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5日星期一

25-01-2010 课堂教学生活化

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在生活中实践中发展,以服务生活为目的,这是新课标的宗旨和特点,课堂教学生活化适应了这一特点且与之契合。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它要有理论的指引,要在实践中验证,这不同于机械化生产和铸模式运动,故得失必然共存,喜悦与困惑伴生。且就课改中课堂教学点滴,以明得失,供反思。

一、源于生活环境的学习

一级学生教得时间久了,对班级中学生的优良中差自然清楚。可是,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意外竟出现了,一个平时在班上表现不怎么样的学生,却是学得最棒的。为什么单单这一堂课他表现最出色呢?课下一问,原来他家开着小卖部,平时他常常帮着家里人卖东西。

答案不问而知,他眼中的“元、角、分”是来源于真实生活情景的。他的数学知识的获得自然是他在真实生活中的体验。当课堂中的学习与他在日常生活情境发生关联时,课堂中的学习更像是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的迁移产生,学生自然而然地将他的日常生活积累带到课堂中来,真正从真实生活的体验中建构了对数学的理解,从而获得了课堂数学学习的成功。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灵活地去适应新问题和新情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一个宽泛的目标去获取信息,即以某一种方式迁移到另一种方式中去,从这种意义来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即服务于生活。

而从以上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习知识的获得是源于生活情境的学习——基于日常生活的学习。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学习吧,不要把学习仅仅理解为狭隘的课堂说教,放归学习,给学习一个宽广的空间,让源于生活情境的学习在教学中立足,让每一个孩子再生活中生动,让每一个学生在源自生活的学习中成功。

二 、让生活走进课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性学习和情境中认知,他们认为学校常常在人工环境而非自然环境中教学生那些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东西常常会被遗忘或只能保留在学习者头脑内部,一旦走出学校就很难再回忆起来。实际上这种将知与行分开的做法是错误的。知识只有适应了它所应用的环境,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完成它该完成的任务。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保持和使用所学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或在情境中进行活动性学习,促进知与行的结合。

课堂教学生活化即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活动性的学习达到知与行的完美结合。这种情境一定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或一个故事、或一次活动、再或是学生生活中的蔬菜果品、玩具等。还拿“认识人民币”为例,创设的情境就可以是模拟商场购物。商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感兴趣的场所,他们有进商场的经历,但大多不曾亲自购买过商品,我们创设的这种情境和安排的活动正好迎合了学生要求自主购买商品的心理,所以他们必然乐意为之。

对他们具有挑战意味的购物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状态,这种状态是与他们现有的能力是不相匹配的,这样就会产生认知冲突,这种冲突迫使他们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从具体走向思维,并能够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即由思维走向具体,这就是学生通过活动而深化提高环节。

另外,从课堂结构来看,一堂课就如一幕幕生活剧,课堂活动与结构就如生活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各环节环环相扣。按生活逻辑和思维规律发展,才能使学生沉浸其中,从而体之切、得之深。如教学“两为数加减两位数”的课堂教学,当时时令正是初春,上一环节结束,教师和学生一起唱起了歌曲《春天在哪里》,共同到“野外”去寻找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小河边的小鸭捉鱼的生活情境融入了新的数学知识,这时学生跃跃欲试,希望用自己的方法捉到鱼。在这种情境化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会感到学到的东西派上了用场,得到了肯定,从而对学习更有信心,更有兴趣。

让生活走进课堂,课堂教学取材于实际生活中的人、事、物,学生对这些东西感到亲切、形象、具体可感,不再感到所学知识的神秘,故而可以轻松大胆地让他们去触摸,去感知,去应用。课堂教学生活化注重应用,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认清自身与知识的价值,可以获得学习的动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求以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是动手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所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增加操作的内容,有助于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生活使教学“活”了

新课标变课本为教材,教师和学生手中的教课书只是师生教学材料的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它不再是上课的“本”,而是跟俯拾即是的生活中的现成材料处于同等的位置。

由于教材的编写有它的基础性,普遍实用性,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任知结构不完善,加上地区、环境的差异,对同样的教学素材会缺乏相应的感知或认识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对教材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变通,使其符合本地区、本学段年龄的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切感和熟悉感,并尽可能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小一第一册“加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教材上呈现的学生折纸鹤表示的加法含义,如果真在课堂上操作会耗时较多且会产生重心转移的现象,再这里,教师完全可以用学生熟悉的苹果、树叶等物来操作演示,使之更直观、生动、亲切。淡化教材,就地取材,还可大大减轻师生课前准备的工作量。而且,生活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会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教师对教材的合理开发、处理,是对“制度课程”、“专家课程的一种打破,它将使我们的教学过程不再只是呆板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进程,而更市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教师本身也不能再是传统教学中“教科书的代言人”,不敢越“雷池”半步的遵循教材的“教书匠”。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案例:

一节体育课上,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要领后学生练习却有许多学生掌握不好。一只闯入训练场地的青蛙却帮了老师和学生的大忙,使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意想不到的课堂情境的发生是课堂中经常出现,对于这类突发事件,如果教师处理得当,使之成为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不但不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会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这需要教师能够因势利导及时扭转被动局面,运用权变性的教学艺术,把握主动权,运用迁移规律,变害为利。

四、生活多大,课堂就有多大

课堂是什么?

课堂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场”,然后才是一个“教育活动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着课程,也是在亲历着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生活得空间有多大,课堂的空间就有多大。当我们用“课堂社会”这一新视角去观照学校的课堂教学时,原来的狭义课堂的老大难问题可能会找到新的思路。

我们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存在,而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下,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总是不会是全部。这样的矛盾如果仅靠45分钟的有限时间和教师讲解的重复显然不能解决。那么我们何不打破常规教学的局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借助他们感性趣的事物,或依靠家庭的帮助,或依靠班级集体的力量,或者让学生亲自去经历。那么这种矛盾就会在学生的玩耍中、探索中、人际交往中迎刃而解了。

课堂在哪里?

课堂不只是在教室里。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小组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都要求提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而室内绝对满足不了这种要求。我们何不尝试到室外去,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到生活中去,感悟学习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我们完全可以将课堂搬到校园去,让学生自由的去数。他们会不断地发现可以数的新鲜事物。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课堂里有什么?

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麻木不仁,这就是我们以往的课堂。

课堂不是学生被局囿的场地,也不仅是教师板着面孔说教的所在。

从人的发展来看,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基本构成,直接影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则是对职业的感受、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其次,课堂的最基本功能,至少是一个教育活动场,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不只是认知方面的发展。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把学生当成

“人”——鲜活的生命个体,把教师看作与学生平等的一份子,共同走进课堂这一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育人。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学习,有游戏,有平等,有关爱,有互助,师生的生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民主、和谐、热情的生活氛围中,教师不断成长,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生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愚学习于生活,势必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