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人們可以在一條街道,興建不同宗教的場所;200年後的今日,人們的眼中,不能看到300公尺之內,存在其它宗教的廟堂。
馬來西亞發生了甚麼問題?我們為甚麼會退步到這個地步?
去檳城走一趟,在喬治市的椰腳街(甲必丹吉寧回教堂路),一眼望去,可以看到著名的甲必丹吉寧回教堂(Masjid Kapitan Keling)、觀音亭,以及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urch)比鄰而立;不遠處,也有興都教廟宇矗立。
吉寧回教堂莊嚴的祈禱聲,和聖喬治教堂的鐘聲,高低起伏,形成一種和鳴的節奏;觀音亭裡的香火,隨著來自教堂的和聲,裊裊上升;一陣風吹過,興都廟宇的鮮花,從街頭香到街尾。
200年前,這裡的居民,在重視本身宗教的同時,也可以接納,乃至欣賞其它的宗教。
居民們在進行本身的宗教儀式時,沒有抱怨受到對方的干擾,更沒有抗議本身宗教的純潔和神聖,受到影響。
每當宗教節慶來臨,這條街上不同的教堂和廟宇,互相遷就,確保信徒們順利的和他們的神親近。
也許,在各自努力的祈禱祝願下,人們的心靈更加提昇,寬容;也使這個地方和平了200年,以至更加久遠。
無怪乎,二次大戰時,日軍戰機在喬治市猛烈轟炸,週圍地方都被炸得滿目瘡痍,只有這裡安然無事,足見獲得各神明一齊保佑。
這些教堂廟宇,不僅是馬來西亞最珍貴的文化遺產,它們也告訴各族人民,這是馬來西亞世世代代要奉行的精神。
200年後的今日,雪州沙亞南要遷移一間興都廟,引起一些居民,以及一些政治投機份子興風作浪。
從拎牛頭示威,以及在居民對話會上,一些人士肆無忌憚的展現自我和排他的言論和動作,擴大和誇大宗教族群之間的差異,拋棄馬來西亞社會長期以來的互相尊重和寬容。
今日發生在沙亞南,明日,這種偏狹的心態和作風,可能擴大到其它地區。
200年來的文明資產,就這樣逐漸瓦解沉淪。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鄭丁賢‧200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