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5日星期二

05-07-11 太多沟通我执,太少正念

我从未使用过MSN、QQ,也没有面子书的账號,更没有开设微博;儘管我的確有一个推特户口,但却没怎么留言,大部份时候我都只是用它去吸取別人提供的讯息罢了。所以让我来谈这些工具或“社会媒体”,可能是件很不公平的事。然而,我大概算得上面子书其中一批最早的用家。

可能是三、四年前的事了,当时有朋友告诉我这是个很好用的工具,尤其適合社会运动,只要在上头开个题,想要参加的自会报名,然后留言討论约时间,再也用不著电邮来电邮去那么麻烦,更別提打电话发短信了。果然,头3个月我觉得它还真是一个方便得不得了的利器,不只成功策划了几次联署声明和游行,还加深了一批社运常客彼此间的认识与感情。比方说T和W,平常大家在那种示威场合碰面,根本没有太多机会聊到正题以外的事情;但透过面子书,我却头一回確定了他俩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知道了T是“机动战士高达”的粉丝,瞭解到W对麻辣火锅的偏好。

可是再玩下去,我就开始遇到困难了。首先是很多本来不太熟的旧相识甚至陌生人成了我的“朋友”,他们积极留言,我是否也该一一回应以免显得无礼呢?又有那许许多多的兴趣小组,它们真的都十分有趣,我到底该加入哪几个才好?最后游戏开始了,有朋友化身成吸血鬼咬我一口,也有朋友送花送宠物给我(要是放著不管,让它们活活“枯死”、“饿死”,这会不会不够慈悲?)……。终於我觉得够了,於是我停掉自己的账户,再也不想看它一眼。

的確,我是一个老派人,而且还有老得太早的嫌疑,所以我对这类崭新的沟通方式总是浅嚐即止,一试便缩;並且还为自己的退却找过许多不同的理由。“Communication overload”是近来很热门的一个话题,也是我时常用来向朋友解释自己不在这些管道上的藉口。要说明这个管理学上新概念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回想还没互联网甚至也还没有手机的日子便行了,比较一下你便会发现自己现在用於“沟通”的时间可能比从前多了两、三小时,或者更多。我们真有需要沟通得那么多吗?

对一个必须专心手上工作的人而言,每一封不期而至的电邮、每一响意外的短信铃声或许都是使你分神的干扰。假如那些信息真的很重要,不能不立即回覆,那还就罢了。可是有很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是在閒聊,比如说一开机就有人在MSN对你说声“Hi”,然后你又“Hi back”回去,接著大家开始投诉这么晚还在工作的痛苦以及老板的残酷不仁。在这种情况底下,我们之所以沟通往往不是为了有甚么必须沟通的事,而是反过来为了沟通而沟通,就像没甚么话可说的人遇上了只好聊聊天气一样。这不是“妄语”是甚么?

我读到一些研究这类问题的专著,其中有的为新媒体辩解道:“沟通过多只不过是假问题,我们不能只看被沟通的讯息本身,还得注意这些沟通方式的价值;它们一方面能够丰富我们的自我,另一方面则能使得每一个自我隨时隨地打破界限,与他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繫”。这番辩解在我看来才是更重大的问题。

先说隨时联繫这一点,在大陆这片乐於使用手机短信的国度里面,我已经很久没有试过一桌人好好吃完一顿饭了,大家总是一边听人说话一边低头按手机,每一个人都是同时在此却又同时不在此。近年某些小圈子流行学佛,“正念”二字琅琅上口,我亲眼见过一桌朋友一面高谈“正念”的奥义一面忙著各自收发短信,这个场景未免太像闹剧。

最麻烦的是这里头有太多人喜欢分享,刚坐下来就要在微博上头通知大家他正在和谁吃饭,回家之后更要用照片在面子书上“分享”他这天晚上的经歷何其有趣。我时常搞不懂,为甚么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好像都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思,任何一个片段都很有和他人(甚或陌生人)“分享”的必要?到了最后,我们还要在乎关注自己的“朋友”多不多,“like”自己留言的数目大不大。这样子“丰富自我”――请恕我直言――恐怕就是“我执”甚深了。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梁文道 201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