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

05-11-10 不必自爽,也不妄自菲薄

首相纳吉说:这个国家,没有华人就没有未来。

有人说:这句话听了心里真舒服。

纳吉讲这番话的时候,是在不久前的世界华人经济大会上。这个场合云集了来自全世界的华裔精英、专才、商界大老板;这个大会在马来西亚举行,政府当然要给予本地华人高度的肯定。

政治人物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听眾群,讲不同的话,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也是人情世故。

纳吉放下首相的身份,他是巫统主席;在巫统和马来人为主的场合,他讲马来人特权,谈扶弱政策。

来到以华人以及华人议题为主的场合,他讲切合华人口味的课题。例如谈华人的贡献,例如说需要华人的参与才能达到2020年宏愿。

华人的心情,隨著这些不同场合的谈话,起起落落,有时喜,有时悲。

华人听了国家领袖好听的话,觉得受到了高度的肯定,心头感到无比的快慰,以往所受的委屈,似乎都获得了平反。

但是,政治人物来到不同的场合,换了不同的听眾,又得讲一些跟之前言论不同的內容。比如在巫统大会上的言论,往往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华人很多时候又因为这些言论而被伤害。

但作为一个国家领袖,讲出来的话就是政策。

首相在华人为主的场合给予华人贡献高度肯定,应该是一贯的立场,而不是隨时局或隨场合而有所改变。同样的,他在屠妖节献词中向广大的印裔社群说:“你们有需要时,政府时刻与你们同在。”这个承诺也应该在屠妖节以外的日子有效。

华人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当苦力、定居、扎根,参与建国、爭取独立,是不可质疑的史实。

华人在这块土地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不管是从前或以后,都佔有一定的地位,扮演重要的角色。

至於华人的贡献到哪里、地位在哪里、份量有多重,大家心中有数,不必太爽,也不必妄自菲薄。

至於华人听来刺耳的言论,有时听过就算了,因为那只是政治人物因情况所需,说出来取悦另一些人吧了。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侯雅伦‧20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