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6日星期二

26-06-12 自由無罪,錯在濫用

一樁社交網站罵戰,竟然演變成凶殺案,這樣的不幸事件,看似不可思議,但卻是網上自由被過度濫用的必然結果。

社交網站已經改變了世界,不少青少年可以天天不讀書、不閱報,甚至足不出戶,自封為“宅男宅女”,但卻不能一天不上網,而且一上就是好幾個小時甚至不眠不休。在虛擬的世界裡,年輕人可以互不認識,可以互不瞭解,但卻可以就某一課題暢所欲談,或者插科打諢,互相調侃。

年輕人的自由尺度,是可以無邊無際的。年輕人的輕狂,年輕人的傲慢,年輕人的偏執,年輕人的激情,網上處處可尋。老人家看得面紅耳赤,膽戰心驚;年輕人卻樂此不疲,也樂在其中。

也許是樂極生悲吧,網上的罵戰,有時竟也罵出了怒火,更有網民在怒火遮眼之下,作出令人不可理喻的行為。

幾個月前,新山一名中醫師因為在社交網站上嘲諷上街示威者而惹怒了網民,不但受到了圍攻和鋪天蓋地的漫罵,還因為被網民“人肉搜查”而暴露了身份和住址,結果竟引來了一個自詡“替天行道”的年輕網民登門教訓。嚇得半死的老人家只好乖乖就範,讓對方拍攝並上載他下跪道歉的短片。

當然,這是極端的例子。但網民從虛擬的網上走到現實中來,卻不僅此,還一再鬧出了人命,這就不容網民自我反省,認真思考濫用網站的負作用和後果了。

不能否認,年輕人的世界觀,包括年輕人的道德觀念,都因為社交網站的崛起,而和老一輩漸行漸遠,鴻溝愈擴愈大。我其實並不排斥新媒體,也常以“自己也曾年輕過”來看待某些年輕人在網上頤指氣使、妄自尊大的行為。但網上出現愈來愈多近乎斷章取義的“剪貼文化”,愈來愈多網民熱衷於把人分類分派,並把“非我同類”者的相片和言論製作成網上海報以打擊對手的形象,這種做法,和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發生的把異議者拉去遊街示眾的行徑,是何其相似?

一些年輕網友的確很有創意,那些生動的畫面,那些趣味的文字,深深吸引住我的眼球。可惜的是,有者做過了頭,不只侵犯了當事人的隱私,也對他們的尊嚴造成了莫大的傷害。這種現象,令人隱隱不安,甚至感到有點恐懼。

自由和民主是可貴的,我非常認同年輕人追求自由與民主的勇氣與理想。但請容我說一句:民主沒有錯,自由沒有錯,網路也沒有錯,錯在濫用兩個字。如果沉醉於民主理想,卻扼殺“有容乃大”的民主精神,那就更加不對了!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林明華‧201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