,帮助国语能力较弱的学生,我认为这种措施不会比预备班好。

首先,学习语言重要的不仅仅是语法用得准不准确,更重要的是运用的语言环境,这是语言学家史蒂芬克拉森(stephen krashen)提出的观点。

中学更有机会磨练国文

在华小、淡小采用留级方式,虽然老师多用一年时间在班上教导学生国文,但是华小和淡小的校园是以华语和淡米尔语作为学生间的沟通媒介语,因此留级方式可能不见得有效。

相反的,在中学,由于跟巫族同学接触的机会多了,也就比较有环境和机会去磨练国语,对学生加强国语的掌握相对更有效。

其次,对于学生可能会在预备班感到自卑的问题,其实,比起和中学生一起学习,和小学生一起学习更让他们感到自卑,在预备班当个中学生,好歹也是个中学生,总好过在留级班当个小学生。

这种自卑感让他们受到排挤,甚至怕年幼的学生嘲笑,学习反而变得更缓慢。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苏冠铭 2011/04/01

02-04-11 原来老鼠最大

小学生爱玩的斗兽棋,强调弱肉强食之余,还有一些奥妙之处。狮子王够凶猛了,却比不上身躯庞大的大象,如果说大象是万兽之王,答案却不正确,因为遇上老鼠它就没辙了。老鼠虽然又瘦又小,竟然是个“老大”。

在马来西亚,你认为谁才是老大?一般人印象中,首相应该最大。罗丝玛是第一夫人,纳吉肯定是第一先生了;至于第二先生,便是慕尤丁了。第二号人物的地位最尴尬,每个人都只记得冠军,谁记得第二名呢?不过,副首相到底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旦首相出国,国内的事他说了算。

倘若大家以为副首相权力很大,实际上也不是十分正确。犹记得不久前一名女校长当众叫学生“回中国”,当反对党再三施压要求惩处这名校长,兼任教育部长的慕尤丁却说,教育部没有权力对付他们,理由是校长的公务员等级过高,已超出教育部长的权力管辖范围。

小拿破仑权高惹事

他说,教育部长不能对付48级和以上的公务员,而校长的等级是52级,只有公共服务局的纪律局主任才有权对付。

公务员的结构架床迭屋,造成副首相大权旁落,小拿破仑没大没小,这已不是罕见例子。

根据美国资深记者汤姆普拉特近期出版的《与马哈迪对话》访谈录,前首相敦马哈迪归咎警方是茅草行动大逮捕的罪魁祸首,并自称本身对这项大逮捕其实感到非常愤怒。

“我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是警方想要这么做,因为他们说这是必要的。”

他说,事前他其实会见了所有的反对党成员,并向他们保证不会被捕。结果警方逮捕了这些反对党领袖,也让他信誉扫地。

首相管不了执法单位?

马哈迪将茅草行动的责任归咎时任警察总长韩聂夫与大马皇家警察,这个事实令老百姓感到心寒。

做首相的管不了执法单位,即然这句话出自曾经是一国之尊的敦马口中,应该不是天方夜谭。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很想知道我们的老大,还有什么部门无法插足的,好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不知能源部管治得了吗?最怕有一天我们伟大的核电厂建立起来了,不幸发生辐射泄漏事件,首相打电话向工程师求救,对方说恕难从命,除非顶头上司下命令,而这位大佬正在洗土耳其浴,暂时无法接听电话,请三句钟后再拨电话来。

结果就这么一拖,大半个城市已遭辐射笼罩。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林应泰 20110401

02-04-11 何不承认统考文凭?

教育部应很清楚大马教育文凭国文优等与独中统考文凭的“巨大”差別吧!

前者为大马教育文凭的主修科(国文),而独中统考文凭的主修科为华文,更况且独中生在师训毕业后,教的是华文而非国文呀!

今独中生入师训大马教育文凭除了须国文优等外,更加附一科英文及格,与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理性共识”何存?除非独中生在师训毕业后,被派往国中教导华文外的数理及英语,那独中统考生必须国文及英文优等才符合资格。

一般独中生毕业自华小,在华小不能兼修国英文,何况上了以华文为媒介语的独中?

一般的独中生,除了数理、史地及人文科外,对三语华、巫、英的学习及掌握,大半不能兼顾,只有少数的独中生,才能应对如流。

学好多种语文当然对就业及人生有实惠,但要掌握一技之长又同时学好多种语文,非一般的青年都能做好,更何况与职业无关的语文。

所以,教育部应针对华社的多年诉求,全面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而非只承认其文凭中的3科优等。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顏忠强‧2011.04.02

2011年4月1日星期五

01-04-11 等到花儿已谢了

马中大学即將全面互相承认学位的消息,最近一再成为华文报章的重要新闻,也广受华社的关注,因为这是国內独中生盼望已久的心愿。

所谓互认,意味著在中国深造的大马学生,如果其所修读的大学学位是受中国教育部承认的,那大马政府也会承认;反之,在大马深造的中国学生,如果其所修读的大学学位是受大马教育部承认的,那中国政府也会承认。

根据董总的资料,目前在中国各大专院校求学的大马学生,约有1千700至1千800人。至於在大马大专院校求学的中国学生,正確的人数不得而知,但我估计也有千人以上。

高教部长说,中国每年都有三四百万名高中毕业生往海外寻求大专教育,显然,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庞大市场!由此可见,马中互认大学学位,受惠的不只是在中国留学的大马学生,本地受承认的私立大专院校,更是直接的受惠者。

诚然,大马並不是中国学生的首选,但大马也有吸引中国学生的优势,例如语言和文化环境较易適应,学费也比欧美和新加坡来得廉宜。不过,据我瞭解,对中国学生来说,学费还是其次,他们选择来马求学,主要是这里的私立大学入学门槛较低,而且素质也不错,更吸引他们的,则是本地私立大学有提供与欧美、澳纽大学掛勾的双联课程,让他们在这里修读一或两年后就可凭学分转入相关的大学继续深造,最终实现了他们留学欧美、澳纽的梦想。

说回我们自己,独中生到中国大学深造,是近十年来才普遍起来的现象;过去,独中生多数选择去台湾或新加坡。特別是台湾,自从南洋大学走入歷史之后,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台湾更几乎成了多数独中生的唯一选择。今天,留台毕业的大马学生,少说也有四五万人之眾,最早毕业的一批,已是垂垂老矣。但遗憾的是,至今政府只承认台湾8所大学的学位,而且局限於医药科系的学位而已。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由於学位不受政府承认,逼使一些“留台人”流向全球,以在异乡寻找更平等、更自由的天地发挥所长;至於因为家庭缘故而不得不回归祖国的“留台人”,则须面对在各领域都无法获得公平对待的残酷事实,不满和愤懣也由此而生。

当高教部高调宣佈马中將全面互认彼此的大学学位之际,不要忘了,更多的“留台人”还在苦苦等待,想要解放他们久被束缚的专业知识,想要一嚐拥抱平等的滋味。等待,等待,等到花儿已谢了;他们还要等待多久?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1.04.01

01-04-11 拒绝做帮凶

五大宗教諮询理事会挺身而出,谴责拿督T桃花三人帮是“道德丑闻之母”;它也要求政府“远离一切谎言和诡计,並將彼等绳之於法。”

著名回教宗教司阿斯里也为文批评三人帮,指他们的做法违反基本的道德,也抵触回教教义,是齷齪的政治手段。

宗教家们超越政治,一矢中的,这才是正信宗教发挥的道德力量。

他们没有批评甚么“不道德的性行为”,也没有八卦要求查明谁是影片主角。这一些,不是重点,也只是个人和上苍之间的事。

如果认可利用色来进行政治勒索,以性来摧毁他人名誉,那就是社会的集体败坏,以及政治的沦落。

在一个价值混淆,民意被绑架的社会,往往须要一些超然的力量,来厘清真相,引导观念。

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也是桃色事件的中心人物。

盛传他有多位性伴侣,也有召妓的习惯。

当时由胡弗(J Edgar Hoover)领导的联邦调查局(FBI),权力膨胀,为所欲为,几乎不受政府和法律的控制。

联邦调查局以意识形態为主导,既反共又种族主义;它担心黑人运动的威胁,也怀疑马丁路德金和共產党合作,因此把他视为主要敌人。

为了对付马丁路德金和民权运动,联邦调查局鑑定了他的人格弱点,准备以此作为摧毁他的利器。

据说,联邦调查局掌握了马丁路德金的各种性活动,其中有窃听录音,以及影片。

该局把这些资料寄给马丁路德金,要他停止民权运动,否则就会公开。

马丁拒绝这种勒索,於是,联邦调查局把资料寄给教会、报社、电视台,以及赞助人,以为可以一举摧毁马丁路德金。

从《纽约时报》到《华盛顿邮报》,CBS到ABC电视台,各大媒体接到资料之后,彼此照会,认为这是一种恶意的人格谋杀,如果採用的话,就是帮凶。

大家取得共识,拒绝使用;另一方面,教会和赞助人也不理会这些资料。

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得以继续,直到他在1968年遇剌身亡。

若干年后,美国法院下令把联邦调查局的这些资料封锁,移交国家档案中心。

资料要到2027年才能解密。马丁路德金是否犯桃花,届时自有交待,然而,一切已经不重要。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4.01

01-04-11 我们还想知道更多

皇家调查委员会针对赵明福命案所召开的听证会,对雪州反贪污委员会官员的审问,比验尸庭的供证“精彩”得多。

皇委会成员个个来头不小,盘问证人时,问题尖锐,触觉敏锐。无论是主席冯正仁或其他成员,在听证会上面对傲慢的官员,仍穷追猛打,丝毫不给面子。

听证会咄咄迫人的审问,让人们对赵明福从踏入雪州反贪委会办公室的那一刻开始,以及在里面所受到的遭遇,渐渐有了一个轮廓。

皇委会抽丝剥茧,揭发反贪委会如何用惯性的手法来对待证人。从听证会中,我们可以想像到反贪委会官员把嫌犯甚至是证人带回去盘问时,对当事人所进行的轮番轰炸、罔顾人权、进行不人道的精神施压、把证人留在扣留室里不知所措等不专业和粗暴的作业手法。

对於官员的手法,皇委会除了提出质问之外,也不客气的责备他们。这些向来“处事神秘”的官员,从来没有试过如此被人赤裸裸的挖掘疮疤,更不曾被人不留情面的当眾责备或奚落,经此听证会后,想必民眾对反贪委会的专业形象大打折扣。

官员的傲慢態度、不依据正常程序、甚至在深夜盘问证人后弃证人不理,自个儿上色情网站等尷尬的行为,都逃不过皇委会的查问,黑箱作业和丑態一一曝露。

很明显的,皇委会目的严厉盘问,都专注於探討反贪委会官员的查案过程是否符合程序、是否对当事人施以太大的精神压力。

好,现在我们大概有了初步的结论:反贪委会官员盘问赵明福时,的確不够专业。

但是,赵明福到底是怎么死的?听证会召开至今,却未开始著墨。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是,赵明福在出事之前的那晚,肯定身心俱疲,承受了极大的精神折磨。

我们都希望,皇委会除了证明反贪委会官员处事手法有欠专业和不符合程序,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之外,也能让我们知道,赵明福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

验尸庭之前进行了56天的审讯,传召了无数的证人,结论却是一个悬案,令人大失所望。

皇委会目前看来公正不阿,针针见血的盘问给人带来了一丝希望。可是人们更想要知道的是赵明福死因。

寄望皇委会最终会给大家一个答案。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侯雅伦‧2011.04.01

01-04-11 奉行环保节俭清明节

清明节为全球炎黄子孙缅怀先祖至亲,祭祀故人的传统节日,富深厚传统文化内涵。近年来,物质文明发达,在商业化趋势推进下,清明祭祀仪式日趋铺张浪费,既挥霍且污染环境,各方宜助还原清明节敦亲睦族、慎终追远的孝行表现,以及象征大地清新明洁、万物生机盎然的节气意义。

以中国为列,人民生活安定富足,清明节祭祀活动便开始跑调,拜祀仪式趋向阔绰夸张,讲究排场。去年该国人民在清明共烧掉香烛纸料高达千吨以上,单是正日当天便烧掉逾46亿令吉,它虽为市场提供了庞大商机,但同时也形成斗比有钱和互争面子的歪风,让大好清明节变成“炫富节”。

我国不同信仰的华人各有祭祀方式,但免不了都要将先人的坟墓周围清除干净;以及加土或重新漆字等俗称“扫墓”活动。基督教和佛教徒多以鲜花和水果供奉,诵经祈祷长埋黄土下的亡魂长眠安息,祭祀过程淡雅清香却不失务实庄严,且完全符合环保条件。

一般民间信仰者或道教信徒则备牲肉、蔬果、花卉、清香、蜡烛及各类纸札祭品如元宝和冥币等,颇为隆重其事。焚烧纸札品未必真能让亡魂享用,仅是后人的一番心意,祈求先人“丰衣足食”,表达对故人的深切哀思缅怀和无限感恩尊重,纯为悼念先人的一种传统孝道表现方式,各方无须以迷信的世俗眼光待之。

现今纸札品五花八门,紧贴潮流,从信用卡、电脑、大房车,大房楼到添油站皆有,商业味浓;只要市场有需求,纸札品未来仍会推陈出新。尽管焚烧纸札祭品为个人自由,惟均宜适可而止地焚烧,以助节能减排和发扬俭朴传统,让清明节逐渐从浓郁烟熏和过度挥霍中走出来。

从古至今,清明祭祀方式一直在改变中,但演变过程丝毫没动摇它深厚的慎终追远、传承孝道的核心价值内涵。清明节更反映早期华团在为宗乡人提供葬身之地作出的重大贡献,不少华团义山小组并从盈利中拨款资助教育和社会福利事宜,形成独特的马来西亚义山文化和珍贵华社遗产。

今天寸土如金,更多人采纳火葬和安放于骨灰塔,加上商业化美观墓园兴起,使后人无需面对塞车和清除棘草之苦,并助缓和传统义山爆满后,难以获得政府拨地开辟新义山的瓶颈困境。而在数码时代,全新的追思空间“虚拟墓馆”和“网络清明”日渐风行,历代先人资料可被输入电脑只,且可轻易增添追思人物和翻新资料,让散居各地的后人保存完整家谱,并在清明节时同步上网祭祖,让敦亲睦族的古老传统代代传承不息。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社论 2011/03/30

01-04-11 重组马来人经济

《马来西亚前锋报》 专栏作者罗哈米沙菲益在评论指出,根据一项报告,土著公司原本获得分配的股票高达540亿令吉,如今只剩下20亿令吉,这应该让所有土著觉醒,并深思全面的解决方案,以重组马来人与土著的经济。

评论指出,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日前曾在马来人承包商晚宴提出忠告,指马来企业家必须善于理财,因为这是马来商家生意失败的主要因素,尽管政府已经提供各项援助。马哈迪的看法,不无道理。

善于理财乃生意成功的主要因素,这是不争的事实,不信可以询问非土著的商业巨子,他们的答案肯定是公司必须善于管理财务。

因此,如果无法管好钱财,土著的生意将亏本,最后将被迫把股权出售予非土著,这是何等不幸的事。

事实上,土著拥有的股权应该不断增持,而不是落到他人手里。

评论指出,这项问题必须立即处理,并采取多项策略,其中包括培训更多善于理财的土著人才。

同时,土著公司不要为了短期利益出售股票牟利,他们应该考虑整个土著社群的未来。

文章来源:摘自《马来西亚前锋报》 2011/04/01

01-04-11 法律、政治纠缠不清

纳兹里越讲越错,先是形容拿督T是一名“信使”,又说3人可受吹哨者法令的保护及没有公开放映性爱短片。

“信使”是指那些奉派传达消息或肩负使命的人。“外交信使”的层次更高,他们持有外交特別护照,所携带的外交邮件享有不受侵犯权。“信使”是正面人物,放映色情片的拿督T为何被称为信使?是指把光碟交给警方吗?真是耐人寻味。

其次吹哨者法令保护告密者,是要鼓励民眾踊跃举报贪污,协助政府遏止猖獗的贪污行径。请注意是“揭发贪污”,不是揭发有一个涉及某某人的色情短片或其召妓的不道德行为,拿督T不是举报贪污,如何可在吹哨者法令下受保护?虽然后来纳兹里澄清拿督T因为自揭身份,而不受保护,但是已经让民眾混淆,到底这项法令制定的目的是甚么?

第三、纳兹里强调,拿督T是以闭门方式放映性爱光碟。言下之意是不是指不开放的色情片观赏会並不犯法?如果关起门来看色情片不违法,那么民眾在家里自个儿或三几个朋友观看色情片,也应该不犯法,为何警方还要对付那些在户內看A片的民眾?

纳兹里作为一位资深部长,谈话如此缺乏逻辑,原因在於他把道德和法律混为一谈。针对涉及反对党领袖的性爱光碟,他说,首先我们要谈的是道德问题,然后才是法律问题。

然而先浮出台面的却是法律问题,特別是拿督T拥有性爱光碟和公开放映,就是罪行,这也是案件的起源。所谓的道德问题则属假定性范畴;若光碟主角真的是有关反对党领袖,就应该交由民眾包括选民去裁决,原不原谅也在於其家人。召妓是不道德,却可能不犯法,譬如涉及性爱光碟的蔡细歷並没有被控。

警方要找名导演去鑑定短片的真实性,也没有必要。警方应先找出偷拍的幕后黑手,一切就可水落石出,包括片中男主角是谁。

所以,法律问题才是优先,而法律也不能因人因事因时而异,譬如阿甲贪污不追究,阿乙公佈官方机密就穷追猛打;阿甲和女人发生性关係是小事,阿乙犯同样的错就是滔天大罪。如果法律存在双重或多重標准,恐怕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大马有很多事情原本可简单处理,却因为庸人自扰而越闹越大、变成轻重不分;法律和政治纠缠不清,也让外人看了当笑话。

大马政治人物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邦莫达是其中之一;希望这个愚人节,少一点笑话,让大家耳根清静一些。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瑞源‧201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