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日星期五

02-12-11 受歧視的老人

社會歧視顯而易見,種族、性別、階級歧視容易被看到,然而有一種歧視,卻少有人關注,那就是年齡歧視。

18歲或20多歲的女生,芳華正茂、花樣年華;30歲或40歲以上的女生叫剩女、中女;50歲之後稱人老珠黃、風韻猶存、徐娘半老。

從女人的形容詞,就很明顯帶有歧視。除了女性,老人在社會上也是被年齡歧視的一群。

老人之所以弱勢,首先和筆者刻板印象有關,他們一定和疾病有密切關係,這是生理上身體退化的展現。

再者,社會未強調老人的生存權益、說話權、決定權。當老人過了「掌權」年齡,退休養老(李光耀、馬哈迪這類老人除外)之後,他們等於脫離社會,也間接失去話語權,而是由長大的孩子取代權力。

成為社會主流權勢者的成年人,肆意地為老人做決定,卻從未問他們:「你心中想的是什麼?」

社會媒體上對老人的談論,多為社會老化嚴重,社會福利負擔沉重的論調,營造的是「老人是社會負擔」的刻板印象。輿論沒有認真以老人為主角,仔細描寫他們對社會、人生、子女的看法。

筆者最近採訪麻坡永春巷老人被迫搬離的事件,就明顯出現嚴重年齡歧視現象。老人作為弱勢群體,完全是被忽略、被無視、被遺棄的一群。

由於時代的原因,這群老人不識字,教育水平不高,年輕時辛苦工作,身體體力透支,造就一身病痛。生的孩子動輒超過5個,好不容易把他們帶大,換來的是孤苦無依獨居老家,子女都不在身邊,在外自組家庭,偶爾才回來。

永春巷原為讓永春窮苦同鄉居住之地,永春會館權勢者和發展商簽約發展,要求居民搬遷。巷內老居民受訪時都眼眶含淚,不捨這片生活和打拼超過半世紀的土地。

在發展利益當前,黃金地段的商業價值壓倒老人們與土地的情感連結,似乎對土地的情懷是不應該、不被允許的,對過去生活不捨是小情緒,不應放大,否則是情緒化。

感性必須屈服於發展理性。若還繼續抱著濃厚情感是不成熟的。

於是發展商要求理性看待,一丁點老人家的心情,可以任由發展大計踐踏在腳下。這是老人被忽略、被無視。

在子女面前,老人則被遺棄、被利用。老人子女成群,卻被留下老家。到了要被趕,子女紛紛要和發展商分一杯羹,要分得一間屋子。

訪問時,我看見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子女「利用」,把父母與土地連結半世紀的情感,用來和發展商討價還價,當作要一間屋子的「本錢」,老父母流著淚說不願離開的心情被子女糟蹋,子女行徑既可悲又可憎。

麻坡雖是一個小地方,走進永春小巷採訪,卻看見社會底層生活的弱勢群體,在權勢者壓搾生存權利下,掙扎。掌權者的醜陋,為了利益拋棄先賢高尚品德,以發展為理由。子女貪字當頭,忘記孝道,以老人為棋利用。

作為媒體,除了報導政商大人物的談話,是否應該關注社會弱勢,讓他們的聲音見報,才是媒體的社會責任?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廖珮雯 201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