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6日星期一

16-04-12 30年没有读完的书

一生当中总有许多没有读完的书。没读完有种种原因。“吃了一口坏鸡蛋,不需要全部吃完。”这是一种。读了半天不知道自己到底读了甚么,有读没有懂,不得不废然放弃,这是一种。读到一半有事打断了,然后就忘记了自己还有半本书没读,这又是一种。

不过有特別的一种,没读完的书,却往往比读完了的,留下更深刻印象。那就是因为书的內容太精彩,读的过程中有太多感触,一方面深怕消化不了,一方面也怕读完了可惜,所以刻意將后面內容留下来的。

我一直记得,卡莱尔的《英雄与英雄崇拜》没有读完。而且我还记得读到哪里停下的。这本书是卡莱尔1941年演讲的讲稿,一共有6讲,第五讲和第六讲我没有读完。

我手上的中华书局中译本,很古老,书页泛黄而且薄脆,已经到了不小心翻页会破的地步了,大概是我十三、四岁时买的,对作者卡莱尔毫无所知,纯粹衝著书名买的。书名中两个“英雄”相连,多么吸引人!那时,我已经读了许多武侠小说,从武侠小说里获得了基本的英雄形象概念,尤其是武功高强、身边围绕美女的那种英雄。当然不反对多懂一点关於英雄与英雄崇拜的事。

第一讲“作为神明的英雄”、第二讲“作为先知的英雄”,我读得迷迷糊糊的,搞不清楚卡莱尔究竟要干嘛,更对“神明”、“先知”的角色大感陌生。第四讲里有些东西我开始有感应了。我在这样一段话旁边画了线:“如果他不能捨弃这世界的意见,而使他自己的意见有效,他就是一个可怜的只在主人面前装勤快的僕人;交给他的工作便会做坏。”

第五讲是“作为文人的英雄”,卡莱尔讲出了一段最明確的“英雄”的描述:

“‘英雄’是生活在万物的內在范围(inward sphere)中的人,是生活在‘真实’、‘神圣’、‘永恆’中的人,这些大多数看不见的东西存在於‘暂时的’和‘平庸的’东西的下面:他的‘实质’(being)是在那里;他以行动或语言向外披露自己时,也就把它公诸於外了。……他的生命是‘自然’本身的永存不朽的心灵的一部份;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但多数的弱者不知道这个事实,他们时常是不忠於这个事实的;少数的强者是坚强的,英勇的,永久的,这事实不可能瞒过他们。‘文人’,也像每个‘英雄’一样,以他所能利用的方法把这事实宣示出来。实际上,这种任务也就是从前的人称为‘先知’、‘神明’、‘教士’的人所执行的任务;这正是各形各色的‘英雄’被遣派到这个世界上来,以言语或以行动执行的任务。”

十几岁的我,反覆唸著这段话,竟然就懂了,竟然就感动了。原来如此,原来这样才是英雄。从这里我回头重读关於“神明”、“先知”、“诗人”和“教士”的篇章,重读到第五讲,我突然明白了,第五讲格外精彩,因为卡莱尔讲的是他自己,作为一个文人,却怀抱英雄的胸襟。同时我也突然明白了文人弔诡的特殊与平凡。文人的特殊,正在其平凡。不是神明、不是先知,没有神启,也不依赖特殊的天才,文人靠一枝笔,靠他写出来的书,而不是其他惊天动地的举动,成为英雄。换句话说,就连我,一个一辈子不可能练出任何一招半式的人,都可以藉由写作成为英雄,或至少,朝英雄趋近。

这个神奇的念头,让我捨不得继续读《英雄与英雄崇拜》。我將书籤夹在第五讲的开头处,那是第210页,一夹就超过了30年。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杨照‧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