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連玉,是一位備受推崇、家喻戶曉的華文教育工作者。他的一生,為華文教育鞠躬盡瘁,因堅持民族語言、教育平等,他提倡列華文為官方語言,冀望從根本上一勞永逸解決華文教育在國家教育體系中的法定地位問題。
在風起雲湧的年代,他領導華社堅決反對自獨立前英殖民政府,直至獨立後聯盟政府執意通過種種不利於華文教育發展的單元化政策。最終,因揭穿和反對《達立報告書》改制華文中學的陰謀,在1961年被吊銷教師證,在1964年被褫奪公民權。他原籍福建永春,1925年南來。雖不是土生土長的馬來亞人,他和許多非土著一樣,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忠誠甭置疑。華裔須在馬來亞扎根,他先知先覺先行。
馬來亞尚未獨立前,他在《心理的建設》中提出,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事業中,各民族需有共存共榮的思想,非巫裔必須以馬來亞為第一家鄉的觀念。他不遺餘力地號召華裔爭取公民權、效忠馬來亞,擺脫僑居馬來亞的心態。他熱愛這片土地,殷切希望獨立後馬來亞各民族同胞能在共存共榮的原則下,逐漸融合成一家人。
但是,獨立後的馬來亞卻無法走上民族平等的正確道路。獨立前,英殖民政府注重英文教育,希望通過英化教育,將殖民地子民奴化為大英帝國擁護者。獨立後的聯盟政府(延續至國陣政府)變本加厲,不僅延續英殖民政府不平等教育政策,甚至措施和手段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風潮席捲全球,亞非拉各殖民地紛紛擺脫殖民統治、爭取獨立。英殖民政府深深意識到馬來亞獨立自主勢所難免,早在準備轉移政權時,已安排以拿督翁為主導的馬來政治精英,參與草擬《1951年巴恩報告書》,為馬來亞未來的教育發展擬定政策。
《巴恩報告書》提出:「家長凡欲以馬來亞為其永久之家鄉,而全力效忠馬來亞者,當送其子弟入國民學校,習英巫兩種文字,凡不願其子弟受此國民教育者,吾人認為其不願對馬來亞效忠之表示。誰願意放棄其本身與方言教育之聯繫,而為統一社會利益著想者,當被熱烈歡迎。」
報告書將「放棄本身母語」、「接受巫英文教育」作為「效忠國家」和「為統一社會利益著想」標準,使馬來亞華印文教育陷入困境。
延續殖民時代的壓迫、同化
自治選舉勝利後的聯盟政府,延續上述英殖民政府所實施的壓迫和同化政策,只是改變其實施的步驟。《1956年拉薩報告書》第12條中:「本邦教育政策之最終目標,必須是各族兒童接受一個以官方語文為教學媒介的教育制度;然本委員會亦承認,達到此種目標,不能操之過急,必須逐步進行。」
獨立前存在已久的華、印源流教育被大多數馬來政治精英視為破壞國民團結的洪水猛獸。獨立後,掌握政權的聯盟政府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語言」的思想指導下,為建立一個所謂「團結一致」的國家,將華文教育視為一個必須首先剷除的禍根。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華文教育處在驚濤駭浪之中,處境岌岌可危。林連玉時為教總領導人,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將解除華文教育的危機視為己任,費盡心力試圖扭轉劣勢。他毅然站在時代浪尖上,主張在多元民族社會中,民族和諧必須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堅決反對一切不平等的教育政策。
在50年代,最難能可貴的是,林連玉擺脫民族沙文主義思想,從政治與公民權利的角度,強調每個公民的政治權利與其所盡之義務相等。各民族只要效忠國家,願意為國家奉獻付出,其權利一律平等。誠如林連玉在《教總反對改方言學校為國民學校宣言》中提出「成為馬來亞國民,是以盡義務、效忠誠為條件,不是以棄母語、毀文化為條件」。這句話深切地說中了華社即熱愛國家,同時又希望保存本身語言文化的心聲。
概括地說,林連玉的思想和精神最重要是體現在堅持各民族權利平等的政治思想上。就是基於這樣一個豪無妥協的大原則,林連玉反對一連串侵犯民族權利的政策和法令。民族平等的思想成為他反對單元化教育政策的思想武器,正因為民族平等是馬來亞未來民族和諧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華社內心深處最期望的政治訴求,林連玉得到全華社的熱情擁護。他無私無畏、立場堅定、隨時願意為理想付出犧牲。這樣的人格品質,使他超越所有政治人物,成為那個年代華社政治訴求的最佳代言人。當時人民進步黨印裔議員辛尼甘華沙更提出「林連玉是華文教育權威」的說法。
為粉粹《教育白皮書》,他做好準備坐穿牢底,托妻寄子予摯友,毅然發表《教總反對改方言學校為國民學校宣言》。為揭穿梁宇皋為《達立報告書》塗脂抹粉,試圖欺瞞其欲將華文中學連根拔起的陰謀詭計,他以一介布衣,無權無勢,卻勇於和當時貴為聯邦司法部長的梁宇皋展開論戰,怒喝其為漢奸,幹盡出賣華社權益的不齒勾當。
獻身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他的義無反顧,讓所有人不得不對他肅然起敬。他的主張,切中華社的切實需求,得到全體華社熱情擁戴,迫使當時殖民地政府不得不慎重看待他的言論。當時的欽差大臣麥基里來爵士,為其發表的《教總反對改方言學校為國民學校宣言》,親身到吉隆坡尊孔中學,並指明要會見他。離開尊孔前,特意與他告別,並闡述殖民地政府沒消滅華文教育的意圖。由此可見,其影響力非同凡響。
他雄辯的論才,使英國副最高專員麥基利在和他辯論華文教育前途時,啞口無言。他精闢的見解,對問題剝絲抽繭的能力,最終使《達立報告書》消滅華文中學的意圖原形畢露,華社群情奮勇。他堅定地疾呼華社,「津貼金可以被剝奪,獨立中學不能不辦」,使華文獨立中學至今得以保存。林連玉竭盡全力解除當時華文教育所面臨的巨大危機同時,卻一步步將自己推入滅頂深淵。
聯盟政府罔顧民意,一意孤行地要將消滅華文中學的政策貫徹到底。林連玉處處和聯盟政府針鋒相對,終使聯盟政府惱羞成怒,在1961年以「故意歪曲與顛倒政府的教育政策,有計劃地激動對最高元首及聯合邦政府的不滿。動機含有極端種族性質,以促成各民族間的惡感與仇視,可能造成動亂」的罪名,吊銷其教師證、褫奪其公民權,意圖阻止林連玉繼續發揮其影響力。
林連玉被吊銷教師證和被褫奪公民權後,白色恐怖氣氛四處蔓延,馬來亞70間華文中學中,54間接受改制。自此,華文教育發展元氣大傷。
林連玉所處的年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困惑年代。當時,國際以中蘇為主的共產主義和英美為主的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壁壘分明。華校生自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國共內戰以來,不斷受中國進步思潮影響,成為馬來亞反對殖民主義先鋒。這與殖民地政府希望通過英化教育,培育行政官僚和買辦階級的目標背道而馳。華文教育成為英殖民政府眼中釘、肉中刺,甚至將他視為培育共產主義思潮的溫床。消滅華文教育,根除中國大陸對馬來亞華人的影響,符合英國人國際戰略考量。
在國內,反殖民統治的左翼勢力、興起的狹隘民族主義份子和依舊大權在握的英殖民政府,是決定獨立後馬來亞未來走向不可忽略的三股力量。當時反殖民統治的政治運動,使英殖民政府深深意識到馬來亞獨立勢所難免。在馬來亞政權轉移過程中,他們必須確保政權不會落入左傾政治人物手中。馬來政治精英的崛起,成為英殖民政府吸納作為轉移政權的對象。
窘境依舊無法突破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在《方吳報告書》和《巴恩報告書》同時出爐時,英國人接納狹隘民族主義份子提出要將華、印文學校(時稱「方言學校」)改為以巫英文為主的國民學校的意見,並將它納入《1952年教育法令》和《教育白皮書》中。反而《方吳報告書》中提倡多元文化、多元語言共存共榮的建議,卻被束之高閣。英國人默許、縱容狹隘民族主義思潮滋長,是他們維持殖民地帝國利益,一貫採取的分而治之的政治手腕。馬來亞華文教育的困境,是英殖民政府在政權轉移時,為保障他們未來經濟利益和國際戰略利益,而埋下各種禍根所造成的。
在反共反華的政治局勢下,無論是馬來亞南洋大學、還是華文中學終究難逃厄運;無論是殷商陳六使、教育學者嚴元章,還是華文教育工作者林連玉,都同樣在堅持捍衛民族教育權利的鬥爭中,付上巨大代價。在一項難以完成的使命面前,林連玉義無反顧地選擇以身殉道,為華文教育不顧私利,奉獻出他的一切。這種獻身精神,和他受儒家思想薰陶息息相關。
儒家教義強調知識份子把天下視為己任的積極入世精神,在林連玉身上一覽無遺。林連玉活著時引領華社有效地對抗消滅華文教育的意圖,使政府不得不褫奪其公民權,以消除他所能發揮的效應;就連死後,也讓政府對「林連玉」其名心有餘悸,不能直接以其名註冊林連玉基金。
在蠻橫的強權面前,林連玉被褫奪公民權、被吊銷教師證,但歷史最終將宣判他無罪,還給他清白。
林連玉至今無法獲得平反,顯示在馬來亞獨立53年以來,華裔在爭取民族平等的道路上,依舊處在無法突破的窘境。
華社在認同林連玉的主張和奉獻的同時,卻苦於對政權一意孤行的倒行逆施束手無策。一個已被政府褫奪公民權的人,最終卻被華社公認為「族魂」,這確實是個莫大諷刺,也反映出集體華社的無奈和惆悵。只有在林連玉能獲得平反,國家肯定他過去的言論和堅持是正確的年代到臨,各民族權利平等的政治訴求才有實現的天空。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楊敦祥 201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