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國大校長莎麗花所言,雖然世界大學排名無法真正反映一所大學的真正價值,無論如何大學都不能忽視類似排名的存在。儘管類似《泰晤時報高等教育專刊》和上海交大評選出來的世界大學排名,其評鑒方法雖有所爭議,然而卻具有一定的國際公信。排名可為參與評鑒的大學提供有用的資訊,以規劃一系列的策略朝向卓越研究,以達致本身的目標。
一所大學能夠躋身世界頂尖大學之列,意味著其能夠為有抱負的學生提供卓越的教育機會,同時成為國家邁向塑造高素質知識型社會的驅動器。
教育是立國之本,如何成功打造具夙願的大學教育,尤其是國立高等學府,政府責無旁貸。在國家高等教育策略計劃下,高教部將特別注重研究型大學的發展,以躋身世界100大之林。
1970年代始,在新經濟政策和大專法令的限制下,國立大學是受到政治牽制,種族固打的收生制度取代了績效制,大學領導層是政治任命,配合政策的教育模式,失去了可貴的學術自由,這被認為是導致我國大學水平下降的因素。
世界上各頂尖大學的經驗都說明了,大學的水平提昇,乃來自於學術自由及大學的高度自主性。學術自由及自主權提供大學和學術人員研究、教學及發言的自由,這是他們發揮專業精神、維持高水平,以及開拓知識文化的重要關鍵。目前我們大學正缺乏這方面能夠躋身世界頂尖大學之林的自由及自主權。
目前國內有6所大學被提昇為研究型大學享有有限的自主權。類似的自主性質能否激勵並推動有關大學達更卓越的學術表現,目前依然是學術界討論的焦點課題。
真正的自主權將賦予研究型大學,有效地應用他們的資源,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師資和學生來源。大馬研究型大學要達致這項目標,就必須以創新姿態,集合、傳播及應用各種知識,以期激發競爭、推動增長和促進繁榮。
在第13屆大選戰幔已經掀開之際,國陣和民聯在各自的競選宣言中,又如何回應提昇大學素質這項攸關立國之本的重要課題?
國陣在主題為“帶來希望的承諾"競選宣言中,有關教育的承諾是打造卓越教育,帶領我國教育領域達到世界最佳體系的前三名,唯對大學教育的著墨不多。當然,國陣會維持中小學免費教育,並承諾提供更多的貸學金予大專學生,讓更多學生受惠。
民聯的“人民宣言"則直接提出全線免費教育,這項承諾引起爭議及有人置疑該如何執行。不過,民聯有承諾廢除大專法令,保障學術自由,並成立5所理工大學。
兩邊陣營為了贏取選民信任,在教育上都盡可能討好,但是如何提昇教育素質則沒有進一步闡述。朝野之間應該把教育視為提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列為更高層次來規劃,而非為了選票而諸多討好,這才是負責任的政府所應有的表現。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社論 201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