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29-03-12 抗议大会扫描

董总发起3·25抗议集会尚未举行时即已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由副部长魏家祥代表教育部宣布马上调走全国华小约100名(何只100名?)不具华文资格教师、授权校长聘请临教,以及推出解决华小师资荒的八项方案,最终结果如何姑且不论,但适宜施压、发泄民意的功效已可见一斑。

解决华小师资荒方案,魏副部长原本说需要两个月处理,因为过程须“过关斩将”;但董总宣布坚持如期举行抗议集会,教育部竟能赶在集会前拟好方案,办事效率之高令人折服。不过,政府要等到人民以集会、示威来表达不满才肯俯顺民意,无疑鼓励人民用这样的途径争取权利,这是人民的不幸。

再举一个例子:教育部在2004或2005年宣布先在150所国小开华文班,当局随即培训师资,到2007年竟出现国小华文教师过剩的事。可见华小奇难杂症之难治乃教育部不为也,非不能也。

不是街头示威

集会之前,马华总会长蔡细历独排众议说,马华对3·25抗议集会的立场是不支持,也不鼓励动不动就街头示威,而且这不是解决事情的办法。

董总什么时候“动不动就街头示威”了?3·25集会和“街头示威”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蔡总何苦对董总抹黑?且集会的立竿见影更证明“不是解决事情的办法”乃错误的观念,也说明蔡总的政治斗争理念没有与时并进,如老人家说的“一本通书读到老”。

事实胜于雄辩,3·25集会并非街头示威,而且不但得到全国华人的支持,更有巫印两族支持者,再加上有朝野政党派代表参加,华人或华基政党就只有马华总会长对这个集会呛声,逆民意行事莫过于此。或者蔡总到现在还不知道华人“到底还要些什么”吧!

对教育部失信心

说回八项方案,这不是教育部的“第一次”。2000年8月,内阁授权马华总会长兼交通部长与教育部长慕沙莫哈末,共同拟订解决华小师资荒的方案;翌年2月,副教长韩春锦宣称教育部已采取多项措施,华小师资荒可在2004年解决。

2010年6月24日,魏副部长说教育部三管齐下培训更多师资,有望明年或后年缓和或解决华淡小师资荒,华文报在25日有这样的报道,魏副部长当时并未澄清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惟事实证明一切归于画饼充饥。不过,我们也明白韩春锦和魏家祥都是按照教育部官员预备好的文件照本宣科,自己没有审查求证,却令华社一再失望,进而对教育部的承诺失去信心;3·25集会如期举行就是对教育部失去信心的表现,现在这八项方案究竟会兑现吗?实在不容华社不存疑,毕竟一切好消息都是由马华部长与副部长代首相或教育部长宣布,此所以3·25抗议集会能得到广大华社支持。

要协商也要施压

董总也说得很明白,过去参加过很多圆桌、扁桌、长桌、方桌会议,却都没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要双管齐下。意即要协商沟通,也要施压。蔡细历若“独沽一味”,只要协商,他领导下的马华恐免不了遭华社唾弃。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罗汉洲 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