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8日星期六

18-09-10 失去味道的美食

港台知名美食作家薛兴国3年前出版的《吃一碗文化》,获得食肆界好评。

薛兴国文笔精湛,才华横溢,喜爱走遍大江南北品尝各类美食,此书內容不仅介绍多种华人传统美食,还写出各类吃喝的掌故和文化背景。大概也只有中华民族的食物,具备悠远的传统文化歷史。

可见“吃”除了是生理需求,也是生活的一种文化。

人无论贫富贵贱,皆有本身对美食的要求,富贵人家固然可以餐餐山珍海味,却不一定能从食物品尝到生活的甘甜;贫困者若对美食有一定文化认识,即使手捧一碗白粥,也能领悟人生知足常乐的道理。

华人即使文化水平不高,也会对“吃”有一定要求。一些美食中心、餐馆或甚至是大树下的一个小食档,要是能推出一两样特別美味可口或有古早味阿嬤味的食物,很快就会客似云来,座无虚席。

街头小食比一般餐馆更能吸引食客,除了价格便宜,也多传统风味的美食供选择,例如福建麵、肉骨茶、叻沙、咖哩麵等,又如传统点心如芋头糕、潮州菜粿或客家算盘子等,都能勾起童年妈妈或阿嬤味道的回忆。

然而,这些传统美食,已经逐渐浮现失传或消逝的现象。年轻一代没有学到祖传手艺,是传统美食失传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因素,则是如印度餐馆业协会所揭发、也是街头巷尾到处可见的“鹊巢鳩佔”现象──越来越多外劳成了熟食中心或餐馆的厨子或老板。

到美食中心走一趟,十之八九的档口,从煮炒到捧餐,皆由外劳全包办。无论是瓦煲饭、皮蛋瘦肉粥,或甚至过桥米线,他们都可以照章翻煮出来。

如果食客对“吃”稍有要求,便会发觉瓦煲饭欠火候、皮蛋瘦肉粥少了薑丝和麻油,而一碗过桥米线浮著一层肥鸡油,什么食慾都没了,还能想像一位女子每日过小桥为寒窗苦读的丈夫送米线的掌故么?

外劳不仅抢了我们的饭碗,也影响我们对“吃”文化的追求,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他们甚至在一点一滴地破坏中华传统美食的传承。

据说我国已被外国游客视为世界顶尖的“美食旅游”目標。我不知道,我国高级餐馆具备哪些独树一帜的特色,能在国际“美食旅游”扮演要角。真正能吸引外国游客到来寻访美食的,应是街头巷尾的各类小食,例如檳城小食。可惜,这些传统美食的味道和吸引力,已在外劳抢滩下逐渐消逝。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陈宝卿‧201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