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效應不彰‧民聯補選反撲
結果是1比2,國陣贏了一個山高水遠的小後院,卻輸掉兩個門前的橋頭堡。
政治海嘯餘波未了,還在侵蝕國陣的堤防。
政治海嘯餘波未了,還在侵蝕國陣的堤防。
預期中的納吉效應,並沒有產生作用;國陣要應用新首相的改革動力來扭轉劣勢,並沒有得到選民的響應。
政治風向球,還是高掛在民聯這一邊。
3場補選之中,民聯回教黨在武吉干當贏得甘脆俐落,多數票比上一次多了一千多票。
從中看出,霹靂州選民對州政權變天做出回應;他們通過手中的選票,作出了裁決。
選民也對回教黨的候選人尼查,表達了鼓舞之意,把他送進國會。
非馬來選民反彈
巫統原本把希望寄託在馬來選票。競選期間,提出馬來王權遭背叛,馬來人權力受威脅的議題,衝擊馬來人安全感,希望馬來票回流。
此種策略,對部份保守封建的馬來選民,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對回教黨的忠貞支持者,以及接受新思維,有自信的馬來選民,不會有多大作用。
武吉干當的馬來選民,在1999、2004、2008的三次大選,支持國陣的比率,都在50%左右。這一次補選,依然維持此種均衡狀態,國陣炒作課題和族群意識,並沒有得到額外好處。
反之,非馬來人選民,對巫統主導的策略,產生反感和反彈。
華人和印裔選民,對民聯州政府被推翻,感情上依然不能接受;普遍而言,他們肯定尼查的表現,也接受回教黨、行動黨和公正黨的聯合政府。
尼查雖然是回教黨州務大臣,然而,他的開明和親和力,一洗非馬來人對回教黨領導人的印象。尼查在華印社會得到的踴躍支持,毫無疑問。
尼查華人票高達70%
華人選區投給尼查的選票,高達70%左右,超越上次的65%,反映了華社的政治趨向。
值得一提的是,武吉干當的選民結構,馬來選民63.5%,華人27%,印裔9%。這個比率,和全國選民結構幾乎一致。
武吉干當的成績,投影在全國政治生態,肯定要讓國陣捏一把冷汗。
至於武吉士南卯,民聯公正黨能夠保住這個州議席,不能算是意外,卻也叫很多人輸了賭局。
公正黨的內鬨,眾多獨立候選人分散選票,部份印裔選民轉向,以及回教黨州政府一些引人詬病的政策,讓政治觀察者不看好公正黨候選人能夠勝出。
不過,公正黨最終獲勝,顯示政治海嘯引發的板塊移動,還是決定性的因素;各種不利於民聯的事件,並未影響大局。
這項成績,是對安華的激勵,也穩住公正黨的利基。
安華力排眾議,堅持要瑪尼古馬這位新人上陣,固然引起反彈,不過,最終證明他眼光獨到。
部份印裔選民雖然對候選人有異議,但沒有因此放棄公正黨;馬來選民也因為瑪尼古馬在興都權益組織介入不深,而比較放心投票給他。
國陣在砂拉越峇當艾獲勝,算是贏得一個安慰獎。
國陣失利歸咎未落實改變
這個選區遠在南中國海一端,群山峻嶺之中,選民以伊班人為絕對多數。它的政治生態和西馬各選區,乃至東馬的城市選區,有很大的差別。
這個選區,奉行典型的長屋政治。族長和屋長的政治傾向,以及利害關係,主導長屋居民的投票行為。
況且,國陣的政治組織,以及競選機器的滲透力,在偏遠地區佔據絕對優勢,在補選也更加能夠全力發揮;這也是國陣多數票增加的原因。
公正黨要東渡砂沙,形成一股勢力,似乎力有未逮,尤其在偏遠地區,還有很大差距。
國陣在2場補選失利,要歸咎於一年來沒有落實改變,也沒有重建修復和人民的關係;納吉上任的改革言論和舉動,還未產生效應,未爭取到人民的付託。
民聯2勝,鞏固陣腳,也證明3黨合作的模式,愈趨穩定成熟,未來還有挺進空間。
资料来源: 星洲日報‧ 文:鄭丁賢 ‧ 200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