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星期四

29-07-2010 另类边缘人

看了《华裔穆斯林》系列报道,我惊觉:原来大马还有另一类边缘或边际人——华裔穆斯林或华裔回教徒,亦即所谓的双少数族群。

在华族看来,他们是“异族”,而马来族则视他们为“异教徒”。结果,他们有如蝙蝠,不为华巫两族群所接受。在多元种族社会中,他们的处境似乎比“惹娘与峇峇”族群更尴尬,面临民族文化认同性的危机。

我觉得他们是中华文化和马来文化相冲击的产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宗教文化只是它一部分领域,而且是为它的主体文化服务的。由于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积淀,中华文化是最“形而下”的现实主义,将宗教当作“人生的手段”,而非“人生的目的”。

宗教是中华文化组成部分

例如华人的民俗节日,新年、清明、端午、中秋及冬至等等,在深层意义上毫无宗教色彩,全是人本主义。因此,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没有一场宗教战争的纪录。吴承恩在其名著《西游记》中,把中国人最高的仙界玉皇大帝,描绘为低能弱智者也不会遭受追杀。

中华文化是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如何在人为或天然条件极恶劣的条件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事物来保存生命,然后徐图发展和不断地创造附加价值,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先求生存,徐图发展;或中国佛教名言:在天寒地冻的荒漠,佛教徒可把唯有的檀木佛祖雕像烧来取暖。佛教传入中国后,也为中华主体文化所渗透而发生质变。

教徒不能脱离中华文化

要在中国生存和发展,佛教必须融入中华文化。中国的佛教徒往往比普通的华人或海外华人更加“华人”,中国的回教徒也一样。

1992年,我访问中国西安市一座回教堂的回族主持,在建筑风格有如道观和佛寺的教堂内,他告诉我:一个人的姓名是父母给的,真主给一个人教名,是保护他健康成长,生活得到改善和幸福。他不应当丢弃他父母给予的姓名,特别是他生命来源的姓。

至于清真食物问题,他说,当一个人三餐不饱而不知肉味时,对他讲食物的清真和非清真,那完全是没有意义的。真主不会处罚饥不择食的信徒,而会帮助他摆脱饥饿。

可兰经文墨宝受欢迎

这位回族主持的谈话完全符合中华主体文化,即生存文化。他比一般汉人更汉人。

国际回教大学在大马开办后,我曾与少数中国留学生打交道。有位学生从中国宁夏区带来多幅中国书法风格的阿拉伯文(爪夷文)书法艺术图。

据他说,它们是中国回教徒独创的可兰经文书法艺术。中国著名书法家的墨宝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中国书法家的可兰经文墨宝也会成为回教徒的“国宝”,很受马来回教徒的欢迎。

据说,他靠买卖可兰经文墨宝的画卷而赚到不少利润,而在大马安家落户。不过,我还依稀记得他告诉我:在中国很受回教徒喜爱,用可兰经文(阿拉伯文)拼写的中文“福”字,马来回教徒却不要买。

显然地,这位中国回教徒留学生还不了解什么是马来文化?

在位22年的前首相马哈迪医生在退位前,于2002年7月29日马来西亚哈佛俱乐部晚宴上,最后一次对外讲话中曾说,马来人是世界上一些人民中,其种族受到法律界定的。马来西亚宪法明文规定,马来人是习惯讲马来话,信奉伊斯兰教及实践马来风俗的人,但对马来文化却是只字不提的。

马来文化等同回教文化

不过,他却强调,决定一个种族或人民的成就或失败的因素,不是他们的种族、肤色或身世,而是文化,亦即在一定时间内,他们所崇信的价值体系。

5·13事件后,政府曾举办国家文化大会。大会总结是结合宪法赋予马来人的特权和马来人的种族诠释,采用马来语文的国语地位和回教(伊斯兰教)的官方宗教地位,实行新经济政策与民族同化政策。

既然马来人被法定为回教徒,同时马来文化又没有法律界定,因此,马来文化被具有政治目的者等同于回教文化,亦即马来人=回教徒=回教文化。回教文化等于马来民族文化的全部。

用政治手段把马来人圈入回教文化的堡垒,是特权保护的延伸,使马来族群偏离其他宗教或文化,而不受它们影响。同时,在马哈迪执政期间,马来语文也完全成为从国民小学至国立大学的唯一教学媒介语,同时也是传播回教教义的唯一媒介语。

非回教文化被切除?

马来语文虽然是国语,或所有民族共用的官方语文,但不准用来宣传其他民族的宗教教义,如佛教和基督教。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有关当局曾经主张要将“国语”改回“马来语”。这是一种宗教保护主义。在此时此地,回教文化的表达语文已是以马来语文为主要媒介(其次是阿拉伯语文)。

为了加强马来文化等同回教文化,近年来已出现这样的趋势:基于宪法对马来人的种族释义(界定),在1414年,马六甲王拜里米苏剌改信回教前的非回教文化,如兴都教或中国儒家或道家文化,必须与马来文化历史相切割或划除掉。

例如,回教徒不可竖立塑像或偶像。所以,马六甲青云亭不可将在中国订造的回教徒郑和塑像在三保山脚下竖立起来。埋有众多郑和随从和士兵(多是回教徒)尸骨的墓园,三保山也不被鼓励美化为吸引中国游客的文化遗产,让中外华人祭拜凭吊。

然而,有如作为国语的马来文不准作为非回教的宗教传教媒介语一样,竖立在首都湖滨公园的阵亡战士(英雄)纪念碑上,众多马来战士塑像似乎已遭受相同命运。过去前来访问的外国元首多来此献花环的节目,不再在媒体出现。

里外不是人?

今天以回教文化和马来语为核心的马来文化早已形成,并且准备以1414年为切割年的趋势已出现。不彻底放弃中华文化的华裔回教徒,就是不接受融入马来文化,或马来文化的认同性;在马来族群中,当然被视为“异教徒”,因为回教文化已是马来民族文化的全部。

在任何宗教文化只占中华民族文化一小部分的华人族群眼中,华裔回教徒当然是一小撮“异族”。他们设计中华建筑风格的回教堂图样,虽然已分别在马六甲和霹雳州获得官方批准,但它们的建造经费相信很难获得广大华族捐助。他们不但成为“双少数族群”,而且是华巫文化的“夹心人”——两种文化冲击的产物(对不起,恕我用一句歇后语:好比“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潘兴才 20100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