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

19-06-12 即使剩下足球

我看了一場蹩腳,卻帶戲劇性的歐洲杯足球賽,俄羅斯對希臘。

俄羅斯是小組最強,只要和局就出線;希臘是小組最弱,前兩場一和一負,淘汰在即。

賽前,高傲的俄羅斯,大概不會把希臘當成一回事;北極雄鷹凌厲擒殺了捷克,此時,勝利的血腥味,還在它嘴邊縈繞。

希臘則是歐洲杯的殂上肉,沒有球星,沒有氣勢,甚至沒甚麼隊型和技術;看來就是等著被宰割。

哨聲一吹,俄羅斯的攻勢連綿不絕,希臘守得狼狽不堪。

長話短說,俄羅斯射了20幾個球,一個都沒進,希臘放了一個炮,槓上開花,1比0贏了。

場內希臘觀眾幾近瘋狂,它的國內觀眾應也如此;泰山壓頂的經濟壓力,此時好像煙消雲散;這一刻,誰還在乎經濟危機!

終場,我有一點領悟:這就是希臘的心態情境。

不管球場或經濟,看似就要滅頂,但是,球還是要踢下去,日子也得過下去。

全世界都在為希臘跳腳著急,希臘人卻有本身的生活之道。

球場內數千名希臘球迷,部份固然是爛船還有三斤釘的權貴階級,但是,更多是生活困窘,看不到前景的平民。

然而,他們把煩惱和壓力拋在腦後,揹上行囊,遠赴東歐看球,何其瀟灑。雖然希臘隊勝望很低,但是,並沒有熄滅他們的希望。

或許他們相信,一切自有安排,說不定,還有奇蹟出現。

足球奇蹟發生了,經濟奇蹟是否會出現?

而今,希臘人民選出了新政府,支持撙節政策的新民主黨,以微差勝了推動擴張政策的左派聯盟。

新政府主張留在歐元區,爭取歐盟的支持,尋求脫困。雖然這是比較理性的選擇;但是,希臘人民必須做好準備,接受德國主導的撙節措施。

希臘的經濟體質差,生產力低,人民的生活水準卻相對偏高,要他們大幅降低生活素質,過真正的苦日子,那是大難臨頭,不是大家所能接受的。

但是,希臘人還是選擇留在歐洲,相信歐盟能夠帶他們脫離困境。

正如它的足球隊,在歐洲固然是弱旅,但是,再不濟也是歐洲隊,只要使出傳統絕活,用破褲子纏腳的打法,雖然難看,卻還是有可能出現奇蹟。

即使剩下足球,還是有希望和快樂。

然而,球場上固然可能因運氣而出現奇蹟,經濟上,沒有付出犧牲和努力,還是別奢望。

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鄭丁賢‧201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