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星期五

04-05-12 光明正大学母语

不久前,听了马华总会长蔡细历的一番“伟论”后,一直感到如鲠在喉,原本姑作“童言无忌”看,惟这伟论却挥之不去,实在不能再憋下去了。

那是老蔡在旺莎玛珠华小动土礼后说的:华社不要再以政治化或种族化来捍卫华小,因为这样会令马华增加许多难度,所以(华社)应该强调华语的经济价值。

被刻意标上种族论

虽然,“政治化”是蔡细历的口头禅,凡是他不喜欢看到的事情,他就说已政治化、不要政治化。但华社什么时候把捍卫华小政治化?什么时候把我们母语教育种族化?如果曾有政治化或种族化的现象,那也是别人刻意制造的,绝对与华人无关,蔡细历不该张冠李戴,不该嫁祸给华社,华社一向主张教育归教育,不可政治化或种族化,老蔡可能没有阅读华文报,所以不知道这点。

实际上,华社在捍卫华小和维护母语教育方面,从来就没有抱着功利主义,华人发展母语教育,从来就不考虑中文有无经济价值,只因中文是我们的“根”,所以我们要把握中文。华人在180年前开始办华校,当时的华文可说是“一文不值”,盖时值清朝末年,中国积弊已深,受尽外国人欺凌,除了西方诸国外,连东洋小国也来欺侮,它们向清廷要金要银,还要瓜分中国土地,几乎全世都轻视中国和中国人,连带中文也受人轻视。

但马来亚和北婆罗洲的华人并不因华文毫无经济价值而放弃它,他们先开办私塾,然后办西方式华文学校,由小学而中学,其时的华人也知道华文没有经济价值,但还是把孩子送进华文学校,要孩子学习华文。

当其时,英国殖民地政府允许华人开办华文学校,由小学而中学都可开办,理由并不是华文有经济价值,那是因为英殖民地政府懂得尊重人权,懂得尊重各民族的母语教育。

也因为英国人懂得人权,所以殖民地政府在新村建立华文小学,拥有绝对政治权力的殖民地政府没有假借什么效忠啦、团结啦、和谐啦这些名目强行在华人聚居的地方兴建英校。

捍卫华小无关经济价值

进入1960年代后,华文教育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原因并不是华文没有经济价值,而是有人把华文教育政治化和种族化,要推行同化政策。

换言之,捍卫华小,只因为它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这就是最好的理由,也是光明正大的理由,何必鬼鬼祟祟,假托于“有经济价值”?假如连学习与发展母语都要“借名行事”,华人的地位何在?别忘了,我们是大马公民,也是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的缔结者,为什么要自贬身分,偷偷摸摸地学习母语?

马华有难度,应该自己去解决,就算它果真当家不当权,也不应该要求华人自贬身分,做个二等公民去成全它。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罗汉洲 201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