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星期四

01-12-11 正視獨中師資流失問題

據報導,雪隆4獨中面臨師資短缺,這種現象似乎已經慣性發生,換句話說,已經是各個獨中長期存在的夢魘。

教師的素質好壞直接影響教學品質,一位教學素質較佳的教師是需要時間及經驗累積的。因此,能否留住人才將是獨中未來能否從“優秀”邁向“卓越”的關鍵因素。員工離職雖然是個正常的現象,但連續好幾年都出現“高離職率,新聘員工困難”這現象的話,管理層其實就應該好好去檢討到底獨中教育體制出現甚麼問題?

如果只把這結果歸咎是外部狀況(年輕一代不喜歡當教師、不能吃苦等),對於解決這問題是絕無幫助的。相反的,從“薪金合理程度”、“工作成就感”、“工作量的多寡”及“領導層的行事作風”去檢討,這才是較為理性的做法。不要忘記,社會上的企業也在競爭人才,若不積極的做出調整,可以預想,未來獨中師資來源最可能的只有兩種人:一、肯為華教犧牲奉獻的人;二、企業沒有興趣的人。坦白說,目前華校的辦學方針已漸漸的脫離那種“悲情”的辦學理念了,而社會上的人更不會因為單純的支持華教而把孩子送進華校;因此,存在第一種觀念的人實為少數族群,而如果學校當中都充斥這第二種人的話,要落實高品質的教育,恐怕就變得格外困難了。

話說回來,在上述4項要素中,筆者認為:“薪金多寡”這部份由於一些特殊條件(資金來源)的限制;“工作量多寡”則因人而異,再加上獨中必須兼顧政府及董總的課程,而且現實生活中也難有“錢多、事少”的工作,因此,學校不容易做出調整。至於“創造成就感”及“調整領導作風”,就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目前的獨中,普遍都強調德智體群美的辦學方針,就學生的發展來看,五育並重的方式確實能培養健全的人格。然而,一些學校在執行上太過強調“標準的作業程序”、“缺乏溝通”、“強勢推行”及“不體恤教師”等因素,在這種情形之下,教師很多時候就會變成“呆板的執行機器”,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在這種“難以發揮創意”、“薪金平平”、“體制呆板”及“缺乏成就”的工作氛圍之下,很難會使一位有理想的人才繼續願意擔任“傳道、授業及解惑”角色的。

教師之所以被稱為靈魂工程師,是因為他們有著那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絕非與生俱來的,因此,留住及吸引人才進入教學的行列當中,才是國家教育能否向上提昇的條件。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劉偉倫 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