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日星期二

02-11-10 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

比较国家经济諮询理事会制定的新经济模式,由外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给予意见的经济转型,或可能已低估了对国內现实政治与社会的考量。发展推测似乎排除了国內日益囂张的极端种族主义、社会与文化发展需求,还有国民思维上的转变。其实,我国能否在未来达致转型目標,仍会被各类因素所影响,所以不能过度乐观看待与憧憬。

经济转型目標要使我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优质国民生活。

但是,转型计划覆盖范围有限,政府需要对阵下药的40%中低收入阶层人口,包括大部份城市基层、郊区居民和原住民,並不显著能从计划中得益。最低薪金制这个可让全民直接受惠的刺激原素却又未被重视。相反,许多焦点计划却彷彿放映我国欲先打造“高消费国”更甚於“高收入国”。

根据新经济模式,我国要成为一个先进和竞爭性的经济体,就必须摒弃旧有的政治与族群思维。可是,从第十大马计划、財政预算案再到经济转型计划,我们尚未看见任何执政单位欲推动废除种族固打的诚意与努力,而多数外资亦在境外静观其变。缺乏包容性政策,容易成为转型成功的绊脚石。

另外,经济转型也要確保公务员与官联企业的思维改变。总稽查司报告连年揭露政府部门採购与投標舞弊,却未获得彻底解决,皆是人为因素造成。这必將影响外资在我国投资的信心。因此,为了避免各项计划预算再次发生严重超支,我国有必要改革现有臃肿的公共体系,採取绩效制度以提高廉政效率。其中,成立一个独立、由多方监督的政府採购局,集中统一处理所有政府对外报价和採购,可有效杜绝贪污现象。

政府也应时刻確保计划里的研究数据和现实情况的落差不会太大。部长依德里斯就曾表示津贴减少只会使印度煎饼和奶茶的涨价幅度介於1至2仙,但事实上最低涨幅起码也要10仙。所以,研究数据的引用,如何控制因经济成长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如何把管理风险减至最低,预备转型计划的泡沫化、耽搁和展延替代方案等,这些都应该有个明確说明,以便加强人民对经济转型信心。

由於经济转型计划未在国会提呈,议员不能如预算案拥有数十天时间参与辩论和表决,这点犹如企图绕过国会问责。其实,制定政策的职能应该重新回归崇高的国会,因为任何关乎人民利益的事宜,只有国会决定才是合法代表人民。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丁杰隆‧2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