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星期四

01-07-2010 从国小教华淡文谈起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的8岁孙女,在学校里不只学习马来文和英文,也学习华文。她的英文和华文都考A,反而马来文考B。

慕尤丁决心在全国7000所国民小学开办非强制性的华文和淡米尔文班。他已指示教育总监阿里慕丁从明年起落实这个计划,並加速为国小培训足够的华文及淡米尔文师资。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国家,让各族学生在能掌握自己的母语的同时,也有机会学习其他语文,这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对自己都有好处。因此,就这个计划的意义而言,它是可取的,也应该获得支持。

华文和淡米尔文之所以日渐受到重视,跟中国和印度在经济上的崛起不无关係。不能否认,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渊源,华人和印度人在与中国和印度的商业对手或伙伴打交道时,佔了先天性的优势。

另一方面,愈来愈多新一代的华人和印度人除了本身的母语之外,也能很好的掌握马来文,他们能看懂三种语文的书报,能听懂並使用三种语文沟通,这也让他们手上多握了一把文化的钥匙,更能瞭解马来社会。所以,华人社会对比马来社会的瞭解,绝对多於马来社会对华人社会的瞭解。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但这是事实。

从这个角度来说,让更多马来学子学习华文和淡米尔文,除了现实的好处之外,也有利於促进各族之间的瞭解和文化交流,建构一个更加融和、包容和相互谅解的马来西亚。不过,我们也得阐明,真正造成社会分裂的,不是教育,而是政治。所以单是在语文政策上小鬆绑是不足够的,唯有推行更加公平的政策,才能真正解决种族之间的矛盾。

对华社而言,语文不仅仅是一个沟通工具,它也是构成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华文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环,是也不能放弃的一道防线。所以不管我们如何重视国语、如何推崇英语,华社也不会牺牲母语教育。有人用“母乳哺育”来形容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很贴切的比喻。母语教育和“母乳哺育”一样,是永远也不能以“奶粉哺育”来取代的。

是故,华社並不担心国小教授华文会抢走华小的学生。华社更担心和关注的是,在如此仓促的时间里,教育部如何为国小培训出足够的华文教师?会不会因此导致华小的师资缺乏问题进一步恶化?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明华‧201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