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星期五

06-04-12 谁抢走了胡桃钳?

谁抢走了胡桃钳?
2012-04-06 09:18
大马的愚人节,或许迟了几天;但是,毕竟没有错过这个詼謔的日子。

今年迟到的愚人节,上演的剧目是《胡桃钳》;胡桃钳是一种剥胡桃壳的工具,当然,它更是柴可夫斯基谱写的著名芭蕾舞剧。

舞剧中最精彩的一幕,是群鼠出动,要抢走小女孩克拉蕾的胡桃钳。

克拉蕾和群鼠奋战,藉由芭蕾舞动作,舞出优美而惊心动魄的氛围……。

介绍这剧情,是要告诉大家,《胡桃钳》適合全家观赏,老少咸宜。在西方国家,学校不时会公演《胡桃钳》,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显示健康和有品味的文化。

然而,《胡桃钳》要来大马,不但出现攫夺风云,也染上情色色彩。

新加坡一支芭蕾舞团受本国主办团体之邀,预定本週末在吉隆坡演出,剧目包括《胡桃钳》。

票卖得七七八八了,却迟迟等不到当局发出准证,主办当局和舞团急得跳脚,不断追问,却不得要领。

主办方只好通知新加坡舞团,准备取消演出,也让观眾退票。

路透社记者得知,两地採访,取得消息,发出新闻,指负责准证的大马政府机构PUSPAL(海外艺人表演与电影播放中心),不批准演出。

报导说,拒绝的理由是芭蕾舞服装“不道德”。

全世界傻了眼,芭蕾舞流传全球数百年,即使在封建年代欧洲的保守社会,也未曾听闻舞者因服装问题而被禁止。

舞蹈是身体语言的呈现,芭蕾舞衣(tutu)百年不变,在於它最能表现舞者的姿態和动作,穿起tutu,肢体灵活运用,气质和韵味自然流露。

如果不穿tutu,总不能穿维多利亚又厚又重的大篷裙跳芭蕾舞,那岂非变成法国癲马夜总会的康康舞?

若穿牛仔裤跳《胡桃钳》,不如去跳《油脂》或《西域故事》;若穿马来传统服装或中华旗袍,可能几下子就绊倒,从舞台跌下。

芭蕾舞是高尚艺术,毋须神经兮兮,或是想入非非,带著有色眼镜审判tutu的道德。

路透社新闻传遍全球,新闻部长才站出来说,政府未曾拒绝演出,而是主办当局之前从未提出申请。

唔,耐人寻味。等了把个月,吵了几星期,却是“未曾申请”;而PUSPAL被追问了这么久,三缄其口,原来“不知道有这项申请”。

这下子,主办者,也是国內德高望重的剧场元老,法丽达(Datuk Faridah Merican)火了。她说早在3月7日就提出申请,直到上週,PUSPAL才口头拒绝,理由有两个:衣著和外国舞者。

谁抢了胡桃钳,这是愚人节的大笑话。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