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连续两年没有录取我国学生,已经让我国的教育制度敲起警钟。倘若我国的教育制度能够借鉴新加坡的模式作为参考,容或会有些许改善。
我国与新加坡同样以英国的教育制度为基础,新加坡建国以来,教育政策一直以国际局势为依归,与国际教育接轨为前提。因此,新加坡的教育一直与时俱进。
我国虽自诩拥有多元语言的国度,但在教育制度上兜兜转转后又回到了以单语为教学主要媒介语的政策。这种开倒车的举措,不但苦了学生,还让国家丧失竞争能力。
应培养多元思考学生
剑桥普通水准会考(GCE 'O' Level)及剑桥高级水准会考(GCE ‘A’ Level)是新加坡教育制度中重要的衡量尺标。我国却以国内的大马教育文凭为主要的大学录取标准。殊不知,大马教育文凭在政治化后,造成学术成果报表化、教学成果政绩化,先进国的大学当然会认为我国的教育素质下降。
新加坡中小学一般采用半天制,和我国教育制度相比,课堂课没有那么繁忙。反观我国的学生却在比谁的书包比较重。学习成果不该注重在读了多少本书,而是吸收了多少知识。在外部压力相对小以及内部学习动机相对大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在学业上大放异彩。
我国教育制度应该以培养多元学习与多元思考的学生,让学生不尽信书、分析疑惑和做出应对措施,唯有如此,才能栽培出更多的精英贡献社会。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吴嘉豪 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