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星期三

20-06-12 典當論‧論典當

關丹獨中還沒有一磚一瓦,就已經有冷暖不同的反應。

鄒壽漢先生對馬華當頭潑下凍水,他說:“馬華不要再犯下錯誤,又再典當華教”。

“典當論”重現華社,雖然不新鮮,但依然火候十足,夠嗆夠辣。

馬華中人和支持者十分不是滋味,喊冤道,建立關丹獨中是馬華主導而成,理應為馬華記上一功,你們不感激就算了,卻趁機插一刀,太不該!

董總支持者和反馬華人士卻十分爽快,認為又一次戳穿馬華,給馬華一記悶棍,讓它警惕。

我看了倒是覺得有趣,這個“典當論”,存在可能已經半世紀,一直和馬華如影隨行,揮之不去。

在典當論之下,人們認為馬華過去典當華社利益和大義,以交換黨或個人好處;即使到了今天,馬華還會繼續典當下去。

因此,不管馬華做了甚麼,背後都有典當的議程。

進一步探討,馬華到底典當了甚麼?

說法林林總總,最流行的一個,指稱當年獨立談判時,馬華總秘書陳東海跟隨東姑到了英國,卻沒有交出華社所托付的請願書;其它包括馬華沒有堅持列華文為官方語文,誤導華社讓華文中學改制,反對建立華文獨立大學,乃至最近鄒壽漢提起的“契約”等等。

這些說法,在民間廣泛流傳,一代傳一代,說了就有人相信,相信了就生氣,氣了就反馬華,反馬華之下,馬華所做的一切,都是典當華社。

於是,典當論成為馬華的原罪。

一個揹上原罪的政黨,很難得到支持;只要對手拋出典當論,就得乖乖束手就擒。何況,華社累積的不滿和怨氣,很容易通過典當論來宣泄。

馬華歷任領袖少了歷史觀,也欠缺論述能力,無力化解這種原罪,加劇了它的殺傷力。

其實,稍微懂得歷史方法論,以及政治學分析,就知道“典當論”有失偏頗,也把問題簡單化。

典當論的內容或許部份真實,但也有渲染;但是,重點不在真或假,而在於每一個課題,每一項決定,必須回到歷史的情境(context)來看待。

任何的決定和結果,都受到當時社會條件,經濟狀況,以及政治現實的影響;領袖的眼界和能力也包括在內。
在個別情境中,有協商和妥協,有取有捨,有得有失,不會是絕對的黑和白,也不是中國章回小說中的忠與奸的對比。

假設說,陳東海交出請願書,會有效果嗎?華文中學不改制,華社有能力負擔嗎?獨立大學有生存發展的土壤和資源嗎?契約說存在嗎,有約束力嗎?

我沒有答案,一切必須回到當年的歷史情境中去解答。

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鄭丁賢‧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