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

10-04-2009 赏识孩子的36个细节 1

序言:请多给孩子一些赏识

一个10岁的男孩在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

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

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唱歌时比昨天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

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素罗。

卡罗素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也许,卡罗素的母亲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她的儿子能成为一代名人,根本没有指望过靠那三言两语去改变她儿子的命运,然而,事实上,正是她那句赏识的话成就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

美国伟大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小时候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家人和邻居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应该下地狱的人。无论何时出了什么事,诸如牧场的母牛被放跑了,堤坝裂了,或者一棵树神秘地倒了,人人都会怀疑“这是小拿破仑•希尔干的”。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希尔破罐子破摔,一心想表现得比别人形容的更坏。他的母亲去世后,一位新母亲走进了他的家庭。拿破仑原本以为继母是不会给自己半点同情的,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继母发现了拿破仑•希尔人性中的优点。在继母的赏识和鼓励下,拿破仑•希尔开始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发奋学习。继母用她深厚的爱和不可动摇的信心,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拿破仑•希尔。

拿破仑•希尔在他的著作《人人都能成功》中这样形容继母对他的影响:这个陌生的女人第一次走进我们家的那天,我父亲站在她身后,让她独自应付这个场面。她走进每一个房间,很高兴地问候我们每一个人,直到她走到我面前。我倚墙站着,双手交叠在胸前,凝视着她,眼中没有丝毫欢迎的神色。我的父亲说:“这就是拿破仑,希尔兄弟中最差劲的一个。”

我绝不会忘记我的继母是怎样回应他这句话的。她把双手放在我的双肩上,两眼中闪耀着光辉,凝视着我的眼,这使我意识到我将永远有一个亲爱的人。她说:“这是最差的孩子吗?完全不是。他恰好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无非是帮他把自己所具有的好品质发挥出来。”

一股暖流涌向我的心底。这一时刻是我生命历程的转折点。我的继母总是鼓励我依靠自身的力量,制订大胆的计划,坚毅地前进。后来证明这种计划就是我事业的支柱。我决不会忘记她教导过我的话:“当你去鼓励别人的时候,你要使他们有信心。”我的继母造就了我。因为她深厚的爱和不可动摇的信心激励着我,使我努力成为她相信我所能成为的那种孩子。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成功是每一个孩子都非常渴望的。运动员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需要人们的喝彩和掌声,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也是如此。只有每一次小成功累积起来,才能渐渐铺就孩子的大成功。每一个细小的成功都能够带给孩子无限的信心和动力,孩子就是在不断的成功中不断学习、更上一层楼的。而赏识正是催人奋进的因子,它可以开拓失败者前进的空间,不断激励胜利者昂扬的斗志。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赏识教育的前提,首先应该对孩子具有真诚和科学的爱。这种爱是包藏着热爱、理解、尊重、依赖、鼓励、期望等在内的复杂情绪体验。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真心赞扬孩子,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及时激励孩子,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尊重和信任孩子,可以帮助他们自立自强;宽容和理解孩子,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振作。

因此,请多给孩子一些赏识,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都应该眼含热泪地去欣赏他、赞扬他、信任他、鼓励他,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帮助他们充分树立起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入成功的殿堂。

第一章 赏识与赞扬 

许多父母把赏识与赞扬等同起来,以为赏识孩子就是告诉孩子:“你真棒!”事实上,赏识教育远远不是说一句“你真棒”这么简单。赏识首先应该是一种心态,一种欣赏孩子的心态。而赞扬只是赏识的一种手段而已,只有把赏识的心态融入赞扬之中,孩子才会真正感受到赏识的力量。

细节1 赏识孩子应该发自内心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如果父母没有发自内心,那么,所有的赞扬都是虚伪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假惺惺的,赞扬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赏识孩子应该发自内心,从孩子本身出发,不要把孩子与别的孩子做盲目的比较,尤其不要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而应该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让孩子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细节2 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遇到寒冷酷热,聪明的人逃开了;笨的人亲身尝试,却意外地在寒冷酷热中成长。笨的人逐渐认识到:“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却永远需要努力。” 那些经常被称赞为聪明的孩子,往往把分数看成自己的聪明所得,把分数高低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遇挫折就容易灰心,且不愿意也不敢接受新的挑战;而那些被夸奖为努力的孩子,则更愿意做出新的大胆尝试,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它们做好。

作为父母,应该赏识孩子的勤奋和努力,对他们的努力给予最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不要因为自己孩子的不聪明而气馁,而应该为孩子的不努力而担心。始终记住一句话:“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很多情况下,父母应该故意淡忘孩子的聪明,而重视孩子的努力,并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感觉到只有努力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夸奖,进而逐步明白一个道理:聪明往往只能决定一时的成败,而努力则决定了一世的命运。当孩子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时,不要把这个成绩归功于孩子的先天优势,而是把关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后天努力上。应该告诉他:“成绩真不错,这都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

细节3 及时赞扬孩子的成就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孩子更是如此,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肯定。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或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是多么值得父母赏识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应该及时给予热情的赏识和赞扬。事实证明,及时赏识和赞扬孩子,比事后再给予赞扬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孩子是需要赏识和赞扬的,并且家长要正确把握赞扬的时机。一般来说,在孩子取得成就以后,及时给予赏识和赞扬的效果最好,这时候,最能激发出孩子的潜能,孩子最容易从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如果不是及时赞扬,而是在一段时间以后再赞扬,效果则会相差很多。那时候,孩子已经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赞扬而失望,即使后来再补也无济于事了。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一句赞扬的话,他们也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心。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会让孩子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及时赞赏孩子的成绩,表现出家长对孩子的真心赏识和热切期望,这能传递给孩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会促进孩子智能发展和身心健康,大大增强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励孩子奋发向上,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赏识孩子,不仅仅表现在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赞扬送给孩子,更要在第一时间把这种赞扬和肯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发自内心的赏识和期望,从而满怀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细节4 通过别人赏识孩子
通过别人之口赏识孩子,对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与其他人的交往都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不确定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好是坏,以及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障碍时,适时传达给孩子别人对他的正面看法和赞赏,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信心,更可以融洽孩子与他人的关系,让孩子拥有更快乐的生活。作为父母,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赏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不要忘记及时把别人的赏识传达给孩子,让孩子认识到别人对他的评价,感觉到别人对他的赞赏,从而激励他不断努力和进步。在赏识教育中,父母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赏识孩子,更可以借他人之口来赏识孩子。有时候,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更能激发他的信心和潜力。

在孩子的社会交往中,时常传达别人对他的正面评价,可以培养孩子正确认识他人、评价他人、与他人友善相处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处理,对孩子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益处。当孩子听到从你的口中传达的是别人对他的赞赏时,他会更加感到光荣和自豪。

细节5 在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孩子正是在不断犯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并纠正错误。善于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批评和打骂更有作用。现实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错误并不难,难的是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用赏识的态度和语言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对孩子的赏识中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另外,必须对孩子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给予赏识。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母就不应该再穷追不舍,而应该鼓励和肯定孩子敢于认错的勇气。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难免会责备孩子,但是责备的方法却有很多种,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当的责骂以及动粗、体罚或其他威吓等处罚方式,不仅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而且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而如果父母善于找到孩子错误中隐藏的优点,然后赏识孩子,不仅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错误,而且还会继续保持这个优点,从而养成良好的对待错误的习惯。

细节6 重视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尊重孩子的问题,给孩子一个认真的答复,不仅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密切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加信赖父母。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也许会问一些父母都不好回答的问题,这时候,不要回避更不要责怪孩子,而应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咨询专家,尽量给孩子一个合理的回答。

细节7 欣赏孩子的新奇发现


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兴奋地向父母报告他们的新发现。这些发现是如此珍贵,它不仅表明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而且表示他们在观察和思考。赏识孩子的发现,就要善于观察孩子,及时看到孩子的新发现。当孩子向父母报告新发现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像对待重大的发现一样满怀热情,分享孩子的快乐,同时给予积极的赏识,激励孩子发现更多的新事物、探究世界的奥秘。

细节8 欣赏孩子的淘气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许多父母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淘”所产生的所谓“不良”后果上,而忽视了孩子“淘气”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忽视了孩子在“淘”中所表现出的优点和值得赏识之处。甚至还有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淘气”行为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俗话说“淘丫头出巧,淘小子出好”。在很多情况下,“淘气”是孩子聪明、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现。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淘气”,赏识孩子的“淘气”,甚至和孩子一起淘气,让孩子在淘气中学习,在淘气中进步。

孩子淘气,多数表明孩子性格好动,求知欲强烈。但在多数父母眼里,这样的孩子却是不听话、好争斗、叫人头疼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的不听话恰恰反映他有主见,而所谓好争斗恰恰反映他有进取心。虽然主见多带有主观和无知的倾向,进取心也有些逞强和虚荣心的成分,但这并不能掩盖孩子在淘气中所表现出来的值得父母赏识和鼓励的闪光点。因此,对于淘气的孩子,父母要站在赏识的角度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可有针对性地带孩子看电影、逛公园、参观展览馆,或者学习唱歌及绘画等。通过多渠道教育,因势利导,更换兴奋点,将他们过剩的精力、体力发挥到适当的活动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好动和求知的心理和需求,而且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细节9 赏识孩子的大胆怀疑

怀疑就是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某个结论不轻易认同,更不随声附和。如果孩子对事物有了自己的怀疑,家长一定要珍惜他们的这种意识,而不能强迫他们认同自己的观点。孩子的怀疑是可贵的,他们的怀疑完全有可能结出科学的硕果。古希腊哲人德谟克里特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改变过去给孩子填鸭式灌输的消极模式,改变孩子被动的地位,鼓励孩子怀疑事物,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细节10 在别人面前赞扬孩子

在别人面前,孩子的自尊心更加强烈,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和训斥孩子,将会大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赏识教育的理论告诉我们,对孩子要多赞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责骂。经常对孩子赞扬、鼓励,尤其是当着别人的面赞扬孩子,能使孩子产生成功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做事的信心。 因此,我们应该把对孩子的赏识扩展到别人的面前,要善于当着别人的面赏识和尊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充分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欣赏,从而激励孩子产生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在别人面前赏识自己的孩子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赏识孩子的态度必须是认真和真诚的。不能因为炫耀自己或者敷衍别人而故意吹嘘,夸大孩子的优点。二是必须有根有据。要根据孩子的平时表现来赏识孩子,不能因为赏识而赏识,凭空捏造事实,让孩子感觉你在作假。三是要适可而止。不要说起来没完,让孩子感觉不自在。要知道,赏识的话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说得多了反而无益。

第二章 赏识与激励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会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少些责骂,多些激励,亲子教育就是这么简单。

细节11 要赞扬,更要激励


不仅要对孩子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赏识,更要在赏识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鼓励,让孩子在欣慰的同时,感觉到来自父母的殷切希望。可以对孩子说:“成绩还不错,不过再努力一点,你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赏识孩子。赏识孩子,不仅表现在对孩子成绩的肯定和夸奖上,更表现在对孩子热情地鼓励和适当地提醒上。对孩子成绩的赞扬可以让他感到温暖和欣慰,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至少获得了父母的认可;而对孩子的提醒和鼓励则可以给他继续努力的动力和信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有差距,还有继续进步的潜力。

细节12 赏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让父母不满意的地方—成绩没有别人好,做事没有别人快,脑筋没有别人聪明,但是,孩子一直都在进步,这才是最重要的。 应该珍视孩子的进步。在孩子看来,只要自己取得一点点进步,父母就应该是高兴的,就应该表扬自己。

因此,随时都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在孩子表现不好或者成效不明显的时候,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宽容,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赏识,这将会让孩子建立或者重新建立做好事情的勇气和信心。妈妈带达达到青岛看大海。母子俩坐在海滩上,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海鸟。他们发现,越是体型比较小的鸟越能迅速地起飞;而那些体型比较大的鸟,如海鸥却显得非常笨拙,起飞很慢。这时,妈妈对达达说:“儿子,海鸥虽然起飞慢,但是真正能飞越大海、横穿大洋的还是它们。”

细节13 鼓励孩子严格自律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在赏识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孩子自律,更应该做到以身作则。因此,赏识孩子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是从语言到行动,全身心地赏识和鼓励孩子。为了鼓励孩子严格自律,父母可以在制定规矩和计划的时候征求孩子的意见,和他一起完成。而不是以父母的意志来强迫孩子遵守。没有自律,就不会有成功。

赏识和鼓励在锻炼孩子的自律能力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要赏识孩子,所以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什么,而应该通过鼓励,让孩子自愿去做。在父母的强迫下做的事情,孩子不仅不会记住,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如果是他们自愿去做的,效果自然就好多了。

细节14 激励孩子战胜失败

失败是令人沮丧的,而别人的讽刺更让人难过。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一句“笨蛋”可能会伤透孩子的心。如果来自失败的打击太多,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结果就真的成了“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一条梭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只要梭鱼饿了,张张嘴,就可以把小鱼吞进肚子里。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鱼就冲上去,企图吞食小鱼,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罩住梭鱼的玻璃瓶,但这时候备受打击的梭鱼已经没有了斗志。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鱼真是笨死了。其实梭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的碰壁后,梭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最后彻底绝望了。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很多失败和挫折。孩子也一样,当他们去努力尝试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可能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成功,有些时候,需要千百次的尝试和努力。当孩子失败和碰壁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他及时的激励,让他们鼓起再试一次的勇气,从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孩子从小到大,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很多挫折。如果孩子在受挫后得不到适当的引导,常常会失去自信,变得软弱和退缩,而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则会坦然面对挫折,渐渐培养出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生活有顺境也有逆境,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从而让孩子逐步形成看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

细节15 鼓励孩子克服紧张


当孩子紧张不安的时候,父母要以身作则,冷静面对孩子的焦虑,帮助孩子分析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给孩子一些赏识和指导,让他明白,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即使失败,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他、支持他。这样,可以让孩子正确面对考验,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同时,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对孩子提过高或过严格的要求,要允许孩子出现失误,并对他的失误表现出宽容,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更加坚定孩子的信心。

细节16 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应该鼓励孩子去和对方交朋友,对孩子说:“不要打架,你应该主动讲和,告诉对方,你想和他成为朋友!”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和小伙伴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因此,对于孩子交往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应该建立在以和为贵、发展友谊的基础上。鼓励孩子用心与他们沟通,相信孩子的真诚可以打动他们,从而把对手变为好朋友。

当孩子遇到交往中的问题时,鼓励孩子与对方交朋友,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事情的状况,而不是让孩子能忍则忍或者以牙还牙。

通过鼓励和信任孩子的交往能力来赏识孩子,能够激励孩子更加注意与小伙伴们的交往方式,促使孩子学会交流并快速融入到集体中去,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从而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和学习的进步。

第三章 尊重与信任

赏识孩子,就要尊重和信任孩子。赏识教育应该基于对生命本质的爱和尊重,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作为父母,只有放弃分数、名次等功利指标,才能真正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发现孩子身上无数的闪光点,赏识才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尊重的话语,信任的目光,赏识如细雨,润物于无声!

细节17 尊重孩子的意愿

尊重孩子的意愿,遇事经常和孩子商量,是对孩子的一种赏识和尊重。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仅是因为孩子有权知道自己的事情,这更是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赏识,相信孩子有能力分析和决定家庭中的事务。赏识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对家庭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大局观。对于父母来说,对孩子的尊重是了解孩子最好的途径。如果父母尊重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反过来也会尊重父母。只有父母想了解孩子的想法时,孩子才会大胆地告诉父母。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商量事情,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孩子需要做一项决定,他也会主动跟父母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而不是隐瞒父母,一意孤行。

细节18 尊重孩子的想法

父母应该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倾听孩子的诉说,在孩子想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予积极的赏识和尊重。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思考意识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思想。

父母千万不要忽略和压制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说得不对,即使他们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能嘲笑和打断他们;不要总是以大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说下去,允许孩子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孩子主动和父母谈到孩子世界的事情,是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是想从父母那里得到解答和安慰。这时,父母应该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耐心地和孩子沟通交谈。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应该是平等互重的,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想法也同等重要。因此,不论是孩子想要讨论大人世界里的话题,还是大人想要进入孩子的世界,这种彼此之间交流都显得尤为重要。

赏识孩子,就一定要尊重孩子。当孩子想要向你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吧。

细节19 尊重孩子的理想

作为家长,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让人遗憾了。

所谓赏识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和选择。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时,必须首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理想,进而理解孩子的理想、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设计产生偏差,也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商量探讨,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在赏识和尊重孩子理想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警示,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

孩子在接触新鲜事物时,会自然而然地萌发理想,父母如果觉得是合理的,就应给予赏识和支持。但支持不是简单地说句好,更不是马上提出要求,或者用纯理性的、非常严格的终极标准要求孩子,这会让孩子知难而退,轻易放弃。真正的支持应该以孩子的现实准备为基础,进行适当启发和引导。

细节20 尊重孩子的朋友

赏识和尊重孩子,应该支持孩子的社会交往、尊重孩子的朋友,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尊重而更加信赖父母,而且还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交往,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孩子需要朋友,孩童时代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朋友的缺失不仅使孩子的童年极为孤独,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因此,父母应该珍视孩子的朋友,通过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朋友,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心灵。首先,可以通过赏识孩子朋友的优点,让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主动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 其次,尊重孩子的朋友,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们交往,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和交际能力。再次,鼓励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培养群体意识,可以克服孩子过强的个体意识。朋友之间的群体生活可以克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让他们遵从群体活动规则,认识到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只顾自己,就会受到朋友们的排斥,小朋友会看不起他,不跟他玩儿,将会促使孩子最终向群体规范“投降”。“合群”是人的重要品质和能力,这是家长无法口授给孩子的。

因此,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交朋友,当孩子有了朋友之后,应该通过赏识和尊重,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

要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把孩子的朋友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采取热情欢迎的态度。当小朋友来家里时,家长应该说:“我们家来朋友啦,欢迎欢迎。”或者“真高兴我的孩子有你这样的朋友,你们能来太好了!”而且要鼓励孩子认真接待,让孩子的朋友感觉到你对他们的支持和赏识。

文章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