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為老友被詛咒「早死早好」大發牢騷。
華人認為,50歲之前去世是夭折,也就是早死;沒有人樂意早死,更不願意聽到人家咒自己早死。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有的人活了幾十年,對社會一無貢獻,生命在平平淡淡中度過;有的人雖然早死,卻留下豐富的文化財富讓後人享用。音樂家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聶耳、施光南都早死,卻創作無數傳唱不已的優秀作品;漢奸汪精衛61歲死的時候,全國人民放鞭炮慶祝,認為他早死早好。可見一個人的定位,不在於早死或晚死;死後能否得到世人的懷念,不在於死的年齡,而是他的貢獻。為非作歹的人活得越久,帶來的禍害越大;有用的人生命即使短暫,也能夠創下偉大的事業,讓後人緬懷不已。
早死有不同的類型。一是自己控制不來,非死不可的,如得了絕症、意外、車禍、暴斃、革命失敗被捉去殺頭、走私毒品被判死刑等,這些早死的人留給親人無限的懷念和追憶;另一類是自己找死的,如自殺,給親友留下來的是萬般的無奈。
自己找死也有多種情況。有人厭世自尋短見,有人認為活下去沒有什麼意義,乾脆死了算,也有追求完美的人,自認為不能再有任何突出表現而尋死。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美國作家海明威。川端康成曾經在他的作品中以「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話」透露悲觀情緒;海明威因《老人與海》這部作品而名滿天下,他認為沒能再創作出很有影響力的作品而得到精神抑鬱症,進而消極悲觀,終於像他的祖父和父親一樣以自殺解脫自己。
有一類人,死的時候並不年輕,卻普遍被人惋惜,感歎「怎麼死得這麼早」,代表人物是周恩來和鄧小平。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周恩來死於78高齡,全球華人都惋惜他早死;改革開放總工程師鄧小平死於92高壽,仍有很多人認為他應該慢一點死,讓他親眼見到香港回歸,讓他能夠如願踏上香港的土地。
詩人臧克家有一名句:「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活死人猶如行屍走肉,被人「當作死的」;經常被詛咒早死早好的人,一定犯了眾怒,干有損民族利益的勾當。為這類人抱不平,除了沆瀣一氣可以形容,一丘之貉、狼狽為奸、同流合污、臭味相投……也都適合。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許萬忠 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