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

07-12-11 “一個大馬”的信譽

政治人物凡事喜歡“政治化”,無論是雞毛蒜皮的事,還是攸關人民權益或國家前途的大事,一旦由不同陣線的人率先揭發,他們的腦袋裡,只會閃過一個念頭:博取政治宣傳,將問題“政治化”……。

確實,我國政治人物不將大事小事“政治化”,還能做甚麼呢?

民聯國會議員潘儉偉上個月以真憑實據揭發“一個馬來西亞人民商店”賣貴貨,讓人民商店顏面無光,確實有一點點“玩弄政治”的味道。

然而,雪隆區5間人民商店陸續被揭發售賣有問題的商品,其中許多是日常用品,包括消費人常買的鮮奶、淡奶、罐頭咖哩雞等等,這就不是“反對黨玩弄政治”的問題,而是政府監管不良的弊端了。

政府拿納稅人繳付的4千萬令吉血汗錢,去津貼“一個大馬人民商店”,希望在這個通貨膨脹的年代,讓中下階層家庭買到比一般超市便宜30到50%的商品,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結果卻被人揭發,“人民商店”的某些商品竟比別人貴4到200%。更離譜的是,人民商店售賣的鮮奶竟還被驗出含有危害消費人健康的大腸杆菌。

13種“問題”產品被令下架,供應廠商停產,這種情況下,若說“一個大馬人民商店”的信譽不受影響,那是在掩蓋真相,逃避事實。

“一個大馬人民商店”的商品出了問題,衛生部顯然有無可避免的瀆職之失。問題被民聯議員揭發,當局即使處境尷尬,譴責民聯議員利用食品問題“玩政治遊戲”,卻有本末倒置、輕重不分之嫌。

有官員甚至認為,民聯議員揭發“人民商店”事件,是在雞蛋裡挑骨頭。此話進一步凸顯官員褎如充耳,漠視民瘼的心態。

任何攸關人民健康和性命的問題,一律以“政治化”的字眼和藉口來搪塞,勢必換來人民的唾棄。

首相納吉在“以民為先”理念下,體恤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壓力,陸續以“一個大馬”為名,推介“一個大馬人民商店”、“一個大馬房屋計劃”、“一個大馬人民餐單”、“一個大馬診療所”等各項計劃,原意是好的,但任何計劃若缺乏有效監督,不僅不能為民眾帶來福利,還會影響政府信譽,得不償失。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陳寶卿‧201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