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4日星期三

04-04-12 华教师资素质若干问题

据报导,全国国中华文师资尚缺不下100名,若此问题与全国华小正缺乏1千874名受训合格教师的数目一较之下,確实小巫见大巫。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非正视不可!

师资素质培养並不是在职前师范培训教育时才开始,而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学习也必须得照顾周详备至。这无疑將直接影响到以后有意投入教育领域的莘莘学子在学术上的表现,以及直到接受师范训练后的准教师,而又对其本身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一层次的要求。

倘若集中火力解决困扰甚多年华小师资问题,但却忽略了国中师资问题,那岂不是爆了一条轮胎的车子,还能行不?

笔者且引用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曾说过的一句话:“教师、教材和教学法问题是一门语言教学中永远討论不完的课题,是个永恆的业务,而在这‘三教’的问题之中,教师就是最核心、最主导的问题了。”

然后,折射於我们华教课题之中的师资问题时,情况也既是如此,也就是说,我国华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得依靠上述3方面,即第一,高素质的华文教师队伍;第二,高质量的华文教材;以及第三,高效果的教学法。3个因素也同比重要。

但是,教材与教学法的把握与掌控往往离不开教师,教师才是整个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盘旋在这个问题上时,不得不发现人们似乎把教师紧缺问题看成首要,而较属於客观性的教师教学素质问题,却成为次要解决的教育工作了。

但似乎我们华教界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就已经发展到像“只要先填饱肚子,其他事情过后再说”的这种局面了。

眾所周知,华小师资几乎、绝大部份的来源都是国中毕业生,那么现在国中师资短缺问题,將会营造出以后华小师资在教学素质方面的问题,他们之间名副其实成为连带、循环之因果关係。所以当我们谈到华小师资问题,却不能搁置国中师资问题於一旁,他们之间在师资质量与素质的问题上,的的確確是个“连体婴”。

虽改制国民型中学彷彿被说成为大马整体华文教育体系中的“弃婴”,但这长大后的“弃婴”还不是一样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人力资本。虽自多年前开始,一切关於中学师资培训与培养计划皆由高教部直属大学一手筹划操办,但“相关单位”自然成为它们之间的协调单位,其工作的角色扮演也不容轻缓。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郭联福 201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