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4日星期六

14-07-12 失敗的道德教育?

2011年10月間中國廣東省佛山市街頭,一名2歲小女孩悅悅被兩輛貨車碾過3次。而2名肇禍司機並沒有及時停下施予援手,反而是選擇“撞後逃”!而渾身浴血的小悅悅,奄奄一息的躺在馬路中央,先後共有18名路人經過卻不聞不問、揚長而去,而最後被送往醫院的小悅悅最終難逃一死。

去年筆者在閱讀到相關新聞時,曾深思如果事件同樣發生在馬來西亞,情況會不會好一些?也曾思考正努力向先進國邁進的馬來西亞,在物質享受不斷提昇的當兒,人性的道德是否也隨之提昇?但當筆者閱讀到近日星洲日報所刊登的“華婦遭攫奪受傷倒地,5人視若無睹,見死不救”的新聞後,內心有了答案,也悲哀的久久不能言語。

在該起悲劇中,陳姓老婦被送往醫院急救約8小時後,不治身亡。來往的5名路人對受重傷倒地的老婦不聞不問,這會是有人性道德的人們所該擁有的品行嗎?我國人民從7歲就讀一年級時就已開始學習《道德教育》這門學科,其中每個學期要考兩次的道德教育,一年考四次。我們的孩子們需要學習道德教育至到中學,我國的高級教育文憑也把道德教育列爲必考科目。但,這一次又一次的道德教育考試,真的成功塑造並提昇了國民的道德品行嗎?

筆者認爲,道德教育不該只是純粹的紙上談兵,要塑造人民的道德品格更應該以實踐爲主。在這方面的教育不該只是老師的責任,也是陪伴孩子們時間最長的父母親所共同應該付起的責任。孩子們從課本上所學到的道德知識畢竟是硬性的,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卻擁有更多的實際機會,身體力行的教導孩子們成爲一名真正有道德的人。

舉個例子,道德課本上教導孩子們不能隨意亂抛垃圾。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親卻沒有以身作則,讓孩子親眼目睹父母在沒人看到的情況之下隨手亂丟垃圾,孩子們雖然在應考道德教育時爲了分數,在答案卷上選擇不可隨手把垃圾亂丟。但,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又會怎樣處理他們手上的那張垃圾?這就是“言教不如身教”的最好例子。

同樣的如果發生了交通意外有傷者倒臥路中,路過的父母親會根據道德教育課本上所教導,及時給予傷者幫助,還是懷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裡,帶著孩子急步離開車禍現場?別忘了孩子一天天的成長,長大後他們雖然“飽學”課本上的道德教育,但當他們真正遇到了交通意外,他們將實踐的,又是哪一套道德教育?是學校考道德時教的,還是源自父母親那一套“各掃門前雪,不理他人瓦上霜”的處事原則?

其實,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不幸事件都是我們實際塑造孩子道德品格的良機。無論是在校師長,或是在家父母都應該正確的以實例灌輸並培養孩子們的道德修養。這比孩子年年在學校考道德時拿A,但卻在現實生活中道德拿E來的更有意義!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羅康凱 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