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2日星期五

12-10-07 坤成童军园地的“树” (二)

与槟榔树同日买、同日种的两棵“骨瘦如柴”只有四尺高的蜡烛树,每棵价值RM20,系出名门。我因为“可怜”它的“身材”比甘蔗还瘦,只挖了一个约两尺深的洞,也不敢将洞口弄得太阔就将它种下去,所以就埋下了日后的“祸根”。
(槟榔树因为树种粗大,虽然不高,埋在地下三尺深不见树干,只见到露出地面一尺的树叶。)

比起槟榔树,这两颗蜡烛树不负众望,成长得很快, 三年之后它们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了。我们当时用的 一支约二十尺高的铝质旗杆,就在这两颗树之间,所以每次拍照时,这两颗蜡烛树一定上镜,气煞附近慢慢成长的槟榔树。这种“树身苗条”蜡烛树的特点就是“不顾后果”一直往上长,长到约二十多尺高,满树的叶子,只用了五年的时间(1999年)。接着问题来了,一天下午放学后,下了一场大雨,面向礼堂右边的那颗蜡烛树竟然“不争气、站不稳”,向前“鞠躬”,倒下来了,乖乖趟直在地面几天,幸好当时没有学生在场,不然后果会不堪设想。

校工要清理场地,欲将树砍掉,我当然不舍得,这毕竟这是我亲手栽的树,与几位教练商量之后,星期天的童军活动,我们就展开了一项“救树计划”,将这颗相当高而且很重的树重新处理。

我们将洞加深,树的上半段砍了约十尺,然后用童军坼堠工程的技巧,花了两个小时以上时间,才将“它”扶正,由于“它”的“伤势”严重,我们用了两个大铁架及粗大的尼龙绳将它系好支撑着,免得它再倒下来。本团童军的Log Book记载着,几乎每一位当天参与行动的教练或童军都给那些在树干上“揾食”的可恶的蚂蚁“黄妈妈”咬到“妈妈声”。当时我曾经说过:“给它一个机会,下次再倒下来才砍掉它。” 这就是刘教练的宗旨,“ 初犯者不判罪”。

半年过后,看到树身已经再次长高及“以为”它已经“改斜归正”了,便将支撑物除去,没想到不到一年半后(2001年),这颗树又第二次倒下来了, 不过这次它“学乖”了,向园地内倒下。(其实是我们的教练坼堠功夫到家,假如有问题,保证这颗树一定向园地内倒,不会伤及他人。)

另一批的童军长大了,也协助我们的第二次“救树计划”,洞再加深,泥土再增加,最后它又重新“站起来了”,同样的我们还是“撑着它”,同时我也再次当众对着这颗树发出警告:“再给一次机会,在倒下就砍掉不要了。”我甚至希望树也会有一点“灵性”,乖乖听我的忠告。

平安度过了两年多 (2004年9月?日),这颗“冥顽不悟“的蜡烛树第三次倒下,结果又换了另一批新的童军去完成艰巨的任务,情况也如前两次的一样,我这又当众发出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的严厉警告:“再倒下, 砍立决 ”。又再多一次机会保着“树命”。


2004年,树倒了,再把它扶起来吧。

2006年3月1?日,这颗树龄已有十一年的“老树”,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之下,选择在一个晚上静悄悄地“躺下来”了,童军们也执行我的命令,将它砍成一段段,然后拖到附近的草丛中以“环保”方式处理。


2006年,对不起,病入膏肓,惟有连根除掉了。


两颗同一天栽种的蜡烛树,距离不到十尺,洞挖得一样深,泥土也一样,接受的阳光雨水滋润也一样,为何左边的一颗迄今屹立不倒,而右边的倒了三次,扶起了三次,还那么不争气,结果在第四次倒下后被砍成“十碌八碌”丢掉呢?

从多年种树的经验及观察,从上述那颗曾多次倒下的蜡烛树发生的事,我找到一个很简单的答案,因为它的“根”出现问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