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星期五

14-09-11 三流建築,九流管理?

賽城公共服務局大樓突傳受到霉菌侵襲,而且已嚴重到每層樓的牆壁、辦公間隔板都出現霉菌的地步,300多名官員全回家“辦公”(如何辦公沒有交待清楚),要到公服局大樓辦事的民眾必然受影響;更肯定的是,政府這次不知又要花多少百萬冤枉錢,來維修及清除霉菌?

大馬雖然烈陽普照,公共建築物滋長霉菌被迫關閉,卻不是第一次。公服局大樓使用3年餘出現霉菌,與柔佛的班蘭醫院比較起來算不錯了。

班蘭醫院耗資5億5千780萬令吉,因為持續受到霉菌侵襲,醫院啟用兩個月停用17個月,啟用2年半後又再發現霉菌,前後用了1千700萬令吉清除霉菌。其他諸如吉隆坡安邦醫院和愛極樂綜合診療所,也曾因為霉菌侵襲而影響用途,並浪費數百萬令吉維修費。這些清理和維修費,都足夠建一所小醫院了。

建得富麗堂皇雄偉壯觀的大樓,何以頻頻出現霉菌滋長的狀況?到底是建築工程本身出問題,還是大樓管理工作有疏失?政府必須給人民清楚交代。

政府所興建的任何公共建築物,用的是人民的納稅錢,出現了問題,要維修清理,還是要從人民的口袋裡掏錢,這不是一個講究效率的政府應有的表現。

政府興建的公共建築物,注重外形雄偉豪華,卻忽略建築物的品質與實際用途,要不然就是工程招標程序欠透明,讓不符合資格的承包商建出劣質工程,才會發生類似霉菌侵襲大樓的奇聞。

政府用錢很大方,用1千多萬清理霉菌,花幾百萬修理坍塌的天花板,維修馬六甲植物園的2座公共廁所用了20萬,結果民眾連男廁或女廁都搞不清。

我們的公共建築物,幾年後便出現各種紕漏,只有兩個原因,一是沒有職業道德的承包商不少,二是不負責任的管理人更多。

2007年,前首相阿都拉在目睹耗資巨款建竣的政府建築物啟用不久便漏水裂牆甚至天花板坍塌,曾插頭嘆息說,我們有“一流建築,三流管理”。

如果,我們用的承包商仍不必經過招標,我們的管理人大從行政大樓的最高監管,小至公廁的管工,還是惰於管理疏於職守的話,我們很快就會有“三流建築,九流管理”了。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陳寶卿‧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