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

07-12-11 巫統大會的我者與他者

幾天前,巫統代表大會落幕。一如所料,出現了“大戰(大選)前夕的寧靜”,各領袖與代表都未似往年般猛轟非土著。

然而,在種族政黨內,難免會有一些“種族性”言論,“捍衛馬來人(土著)權益”之類的話,還是有的。

我曾多次採訪巫統大會,對這種言論雖未能“倒背如流”,卻亦是“耳熟能詳”。在一大群巫統黨員中,我這個非土著,有時會隱約覺得自己似是抽象的“他者”,只能站在“我者”的牆外,承受“我者”的種種責難。

我知道,塑造“我者―他者”是一種取得認同與凝聚力的絕佳方式。從心理上來說,人們需要被認同,需要歸屬感。通過“我們”與“他者”的區分,“我們”塑造了一個共同體。

這並不是只在巫統大會內流行的伎倆,在社會各層面皆是“我者―他者”的蹤影。差別在於,其他團體鮮少以猛烈攻擊“他者”的方式來集聚力量,達到目的。這些團體更常把焦點放在“我們”,關注的是如何改善問題,自我提昇。而巫統大會的代表卻往往在“我者―他者”的論述中,對准非土著開炮。

結果,作為“他者”的非土著,慘成箭靶,遍體鱗傷;而“我者”則藉此“假想敵”建立了族群認同感。固然,塑造“我們”的共同體,頗為重要,然而卻不應該以攻擊“他者”的方式來達成。

再者,這種憑借妖魔化與醜化“他者”來達到己方目的之做法,長期而言,卻是有弊無利。製造一個稻草人,把它打倒,並不能增強你的實力。相反,當你一味把問題與錯誤歸咎於“他者”,就會失去反躬自省的機會――因為“我們”的困境是“他者”造成的,錯在“他者”,“我們”沒問題。

這種思維導致“我們”無法客觀地正視問題。固步自封,往往就是如此形成的。土著社會在政府的大力援助下,仍無法取得理想進展,或許也與這種過於專注於抨擊“他者”,而少於深入反省“我們”的思路有關。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張慶祿‧201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