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日星期四

03-05-12 “透明”是新闻自由“死穴”

新闻自由是一件说易行难的事。当整体情况对执政者有利的时候,他们是很乐於给记者无限的空间去报导新闻,因为大环境有利於他们,怎么样写都是喜多於忧。但情况相反时,我们就会看见一副与之相反的画面。即便是存在的现实,执政者亦会竭尽所能来阻止所有不利於他们的新闻。

因此,在今天(5月3日),这个世界新闻自由日,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哀悼多於庆祝的。因为在这世界上许多国家,“新闻自由”这4个字仍然如同珠宝般是件奢侈品。虽然自由这词汇在英文原字中是“自由区域”,有著一定范围內不受限制的意思,可是很多时候新闻工作的这片“自由区域”却是受到挤压的。

我们不否定新闻工作者亦要生活,报社亦要为眾员工的生计打算。因而在许多时候,处於发展中或是落后国家的新闻报社,只能“循规蹈矩”地报导新闻。但我们也能见到这些处在夹缝的传媒,也努力不竭地传达事件真相,走在钢索上,冒著一定的危险,为新闻工作而尽责。

对刚过去的428集会,我国媒体人就努力地维持了新闻自由的权利,有不少记者甚至因而遭到执法者的粗暴对待。新闻媒体这字在英文中原有著“中间”的含意。对专业的记者来说,就算对事件有著自身的看法,也只会在评论栏目加以论述,绝不会在新闻报导中夹杂主观文字的。遗憾的是,不少执政者或是执法者並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仍然相信新闻观点是可以强权镇压的,新闻报导是可以“规范”的。这恐怕亦是他们对“自由”一词英文原词中“深入瞭解”的结论。

今天资讯传达管道多样化,欲抑则扬,当家当权者应该明白这点。新闻报导亦是如此。一场大示威不论人数多寡,如果过程平静而祥和,则新闻无重点可述。反之强行阻止则是执行者已为新闻写下了標题,欲再不让报导也无从做起了。

“新闻”是刚才发生事件的报导文字,“自由”是记者下笔时能手写我眼;事件在眾目下发生,执政者担心记者歪曲主观下笔的忧虑並不存在。聪明的执政者会知道,“透明”是新闻自由的“死穴”。让所有事件透明化,新闻工作者就不能主观下笔,更不用说扭曲或丑化的报导了。可惜很多执政者依然迷信权力就是一切。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杨涵强 201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