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立以来,教育制度一而再,再而三改变,从转变媒介语到课程纲要,改革的次数堪称一绝。
美国现代教育专家哈夫罗克教授(Dr.Havelock)对“教育改革”作如此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
既然教改是以“有意义的转变”为依归,就必须靠革新与改进去完成,以达到尽善尽美的目的。
因此,在改革方案出炉前,教育部必须结合家长、学校老师、教育专家、学者、教师职工会代表及社会人士的智慧与经验,从长计议,革除当前教育弊病,提高学生们的素质。
本来国民教育要健全发展,根本要靠改革。教改的主要目的当然是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快乐求学与追求未来的幸福着想。可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并非如此。
三番四次教改劳民伤财
教育部的决策人很多时候仓促行事,不但政治化教育课题,也抛不开源自种族情绪的议程,乖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因此,多次的教改发展影响国库支出与多元社会和谐,包括学生甚钜。
让我们回头瞧瞧50年来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演变。自从1965年实行敦拉萨教育报告书后,各政府中学一律英语化;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又全面改用国语媒介语;于是,高中考FMC到MCE,最后变成了SPM,初中会考也从LCE变SRP到PMR。到了马哈迪掌权时代,中小学的数理改为英文教学,直到今年, 小学数理又回归母语教学,而中学数理则改为国语教学。不久前,政府又议决2016年废除PMR,以校内考试取代。
在转变媒介语的过程,自然又三番五次进行各科课程纲要的改革与修订。于是,我们见到了数理科的大改革,在上世纪70年代时,中学数学被现代数学取代,以及推出综合科学来代替普通科学,可是,实行了不到十年,又跑回原路。
最显著的改变是现代数学内一些比较复杂的课题,如:集合论、基础向量运算、中级统计分析计算等等都推入中四/中五课程,据说,是要迁就某些跟不上程度的学生。
同时,政府当年也曾花费上亿元实行“综合中学”计划,当时数以万计的工艺科作业场、农科园地及用具与家政科的缝纫与烹饪室,建立在各大城小镇的综合中学内,不足15年,这种学校也再转型为普通中学。
还有,本来已在试验阶段中特选的精明中学也胎死腹中,一切实行计划的开销也跟着泡汤了。
学生疲于奔命压力倍增
随后,在KBSM制度下,生活技能科、道德科、公民科与卫生教育科(附在体育课)被引进了中学课程内,同时,历史科也成了中四/中五文、理与商班学生的必修课……。
现在教育部又规定将在2013年起,大马教育文凭(SPM)考生必须在马来文及历史科目考获及格,才能获得文凭。这种种突如其来的措施,无异令可怜的中学生负担百上加斤,精神压力倍增,怎不叫他们忙于疲命,视读书为畏途呢?
在小学方面,上世纪80年代,教育部耗费亿万元实行了短暂而无效的3M制,后来又转为小学综合课程。同时,举办了三五年的小三评定考试也停止不办了,其中劳民伤财自不在话下。
此外,大约六年前,教育部为了加强小学阶段的电脑教学与行政管理,也曾在一些被挑选的乡区小学设立一套空中网络(Skynet)计划,其费用不菲的硬体设备和培训老师都已完成,可惜,这项计划又被搁置了,如今只剩下巨大的圆型接收器展示在一些校园内,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全球最佳大学梦幻难圆
本来,几十年来推行各种不同类型教育改革原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的技能与提升知识水准,可是,学生最后却变成只会应试能力的“机械人”。他们并非只应付主课如语文、数学、科学,而是必须浪费宝贵时间及精神去兼顾公民、生活技能、历史、道德及卫生等科。
现今中小学无能专注培养语文及文学创作人才;或精通数理的学生,因为天才或庸才都得学习拉拉杂杂的学科。更糟的是,教育部官老爷高估的可怜莘莘学子要承受这么大压力,也是造成学生逃课与辍学的主因。
综观上述的各种朝令夕改似的教育改革政策,可说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殊不知何年何日,我国中小学才会有健全良好的教育体制, 可以培养有素质的中学毕业生,进入我国大学发挥他们的才华,否则,高教部日月期待本地大学挤入全世界200排名榜内;或出现诺贝尔奖得奖者将是遥遥无期的诸多幻梦了。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林清隆 2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