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群小拿破崙的背后,往往有大拿破崙的影子。
不准国民中学设立非回教学会,说是小拿破崙们的主意。
小拿破崙们手持一纸通令(Circular)说,设立非回教学会,必须得到州教育局批准。
没有批准,就是违规;违规的话,就要关闭。
於是,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出面澄清,那项通令,是2000年12月16日发出的;在这个日期之前设立的非回教学会,不受影响。
“相信我说的话。”这是慕尤丁的保证。
是的,巴生高级中学的佛教学会、兴都教学会和基督教学会,可以重见天日。
一件歷史问题获得解决。
但是,现在和未来的问题,又怎么办?
譬如说,现在要在国中成立非回教学会,可以吗?
现在,当然是指2000年12月16日之后。
还有,过去10年来,各间国民中学,是否都不准成立新的非回教学会?
对不起,问错对象,这可能不关慕尤丁的事;因为那项通令说,要成立这些学会,必须获得州教育局的批准。
“关闭”是不可以的;但是,“不准成立”应该是可以的。
因为“不批准”是州教育局的权力。
这就怪了。为甚么2000年之前的非回教学会,可以被接受;2000年之后,就必须特別批准?
难道2000年之前的非回教学会,比较符合大马的多元国情,能够促进社会的善良风气,可以灌输学生正確的价值?
而2000年之后设立这种学会,可能破坏多元国情,戕害社会风气,灌输学生不当的价值观?
或许小拿破崙是这么认为的,而这种讯息,可能是大拿破崙提供的。
我所谓的“大拿破崙”,他可能是发出这项通令的主导者,也可能是执行这项通令的州教育局负责人,或者,它可能是一种意识形態,用一种狭隘的眼光,来看待任何非回教的活动。
有了大拿破崙,才有小拿破崙。
今天,大家都在骂小拿破崙;他们搞风搞雨,惹事生非,惹人討厌,反对党攻之,连执政党也在怪他们。
然而,大家却容忍、默许大拿破崙的存在;发生了问题,都推给小拿破崙来担当。
200年前,英国人害怕拿破崙,所以把他流放到圣海伦那(St Helena)孤岛上;这个孤岛,位在大西洋中间,距离两边大陆,各2000里之远。
拿破崙生命的最后6年,除了看海鸟,就没有其他作为。
看来,我们的大拿破崙,也该遭到隔离流放。当然,我们没有圣海伦那这种小岛,不过,留给他们一间冷气小办公室,让他们閒閒度日,也是好的!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