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接受法新社访谈时,对纳吉政府废除内安法令给予负面评论,他质疑类似改革的可靠性,并认为增加人民的自由度或将导致极端主义的衍生。
他说,开放自由导致极端分子及激进分子可凸显见解,而太多自由将引发种族紧张关系,“现在我们比以前更为种族主义,大家正互相指责对方为种族主义者。”
这位以作风强悍著称的前首相坚持,马来西亚政府除了要公平,也必须要强硬。
在马哈迪发表有关言论之后,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星期日在太平为国阵的“一诺千金”以民为本践诺活动主持推展礼时强调,要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国家缔造和谐与谅解,政府必须制定法律,遏止种族主义及极端行为破坏国家安宁。
慕尤丁和马哈迪的谈话不谋而合,两者对国内存在的种族极端主义皆表示忧虑,认为太多的过激行为可能为我们得之不易的繁荣与稳定带来破坏。
马哈迪要政府在施政上采取强硬态度,或许跟他本身向来贯彻的强势领导有关,但如果将纳吉废除内安法令等恶法的政治决策视为懦弱的行为,则未免是流于主观的说法。
在马哈迪领导政府的时候,大马还未真正迈入爆发力十足的电子资讯时代,互联网在3·08大选才初显威力,而如今这个电子工具的影响力,比之四年前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纳吉看到了这个无可避免的环球趋势,故而当机立断废除多项恶法,同时实施更为公平开放的政策,这充分显示了这位政府首长的从善如流,也彰显他不屑以恶法来捍卫权力的勇者姿态。
一些人或许会认为,政府若把一己政权摆在国家长远发展的前头,则恶法确是威力无比的武器,但在许多原本思想封建的国家也开始吹起民主改革浪潮的当儿,马来西亚又怎能在自由开放的改革上裹足不前?
纳吉选择在全国大选前废除多项恶法,不失为一项既大胆又明智的政治决策,国人应该给予全力支持。当一名想要做事的首相作出英明决策,却一方面被政敌吹毛求疵,另一方面又遭自己人猛泼冷水的时候,国人必须送上热烈的掌声,好将所有酸溜溜的冷嘲热讽一概掩埋。
作为一个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真正的自由开放是马来西亚的大方向,但基于国内的多元种族结构,革新的脚步难免时快时慢,而在眼下这一刻,在国际上正是自由开放之声此起彼落的季节,马来西亚必须抓紧良机,顺应大势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慕尤丁对种族极端主义的担心固然情有可原,而立法管制极端言行也不可说不符合国情,但法度和国情之间的拿捏必须准确,免得政府废除恶法的良苦用心,最终沦为国人眼里的政治花招。
来源:南洋商报社论 201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