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20開外年輕人開的國產W型號車子,冷不妨的從橫巷裡突然衝出,大路上踏著腳踏車的阿叔煞車不及,腳車輪撞上了車子的防撞杆側邊……。
阿叔嚇慌了,檢查身體情況無大礙,以為腳踏車這回要“報廢”了,還來不及檢查腳車情況,誰知對方卻開口了:“喂,阿叔,你撞脫了我的防撞桿,我要你賠償。”
阿叔驚魂甫定,怎麼一輛腳車竟然可撞脫汽車防撞桿?真匪夷所思,檢查之下,車子的防撞桿真和車身份離了。心中不免嘀咕:怎麼那麼不經腳車一撞!這還配叫車子嗎?
阿叔想想好像不對,第一錯不在自己,第二他是煞車不及才撞上,還惹來虛驚一場。年輕人慰問一聲都沒有,若不是念在自己是長輩兼同村之誼上,真想破口大罵,“修理”年輕人一番。
阿叔終於還是開口了:“阿發,你回去貼高枕頭想想罷,錯又不在我,是你的過失導致我腳車控制不住,撞脫你防撞桿。再說,哪有腳車賠償汽車的道理,誰是誰非旁觀的村人可作見證噢!”
阿發被搶白得無言以對,只好在村人的協助下,無奈的把跌落的防撞桿繫上繩子,倖然離去。
說上述真實故事,並非又在狠批國產車的不是,即使是最新款的第二國產車V型號車子,也好不到那裡。一名友族二手車商告訴我,他的一名姪女所駕的這輛型號車子,經過田間小路被疾飛的候鳥撞及車門邊,結果也告凹陷。
即使日本車子,在材料上也是盡節省成本、擴大賺益之能事,一輛T品牌的7人座的AV型號車子,1.3公升裝售價約5萬令吉,提昇至1.5公升引擎後,售價飆至逾7萬令吉,可防撞桿益發稀薄了。鬧市塞車中冷不防給電單車一個碰撞,便要凹了一大洞。繁忙中那比你窮的電單車主開溜了,只好自嘆倒霉,自己承擔損失了。
很多人因此歸咎於國家汽車政策,正是這樣的一個保護國產車政策下,扭曲了國內汽車業幾達四分之一世紀。國產車因缺乏專業技術,事事仰人鼻息而須付出高昂產權代價。加上不能擴大海外市場,市場有限而不具成本效益,需在透過抬高非國產車關稅,才有機會競爭。
國內裝配的非國產車,在支付層層重稅下,車價比泰國貴上四至五成。為了爭取更大賺益,自然所用材料今非昔比,汽車的素質盡在花俏與所謂的先進電子系統下手。
若進一步深究和作抽樣調查,其實用性與可靠性並不比以往進步。很多車子都已轉向自動排與電子控制系統,性能上未必比以往的機械運作系統可靠。雨季來臨,涉水而過的新車,因電子版系統滲入水,常在水中央拋錨的便是所謂的尖端車輛。一旦拋錨,也不是普通技師可以處理,頗費週章拖往專有中心處理,所付收費亦不貲。
大馬河川多,稻田區運河縱橫交錯,即使吉隆坡大雨後路河難分。一些完全由電子控制的中央鎖系統的車門,萬一墜入河裡而沒頂,就會失靈而無法打開。在少過一分鐘的反應時間內,若無法打開車門,脫險機會加倍渺茫。
很多人期待國家汽車政策檢討後,會擺脫多年的扭曲現象,至少在國內稅降低與各種賦稅減免情況下車價調低,才會促使更多舊車主換車,為大馬汽車回返正軌鋪路。
政府應通過漸進方式撥正經扭曲的車市,那200多萬名車主不換車,自有他們的原因和考量。其中他們最大的考量是車價,以前一萬八至二萬可買一輛1.3公升耐操勞的五門轎車,現在整4萬令吉才買回同樣轎車,而且素質也不怎麼樣,稍微碰撞就要花錢整修。
舊車主有些固然無能力換車,一些則也考量換車的時機,絕大多數還會續使用尚具生產力的舊車。一名從事近距離批發雞蛋的退休人士說,一輛90年代的國產車可載上剛好100格雞蛋,新面世的賽佳改良版就不能承載此負荷。對鄉鎮的小型建築承包商來說,一輛舊日本車要載上幾包洋灰,也不是問題,但新日本車就沒此能耐!
這些舊車分佈在各大鄉鎮,甚至在大都會都有人繼續使用,主要是其簡單實在、安全可靠,不隨意拋錨等各種優點。
大馬若有誠意淘汰超齡的汽車,除了必須檢討扭曲的車價結構,讓國產車與非國產車價格更為合理化外,汽車製造商也需按照不同的需求推出車款。
在防撞桿這個最基本需求方面,倘若不能前後“堅固化”,基本的車後防撞桿“堅固化”,至少可保護女性駕車者,免被蓄意製造的車禍威脅安全;也為眉頭深鎖、高索償而蒙虧的車險業提供更好營運環境。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 ‧作者:張啟華‧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