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星期三

27-06-12 別把學生數據化

近幾年,“教育轉型”成了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各項新政策隨之推行。筆者不否認其出發點是好的,但由於其落實方面過於倉促且有欠協調和伸縮性,直接使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日漸增重。

很多時候,學校接獲教育局指示後,即被規定需推行各樣提昇學生成績的計劃。教師不單得悉心給予額外指導,還要不時考查和分析學生的掌握程度,然後呈報教育局。因此,辦公桌上堆著的已不僅是學子們的作業練習,而更多是讓教師費思分神的文件報告分析表計劃書等。有時半個早上的時間,就花在完成那突如其來的急性報告。由於離不開電腦,班上的學生很可能就被拋離在教師的視線以外。

教育的里程碑彷彿轉入一個以數據衡量教學成敗的新時代。感覺上,學生成績的百分比遠遠重於學生的品行。那上層所設定且只允許學生有進無退的成績目標,確實讓許多教師費解,思考不出當中邏輯。“編制”(Headcount)就是很好的例子之一。學生首次月考若獲60分,接下來的月考分數唯能進不許退。小六評估試(UPSR)的及格率亦須一年勝一年,否則學校行政部難免要接受教育局的興師問罪。這豈非跟大馬教育哲學中的“全人教育發展”背道而馳嗎?

筆者認為這是有欠伸縮性的,因為學生素質每年各異,考試範圍廣,而且還有考題難度的因素。若要求學校成績只維持上升趨勢,筆者認為這不符合常理。古人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為何莘莘學子的學習路程,他們需要被數字標準化成為一支只許勝不許敗的常勝軍?無法依此訓練出常勝軍的教師,不免要委屈在外人的眼光與指責中。這數字即使再怎麼精確,亦無法計算出教師和學生內心的沉重,不是嗎?

這麼一囊負擔,怎能讓教師毫無後顧之憂地往育人的漫長遠路奮勇前進呢?現代教師,實在有不少無法獲得解答的迷思。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子航 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