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星期四

21-07-11 小拿破崙的創意

“小拿破崙”最近再次成為國內的政治明星,但許多人都在問:小拿破崙是甚麼意思呢?

大家聽過曾經稱霸歐洲的拿破崙大帝,這個驍勇善戰的大獨裁者發動政變奪下政權,並於1804年把法蘭西共和國修憲改為法蘭西帝國,自己把皇冠戴上頭頂,縱橫四海,終遭滑鐵盧之敗。

拿破崙全名拿破崙.波拿巴,他有一個侄兒叫做路易.波拿巴。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實行軍事獨裁,大文豪雨果參加共和黨人組織反對政變的起義,遭到獨裁者的鎮壓,被迫流亡國外。一年之後,路易.波拿巴廢除共和,宣佈成立帝國,自己當了皇帝,號稱拿破崙三世。

雨果在1852年發表了政治性小冊子《小拿破崙》,對獨裁者作出極為辛辣的諷刺,指這個人剛愎自用,而且目空一切。

小拿破崙在雨果的詛咒下,最終在戰場上被俘虜而垮台,但他畢竟做過皇帝,與大馬的小拿破崙不可同日而語,例如檳州聯邦發展局官員聶阿里遠遠不能與拿破崙三世相比。但是,聶阿里膽敢痛罵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為“卑鄙”及“沒教養”,大剌剌展現了他的“土皇帝”氣概。

是誰把這些土皇帝稱作小拿破崙呢?翻查資料,最初提出“小拿論”應該是前首相敦阿都拉。他在位時,曾經嚐試大力反貪,但被國陣內部的貪腐份子處處制肘,而政府部門的官員更是陽奉陰違,連伯拉都忍無可忍,公開指責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公務員是小拿破崙。

自從伯拉提出小拿論,掀起一股熱潮,迄今方興未艾,馬新社給予小拿論定義是:“小拿破侖常用來形容好鬥、傲慢、粗俗,尤其是指掌權者,就如18世紀法國的專制統治者拿破侖的特徵。”

這些土皇帝在自己的權限範圍內,足以目空一切,擅自制定自家的“小法律”,只差還未把皇冠戴到頭上。他們手握執行權,連民選的立法者亦無可奈何,堂堂首相也搞不掂這些小拿破崙,區區一個首席部長被罵兩句,實是不足為奇。

大馬的政壇為何會盛產小拿破崙,其實是不公平政策下造成官員高高在上的心態,例如,政策對國民型學校有所偏差,官員便有藉口進一步為難華小,擅自制訂出“半津貼學校”的小法律。

董教總早前翻查了以往和現有的教育法令,根本找不到與全津或半津學校有關的條文,這條例竟是憑空製造出來,實是小拿破崙的創意代表作。

現任首相納吉強調,在國家革新議程中,絕不能有小拿破崙存在,因為這些人根本不懂得革新。

實際上,小拿破崙創意無限,他們的破壞力強大而擅於變化,防不勝防。國家要鏟除小拿破崙文化,必須先把政策細節逐一釐清,例如教育法令應對所有小學一視同仁,該廢除的條文就廢除,不讓小拿破崙有機可乘。

再者,大馬從來沒有問責文化,大小官員犯下再多錯誤都相安無事,難怪他們永遠不擔心踩線越界,能夠像皇帝般為所欲為。只有建立明確的問責制度與力度,小拿破崙才會收歛一些。

文章来源:光明日報‧文:戴志強 201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