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8日星期五

08-04-11 武汉大学樱花之爭

春暖柳绿日,清明樱花时。每逢此际,香港人热衷投入漫天花海怀抱,展开观赏樱花雨之旅。今年,去不了灾难中的日本追樱,便求其次,选择韩国釜山镇海、台湾阿里山,去中国內地的湖北省武汉市赏樱,则是2011年新鲜事,先坐巴士从香港去广州,再转乘高铁直抵武汉大学。

今年武大的樱花格外夺人眼球,珞珈山下,游人如织。仅3月26日,就有20万人涌入校园,唯有“火爆”一词,才足以形容武大的赏樱游。27日上午9时,校门前就排起长龙,直到中午,排队人潮依然黑压压一片,有人笑称,“找回了上海世博会排队的感觉”。

火爆,引来关注,也引发质疑阵阵:武大凭甚么收费赏樱,靠樱花节敛財?门票收入有800万元人民幣,都花去了哪里?

日前,面对网上博客和微博的非难,武大校长李晓红对质疑作出回应,武大从未设立樱花节,是校外游人不请自来。校长办公室负责人也澄清说,哪有800万人民幣(约400万令吉),2010年进大学赏樱的游人虽达100万人次,但真正买票入场的,只是极少部份,门票收入仅仅100万人民幣(约50万令吉),大部份花在“樱花事”上了,少部份用於资助贫困生,仅仅厕所设施的维修就花了几万元。支出项目中,人力资源是主要部份,每天学生志愿者就有1千多人,还请了一批校外交通警察、城市管理部门人员协助管理。武大不会关上大门,禁止游人入校赏樱,武大樱花不只属於武大师生,儘管大批游客进校给学府带来扰动,但武大仍持欢迎態度。

爭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有网民说,樱花是日本国花,武大樱花是日本侵华的军国主义象徵。1939年,侵华日本军人在武大设立战地医院,为缓解伤兵思乡之情种下这些樱花,武大为甚么允许它们“满园盛开”?

早些年,两次去武大公干,对校史还略知一二。当年,即1939年侵华日本军人在武大只种植了28株樱花,樱花树生命期不长,一般是二三十年而已。抗战胜利后,人们决定留下樱花,作歷史见证。日本军人种植的那批樱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基本死绝,如今大部份樱花远非当年日军留下的花种,仅仅一小部份为原种的第二、第三代。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访华,向中国赠送1千株樱花,其中50株落户武大。八九十年代,为纪念中日友好10週年、20週年,日本社会都赠送武大100株、200株樱苗。这一切几可见证一衣带水,世代友谊。其实,这30年来,武大更引进云南樱花、研究出试管樱花。今天武大1千株樱花树,有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樱花等10多个品种。

假若武大的樱花真是“1939年”种下的,中国人就不容它绽放,更要连根拔掉?见花而悲愴,而愤怒,连一株小小樱花都不能容忍,何谈博大胸怀,何论民族自信。中国的今天,从电动剃鬚刀到手机、空调、冰箱、电视机、汽车,国人用“日本货”已十分寻常,为甚么唯独对一株樱花如此过敏,呈现出变味的“爱国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另一面就是霸权主义。樱花之爭,显示中国人需要深刻反思。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江迅‧201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