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30-05-11 马商对外投资利弊得失

根据调查显示,隨著中国人力工资逐年提高、民工短缺以及通膨飆升影响,部份大马厂商从中国撤离,转投资越南、印度、泰国等,这些厂商多半为电子產品、塑胶及家具製造业等。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由於事涉一个小型经济体面对著全世界,乃至面对某一大型经济体的问题,相关的研判必须格外审慎。小型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至相当程度之后,涌现大量对外投资乃是必然现象,中国目前是大马的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量近400亿美元,此亦可反映我国在大陆投资的热络;因此,目前部份大马厂商因为大陆人力工资提高等因素,而转投资的现象也就格外令人关注。在16世纪后半叶,英国挟其首创工业革命的威力,数十年间都有大量的对外投资。而进入20世纪之后,英国经济则沦为二流国家,资金大量失血是其原因之一。但是,近30年来,瑞典的国內生產总值都约只佔全球的1%,而其对外投资金额则佔全球的3至4%,瑞典经济却未因而受到伤害,依然能保持极其平稳的进展。这种两极化的经验,对目前我国的处境有特別重要的启示。

在英国呈现强力对外投资现象的期间,基於文化因素的考量,当时正在蓬勃开发的美国是英国人投资的乐园。而由於美国丰富的投资机会、广大的国內市场,以及政治文化因素的適应,对英国的投资者形成极大的吸引力;经过一段时日的发展,大部份英商在美国的营业规模都大於其国內,不少企业因而落地生根,並反客为主。及至二战后,英国反而不得不设法招徠美商对其投资,以改善其国际收支及提昇其生產力。换句话说,大型经济体始终有如海绵一般,其经济愈开放,外资愈呈进多於出的走向,只要它处上升的阶段,有朝一日,就会转型为强有力的对外投资国。目前马商到中国大陆投资就类同於当年英商到美国投资一样,是典型的小型经济体对大型经济体的投资;如果有朝一日水土能够適应,部份马商的落地生根是迟早之事。

瑞典的经济规模约只及英国的五分之一,其对外投资是以少数科技產业为主轴,面向全世界推动;其国內製造业就业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是为瑞典的跨国企业服务,从而其对外投资愈进展,也愈能带动其国內的就业机会。换言之,对外投资与国內经济发展是同步前进的,没有所谓“產业空洞化”的疑虑。瑞典的例子显示:要维持这种不惧对外投资展业的眼界,不是依赖管制,也不依赖强制资金匯回,而是繫於其拥有科技优势的產业领域不断有研发资金的投入,使其对外投资產业能够长年与国际水准同步进展,乃至领先其他国家。在欧盟自由贸易区已开始运作下,瑞典的这种对外投资模式的竞爭力,显然会有增无减。

我国是小型经济体,而且目前与瑞典一样,国內生產总值也不过约佔全球的1%,厂商对外投资是必然的趋势,而我国金融既已步向自由化、国际化的道途,对外匯的管制逐步放鬆,商人们总是有把资金匯出的管道。不过,目前我国的对外投资的处境似乎是:必须承担英国经验的缺点,却尚未培育瑞典经验的优点。简单地说,基於文化因素及广大市场的吸引力,不少华裔商家爭先恐后赴大陆投资;可是在此投资活动扩散过程中,却不曾如瑞典般掌握一些关键性的產业与科技,维持国內製造业的竞爭力,使对外投资同时为国內商造就业机会,而是有如百年前英国一般,在对外投资扩大过程中,同时使若干製造业相对萎缩,甚至成为夕阳行业。不过,由於英国当年是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在其生產隱约陆续趋弱的过程中,依赖国际金融调度及收益,仍能使大英帝国的光圈持续存在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日。

可是,我国並不拥有当年英国始终居於金融中心的优越地位,且马幣也尚未国际化,但金融的自由化、国际化是既定目標。马商当然也有不少在大陆投资成功的例子,如双威集团近期投资新天津生態城便是一个成功的个案,但整体而言,马商何去何从,確是值得探討的严肃问题。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 201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