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星期五

06-04-12 强制性政策剥夺华小师资

“国小优先”政策于2006年起开始明朗化,而这体现在“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政策中的第四项核心策略,即强化国小。

在此核心策略下,政府无不极力把国小打造成全民首选的小学,而这又能从中央政府拨款比例、师资分配等方面得以看出。

历年来,原本属于华小师资都被派遣到国小,一再加剧了华小师资紧缺和素质的问题。以下实例就是明证:

其一,“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华小华文组的准教师被派遣至国小执教华文是每年都重复发生的事情。

如去年10月杪,就有3名该项准教师向教总申诉。但这师资分配问题还属于小儿科,柔佛州教育局助理局长李翊狮督学指出,单以柔佛州来看,2007年起每年都有70至80名华裔新教师被派遣到国小执教,当中主修华文组的教师占多数。

擅换至国小华文组

其次,上述的师范课程中的华小华文组申请者意愿更改成国小华文组。

自2006年教育部师范局开设国小华文组以来,即使于2009年起该项课程申请表格内清楚区分“华小华文组”和“国小华文组”,但有关华小华文组申请者被当局擅自转换到国小华文组的问题一直都在发生。

而“大马教育文凭毕业生师范课程(KPLSPM)”和“教育学士师范课程(PISMP)”在招募教师时也同样面对以上的问题。

其三,“独中统考生师范课程(KPLSM-UEC)”是于2011年首度专为独中生而设的一项5年半制新师范课程。

教育部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只是注明独中生所得的课程是华文组(国小/华文),这种模棱两可的选择对于完成师范课程后被委派至国小执教的机会是相当高的。最近在相关单位极力的争取下,总算是峰回路转。

其四,在去年2011年的师范课程招生通告中只为国小增设华文组供学校临教申请,而师范课程的华小华文组就没再应届开放。这是否意味着华小华文师资已饱和,还是为促成“国小华文”计划继续发展而对这2千多名庞大的师资队伍虎视眈眈?

透明化师范生选拔

梳理了一下去年华小师资招生和调派问题后,情况显然甚为严峻。

虽然于上个月21日宣布的“八方案解华小师资荒”中没有明列来年每项师范课程所要招募学员的人数,以便逐步填补华小师资的大缺口,但是这毕竟是属于教育部师范局的工作范畴,所以希望近期成立探讨华小师资短缺的“特别委员会”,可以在这方面成为华小与师范局之间的协调单位,以协助搜集全国华小各科目中所需的科任教师人数,再与师范局配合一起制定师资培养计划中事项,即确定所需开设的培训专业、课程类型和参加人员;确定师范生在整个选拔过程与程序中无出现黑箱作业;以及华小组在毕业后是否被派遣到华小等监督工作。

总之,改造大马华教在未来历史之演变与记载,皆由“不容松懈半刻”的精神来对抗、捍卫吧!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 郭关 201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