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移民”问题,永远是个极度敏感的课题!
可是人口老龄化,寻求替代劳动力是都市化国家面临的急迫挑战,新加坡也不例外。欧美先进国纷纷设立移民“咨询公司”,包括提供留学移民、投资移民、技术移民的服务,诸如出入境法查询、入境申请范例,当然也提供关于签证、安家协助、辅导、实地考察等,看得眼花缭乱,我们还能作“锁国政策”,把移民排除在外吗?
北欧国家芬兰只有540万人口(和新加坡差不多),近年来随着外国移民涌入(主要是俄罗斯、爱沙尼亚人,还有少数亚洲人),移民人口接近20几万。芬兰政府的移民政策,其重点是引进有技能的劳动力移民,以填补国内的劳动力短缺。
与新加坡一样,芬兰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困扰。目前在服务行业,很多公共交通司机和护士都是外来移民。
芬兰制定了《移民融入法》和相关政策规划,帮助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根据《移民融入法》规定,每名外国移民在到芬兰的最初三年,可以在就业顾问的帮助下,制定一份“融入社会计划书”。外来移民容易受到种族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在西方国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尽管芬兰的宪法、劳动合同法和都明文禁止各种歧视行为,但芬兰雇主常以芬兰语能力欠缺为由,拒绝外来移民求职者,可见“移民融入法”,还是抵御不了“不融入”的现实。
融入问题最棘手
引进外来移民,最棘手的问题算是“融入”了。看看新加坡,“融入”的课题闹得沸沸扬扬,从未休止。
冷静观察,来自大马的移民应该没有融入问题。这跟历史的渊源,还有多元种族的社会结构类同有关吧!新、马本是一家,分家也不到50年。大马人嫁给新加坡人,组织家庭生儿育女,下一代受教育,然后当兵,保家卫国,几乎就是地地道道的新加坡人了。有些大马夫妇移居本地,但在职场上、在生活上,还有饮食习惯、语言、思维等等,不查根究底,还真的不晓得他们是来自大马。他们会跟孩子们以英语、方言、华语沟通,会跟马来邻居讲马来话,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者与邻居有摩擦,照样写信“投诉”,或者找议员。
六四之后,九七前夕大量移民新加坡的香港人,多数还保留在“港佬”的社交圈,开口闭口港式广东话,融入遇到困难,有些港人的家眷也因为融入问题,患忧郁症,发生自杀悲剧。
近年来大量涌入的中国人,为什么会遇到融入问题呢?是中华文化与南洋多元文化的碰撞吗?是大国心态与小国小民的不对等不均衡的敌对心态吗?是英语社会让他们产生压力吗?是都市化紧张的生活节奏,让他们不适应吗?还是大家都不肯放下各自的骄傲使然?
须建立共同使命
英国罗素论及人际关系与融入的课题,有精辟的见解。
他认为,人与人(外来移民)的关系,开始于“本能的喜欢”,然后才朝“共同目的与使命”迈进!“本能的喜欢”源自共同的肤色、共同的语言与文化本源。但这些“本能的喜欢”很容易受到考验,比如职业竞争、利益争夺,还有权力冲撞,与文化优越感,“本能的喜欢”就会变成“厌恶”!因此,“本能的喜欢”一定要发展到“共同目的与使命”,这些共同目的和使命,可以在本地人和外来移民的磨合中找到。
要融入,不是等别人来欣赏你,等国家来欣赏你,拥抱你。
要融入,就得伸出双手,去欣赏别人,拥抱这个国家!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 作者:陈俊安 201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