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星期五

14-09-11 請珍惜家裡的寶貝

今日的馬來西亞,面對一個歡喜與煩惱切不開的課題─人口老化。

馬來西亞人口平均壽命,已從1957年獨立前的55歲增長到74歲;其中男性為71.5歲,女性為76.2歲;華人平均壽命居各族之首,男性是73.6歲,女性78.8歲。

根據《2010年馬來西亞人口與房屋普查報告──人口分佈與人口統計基本特點報告》顯示,我國人口趨向老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經濟不斷發展,以及社會觀念進步,基本福利的增加與疾病受到控制,加上生育率下降,是我國人口趨向老化的組成因素。

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的報告,由於生活方式不當,造成健康受損,以致我國人口平均壽命縮短10年。城市化和工業化現代生活方式,使得生活面對緊張,不健康的飲食文化、生活壓力、抽煙及酗酒,加上缺乏運動,使罹病與死亡率上升。

若是世衛提及的種種因素獲得改善,相信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更長,人口老化就更加嚴重。

政府方面,早在數年前已加強對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並增加養老院數目,提升對老年人的保護,盡力解決這個「社會進步帶來的煩惱」;華人社會這廂,種種相應的行動,都付出極大努力,尤其是設立老人院方面。

人口日益老化,進而衍生許多孩子遺棄年邁父母的悲劇。一些團體組織因此呼籲,立法強制孩子奉養父母。政府回應,基於情況不嚴重,加上政府已擬定應對措施,故不會倣傚新加坡,立法強制孩子奉養父母。

根據報導,目前國內有65萬名老人沒人奉養,必須工作自立。其中原因包括無依無靠、孩子沒有經濟能力,以及被孩子或家人遺棄。

65萬名失去依靠的老人,佔全國210萬名樂齡人口的三分之一,意即每3個老人,就有一人必須打工討生活,這種情況算不算嚴重?

熱議中的減低個人所得稅,讓孩子擁有較多金錢奉養父母的建議,或是可行的辦法。既然政府認為事態不嚴重,沒必要立法強制兒女奉養父母,那麼,給經濟能力較低的人開個方便之門,大概不會有什麼阻力吧!期許下月提呈的明年度財政預算案,可以帶來這項驚喜。

憑心而論,若因經濟問題而棄養父母,實在太不應該。因為,您大可以想想辦法,多付出一些努力掙多點錢。倘若真的生財無道,您也大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左扣右減也是一筆錢。家裡多兩雙筷子,粗茶淡飯,花不了多少錢。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雖然不無道理,但是絕對可以被改寫。父母年老多病是自然定律,政府醫院有免費床位,足以堵住孩子棄養的藉口。不過,從一些棄養個案中不難發現,問題的根源往往不是金錢,而是釐不清的家庭糾紛。

早年有部港劇,裡頭有句對白:「最重要一家人齊齊整整」,最是感動人心。想必大家都有同感吧!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曾光平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