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09-11-2008 验证母语

华族为争取母语教育一席位的奋斗史,赤裸裸地告诉我们华语是华族的母语,同时也给这一代人启示,所谓母语的定义不是孤立而单独存在的,它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也展现出民族的智慧与情结。

这也是为何说“语文是民族的灵魂”,其实不单是因为语文具有表情达意书写和对话的功能,乃因其中蕴含着民族的自尊自爱、自在自重的精神,因此,多元文化习俗的华族更加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母语(不是方言),得以自强不息、传承薪火,以免变成没有灵魂、形同行尸走肉的民族。

坚持母语教数理,除了符合教育原理,也是基于上述思想内涵的激发,而不仅仅是技术上“以最熟悉的语言教学最有效”而已。

笔者前一篇《母语不容曲解》曾提及几位历史人物如陈祯禄、林苍佑及朱运兴等,并非因为他们是甚么“社会名流”而尽信其言论。五十多年来为维护华语母语教育而奉献的人何止千万,举例陈、林、朱先辈只为见证一个史实:当年纯受英文教育(足以影响华族命运)的政治领袖尚且认同母语教育的权利以致黯然下台、开除党籍及自舍官位。反观今天某些受华文教育的一代却还置疑华语是华族的母语,令人遗憾与费解。

当然,华教史上不屑华语为母语的华裔政治领袖也不乏其人如梁宇皋、陈修信及翁毓麟等,对斯辈的评价如何自有史家盖棺定论。然而身为炎黄子孙,不论你是讲甚么方言,也不会改变华族的母语是华语(汉语)。

说到华语如今是强势语文,其实与母语并无等号,而是全球趋势造成,华语应当成为全球华人的母语是顺其自然罢了。在香港,粤语是最强势语言,但它依然只是(香港)广东人的母语,不会成为华族的母语。

验证理论(自然也包括“定义”)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践。“50年来,董总在捍卫与发展民族母语教育运动的道路上,屡遭各种无情的打压,但是,在这场曲折多舛的争取民族基本权益的艰苦运动中,董总始终如一,从不缺席。”(《董总50年》“出版说明”)。

何为母语,50年的实践足以验证矣。

资料来源:星洲日报 作者:许运发 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