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7日星期二

17-07-12 水源危機,該怪誰?

雪州水源危機已成為既定的事實,但是問題的起源不是民聯州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惡鬥,而是多年來缺乏妥善的管理和規劃。

早在1998年3月,因為供水量下降45%,雪隆多個地區的民眾就面對約兩個星期的配水措施;2000至2005年國家水源研究報告根據供求估計,雪州、吉隆坡及布城將於2014年面對水供短缺問題,並提出彭亨――雪蘭莪生水輸送計劃。

所以,從14年前開始,雪州水供就因為降雨量減少、污染和管理等問題,經常出現供應中斷;估計水源在2014年左右供應不足,也是308大選之前的事情。

2005年3月,一項研究指出,雪州及聯邦直轄區的水管全長1萬3千500公里,其中6千公里是需要更換的舊水管;雪州水供公司必須在2006年1月減少雪州的水源流失率5至37.8%,每年也必須耗資2億至3億令吉更換水管。

此外,中央政府在2006年實施水務工業法令,接管半島各州的水供業務,解決水供短缺問題,但是私營化管理並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

沒有人知道,雪州水供公司這些年來更換了多少公里的舊水管、減少了多少巴仙的無效益水?但是根據州政府的說法,雪州無效益水還高達35%。

2006年4月,連日來的豪雨,造成士毛月河水遭附近垃圾場污水滲透,污水流入士毛月濾水站,以致水源氨含量超出安全水平,當局被迫切斷水供。那次的水源污染造成雪州瓜拉冷岳、烏魯冷岳、八打靈及雪邦縣,多達200萬人受影響。

今天也沒有人知道,污染問題是否已經克服,但是家家戶戶必須花錢安裝濾水器,才能安心。

不幸的是,原本應該提早推行的彭亨――雪州生水輸送計劃,在民聯執政雪州後一年才打算動工,結果因為政治爭議而擱置,瓜拉冷岳2濾水站工程也遭遇同樣的命運。

食水供應無法增加,加上水源高流失率及管理效率低,形成現在的危機。

州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爭議源自州政府欲接管雪州水供管理,以持續免費水惠民措施;雪州大臣卡立日前就表示,如果中央政府能以白紙黑字做出承諾,一旦冷岳河2濾水站計劃完工後不會調漲雪州水費,州政府願意重啟協商大門。

雪州政府之前還信心滿滿,預測水源足夠供應至2019年,因此以水供計劃作為談判籌碼,但是現在制水問題已經浮現,還能堅持下去嗎?

州政府唯有希望,大選之前不會分區制水,否則水荒問題會否動搖政權,還是未知之數。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林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