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发起的“325华教救亡运动――华小师资严重短缺抗议大会”过去了,也顺利通过4项提案。纵观4项提案,与教育部擬定的8大措施不谋而合,都是为了快速解决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照理来说,董总的诉求和教育部的解决措施並没有衝突的地方,何以这两个原本应该携手合作的单位,却渐行渐远?甚至董总还需要发动杯葛教育部的圆桌会议?
老实说,身为国民型学校毕业生的笔者,並无法全面认同董总的抗爭。我认同的是,母语教育的问题必须获得全面的解决,不分国小或华淡小,不以族群斗爭为目的,而是踏踏实实的为母语教育进行检视和思考。教育政策,更加不能因为人去政息而有所变动,其改革应该是更长期、公开却获得各方意见回馈的一套机制。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每年全国有超过4千名教师退休,造成国小面对3千多名教师短缺,而华淡小则各別缺少1千至2千人,在在证明了师资的培训和进修,没有同步赶上退休教师的速度。因此,要如何解决师资供不应求的问题,才是症结所在。教育部下放权力允许校长聘请临教解决燃眉之急之余,也要有一套更加有系统的培训制度,让师资有更稳定的来源。有了稳定的师资,也肯定不会发生不具华文资格教师调派华小的问题。
此次董总和教育部也可说开了一个先河,董总让政府看见华社累积多年的不满情绪,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则拿出政治勇气解决问题,现在就看接下来各方面是否能够拿出诚意,以更加实际的行动,来扭转过去政策执行时所出现的衔接落差。拒绝谈论並无法解决问题,当存在的事实依然存在,如果不能拓展理性討论的空间,至少不应该关门沟通的大门。董总透过报章公开邀请魏家祥出席集会,以亲身感受华社的不满,魏家祥应邀出席,儘管在整个过程中爭议不断,却无阻教育部释出的善意。
325抗议大会让大家看到的是,我国的教育政策来到了一个分水岭,有必要面对更深层的检视,而下一个十年、百年,教育改革如何永续发展,则更需要细腻的规划与探討……。无论这个过程有再多的分歧,教改的路途还是必须继续走下去,教育改革没有回头路和教育政策必须永续这两点,相信还是大多数人共同的期许。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史祝佳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