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2日星期四

22-07-2010 大学教育泡沫化

開辦更多大學,才能培養更多人才,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不少政府陷入這種迷思。

開放高等教育政策,是兩面刃,開辦更多大學,的確可以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接受高深教育,培養更多人才,只不過,一旦全民皆大學生的年代降臨,素質問題卻被放大:這些人才能否為企業、國家所用?

台灣面對大學生過剩、人手不符合市場需求問題,中國也相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高教領域,也步它們的后塵,陷入同樣問題。

中國的高學歷高失業趨勢,越來越嚴竣,為大學生找工,己經演變成全民任務。
開辦更多大學、讓高教鬆綁,不是台灣才有,中國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不可避免地走上這條路。

上個世紀90年代,為了培訓有素質、熟練的廣大勞動階層,中國中央政府決定開放高教、鼓勵民辦大學,讓更多人有機會上大學,習得一技之長。

在政府大力鼓吹各院校興建新校區下,中國各院校投資了約1000億美元(約3400億令吉)用來建設新校區,一棟棟高樓和豪華大學拔地而起,大廣招,變成大辦學,中國高教進入“大躍進”時代。

許多高考落選的高中生,得以進入大學,這批人,成為私立大學主要收入來源。

2007年,中國大學在校生高達2700萬人,取得全球第一,高等教育入學率達23%,在一些省市,如廣東省,去年的高教普及率已達78%,高教普及化已不是口號,早已落實。

在過去10年來,中國大學的招生人數以每年30%升幅遞增,原本校方打的如意算盤是新生人數多,收入增加,可以用來償還擴充校區的貸款,但算盤打不響,還因為競爭劇烈,數百所私立大學紛紛背負沉重債務。

為了還債,一些大學根本顧不上教學品質,淪為文憑製造廠,降低新生錄取率,新生入學試滿分為七百多分,只要考到200分,也就可以入學了。

新生素質差,講師和教授也好不到那裡,教學品質低落,例如電腦系畢業的學生,大學文憑可能來自某中醫藥類大學,學生在人滿為患、設備差勁、材料不足的情況下修完學位,本該讀4年的課程,卻只讀三年,最后一年稱為實習年,實際上卻是提早讓學生畢業,說是讓他們在企業實習,最終目的是順便找工。

大學生找工僧多粥少

在僧多粥少情況下,中國許多大學生不介意工資少,只要能夠維持生活費就夠了,大學生高收入的神話破滅。
如果說,中國政府開放大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勞動階層的話,這個目標註定無法落實,大學反而被許多年輕人視為從藍領階段轉為白領的好機會,一些大學還特別設立英文、旅遊、行政、新聞和法律科系來吸引學生。

這些科系成本較低,不需要特別提供什么設備,迎合了年輕人欲從事白領工作的心理。

近年來,中國高學歷高失業率問題也不新鮮,去年560萬名大學畢業生當中,還有三分之一仍在尋覓工作,今年又有630萬大軍,殺抵勞動市場,令大學生就業問題更為嚴竣。

如何為這些大學生找一份工作,不但是中央政府的首要任務,已演變成全民任務,政府甚至下令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為了穩定局勢,聘請更多大學畢業生,但仍是僧多粥少。

過度商業化導致破產

隨著新生人口下跌,以及老齡化社會到來,全球大學未來不可避免的問題:越來越多大學,搶越來越少的新生。

在大學教育一片亂象中,有人喊出大學應該破產的口號,他們認為,把素質不良、僅剩下表面華麗大衣的大學從市場剔除,對國家、社會都是好事,只有那些該破產的大學破產了,留下那些好的大學,才能促進中國大學教育發展,一改當前亂象。

說到底,大學之所以會破產,不全然是欠債問題,也不是少子化政策所致,而是過度商業化的產物,“無能辦學”、“無條件辦學”、“無法辦學”、“亂亂辦學”、“向錢辦學”、“違規辦學”等一連串原因。

不論是中國大學,或是海外其他大學,它們的素質和聲譽,早已透支,除了少數老牌大學,大部分國家或是國際名牌大學,已失了它們的名牌效應和名牌價值;一些個別領域的專家,成為講座會吸金專家;一些官員和企業大老板混入神聖學府,爭戴研究生、博士生的帽子,他們不懂研究,只用大把錢買下博士帽,導致研究生、博士生泡沫化。

在中國,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的大學有365所,而全球擁有最好和最多的研究型大學的美國,卻只有253間。

大學,是人才搖籃手,老百姓普遍抱著,衣可以少穿、飯可以少吃,卻不能不讓子女受教育的想法,讓孩子讀大學,是許多家長的目標;對年輕人而言,進大學,也是他們一輩子的夢想,但現實卻是私立大學爭相崛起,廣招學生,形成惡性競爭,拉低了教學和學生素質,十多年來的惡性循環,造成培育人才的大學反而衍生了一連串社會問題,而大學也因為欠債累累陷入破產危機。

人口減少大學過剩

歐美政府常年撥款給大學充經費,但大學管理局還是要自行籌措不足的經費,一些知名度高的大學,科研項目是重要經費來源。

全世界大學,無法不面對的殘酷現實是人口減少、未來就讀人口縮減的問題。

這種現象在台灣並不陌生,人口出生率下跌,原本面對過剩問題的各級大學招生壓力更大,先是私立高中職業學校招生不足,接著下來是技術學校,去年更有10間私立大學招生率不足,算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國內學生不足,只有把目標轉向海外,許多台灣大學有意赴中國開辦高級企管課程如EMBA,但台灣政府遲遲不肯開綠燈,反而是中國名牌大學來台灣搶人,台灣年輕學子去中國讀大學已蔚成一股新潮流。

無論如何,由于中文不是國際語言,與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大學比較,台灣在爭取海外留學生這一塊並不容易。

相同的,中國大學未來也面對少子化、人口老化的問題,估計在未來10年內,中國18歲至22歲之間的人口將減少400萬人,屆時,那些經營不善、名聲不佳、沒有特色的民辦大學、私人院校,將被淘汰。

預料,全球大學過剩問題,在未來幾年內更明顯。

大學管理層自行拔款

大學泡沫化,造成大學文憑不值錢、大學生乏人問津,畢業等于失業,企業只對部分公立大學畢業生有信心。

如何減輕政府財務負擔,又能為國家培養有素質人才,一向是全世界高教共同問題,也是高教趨于商業化的原因。

高等教育經營從來不是易事,各國政府年年高教撥款都是數以十億元計,但最多只佔大學辦校經費的一半,要生存下去,大學管理層必須自行籌款。

相較于亞洲國家,看看推行高教普及化政策的歐美國家,如何經營它們的高等教育。

美國

儘管美國的大學過度商業化惹人垢病,但在籌集經費方面,它仍有一套制度。美國公立大學一半經費來自政府撥款,根據各校科學研究水平而決定撥款數額,另外有關當局也大規模招收海外留學生,留學生學費是美國大學紓解辦校經費的重要管道,每年為美國帶來上百億美元外匯。

發行債券也是美國大學籌資方法之一,多用在大型建設項目。名牌大學還可以利用科學研究來賺取經費,在研究基礎強、設備良好的大學,已是普遍現象。

對外募捐是另一個重要集資管道,美國大學不但特別成立募捐部,專司找人捐款,一些大學董事更是金主,大學是否委任他擔任董事,胥視他能為大學籌募多大財富。

歐洲

大多歐洲國家高等教育仍是依賴政府年度撥款,不管是私立還是公立,年年都有數額不一的撥款。這些撥款多用在教職員工資上,除了法國,大部分教師都是由政府直接任命和支付薪水。

為了鼓勵科研,多國政府把教學撥款和科研撥款分開,教學撥款視學生和員工數目而定,科研撥款視大學表現而定,通常由國家特定科研委員會負責。

也有政府另外撥款給表現優異的大學,獎掖它們學術上的卓越表現。

儘管如此,政府常年撥款仍不足以維持大學營運,許多大學通過提高學費、自主經營、向社會和企業提供服務、募捐等方式,自行籌備不足的經費。

文章来源:http://fw123.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