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嘉逊博士出新书,提起一担烟火照射歷史中的一枕清霜,试著在马来亚人民的独立斗爭史中,补缀爱国者与冒牌者的原貌。
歷史书当然斗不过月饼盒。我们捨得花上百令吉买一盒月饼,不捨得用少过一半的钱买一本歷史书。提不起劲为史书惊嘆追求。
学者何价,文人几文?我们就是喜欢花100令吉买个盒子,给商家赚去60令吉;套句韩寒的话:“为什么不愿意二十块钱买一本书,给作者赚一块六毛呢?”
学者说的一句实实在在的话,它的影响力,在这个国家,往往不如一位言论空洞浮夸的政客。
今天的歷史爭议,若是发生在法国,报纸一定让位给学者,政客会自动闭嘴。
政客以政治斗爭为动因,对还原歷史真相,產生化解对立和促进和解的功能,不会有多大贡献。
一个懂得尊重歷史,跟歷史调情,为歷史中有情与无情的停格画面感动落泪、情思漫漫的民族,绝不允许让歷史沦为香炉,让政客插来插去。
我们的社会,靠吹牛皮而活的政客太多,他们当自己是自由斗士,百姓视之为恐怖分子;不是不可悲。
被政客操纵和利用最多的人民,国家的歷史被狎玩得多,最失真。
胜利者与政客眼中的许多事,只是歷史的一瞬间,並不等于歷史的全貌。
缀出歷史的秀慧
陈文茜说过:“歷史方法论里曾有一项调查,哪怕是当事人的回忆,往往只有不到30%的正確性。”
那些靠耆老口耳相传的口述歷史,失真率更高,只来得及记下半江渔火,两行秋雁。
史料调查的过程,是一段很长又很艰苦的路,容易引起分歧反应,有人应景必有人煞风景,歷史待在原地打转。
还原歷史像在炼丹:提炼前全面公开史料;其次让史料自己讲话;再来就是尊重学者之见。
由专家缀出歷史文献的秀慧,用最细致的探索,换来最深刻的安慰。
政客少开口为妙。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甄子曰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