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一間教會女校的食堂人聲鼎沸,學生紛紛擠在自己喜愛的檔口前。食堂位於中小學校區中間銜接位置的死角,為中小學生共用。
這間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英國傳教士建立的教育機構,雖然它自1959年才啟用現在這個校名。2010年,它被評選為其中一間“展望學校”。
中學是在建於上世紀20年代的宏偉老舊建築物內上課,小學則是在禮堂旁50年代建成的建筑物內上課。由於中小學的午休時間錯開,女孩們在不同的時間用午餐。該校學生的種族融合情況相當明顯,華巫印3大民族的學生數量也幾乎平均。
我從教員用餐室看見食堂熱鬧的風光,當時我正與清一色是女士的資深教師(她們熱情又健談)在教員用餐室交流。
“教育課程可說是我們的核心事業,”該校的女校長這麼說。“我教書30年了,其中的25年都給了教會學校。”
“80年代時,我從教會的老教師們身上學習良多。他們的行政方式一絲不苟,但我們都樂在其中,當年的委員會會議也緊湊簡短。”
“現在的董事會非常活躍,他們有很強的傳統意識,對學校的成績和聲譽都特別的講究。”
“我個人傾向擁有強有力的董事會。他們可以提供制衡機制,也在籌款方面給予幫助,並且經常監督我們的錄取標準,以確保我們保持學校的特點與傳統。”
傳統及其維繫,對教會學校而言是很重要的。
一個和我對話的教師1969至1980年期間在該校唸書,後來去了師訓學院受訓,1985年重返該校執教,前前後後共有38年的時間都在該校度過。
教會學校在大馬教育的歷史中扮演關鍵的角色。第一間傳教士學校是英國聖公會牧師於1816年創辦的檳城大英義學。1852年,天主教會又在檳城開辦了聖芳濟學校和萊特街修道院女中。至今,全馬估計有462間教會學校,西馬半島有227間,另外235間在東馬。而吉隆坡咖啡山姑娘堂女中、吉隆坡聖約翰學院、怡保聖米高中學和女英華更在名校之列。
教會學校不分種族、宗教、階級,培育了不計其數的大馬人,傑出校友包括我國好幾位首相(納吉是聖約翰學院的畢業生)、部長、企業領袖、體育明星和藝人。
儘管如此,很多人都遺憾地發現教會學校沒落的同時,也對整個國家教育體系帶來影響。
就像我們從歷史上看到的,多數教會學校在70年代成為部份津貼學校,這表示教育部提供、支付教職員薪資和行政費,而教會對土地和建築物依然保有其所有權。除了經常引起關於教學媒介語和教學素質的辯論,教會學校還面對喪失其獨有的基督教特質的批評。另一邊廂,卻一些人覺得教會學校的宗教氣息過於明顯。
的確,任命校長的問題和不允許在校內進行非穆斯林宗教活動的規定,讓部份校友和家長感到不滿。
我拜訪了怡保的教會學校,這裡周圍有很多綠色植物,然而我感覺這間學校做了很多努力,以維持它們本身的特質,但也呈現了大馬的真正特質。
當聖公會和天主教教會學校面對老化和各宗教學生人數銳減的困難時,由非神職人員組成的學校董事會仍非常積極努力,怡保的這間教會學校便是其一。
在某種意義上,教會學校實現了我們的國中無法兌現的事情。首先,教會學校顯得更加多元種族:我拜訪的這間怡保女校的學生人數比例是33.5%巫裔、36.4%華裔、26.9%印裔、3.2%為其他族群。這樣的人數比例幾乎反映了西馬半島的種族結構。像《星報》總編輯黃振威所說:“教會學校為各個族群的孩子提供了一個中性的平台,讓他們有機會彼此認識並交流。”
教會學校的學生無論在學術(過去5年小六評估考的及格率超過90%,2006年有40%的學生考獲5A)或課外活動上(在各種競賽中,包括游泳項目上取得顯著的成績)都有非常優秀的表現。我們真的應該給予讚賞、支持並表揚他們一直以來的努力。真實呈現出大馬特質的教會學校確實是我國的資產。(譯:張德蘭)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凱林拉斯蘭‧201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