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8日星期三

18-08-10 中国超越日本?

在经济史上,2010年8月16日,有著指標意义。

这一天,日本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子,悄悄的退下来;这个位子,日本坐了40年之久。

中国的国內生產总值(GDP)在今年第二季超过日本,登上了这个老二的宝座;当然,美国还是稳做老大,不过,到了2025年,可能必须把宝座让给中国。

暂时不管老大,先说这个老二的位子是怎么来的。

过去20年来,中国成长率每年超过10%;日本则从1990年开始“失落”至今,成长率徘徊在1%左右。此起彼落,日本不得不拱手让座。

在经济学上,GDP是指一个国家生產的所有產品的市场价值;笼统的说,它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

中国的GDP超越日本,显示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力的提昇;某种程度上,也是权力和影响力的转移。

从歷史情意结来看,很多人会大为兴奋,甚至有一种“雪耻”的快感;彷佛百年遭到的羞辱一扫而空,由光荣和骄傲来取代。

不过,我寧可从务实面来看待。GDP突飞猛进,重要的不是带来快感,而是它能带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让13亿人民可以过得更好。

当然,人们也要进一步瞭解GDP的真正意义,不要被表面的排名所迷惑。

中国的GDP是建立在13亿人口乘数的生產力,换个角度,它的成就也要除以13亿人口。一除之下,就是人均所得,即是每个人从GDP得到的份额。

这么一来,中国的人均所得,还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在世界上,排名在100名以外。

从这个角度,中国虽然是富国,但是,大部份中国人还是穷人。

而且,GDP层面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並不代表中国是世界第二强国。

中国的经济,还处在经济链的下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生產低价值的產品。这种经济成长模式,无法永绩发展,也要牺牲环境和生活品质。

最新一期的《新闻週刊》(Newsweek),根据各国的卫生、经济动力、教育、政治环境和生活素质,为全球100个国家排名,结果,中国排名59位。

第59名,当然不是大国应有的位置。中国在政治、生活素质的排名尤其低落,应该关注和改善。

反而是小国如芬兰、瑞士、瑞典和澳洲等,它们的GDP很小,人均所得却很多,生活素质也很高;这才是国家发展的意义。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0.08.18